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综]太虚剑意 >

第14章

[综]太虚剑意-第14章

小说: [综]太虚剑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种风景如走马灯般一闪而过。
瑶光仿佛看到了师尊于睿身影。
于睿站纯阳宫前远远地看着她,目光中似是失望,又似另有深意,片刻之后,于睿转身面向师祖吕纯阳塑像,再不看瑶光一眼。
瑶光着急地跑了过去,却怎么跑都无法接近,反而离于睿越来越远,她急得大喊“师尊等我——!”,前方人却根本没有犹豫,向着前面走去,而纯阳宫亦跟着前进,后全部消失一片白雾之中,徒留下瑶光一人站皑皑白雪之间。
为什么?
师尊怎么会不等自己?
瑶光这样自问时候,不需要思考就能找到答案。
因为她放弃了师尊赐下玉清剑。
因为她放弃了……昔日师祖面前立下誓言。
她不愿继续沿着师尊铺下坦途行走下去。
瑶光有刹那间犹豫,但下一瞬又硬生生地抹去那一抹愧疚不舍和悲伤,重坚定心神。
修道岂有捷径?
玉清剑所指明是师祖纯阳子所修之道,并非瑶光道,即便亦步亦趋,她也未必就能那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道心已成,纵有千难万险、百千劫数,又有何妨?
吾当一力斩之,以辟通天之道!
雷光散,露出中央那个身着蓝白道袍少女,她手中长剑光华内蕴,剑气纵横,恍若天成。
剑脊之上不知为何竟出现了剑铭。
上书——
——上清破云。
道心已成,剑灵已生,天感其意,故与之名,此谓天成之剑。





☆、第17章 秦王嬴政

  咸阳宫内,整座宫殿被一种异样压抑气氛覆盖着,无人敢大声喧哗,一应人等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以万分小心谨慎来工作,往日得宠妃嫔也全都小心翼翼、谨言慎行,唯恐一言不慎触怒陛下落得杖刑。
这一切只因“瑶光真人”尚昏迷之中,陛下心情沉郁,无人敢造次。
没有人知道“瑶光真人”是什么来历,但是他们非常清楚是,那绝对不是他们可以随意去仰视议论人。
一月之前,“瑶光真人”被蒙恬将军护送回宫,几日后嬴政即昭告天下封“瑶光”为“帝师”,位同三公。
圣旨一下,众皆哗然。
以一个来历不明人为“帝师”,从无前例,虽说只是虚衔,但陛下竟让她“位同三公”,这般荣宠,谁又敢当那是个无关紧要虚衔?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罢了。
嬴政将都城内一处空置已久大宅挂上了“上清宫”牌匾,连同护卫军士二百余人一同赐给“帝师”,各种奇珍异宝如流水般送进宅中,看花了多少人眼睛。
令人惊奇是,这位被多少双各怀心思眼睛盯着“帝师”却一直都没有回过府邸一次,甚至没有众人面前出现过。之后王宫内流出消息,说那位帝师铸剑。
不是没有人暗中议论过工匠也能做帝师?
但是,没有人敢公开说出来,将近一月之后,这些曾经有过嘲讽疑惑不满人全都闭了嘴。
满月之夜那一道亮彻天地雷光惊心动魄,灼痛了多少人眼睛。
倘若皇帝是天子,那么可以引来雷霆天威帝师又是什么?
古来相传神兵出世天地变色,风起云涌。
然而这只不过是传说,谁也没有亲眼见过,因此众人仅仅抱持一种朦胧憧憬谈论着那些古老传说。
直至那一夜,所有人都亲眼见到了什么是风云动、雷霆降。
一剑引风雷,一剑破苍穹。
那一夜惊世雷光注定会成就传说——关于那柄剑,以及,铸剑那个人。
帝师——瑶光真人。
至此,咸阳上下才彻底地深刻记住了这个称号。
从不屑怀疑到敬畏崇拜不过一瞬之间,那些因强权地位带来差别终于真正地变成了云端和尘埃差别深深地刻了曾有所怀疑每一个人心中,再无人敢私下非议帝师,甚至连直呼帝师名号都会心悸,后唯有“真人”二字口口相传。
有关秦国上下这种风评改变,当事人一无所知。
瑶光不眠不休铸剑数日,身体憔悴,骤遭雷击,心境急剧动荡,心力耗竭,度过神剑出世雷劫后她终于支持不住,昏了过去。
这一昏又是三日。
瑶光醒来时候,喉咙干得吓人,她几乎都能感觉到气管里干裂伤口透出血腥气。
“水……”
这一声极轻而沙哑呢喃很就得到了回应,一只小碗凑到瑶光唇边,碗中温热微甜水柔柔地碰着她唇。
瑶光下意识地吮着,越喝越急,全不顾旁边那人“不要着急”叮嘱,等她把一碗水全喝下去,这才算是清醒过来。她试着将真气走行一周,然而丹田内空空荡荡,那一丝真气微弱得几乎可以忽略,她立刻停止动作,似笑非笑地叹了口气。
“……果然……”
侍奉旁扶起瑶光轻拍着她背,低声问:“先生感觉如何?”
瑶光转过视线瞥了一眼,入目竟是玄衣冕毓嬴政,她怔了好一会儿才回神。
原以为是侍女而已,竟是嬴政?
看他略有些憔悴神色,只怕守时间并不短。
或许……无论她多么高估“瑶光真人”这位陛下心中地位,依旧是低估了呢。
一种无法形容感觉瑶光心中翻腾着。
面对这样赤诚关切,瑶光舒了口气,低声叹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合该如此。”
嬴政皱起了眉,似乎仍有些不解。
瑶光平顺了气息才补充道:“我先前因强行逆转经脉,全身经脉毁去十之七八,机关城中一战又添伤,本来料定没有数年将养难以痊愈……而今一道雷劫倒是祸福相依,虽然贯通了原本阻塞经脉,但是……数年清修功力大约也毁于一旦了。”
瑶光没有因内力失而惊慌失措,因为她剑成之前就已经有所猜测。
江湖中多有拜师后需废去原本功力才能继续修行心法,而今她欲易道而行,先前所修功力能存留几分自然是个未知数,坏不过从头来过,现下经脉得以贯通甚至拓宽,于她已是意外之喜。
嬴政并不知道这其中门道,他听到“功力毁于一旦”不免脸上变色,武者功力失无异于当权者失去权柄,这等惨烈事情又有谁能不乎?他再细看瑶光神情,竟一如往常平静。
嬴政情不自禁地叹道:“先生这一分修心养气工夫,朕仍是学不够啊。”
瑶光被夸得微微一愣,苍白脸颊浮起一抹淡淡血色,抿了抿唇,低声道:“修道之人自当有清净道心与持恒定力,剑修尤其如此。”
否则纵然能顺境修成剑术,当遭逢变故、剑上染血,心志软弱者如何继续持剑而不改其志?
嬴政似是想起了什么,原本严肃神情逐渐变得温和起来,双眸也染上了怀念色彩,笑着开口说:“多年未聆听先生教诲,如今听来,仍是如此简明犀利。”
但凡扯上“往事”,瑶光一律不作过多回应,以免多说多错。她沉默以待,嬴政也不恼,就这么望着瑶光,片刻之后,嬴政轻咳一声,收回双手,直起身来。
“先生且安心休息,有事管唤人,莫要强自支撑。朕去外间批阅奏章。”
瑶光轻轻颔首。
嬴政这才转身离去,走之前还特意将悬旁边长剑解下来放到了瑶光手边。
瑶光抱起长剑贴到身前,闭上眼睛,她依稀可以听到剑中传出一种近似于心跳声脉动,一股凌厉剑气直接透过剑鞘和衣服渗进她皮肤筋骨之中,凌厉、浑厚、凛冽,比起玉清多几分风雷之势,而少去玉清清净之意。
这是属于她剑。
这是只属于瑶光剑。
心意相通,气脉相连,自此之后,一生修一剑,一剑修一生。
瑶光感觉到心里缺失部分被填满了,失去玉清剑那段时间隐隐存不安全部消失了。
瑶光这样静静感应了片刻,循着习惯将长剑负背后,慢慢地踱到了外间。
宽广大殿中只有一个人。
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皇帝端坐几案前,埋头处理堆积如山奏章。
瑶光安静地看了片刻,想到史书上记载秦始皇“日批奏折百二十斤”,历代帝王之中,始皇帝也可说是极为勤政一位。既有雄才大略,又如此勤奋以至苛刻地自我要求,秦始皇能取得前无古人旷世功业着实不稀奇。倘若后世帝王皆有如此心胸眼界、文韬武略,天下又何以一再动荡?嬴政打下如此基业,二世却能短短数年断送大好江山,怎不让人唏嘘?
多少人讴歌两汉多么伟大,诸位帝王如何劳苦功高,然而瑶光心内,汉朝前几代帝王根本就是笑话。因为“推翻”了秦朝,所以汉朝皇帝放着秦那么多成熟政策不用,定要弄出许多政策,到头来又有多少还是折腾了回去,汉朝开国以后,休生养息多少年才堪堪恢复元气,倘若不是皇帝一意将秦律国策弃而不用,又哪里需要那么多年?帝王全了颜面舒了心气,到头来便要黎民百姓为之付出代价,非但如此,他们还要史书上玩弄春秋笔法,对前朝诸般批判,似乎秦朝便一无可取一般。假使秦朝当真一无可取代、而嬴政便只是一位暴君,为何是秦国一统天下,为何是嬴政开创了皇朝?甚至可以说,后世帝王不过是循着嬴政定好框架、铺好路走下去罢了,无论他们是否承认这一点。
此刻几案前劳碌身影要比史书上几笔墨痕十倍百倍地触动瑶光心。
这就是她即使与师尊抗辩也坚持推崇赞赏帝王。
何曾想过,会有一日,她能亲眼见到这千古一帝?
安静宫殿中,轻声叹息也格外清晰。
瑶光略有些疑惑地走了过去,启口问道:“陛下,何故叹息?”
嬴政立即站起来,神色间似有些疲惫,然而眉眼中满是坚不可摧强韧,他向着瑶光稍稍欠身,微笑着摇头。
“些许毛虫而已,无需先生忧心,先生才醒,还是多休息休息吧。”
瑶光敏锐地捕捉到嬴政眉宇间那一抹隐隐忧色,她微微皱眉,摇头道:“无碍。陛下若信我,不妨告诉我,是哪里毛虫让陛下介怀?我愿为陛下除去这些东西。”
嬴政微怔,本想说先生功力失若是离开王宫太过危险,然而转念间他想起了一些往事,他立刻将这句疑虑咽了回去,转身从那一堆奏折里抽出了一份密报递给瑶光。
“先生请看。”
瑶光愣了半秒才接过密报,展开密报后,她因那个熟悉字眼蹙了眉,“……苍龙七宿,东方,桑海,儒家……墨家。”瑶光思索片刻,抬头看向嬴政,“令陛下为难,是逃亡到桑海墨家,还是一直盘踞桑海儒家?又或者,二者皆是?”
嬴政神色严肃地点头。
“先生依旧如此敏锐。儒墨为当世两大显学,弟子众多,影响深远,然而墨家已举反旗,儒家态度不明,朕无法不多想。”
瑶光慢慢地卷起密报,语调轻松地回答:“那就试试好了。儒家是忠于秦还是意图反秦,一试便知。我去桑海会一会儒家。”
嬴政闻言,竟是不自觉地松了口气,回过神来,他不禁自觉好笑。
只因请命是瑶光,他就放了心,倘若是旁人,怀疑对方是否能做到之前,他是否也会质疑对方请命是否别有用心?
这么多年来,他信任……依然还是他先生。
想到这里,嬴政笑着说:“那就拜托先生了。”
瑶光神色认真地点头。
“给我几日略作准备……咸阳宫内是否有书库?有些东西我想看看能不能找到。”
嬴政欣然回答:“天下藏书,皆咸阳。先生请随朕来,云经阁自建成之日,已恭候先生多时。”





☆、第18章 来者不善

  嬴政说他广收天下书籍,自然不可能只是随口夸耀。
当瑶光亲自来到“云经阁”外,推开大门,她亦不自禁地睁大了眼睛,她这才知道“光收天下书籍”是什么含义。
殿内满满当当全是藏书,一眼望去只见书海,根本看不到头,整座宫殿如此广阔,不知放了多少简牍。
嬴政屏退左右,自豪地走进云经阁内,指着一个书架说:“此处收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