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执教天下 >

第11章

执教天下-第11章

小说: 执教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逋毫无畏惧的向黑衣人走去,庞大的气势让那些黑衣人都不由自主的退了几步。

    “老大怎么办!”一人慌张问道

    “杀。。。”黑衣人艰难的下定了决心

    “老大,那可是林大先生!”

    “老子不比你清楚?这是上头的命令”

    黑衣人低声吩咐了几声,四个黑衣人散开向那离开的四人追去。

    “混账而敢!”林逋大怒道

    “他们动了杀心”韩通文道

    “你怎么知道”

    “那四人是去追杀那离开的四人的,他们想要封锁消息,我可以肯定黑衣人也是大夏人无疑!”韩通文非常聪明

    “师傅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大夏人”乔松问道

    “大夏第一文宗被刺杀的消息如果传到大夏,会发生什么情况!”

    “整个大夏朝野震动,毕竟林逋对大夏的影响太大了,他们势必将严查到底,整个大夏说不定都会因此动荡不安”王慕月道

    “如果是大唐人,那么这些人巴不得大夏动荡,怎么会封锁消息”韩通文分析的非常透彻。

    “林大先生,这是您自找的”

    “你们将军还真敢下手!”林逋嘲笑道

第十五章 文宗林逋

    “什么将军。。。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黑衣人的言语中明显有一些慌乱

    “何必自欺欺人”

    “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黑衣人语气一变“这就送你见阎王!”黑衣人气急举刀扑来

    韩通文不在隐藏,从林间跃出,几个起落便来到林逋身边,将林逋拉到身后

    “那里来的臭小子多管闲事”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杀!”四人联手杀来

    “你在后面躲躲,我先收拾了这几个人”韩通文道

    林逋看着韩通文腰间的青箫惊讶了一声“青叶?”

    几人修为最强的也不过是黑衣人,武师修为,其他人只不过是武者而已,完全对他构不成什么威胁。这一次韩通文没有手下留情,因为事涉林逋这位文宗,敢冒着引起大夏公愤的后果对林逋下手,这些人显然不是什么一般人,留下自然后患无穷。当韩通文解决掉四人时,林逋就气定神闲的站在他身后看着。

    “你叫什么名字”林逋笑着问道

    “韩通文”

    “梅老怪是你什么人!”林逋又问道。

    “梅老怪?什么梅老怪,我不认识!”韩通文疑惑道

    “你不认识梅老怪怎么会有他的青叶箫”

    “您认识青叶箫?”韩通文也大感惊奇

    林逋被韩通文逗乐了“老夫好歹也是一代文宗,十大名器虽然不常见,但要是老夫要是连叶箫都不认识岂不浪得虚名?”

    “原来他叫梅老怪,我们萍水相逢,他没告诉我名字,只是把箫送给我了”人如其名,古古怪怪的老头子。

    “臭小子,你在逗我老人家呢,萍水相逢梅老怪会把他心肝宝贝送给你,罢了既然你不愿意说老夫也不强人所难,只是你把这青叶这么招摇的别在腰间,让认识的人见了多半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的”

    “哦?谢谢指点”韩通文

    “小女子王慕月见过文宗林大先生!”王慕月非常熟练的行了一个蹲礼

    “王慕月?”林逋想了想没想起来是谁

    “家父王泰,家祖王青阳。”王慕月笑道

    “哦?王半山的孙女都这么大了,好,好!”林逋哈哈大笑

    “常听家祖父念叨您,说当年赛诗台得见林大先生之博学自叹弗如甚矣。”

    “小丫头片子,别哄老夫开心了,王半山那个老东西能这么夸我?”林逋和王青阳年轻时也算是好友,只不过多年不见。

    “冒昧一问林大先生要去哪里,如果顺路的话可正好同行”王慕月问道

    “你是去通州吧,时隔十年,大夏和大唐烽烟再,如今大夏兵戈已至通州城下,老夫这一趟自然也是去通州,希望能阻止这场战争吧,战争实非黎民之幸啊。烽烟一起,狼奔豚突,百姓必将惶惶不可终日”林逋担忧道

    “阻止战争?大夏如今尽占上分,怎么会收手,依小女子看来林大先生或许只是在做徒劳之功”

    “未必,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狮,文人的智慧就如同武者的武技一般,甚至能做到武技所做不到的,只是需要看林大先生怎么做”韩通文从未觉得武力就一定强于智慧。

    “哈哈哈哈,说的好,颜率之说齐王,毛遂之说楚王,无不明证一言可兴邦,一言可救国难。前贤珠玉在前,老夫自当效仿于后。况且身为文人自当有文人的气节,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更显其大勇大智。自远山之盟后,百姓已经享受了十年的和平,老夫不会看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被轻易打破的”

    十年之前,大唐兵戈天下无双,一度踏破大夏会州,南威州和石州,甚至兵临大夏国都兴庆府所在的兴州,大夏不得不求和,当时出使大唐帝国的便是林逋,在远山签订远山之盟,换来十年和平。而今大夏兴盛,而大唐的皇帝年老慢慢昏庸,大夏主动打破了林逋签订的盟约率兵北上。

    “林大先生,既然您要和我们同行,那可就没轿子做了”韩通文打趣道

    “老夫还没有老到连路都走不了”

    五人一路同行,王管家更是将林逋照顾的无微不至,韩通文也逐渐被这言语诙谐又没有架子的文宗有了好感,从王慕月口中更是得知了林逋的生平种种,无比佩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用在他身上最是恰当不过。而且与林逋交谈各种历史典故山

    野杂闻更是张口就来,即便博闻强记的韩通文也不得不佩服。林逋对韩通文也大感惊奇,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竟然通晓百家学识,简直堪称是奇才,林逋起了栽培的心思,一路之上不断和韩通文借探讨之名实则指点一些学问上的技巧,王慕月在一旁获益匪浅,乔松虽小却也有学到了很多东西。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林逋张嘴就是绕口的古言,说的韩通文脑袋都大了,只能说一句

    “先生高论,小子受教了”韩通文连连作揖

    “韩小子,听慕月丫头说你还会作诗?”林逋摇头晃脑背诵着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单凭这一句你就让老夫高看一眼,比那些风花雪月华而不实的伪文人强多了”

    “林大先生廖赞了,小子只是当时心有感触随口一吟罢了”韩通文可不敢说他这是抄袭的。

    “老夫有一上联,多年未有人能对上一个让老夫满意的下联,你可愿意试试?”

    “愿闻其详”

    “好,听着,这上联是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孰为第一;孰为第二”说完林逋哈哈大笑

    “林大先生确实担的起第一,这下联。。。三教儒为先,三才人为后,小子本儒人,岂敢在先,岂敢在后”

    “你小子真让老夫惊讶,你知道三教?”林逋问道

    “三教佛道儒我曾听家师傅说过。”

    “令师真乃当世高人,三百年前三武一宗灭佛道,但凡与佛道沾着联系的全部被销毁,唯有儒家凭借着几部经学大兴,现在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三教这么一说。”

    “不如你我各作诗一首如何”林逋乐道

    “您是一代文宗,小子认输”

    “认输也等诗做出来在说”林逋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块尚未琢磨的璞玉自然起了教导的心思。“慕月丫头,你来出题”

    “听闻林大先生曾结庐隐居多年,不如就以隐世为题如何?”王慕月自诩一代才女,但韩通文十三岁能与林逋辩经论史,与他相比实在差的太远,她也想知道韩通文在诗文一道造诣有多深。

    “韩小子才刚刚十三岁,涉世不深,这样的题目老夫占优势啊,那老夫先来吧”林逋想要为韩通文做个示范来启发他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林逋身为第一文宗,学问自然高深,这诗词也是他隐居时的真实写照。无一字写隐居,却处处透漏着离世之美。

    论学问韩通文自然比浸淫多年的林逋差的十万八千里,但他脑子里装满了汉人几千年来的文化,稍稍一回忆韩通文便有了计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若论隐居诗词,陶渊明无疑是最出名的一个,他的诗词想来也不会比林逋差到哪里去。

    “这写的是我师傅,我父母双亡后,师傅便一直带我隐居,后来师傅也死了我就离开了隐居的地方。”韩通文为自己编了一个身份,毕竟自己的古武术和那些学问需要一个来历。

    “往事都过去了,人要学会向前看。”林逋怕他陷入悲伤之中,这也是王慕月第一次听到韩通文的来历,十一岁父母双亡,确心中不免升起一丝同情。

    “我知道,我师傅跟我说过,人生苦短,我又何必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悲伤之中。”韩通文的脸上带着阳光的笑容

    “你的才学让老夫佩服,老夫在和你一样的年纪里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武技在强又能如何,强大的终究只是己身,百年之后化为一抔黄土在无人知道,而我们文人却可流芳百世,放弃你的武技专心做学问吧”在林逋看来这样的好苗子学了武简直就是浪费。

    “不行的,我答应要把师傅传给我的武学发扬光大,不过我的学问也不会拉下”韩通文道

    “人生百年,哪能面面俱到”林逋一心想把韩通文拉上他眼中的正道上。

    “小子,你不在考虑考虑?”林逋一路上都在劝韩通文,甚至答应收他为弟子推荐给大夏皇帝,十年之后必定当上宰相但都被韩通文拒绝了。

第十六章 真正的文人

    “小子,你还真是油盐不进啊”林逋无奈道

    “林大先生,晚辈无意入仕,在我以为入仕做官只不过是被皇帝束缚了的画眉鸟,虽然光鲜艳丽但却不是我的追求。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飞。”

    林逋叹息一声“朝廷就是一座困城,城里的人想出出不来,城外的人想进进不去,老夫这一生也想追求自在人生,院前几树梅,亭后白鹤飞,但是这一生却被世俗所累,总是想着不能辜负自己的一生学问,总想为这天下做点什么,好不让自己寂寂葬身于黄土,可是回头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做好。战争依旧在继续,百姓依旧穷困,

    我这一辈子究竟做了些什么”林逋有些颓唐,自己在这金笼中虽然受尽荣光,被尊为四大文宗之首,执大夏文界牛耳,门生遍布天下,在所有人看来算得上是受尽尊荣,但真正让他值得自豪的事却没有一件,有谁知道他想要的只是一个寂静的小草屋。

    “晚辈不同意先生所言,正因为心系天下,所以先生几十年行走荒野偏村,行走喧嚣闹市,宣扬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