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执教天下 >

第227章

执教天下-第227章

小说: 执教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族,租庸调的赋税直接归入皇族手中,由皇族独享,这是多大一笔收入,也不怕撑死他们。要是这些赋税收归国库,就是再多两个州也有能力赈灾,何至于国库饿死老鼠,内务府满地流油。而且支付官员薪俸的也不是租庸调收上来的赋税,而是公廨钱。”

    “师傅,什么是公廨钱啊”乔松问道

    “公廨是少监府的下属部门,干的是为天下百姓放贷的勾当,而且是强制性贷款,每一座规模的大城都有令史掌管公廨,本金五万文,月息四分,年息甚至达到本钱的一倍,这样的城池大唐足有几百个,单是每年的公廨钱就有一千多万文,这些钱全都被这些贵族官员捞了。这才真的是,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于平民已为重赋。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这么个收刮民脂民膏的办法,真是该死。”

    “不废除户籍和公廨,我一边赈灾,他们一边盘剥?倒不如我把钱粮都给了这些人,我赈的哪门子灾,饿死哪些难民算了”韩通文喝骂道。

    “太可恶了,师父,您为什么不上奏给陛下提一下啊”乔松问道

    “提不得啊,提不得。我把我的想法写信给了李先生,昨天小金就带回了李先生的回信,只有四个字,时机未到。如果我改变了租庸调这种制度,不止触怒贵族的利益,更加会碰触到皇族的利益。皇族收纳租庸调的赋税,贵族用公廨钱盘剥,每一个都贪得无厌,长安城百姓生活还算富足,但是其他地区就苦不堪言了。这一次西州和北庭受创,一时半会儿难以恢复又不能放任不管,剥削的时候都很积极,到了正经办事的时候,没人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他们甩给我,我就要在这两州打破这种局面,让他们看看,他们停止盘剥十年,两州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这些话我也只能跟你说一说了,传到外面去你师傅我就惨了”韩通文叹息一声,自己这条小胳膊还是拧不过封建主义这条强壮的大腿啊。

    第二天,韩通文与裴炎上官仪一起来到皇帝的御书房敲定赈灾的具体方略,这一次御书房里陪皇帝的是武后,高宗也知道,这种时候他离不开武后的帮助。

    “两位爱卿可是商讨好了赈灾方案了吗?还有韩通文,你小子可是很少主动来啊”李治笑问道

    “陛下,我和子隆兄今日都是陪衬,这一次通文才是主角”上官仪笑道

    “赈灾的政令大部分都是通文的想法,他也最清楚,反倒是我们这些执行的人还需要听听通文的高见啊”裴炎也打笑道,他其实也没有想到韩通文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想出解决办法。

    “哦?又有什么想法了,说出来让朕和皇后帮你参详一下”有了武后在身边,他也有了一些底气。

    “陛下,我的想法还有些不太成熟,希望陛下和娘娘指正”

    “说来听听”武后说道

    “陛下,目前西州和北庭已经彻底荒废,但是这两州地位紧要,北庭是大唐与金狼帝国的门户,西州毗邻大夏帝国,如果无法重建,将来战争再度爆发,这两州将无险可依,幽州梁州等临近州线都会受到冲击,甚至任人宰割,是以这两州除了需要赈灾之外,还需要重建,最起码有能力抵挡两大帝国的进攻”

    高宗和武后都认为韩通文说的很对。

    “这一次战争只是将北庭摧毁,而没有波及到梁州幽州,就是因为北庭没有彻底失落,李君羡借着北庭四处游斗,这才坚持到了胜利,两州的位置的确关键,非常有重建的必要”裴炎说道

    “重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国库空虚,连赈灾都做不到,如何重建”武后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通文,你可是有了什么主意?”

    “我确实有了一些办法,但是需要陛下和裴大人通过一些政令”

    “把你的办法说来听听”李治问道

    “国库空虚无力赈灾,我认为,集合商贾的力量完成重建应该不难。”

    “又是商贾吗?这些人有这么大本事?而且重建两州工程和规模堪称浩大,耗费钱粮更是无数,就算把他们全部身家搭进去都未必够,有谁会这么傻”武后说道

    “娘娘说的极是,确实没人愿意把一辈子的积蓄都用来重建北庭和西州,但是朝廷可以诱之以利,将北庭和西州打造成一片商贾行商特区。”

    “行商特区?有意思的说法”李治笑道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唐经济特区(2)

    “首先以戴赵刘三大豪商牵头,带动其他商贾重建西州北庭,有这三家带头,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募集到大量用以重建的钱粮物资”

    “商贾逐利,微臣的想法就是,想要让他们心甘情愿重建北庭和西州就需要许之以利。北庭多矿山,西州多各种珍惜药材和草木,这些资源依靠朝廷的力量很难完全开发,陛下不如将北庭和西州的这些资源按照重建西州和北庭的贡献,划分给商贾为期十年,由商贾代为经营开发,并且由商贾建造的城池十年之内不收关税,为这两州开发的做出大贡献的商贾,十年之内不收赀税,以此为诱饵,刺激商贾利用他们庞大的财力重建西州和北庭”

    韩通文说完之后,御书房安静了片刻,裴炎听出来一些画外音,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通文,你这相当于是拿朝廷在西州和北庭十年内的税收来重建这两州”上官仪说道

    “上官大人,如果不能重建西州和北庭,这两州将会成为大唐最大的包袱,未来十年不止无法收到赋税,而且还需要源源不断的赈济才可以稳定民心,相比之下微臣觉得还是选择第一条策略。”

    “如果单说大城,北庭有大城三十,西州也有近五十座,这些商贾未必能够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

    “一些城市只是损毁,做一些修补即可,损毁需重建的大城所费的钱物堪称无底洞,这些商贾确实不够,所以微臣还想请陛下颁布第二道政令”

    “重建期间免除这两州百姓的赋税和公廨钱”

    “这怎么可以”李治皱眉道。

    “陛下,微臣的意思只是免除百姓的赋税和公廨钱,但是商贾照样缴纳,重建花费的资金是一笔天文数字,这些?商贾是绝对无法凑齐,所以向百姓发放的公廨钱改为向商贾发放,商贾的钱贷能力远超平民百姓,公廨钱不止不会变少,反而还会增加很多”

    “不错,是个好主意”上官仪和裴炎都认同,就连皇帝都连连点头

    “想法很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商贾开发出来的资源,比如石碳,还是需要贩卖给我大唐的子民,这样不是任由商贾盘剥我大唐百姓吗?再者盐铁本是暴利行当,交给商贾经营不需十年,这些商贾就会在一些赚的盆钵满溢,而我朝廷只能看着这些商贾捞钱,连赋税都得减免”武后的想法一针见血

    “陛下,娘娘明鉴,西州和北庭的赋税虽然有一部分的减免,但是其他州却没有,从西州运往各地依旧需要缴纳层层关税,微臣调查过,之前北庭西州贫穷,行商坐贾本就不发达,关税收入为大唐垫底,如今两州实行大开发,本州之内虽无关税,但是往幽州梁州等等临近州县通货便会大增,关税收入也会更多,一增一减朝廷并无实质的损失”韩通文在裴炎的帮助下下了很多功夫才收集到这些资料。

    “无论他们现在贡献多少,将来都会在从我大唐百姓身上掠夺回来,甚至比他们付出的还要多,你这是把重建和赈灾当作了买卖啊”

    “娘娘,话虽如此,但是这样做于我本朝也大有裨益。这样我朝廷一来可以不花费任何资财完成赈灾和重建,二来,这些商贾通过钱贷少监府可以得到一大笔公廨钱;其三,十年之后,这两州已经被商贾开发经营完善的各种渔盐矿产业又可以收归我大唐所有,我朝廷相当于放任十年,然后在十年之后得到两个被完全开发的西州和北庭,这可是两座金山;其四西州临近大夏,北庭临近金狼帝国,两州都是极为重要的商道,金狼帝国气候寒冷,北庭的石碳可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金狼帝国,西州的货产也可以很快进入大夏,吸纳两国财富化为己用”

    所有人都暗中赞叹韩通文的智慧,这样精妙的主意堪称完美,殊不知他只是把后世经济特区的样子照猫画虎的搬了过来。

    “按照你的设想,本宫不妨大胆的设想,未来十年,西州和北庭将会成为商贾自由之地,大唐各地的商贸都会向这两州转移,这样势必会导致其他州县商货衰减,除却北庭和西州其他地方朝廷商税关税收入都会大幅度降低,西州和北庭将会大幅度提高,但是这两个地方不收关税和赀税,大唐在未来十年会减少很多赋税”

    “微臣不敢苟同娘娘的想法”韩通文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当一个行业形成规模时产生的效益远远会比零星散落的商业产生的效益更加多,因为效率提升了,娘娘,我们的目光应当放的长远一些”

    “你是说本宫目光短浅吗?”

    “微臣绝无此意,微臣只是想说要让西州北庭无忧,百姓能尽早安居乐业,就必须舍弃一些利益。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如今的西州和北庭已经算得上是人间炼狱,娘娘还在想着国税,微臣以为不妥”

    韩通文很少这么直来直去的跟别人顶撞,但这次实在是忍无可忍。

    “如果陛下和娘娘觉得我的想法可笑,没有可行性,微臣这就告退,以后对此事绝不在过问”韩通文也有些恼怒,个个都是贪得无厌,皇帝不肯放弃自己的利益,贵族也不肯放弃利益,那还在这里堂而皇之的忧国忧民,还谈什么狗屁赈灾,老子把西州和北庭这个烂摊子扔给你们,等你们逼的两州造反了,干老子屁事,两州造反金狼帝国和大夏再次乘乱生事卷土重来,灭国算了,韩通文在心里破口大骂。

    按照韩通文的想法,他本就不愿意束缚自己在朝堂上挣扎,他更愿意过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非常羡慕莫宗黎的潇洒,阳山盗只信奉一条,自由自在,快意恩仇,不爽了就骂,骂不过开打,像这样在朝堂上憋屈的日子他每天都过的很难受。就像现在,明明为他们想出了一个绝佳的主意,但是好说歹说都无法说服他们,伺候不了爷不伺候你们了,管你是什么皇帝,老子乘船离开大唐就是,天高皇帝远,你能拿我怎么办。韩通文确实气的不轻。

    “通文说什么呢”裴炎低声提醒道。

    “微臣失言,还请陛下娘娘赎罪”韩通文行了一礼“微臣自觉无法胜任政令使一职,请陛下收回,微臣只愿做回我的草民”

    “你这是要撂挑子吗?”李治皱眉问道

    “陛下言重了,微臣本就是山野小民,性子野惯了,在李先生身边言传身教也没能有所收敛。况且微臣的智慧不足以担任此职,想不出一个能保全所有人利益,又能让西州北庭百姓满意的政令。先帝爷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微臣想出的政令粗鄙,施行开恐致民怨纷纷掀起惊涛骇浪。如果陛下同意,微臣回去之后就通知戴赵刘三家,让他们不必再做无谓的努力了”韩通文是彻底的对这些人失望了,他的努力本就是希望北庭的百姓不要再出现韩老庄子上那恐怖的一幕,但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