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重生当妖王 >

第18章

重生当妖王-第18章

小说: 重生当妖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精者,身之本也,气者,体之充也……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

    梁青一路看下来,却是花了大半夜的时间才将足足蕴含了这玉简内的差不多三分之一内容的《生灵论》看了一遍,不过梁青却觉得很值得。

    通过看了这玉简内的《生灵论》以往的许多疑惑都顿时被解开,而且这玉简虽然只是简单的论述生灵的一切,但是却给梁青大开一道大门,梁青从中看到了另外一片广阔的天地。

    通过读《生灵论》,梁青知道,原来天地间的万物都是蕴含有灵性的,便是山川沙土泥石这样的死物也是有灵性的,只不过是灵性高下有着不同罢了。

    据《生灵论》所述,根据灵性的高低,生灵又分着灵、智、慧三个层次,究竟能达到哪一个层次却是要看你的灵力究竟达到哪个层次。

    在灵这个层次上,万物能看,能观察,不过却不会思考,只是看过便罢了,不过在智这层次万化却是懂得思考了,不过却只能知已然,而在慧的阶段,却可与知未然。

    天地间,万物生灵刚诞生的时候都只处于灵这层次,只有接下来不断积累,不断增长着灵力灵性,最终渐渐升华,才能达到智这层次。

    梁青知道,这《生灵论》却是可以受用一生的好东西,今夜他只是粗浅的看了一遍,其中许多东西都还能在发掘,日后常将生灵论拿出来研读,自有着无穷好处。

    读完生灵论,梁青却忍不住又接着《修行浅论》,这《修行浅论》比生灵轮却是浅显了许多,已经是半文言文半白话文了,理解起来容易了许多。

    这《修行浅论》开篇也点明了作者,却是崆峒派参与整理过《生灵论》的枢达所作,因为有着这一层关系,所以《修行浅论》内的许多观点都是跟那《生灵论》一脉相承,有着共通之处,梁青读过《生灵论》,理解起《修行浅论》来,许多东西都能一想便通。

    根据这《修行浅论》中所述,万物都是由气聚集而成的,而灵气则是一种蕴含灵力的气体。

    因为万物能达到什么层次,实际上还是要由体内的灵气来决定,所以灵气便被被视为生命之源,万物生灵想要提升灵性,都要从外面吸收灵气,这种从外界吸收灵气的行为,便是修行。

    根据其中所述,在一开始,万物生灵都只是为了补充每日消耗的灵气,在天道的引导下懵懵懂懂的吸收着灵气,这种吸取灵气是被动的,可是渐渐的,不少生灵发现原来吸收灵气后,灵气中蕴含的灵力有着种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而且还能增长寿元后,为了强大,为了长生,许多生灵便自主的从外界吸取灵气了。

    无数自主吸收灵气的生灵通过反复尝试对比,总结出各种能更快捷的吸收灵气增强自身的方法,这些便是各种修行功法,而后来更是研究出能最大程度发挥出灵力威力的法门,这便是各种法术。

    这《修行浅论》中还说,灵气存在于天地万物中,充斥于每一个角落,不过却又有着不同,存在于外界空气中和沙石泥土等没血气的物质中的灵气都非常纯净,而存在于动物体内的灵气,因为被血肉之气污染,有些浑浊。

    修行界统一将没被污染过的灵气称做先天灵气,被气血污染过的灵气称为后天之灵气,因为灵气有先天后天之分,所以修行法门也有着先天后天之分,通过吸收先天灵气为主进行修炼的被称为修道,而通过杀戮生灵,吸收凝聚其中的后天灵气来修行的法门被称为修魔,为修道所创的法门被称为道法,为修魔所创的法门被称为魔法。

    根据其中所述,根据其中所述,灵气以清为贵,灵气越清,所蕴含的灵力越强,所以先天灵气高于后天灵气,可因为从外界吸收获先天灵困一些,获取后天灵气则相对容易一些,所以一开始,修魔者提升速度都往往快与修道者,这让许多生灵都去修魔,但这是不对的。

    根据文中所说,万物体内能容纳灵力的数量有限,因此吸收先天灵气的生灵虽然初期缓慢,但是当体内容纳的灵气都达到极限后,吸收先天灵气的修道者成就便都要高于吸收后天灵气修行的修魔者。

    修魔者到了后面往往都要想法驱除后天灵气中的污秽,纯净体内灵气,返后天回先天,由魔入道,但是那实在困难,能成这万中无一,而且越往后,修魔弊端越多,修魔强者越难突破,可修道者却越往后进境越快,因此天地间出了许多道门圣人,却没有出任何一个魔门圣人。

    所以,文中告诫初学者不可贪图一时之快走上了修魔歧路,只有稳扎稳打,修行道法才是正途。

第二十九章 高下之辨

    梁青看《修行浅论》说得有理有据,本信了几分,心想若是按照这《修行浅论》中所说,那这一年来他的做法实际上却是踏入了修魔之路,体内那些灵气大半都是后天灵气,似乎走错了路,心中也有些惴惴,可当他往下看的时候却有了意外收获。

    梁青只见这《修行浅论》后面的部分竟然是那寅将军提到的澜夜所作。

    这个叫澜夜的一开始便说若是真如枢达所说的一般的话,那修士只要不吃肉只吃素,也从不服用丹药辅助修行,只纯粹的吸收天地间的游荡着的灵气修行的话,便应该是毫无污垢,便是先天之躯了,体内和真气中应该没有什么杂质了。

    可是,他见到的情况却是,地面上哪怕是一些大派自幼就培养的弟子,在门派培养下,一生从不吃肉,从不服食丹药,只吸收天地间游荡着的灵气修炼,可到了一定的境界后,却还是依旧需要吸引日精和月华,之后更是要凝聚真火,以种种手段来将去除体内和真气中的杂志的。

    澜夜便问这些杂质又哪里来的?他们体内哪里来的后天灵气需要去转变为先天灵气?他们一开始就走在了正确的路上了,那为何还会这样?

    这一连串的问题时引气了梁青的兴趣,他只迅速往下看,只见澜夜说到天地间的灵气乃是在混沌中便已经孕育出来了,开天辟地之后总量上就没有增减过了。

    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分了阴阳,万物也随之变化,灵气也一样生出阴阳变化,发生了改变,分了个清浊,纯清者随天上升到了天上,纯浊者被封入了大地之下,而且清浊混杂者则充斥于天地之间。

    澜夜说,那枢达所说的先天灵气便是充斥于天地之间这部分灵气,此种气比天上的灵气稍浊,比地上的灵气则稍清,本质上并非纯清,也非纯浊,实则才是灵气中下下品,与他所说的动物体内被气血污过的后天灵气根本没有多大区别。

    清灵之气和浊灵之气,两者同时诞生,性质相反,并无什么先天后天之分,高下之说更是无稽之谈,只不过是清气能凝神,浊气擅塑形,所以稍微有些区别罢了。

    澜夜说,天地之初,诞生了两种修炼方法,一种专门吸收清气凝聚壮大元神,一种则专门吸收浊气打磨肉身。

    吸收清气修炼元神的与鸿钧道祖和三清为首的道门为代表,无疑自然是非常强大的,可是以巫族为首的吸收浊气专修肉身的修士也不必修道者弱,在天地初开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那只修肉身,不修元神的巫族甚至一度将所有修道者给压了下去。

    当年巫族的十二祖巫都已经触摸道了肉身成圣的门槛,若不是因为后土化了六道轮回,另外的祖巫又遭了算计,相继身陨的话,巫族中恐怕早就出了好几个肉身成圣的圣人了,所以,吸收浊气修炼肉身这条路实际上也是一条正确的路,是一条不下于修道的路的。

    魔法乃是冥河老祖所创,虽然脱胎于巫法,也是一种吸收浊气修行,侧重修行肉身的修行方法,看似与巫法一样,不过实则是不同的。

    澜夜说魔门的创始人冥河老祖出生于幽冥血海,诞生于天地最浑浊之地,受浊气孕育而出,乃是最适合肉身证道之人,他若单纯修行巫法,本有极大希望证道,甚至达到更高境界,可是鸿钧道祖证道后,他到紫霄宫听道,感觉到道法的强大后,竟然入了道门,修了元神。

    吸收能凝神的清灵之气修行道法自然是事半功倍,可是吸收擅长塑形的浊灵之气修道那便事倍功半了,冥河老祖一身污浊,他的幽冥血海到处都是浊灵之气,他以这样的条件去修道,去修炼元神,自然步步艰难,而且效果不佳,实力不进反退,而且一直没能证道成圣。

    发现了问题后,冥河老祖便乘着巫妖大战掠夺了不少巫法,想将巫法融入道法,创出魔法来,因为魔法是冥河老祖为了弥补自身不足所创,虽然其法既修元神,又修肉身,可是却还是偏向于修炼肉身更多些,而且其中多有偏僻之处,用于弥补冥河老祖自身则最合适不过,但是旁人若是修炼了,自然是难以大成的,而且有着各种隐患。

    不少魔门的高手修到后面,发现问题所在后都会想办法弥补,于是便又根据将自身的不足创出不少功法,可这样一来,这些功法自然也是偏僻的,也有着种种隐患,久而久之,魔族功法虽然已经非常多了,可是没有隐患,能直接修到很高境界的却极少。

    也是因此,虽然因为凡间这种驳杂的灵气更适合修魔,在凡间修魔者进境更快,战力也不弱,低境界的时候反倒能压道门一筹,可是到了后面,修魔者却是元神不如道门,肉身不如巫族,便如那充斥于天地间的灵气一般,不上不下,落了下品,加上各种隐患,难以达到大成,比之道法和巫法差了许多。

    不过,澜夜认为元神肉身同修,双双并进其实也应该是可行的,只是却要保持某种平衡,所以想走这条路,万万不能修炼魔法,只能自创新的功法,不过这样难度自然极大,以其花这时间,还不如直接修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许多修魔者都不去创造那些能完美弥补自身缺陷的功法,而是会直接将体内的清气或者浊气废去,只留一种,然后转而修道或者修巫,只不过因为最为高深的巫法已经失传,所以由大部分都选择入道,于是久而久之才有了修魔者到了最后,必须由魔入道才能大成的说法。

    巫法已经没落,魔法有着缺陷,道法传的最广,而且缺陷最少,到了准圣境甚至连肉身这块短板都能弥补了,所以他认为当世修行道法的确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便是说道法最高也不算错。

    他说,那枢达若是只贬低魔门,说修魔不如修道他自是无话可说,不过枢达却说什么先天后天灵气,将浊灵之气不如清灵之气来误导他人,那他澜夜便不敢苟同了,只好试着驳之。

第三十章 开智艰难

    《修行浅论》中澜夜还提到,世间有修炼成仙然后白日飞升之说,凡人都以为修炼成仙后便不可再下界驻足,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修炼成天仙后,你想上天还是依旧在地上只是随你的意罢了,只不过修行到了那一步,受了天劫洗礼后,能修炼成天仙之人,他们体内的真气中的杂质已经全部被驱除,已经完全是由最纯净的清气构成,不含杂质,又被称为仙灵之气,而身躯也已经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