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第45章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第45章

小说: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来看待,当你们的孩子从小就被你们用来实现你们理想的时候,难道你们不认为其实孩子是在充当你们的炮灰吗?当你们为了家族和自己的面子而逼迫孩子去成全这种愚蠢的自我荣耀时,难道你们没有想过用孩子一生的失意来换取的这种荣耀能使你们的灵魂安息吗?确实,你们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今天我想大声地告诉你们,你们的爱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变态的爱,因为你们不知道一种真正的爱是什么;你们每天自己省吃俭用却在让孩子衣锦食秀的同时,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用虚假的富足来成就的却是孩子一副疲软的脊梁;难道不是吗?一个个人高马大的“孩子”一离开父母则变得如此的无助和不知所措,面对这样的孩子,你们难道还很得意吗?真的,你们有时候不要去责怪那些老大不小的孩子赖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还吃父母的,因为他就是你们自己的作品,他就是从小被你们自己宠出来的作品,好好欣赏吧,所谓自作自受就是一个人必须承担他自己行为的结果。
生命、孩子和欢乐,原本这是一个家庭幸福的三部曲。然而,我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中,这种欢乐的过程是极其短暂的,只要孩子到了学龄期,那么沉重、心累和烦恼就变奏为一个家庭的新主题。我曾经表示过我坚决不要孩子,因为我认为,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的都市,只要你有了孩子,那么就意味着你被判了无期徒刑,从此你将永远无法逃身,你的生命将背负起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的生命而一直疲惫地走向墓地。我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基于一种当下普遍的教育方式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的生存方式。然而我现在却不这么认为了,因为只要你意识到了一种生存方式之所以是宿命的,那么其中肯定是有其缘由的,而只要你自己下决心来拯救你自己,那么一切都可以被改变:
灯火辉煌的街头
突然袭来了一阵寒流
遥远的温柔
解不了的近愁
是否在随波逐流
……
这是孙楠最近演唱的一首新歌叫《拯救》,这首歌之所以让我震撼,是孙楠那穿透性极强的嘹亮歌喉以及从中放射出对“拯救”的灵魂呐喊。是的,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拯救,我们不能再随波逐流,遥远的温柔解不了近愁,在灯火辉煌的街头,我们只能用自我拯救来抵御一阵阵寒流……
在此,我真的很感谢契而不舍约我写这本书的中国社会出版社的编辑李凝先生,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写作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我自己自我拯救的过程,因为我因此而改变了我自己对儿子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从而使原本凝重的家庭气氛开始变得和睦而欢乐。我不再动不动就对儿子发脾气,我不再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规范一个孩子的行为,我不再要求他去承担不属于他这个年龄应该承担的心理负重,我学会了像朋友一样与他聊天,我努力了解他的内心需求,我让他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余活动,即便他犯了某种小错,我不再以教训的口气去责备他,而是在平心静气地说理中用一种温柔的惩罚来让他自觉地弥补他自己的过错。比如说最近他自己想在课余时间上一个武术班,我们就让他去了,可是上第一堂课他就因为贪玩而没去,如果是往常我肯定会大声指责他的,但现在我改变了方式;我与我妻子商量后决定,有我妻子出面跟孩子谈话,内容是:由于你自己的原因,你没有去上武术课,从而浪费了一节课父母为之所付出的10块钱,因此你必须承担这个损失,因为父母赚钱是很不容易的,你没有权利这样不珍惜父母的辛苦所得,所以爸爸妈妈决定在两星期之内你不能去游泳,以作为对你这次过失的惩罚。尽管儿子对两星期不能游泳有点接受不了,因为这毕竟是他最喜爱的一项活动,但是他还是点头表示同意并保证下次一定去上武术课。
就这样,原本一场司空见惯的家庭战争在一种平和的气氛中被温柔地解决了。而且就是在这样一个心平气和的气氛中,我们实现了对儿子教育的以下目的:一、做错事必须要承担责任;二、要珍惜父母辛勤的劳动所得;三、保证此类错误不再重犯。
除此之外,我经常告诉儿子,一个人仅仅学习好是不够的,他必须全面发展,要学会独立生活,要爱劳动,只要一有机会,我就让儿子做各种家务,包括下厨房帮助做饭。我发现,其实小孩子是很乐意做些事的,在你不断地对他劳动行为进行表扬的过程中,他会觉得很自豪并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孩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长期已久,就会树立起一种自信心。然而现在我们绝大多数的父母却剥夺了他们这种生长的机会,你们捆绑了他们几乎所有的部位,从心灵到肢体,你们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应有的生长环境,而当这些被剥夺了生长环境的孩子们有朝一日面对这个社会而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们却登着一双充满血丝的兔子眼睛大声地训斥着你们的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用!你怎么什么都不会?你这么连一个好好的工作都找不到?你难道就这样呆在家里吃父母一辈子啊!
活该!你们有什么理由责怪你们的孩子无能?是谁把他们培养成这么无能的?任何罪过的承担必须由罪过的制造者来承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孩子是无辜的,他们是受害者,而真正该受到责备的应该是他们的培养者,也就是他们的父母和一种教育制度!
人才结构缺陷
今天,我在这里真诚地告诫广大的身为父母的人们,你们必须要清醒了,你们必须要自我拯救了!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一种延续,人活着应该以快乐为本,物欲横流代替不了心灵舒畅的幸福,不要把孩子吊起来遥看比尔·盖茨的钱袋,也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孩子身心疲惫地坐在北大的校园里体验虚幻的心灵成功。我以我自己以及其他很多人的经历发誓,只要你提供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只要你不要扼杀孩子原本丰富的心灵空间,那么他们自己会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的;只有、要他们努力了,任何结果都是一种成功。我们所要做的,只是为他们把把舵而已,只要他们不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那么任何人都是一个自我的成功者。不要去顾及他者眼中的藐视,比尔·盖茨的心灵绝不会比一个青城山上的道士更为平和幸福,而一个心力憔悴的亿万富豪也不见得比一个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活得更为踏实。在这点上,我比较欣赏刘欢。虽然他身处娱乐界的中心但远离媒体,虽然他一直被视为歌坛大腕但并不张狂,虽然他在歌坛上的成就足以让他几世无忧,但他依然保留着一位大学教师的身份,在讲授《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中体味着一种精神的乐趣。记得那是在1989年的一个夜晚,我与刘欢在北京郊区一个朋友的家中,双方为了德国美学家汉斯立克关于“音乐美”的问题而辩得面红耳赤。记得已是凌晨四点了,双方的辩论才宣告结束,随后刘欢在呼声大作中进入梦乡。尽管很多年过去了,许多往事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但这一夜,我却记忆犹新。大概是在1995年,我在宁波又一次与刘欢相见,本以为六年过后,已经大名鼎鼎的刘欢可能记不得我了,谁知刘欢一看见我便大叫一声我的名字,于是,那个难忘的夜晚又成为我们双方叙旧的一个话题。
后来我总在想,人或许最难忘的是一种精神盛宴,我相信我们谁也不会有意地去想起十年前曾经吃过的一顿饭或买过的一双皮鞋,因为物质它无论怎样都是一个人的身外之物,对于人来说,只有精神的盛宴,才会让人经久不忘。所以,我以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实际上是一个人精神上的一种自我感觉,有时候这种感觉与物质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其实这种物质关系是我们现在人为加上去的,而且是被过份地予以宣扬的。当比尔·盖茨成为整个世界之英雄的时候,实际上人类的精神指数已经开始沦落。尤其是我们要求孩子在读书阶段就以这些人为奋斗目标的时候,我们所失去的也正是作为一个人最应该具备的平常心。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引录了下面这些世界富商们的一些语录:
我们白手起家致富
我们很少人在校成绩优异,或是学术才能测试成绩得高分
我们不是工作狂,我们花很多时间与朋友、家人相处。
大多数人喜欢现在的工作,诚如其中一位所说的:“这不是工作,而是对劳动的喜爱。
我们不会牺牲诚实正直而致富,事实上,我们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诚实。
很少人觉得为了发家致富,就必须在早晨三四点起床工作。
我们跟许多人接触,这些人后来成为我们的客户、供应商、或是好朋友。
许多人定期打高尔夫球或网球。事实上,打高尔夫球与资产净值有很密切的关系。
——引自《台港文学选刊》2003年1期
惠普公司首席执行官卡莉在斯坦福大学2001年度毕业典礼上曾经这样感慨地说道:
……
我在斯坦福上过最难忘的一门课是一次研讨会,一次关于“中世纪的基督教、伊斯兰、天主教三大教派的政治哲学“的研讨会……
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每一个生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以及不可估量的潜能……
有个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说过:“你可以从一个人身上拿走任何一样东西,但是惟有一样不行——他的个人自由,他选择自己道路的自由。”
我是在不断面对抉择呢,还是已经停止了抉择?
我现在所处的地方是不是已经俘虏了自己的思想?
我是应该就此踌躇不前,还是应该策划出未来?
我将会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呢?我该如何编写属于自己的那两页呢?
同学们,从明天开始,你们将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在你踏出这片土地之前,请仔细思考一下你今后漫长的人生篇章将如何撰写,请你们务必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惠普公司这位能干的女执行官卡莉,尽管她离开斯坦福大学25年来选择过多次人生的命运,但有一点令她始终受用不尽的不是斯坦福教给她的经商知识,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及对生命独特的感悟和选择的自由。
实际上,一个人只要具备了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一种能够应付多种局面的生存技能以及生命中蕴藏的无限潜能,那么他就能在多个领域中潇洒驰骋。在未来的时代里,知识的加速更新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以往的知识只是一种对历史的熟悉而已,有一家集团公司的总裁曾经对一位自以为是的博士研究生说,如果你以往所学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你思想的束缚,那么我宁可招收一名没有学历但能很快接受新思想并能吃苦的人。
由此看来,以培养掌握知识为主但忽视一种人之综合潜质的中国应试教育,已经显露出其日薄西山的残景。而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市场需求又恰恰证明了仅仅对知识的了如指掌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了。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已经远远落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后面。大家知道,在市场经济中,一种产品要赢得市场的青睐,首先是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假如消费者对一种产品不感兴趣,那么这种产品就没有市场,这是一种非常显而易见的常识。但我们的应试教育似乎依然还是一种计划体制下的产物,一方面我们的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