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黄庭仙道 >

第574章

黄庭仙道-第574章

小说: 黄庭仙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你们满意了吗?我家破人亡,只剩下我一个人,你们自己混得好,来嘲笑我了!”

    “于任,你富有时,不思于嘉父母对你有恩,趁于嘉父母双亡,以两人克父母名义,将侄子侄女赶出,侵占别人家产,现在落难时,不思自己做错什么,还有脸叫嚣,你都不配做一个人,将来得下阿鼻地狱!”莫闲冷笑到。(未完待续。。)

58。神奇只是不解人,自身只道是平常

    “你是什么人,我家的事不需外人来说!”于任叫嚣到。

    “你还有脸说你和于嘉于吉是一家人,当初赶他们出门时,就没有想到一家人,你连人都不能算,说你是畜生还污辱畜生!”莫闲冷嗤到。

    “你!”于任气得胡须乱颤,挣扎着站了起来,拖着那条断腿,手中拿着打狗棒,作势欲扑。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陆冰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手一指,他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了一个狗吃屎。

    莫闲说:“我们走!”带着几个人走出了那间破庙,对陆冰宜说:“世间的事最好不用法术。”

    “我气不过,没有想到,世间有这样的人!”陆冰宜气唿唿地说。

    “世间什么人都有,正因为什么人都有,人世间才显得丰富多彩,不然,人间太单调了。你到现在还气唿唿,你想想你生气有什么用,你的行动为自己情绪所支配,修道人要能在任何情况下,不为自己的情绪所牵,只有这样,你才能见到隐藏其中真正的道。”莫闲说,他不仅说给陆冰宜,而且说给其他弟子听。

    其他弟子若有所思,特别是烟晓寒,细细品味莫闲的话,再细想自己前世今生,要是自己在前生就明白这个道理,也不会走到那个地步。

    她的心灵一冷静下来,好像揭开了一层面纱,世界好像一下子变得通透了不少。莫闲感到她身上气机的变化,好像更加契合自然,知道她的功行进了一步,不仅欣慰地微微颌首。

    烟晓寒心灵一旦通透,随及想到一个问题,不由自主问:“师尊,你与王严所说,是真是假?”

    莫闲笑到:“当然是真,修行到我这个程度,话一出即是心声。”

    “但师尊你没有问他家地址!”烟晓寒于说道。

    “你能问出此问题,说明你的功行已经提高,做到了心如寒潭,万物来时,自然朗照。善乎此问,我不必问他家中地址,因为我知道,你只做到心如寒潭,但还没有知晓身边事物能力,当他邀请我去,当是时,我自然知晓他家何在!”莫闲说。

    “有这么神奇?”烟晓寒感到不可思议。

    “在外人看来很神奇,对我来说,只是平常,世界中万事万物之间都有联系,关键在于你能否感知到,在那一时刻,不好用语言来描述,好像天地万物自然将它们所知告诉我,只要我想知道的,当然,目前我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能感知到,这种功能只能说神遇,其实并不神秘,所有你认为神秘的,其实都不神秘,神秘者,你不知其来由而已。”莫闲解释到。

    “是这样啊!”烟晓寒感到这个师傅有点高深莫测,而另外三个人听得目瞪口呆,对这种高深境界心生向往。

    “师伯,你这么利害,是不是到了你这个境界都会如此?”陆冰宜问到。

    “你说的不错,一重境界一重天,修行到了高层次,你的力量上虽然增长,但并不是主要,而心灵上的修养使人处于一种他人不论用什么算计都无可奈何的程度,自身灵性只要自己不死,别人就很难使你死,像我,在金丹期时,力量上因为炼体,元婴修士都无可奈何,但要杀死一个元婴修士,那就是一件很难的事,反过来,元婴修士如果想杀死一个金丹修士,就容易得多。境界的差别,并不是指武力上差异,而是高境界的思维深广程度低境界无法想象,这种现象在低境界看来不可思议,在高境界来说,只是如喝水一样平常。”莫闲尽量用语言描述,其实在此用心音妙语更好。

    “我不懂!”陆冰宜老老实实说,莫闲的每个字都听得懂,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陆冰宜没有接触过,虽然她很想知道,但只好说自己不懂。

    莫闲看了一下于嘉和于吉,笑着说:“我没有用他心通,但我自然知道,于嘉姐弟接下来要做的事是什么?”

    “什么事?”陆冰宜好奇的问,“你们是不是在手上写字,然后亮开,看是否一样?”

    “就你鬼点多!”莫闲笑骂到,“不用了,他们接下来的是,是想去坟上祭拜他们的父母。”

    “于姐姐,师伯说的对不对?”

    “师傅说的不错,我是想去坟上一趟,已经四年了,不知父母的坟怎么样了?”于嘉说。

    “师伯,你不是神仙了,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你都知道。”陆冰宜说。

    “哪能呢,跟自己无关的事,意识必须沉入心灵,才能感受得清楚。再说,我也没有兴趣时刻注意到你们,一个人不能做到这一点,事实上他也进不了这种境界。”莫闲说。

    于吉说:“师傅,你们都修道,只有我一个练武,武修在什么层次能做到这一地步?”

    “你不要问这个问题,你只管去做,功到自然成,我这里跟你们谈,实质对你们有害,千万不要形成文字相,最好将我跟你们所说的话都忘掉了最好,不然的话,对你们的境界有影响,甚至可能形成心障。走吧,先去于家的墓园!”莫闲说。

    他们来到了镇外一处墓地,此处是于家的墓地,墓地之中静悄悄的,于嘉姐弟在两座荒坟面前下跪,这两座坟好像有人打理,莫闲自然知道,这是于家宗亲所为,每到清明之时,都给它烧些纸钱。

    于嘉姐弟奉上祭品,在坟的四周种上鲜花,于嘉又用法术在墓碑之上刻下了姐弟俩的姓名,重新上了封土,烧化了纸钱。

    有于家宗族看见莫闲等人,前来说话,知道了是于嘉和于吉,见两人已经长大,很是感慨,于嘉和于吉也感谢他们让父母的坟有人祭祀。

    于嘉想了想,从干坤袋中取出一件法器和一方灵玉,托付给对方,并将一本书留下,上面有基本的拳术和修行方法,当然这种方法是于嘉自己所创,她研究万灵之术后创立,莫闲看后说这些方法还可以,于嘉就留下这些,说如果有人炼成,可以去天随山找人。(未完待续。。)

59。妙手回春,因果兼作将来算

    这些事情是莫闲所允许的,大派在世间也有名声,为世俗间的好道者留一条上升之路,也为自身能够获得优秀弟子来源,一般做法都是将一些基础的知识流传世间。

    次日一早,莫闲便领着几位弟子,直接来到了王严的府邸,于吉上前敲门,大门打开一条缝,一个脑袋伸了出来:“谁呀?”

    “莫闲师徒受王公子相邀,特来赴约。”于吉说。

    那个仆人上下打量着于吉,又看向于吉身后几个人,刚才他没有留意,但是眼力还是有的,见几个人气度不凡,便说:“你们等一下,我进去通报。”

    说完之后,便将大门重新关上,进去通报。

    王严早晨起来,想起昨天的事,心中懊恼又生,正在此时,有仆人来报,一听说是莫闲师徒,立刻跳了起来:“在哪里,快有请,算了,我亲自去迎!”

    门大开,王严迎了出来:“道长果是信人,快请!”

    莫闲一拱手:“冒昧来访,多谢昨日援手之恩,于吉,快送上贺礼。”

    贺礼是一支老山参,说它老,不过三十年,是于嘉干坤袋中药材,不过莫闲给它配上了一个漂亮礼盒而已。

    来旺接过,王严将几人迎入客厅,手下仆人上茶,王严说:“道长光临寒舍,真是不胜荣幸。我还担心,昨天忘记了地址,道长会找不到这里。”

    “王家是大户人家,我只要一打听,自然知道。”莫闲一笑,倒是几个他身边的几个人有些奇怪,明明不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忘了,原来道长通过这种方法找到了我家,对此,我深感抱歉,既然来到这里,不如我们到花园中一聚,如何?”

    “客随主便。”莫闲说,他见此家中好像只有王严,略一沉吟,他已知端由,既然如此,正好借此机会,了结这一段因果。

    这段因果说起来很小,只不过是几串糖葫芦的因果,但普通人寿命很短,一生转眼就逝,如果转世之后,受人滴水之恩,就得涌泉相报,虽不至于很大,莫闲到时也许已飞升仙界,但因果这玩意,只要在这个世上,没有看透大道,就有可能相牵,他的弟子们可能会牵入其中,莫闲虽不畏因果,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几个人随着王严,到了花园之中,园中各色鲜花姹紫嫣红,纵使莫闲他们是修行人,但几个女弟子爱美之心依然,这里的鲜花虽是凡俗品种,但也是百里挑一。

    莫闲坐在凉亭之上,身后站着于吉,至于其他三女,已经去赏花。王严也坐在凉亭中,来旺站在他身后,手中端着茶壶,莫闲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这园林是费了心思,老员外和老夫人是不是疾病缠身?”

    “道长果然明眼,每年到冬季,他们病命就会加重,到春季稍稍好过一些,到夏季最为轻松,能够下床,秋天又开始加重,医生关照调养,病已经三年,甚至他们本人都已放弃,我这几年,在家侍亲,不然的话,我早就出去博取功名。”王严说。

    “贫道这几个弟子,于嘉专攻医术,擅万灵之术,要不然她给令慈看看?”莫闲说,他早已知道,两人年纪偏大,又加上早年辛劳,从兵荒马乱中走出来,见证了大康的建立,留下病根,在世间来说,只能调养,不过对莫闲来说,只是小病一桩,他们不是生机耗尽,而是生理机能上出现问题,只要将生理机能调顺,病便会不翼而飞。就算他们生机耗尽,莫闲也有办法,不过此为逆天之举,莫闲不为也。

    王严脸上一喜,心中也有些失望,莫闲没有出手,却叫他的弟子出手,弟子已能如此,师傅可想而知。他不知莫闲这么做,心中也有考量,让于嘉施恩于王严,一方面了结眼前因果,另一方面,他见王严富贵之气盈身,将来肯定能作高官。虽然修行人一般不跟世俗官场打交道,但也有修行人借助高官成就自己的功德之举,毕竟做功德之事,说服一个高官,要比自己独干容易得多,何况,他的器修之道有许多技术之类,如能得世俗官方相助,推广起来容易得多。

    不一会儿,三女回来,莫闲说:“于嘉,你去看一下王公子的父母,他们有病,你去帮他们治疗一下。”

    “是,师傅!”于嘉领命,王严叫来丫环,陆冰宜说:“我也去看一看?”

    “你去当然可以,但要记住,不准干扰于嘉的治病。”莫闲说。

    “难道在师伯的眼中,我就是一个捣蛋鬼?”陆冰宜不服气的嘟嚷着,莫闲装着没有听见。

    烟晓寒笑到:“既然她们去了,那我也去,看看于嘉妹妹的手段。”

    莫闲点头:“也好,你去,正好管住冰宜。”

    陆冰宜嘟着嘴,三个人在丫环带领下出了花园,莫闲和王严继续谈话,在谈话中,莫闲知道了王严的确胸有才华,更难得的是,不拘泥于书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