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494章

宋时归-第494章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蓉回头,看了萧言一眼。秋波流转,淡淡道:“我们都在萧大人门下寄食,正愁没有出力处。甄六哥也几次为萧大人留下性命,也想回报。萧大人开口,甄六哥岂有不效力的道理?我这就去寻甄六哥,让他来萧大人处领命。”

说完像个男孩子似的向萧言微微点头示意,按着腰间一长一短两柄佩刀就大步走了出去。

萧言在背后看着郭蓉细腰,心里面正在感叹,真是细得不像话。一米七五的个子,这腰最多一尺八吧?难道郭蓉也是怎么吃也吃不胖的类型?接着就觉得自己腰上一痛,低头看去。就看见小哑巴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自己:“郭家姐姐总算给你骗到汴梁了…………萧大哥,我还是大的吧?”

□□□□□□□□□

号角声中,在河间府外莫名其妙耽搁了一天的两支班师大军,已经次第拔营。一队队兵马将锅帐辎重放上大车,然后整队出发。两支军马旗号都打了出来。

神武常胜军在前,环庆军在后。今天不准备按程休息了,就准备一口气走到河间府。前面传骑已经通报大军要来,那里想必已经安排了大军下处。萧言方腾王禀这等人物过境,又是奉旨班师,河间府的文武,自然也是要应酬一二的。大军在这里,说不定还有一两天的耽搁。

到了河间府,就算是开始踏入大宋腹心之地了,这繁盛之处,比边地军州更要强盛十倍。大军是凯旋之师,神武常胜军上下不用说腰里满是犒赏,就是环庆军这些灰头土脸的败军,天恩浩荡,腰里也是有几贯的。都想着在河间府这等繁华所在好好消散消散。今日拔营,哪怕是环庆军都显得精神百倍,兴兴头头的。

神武常胜军和环庆军如今处境可称是天差地远,于途环庆军自然没脸来联络行军事宜,跟着走就是了。神武常胜军要行就行,要止就止。神武常胜军上下自然也有一份百战百胜精锐的傲气,也不会去管环庆军什么,自顾自的就已经拔营上路。神武常胜军动作又比环庆军快捷。已经大队鱼贯前行了,环庆军还在那里收拾。

大宋道路条件,地方丰盛程度,甚而行政能力,都远超后世。后世一般很少看见上万大军聚集在一起同时开拔。原因无他,道路条件和地方供应能力都不足。往往都是分成一千人左右,一起一起的向前进发。此时大宋却是不然,神武常胜军马步近万,全副旗号,行进在大宋土地上,真是自有一番壮盛景象。

就连萧言也是第一次感受这种全军齐集,耀武扬威前行的感觉。要知道在燕地转战的时候,军情如火,哪里有让你集结全军慢慢同时进发的功夫。往往都是带领身边轻骑,几百里奔袭转战,将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极处。

此刻萧言一身官服,骑在马上,身前身后百余名貂帽都亲卫簇拥。回顾身后浩浩荡荡的人马,自豪之情,禁不住油然而生。这都是老子一手一脚拉扯出来的!除了这些,老子还扣了四五千人在手上!汴梁诸君,如果还要和萧某人过不去,咱们就好好斗他妈的一场,看看是谁赢谁输!

正行进间,突然在身后远处,传来了一阵还算是整齐的呼喊声音。依稀听去,就是吾皇万岁之类的歌功颂德之声。萧言有些讶然,转头看看左右,方腾也听见这一切,笑道:“班师汴梁,御街夸功。官家必然亲临,接受凯旋之师献俘。环庆军上下散乱,王正臣细致,这个时候借着行军练练全军步伐,演练一下仪式,想必就是这般…………大人,我们神武常胜军也可稍稍演练一下,总没有错处。以神武常胜军雄壮,怎么也不差似环庆军罢?”

萧言又看向韩世忠,韩世忠手一摊:“俺老韩从来未曾经历这等场面,如何知道王太尉是在习练这个?一路还纳闷来着,既然恁的,俺们也就操练起来就是,不是自夸,俺老韩嗓门儿,一个顶他十个,准叫官家听得明白。”

萧言笑笑,准备就撒手让他们自己准备去了,突然心中一动。招手道:“鹏举,良臣,方兄,左先生,随我来,看看环庆军是怎么一番景象?”

他一声招呼,众人顿时同行。几十名亲卫簇拥着,扈卫着他们几人就离开大队朝后驰去。不多时就到了队尾。

这个时候就看见环庆军营地还未曾收拾停当,一队队兵马正鱼贯而出,王禀与几员军将立于道左,每一营出来,都在他们面前列整齐队列走过。各营旗号也尽量排列得整齐一些,随着带队军将示意,一营几百名士卒都整齐呼喊,无非就是吾皇万岁,大军万胜之类口号。倒也还算是像模像样。

萧言他们立马在远处,看着这一切,王禀和他身边马扩等人也发现了,笑笑也没当回事。王禀是这些天第一次看见萧言出现,可也绝不会上前寒暄。他怎么也算是童贯一党,受恩深重。战时可以同列而战,这班师回朝却要站稳立场了。就算是想投靠哪一方,也不会投靠萧言去,他还没有这个资格。

跟在萧言身边的人也有些奇怪,这些军中规矩。萧言麾下多有胜捷军白梃兵出来的宿将,自然有明了了,也不是多么复杂的事情。要是不会,寻一个过来问问就是,何必驻马在此,久久凝视,摸着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韩世忠在萧言马后有些不耐烦了,大声道:“大人,不过这般就是,俺老韩已尽知道了。给老韩几天时间,准保比这个整齐,俺们军中又雄壮,岂能被环庆军比下去?”

岳飞也默默不语,自然是对自己约束操练出来的部下有绝对自信,稍稍演练一下,怎么也比环庆军强。

方腾和左聊寄却不约而同的对望一眼,方腾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对萧言轻声道:“萧大人,难道还别有什么怀抱?”

萧言似乎计较定了什么,回头笑问几人:“我们赶回汴梁,有时间限制没有?在河间府多耽搁几天,没什么要紧的吧?”

方腾笑道:“这有什么限制?又不是临兵见阵,军务紧急,非得限程而至。大军班师,本就有向沿途大宋百姓展示胜旅兵威的含义在。按程而计,差个十几天都没什么要紧的…………只是大人何必在河间府耽搁?为今之计,早到汴梁一日就多一分好处啊…………”

方腾言下之意,自然就是现在汴梁都门,正不知什么情势。萧言要想立足,早早打探明白汴梁情势,才好用力。迟到一些恐怕就要多失却一些主动。

萧言笑着摇头:“这辈子第一次去汴梁,总要给人留下一点印象。要不然就是早到了,也没什么用,就这么定了,在河间府吃几天地方,做点准备!河间府到汴梁沿途再给老子操演纯熟了!这个时代作秀手段,还是太简陋啊,口胡口胡口胡口胡…………”

第二卷 汴梁误 第073章 在河间的准备(中)

河间府在在大宋河北东路境内偏北处,襟山带水,从开国以来就向为重镇。在和辽国百年对峙当中,河间府就是前线军州军寨的纵深依靠。宋初就设知府,设转运使,设各级属官牢牢掌控。越过河间府,就是大宋腹心之地,菁华所在。全仗河间府以北的层层防线保卫,当年澶渊故事,辽军越过河间府,大宋举国震动,遂有迁都之议,最后还是御驾亲征,与辽决战,最后底定澶渊之盟。

此次北伐战事,河间府同样为后方重镇,最多时候,这里积储何止有百万石粮草,十几二十万民夫,堆积如山的辎重军械,日以继夜的向前线转运。在宋辽白沟河相持的时候,童贯就是坐镇在河间府,以河间设安抚制置使署。所有一切,都表明河间府在这次北伐战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此地也是班师大军第一个经过的大宋重镇。过了河间道路就更好走,还可借助子牙河水系,直通运河再转黄河,到汴梁需要的时日,比从白沟河走到河间差不了多少。

这一两年来,河间府的亲民官,转运官,还有因为这场战事临时差遣的各种提点官,也算是吃足了苦头。筹集粮草,募集民夫,提点转运,也一个个都是忙得团团转。还要奉承童贯等位高权重之辈,人人都道是运道不好。

好容易熬到这场战事打完,虽然从知府及河北东路转运使,常平使以降,大家都有不少进帐。但盼的还是能叙功超迁。大宋官制本来就是繁杂,磨堪就能将一个按次升迁的人岁月熬干。现在大家都巴望着能越级超迁几转,也不枉了这么一场辛苦。

都门旨意,也只是先了了燕地首尾,还没来得及顾及到支撑这场战事的各级地方官。多半是要等到秋末冬初吏部的磨堪才能有一个说法。此刻班师回来的是凯旋之师,官家说不定都要亲见了,要是能捎上几句好话,说不定就是简在帝心了。怎么也没有坏处。

虽然河间府的地方官们,对这支班师大军当中那位走文臣班次的萧言,很有些腹诽。认为将一个南归降人如此显拔,非国家之福。而且他毫无根基之人,将来在汴梁都门也未必站得住脚,但是为了前面所说的原由,还是不得不敷衍一番。

在河间府,早就准备了大军营房,萧言他们更是会迎入治所城中。在来路上搭建起了接官亭,也准备好了酒肉准备犒赏全军。在接到班师大军传骑来报之后,河间府通判和河北东路转运副使代表各自上官,更亲出而迎。

大军在晚上接到,当夜谦而不入城,以示不敢骄其功。让之再再,议定明日赴地方官员所设接风洗尘筵宴。大军次第入城外居所,民居不足,就搭建篷帐。酒肉更是准备好了。到了明日,也只有够资格的军将,萧言方腾这样的文臣,连同他们的亲卫可以入治所城中。这一切不过都是照常规矩,萧言第一次和大宋地方官打交道,在方腾的提点下,也没出什么岔子,一切都算是平安敷衍过去。

只不过通判诸人回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嗤笑:“这位萧显谟,草莽气不浅。口音也是怪异,风仪虽有,却非正道。要不是小方郎君提点,只怕当场就要闹笑话。此子汴梁游,已可见微知著矣!明日酒宴,敷衍过去便罢,结好此辈,看来是不会济得什么事情!”

□□□□□□□□□

到了第二日的时候,不管对这萧言怎么一般看法。在当地官衙之内,还是设好酒宴,各级地方官官服整齐,齐集等候。席中珍馐美味自然是不必说了。这些地方官,几番迁转下来,都已经滑不留手,虽然不看好你,也绝不会得罪人,大面子上怎么也过得去。

大家早早就在官厅当中等候,各自低声谈笑。说的无非都是对班师大军观感,对萧言这个来历古怪却立下如此大功人物的看法,还有一些汴梁官场动向。正说得热闹的时候,就听见知启大声通传:“中散大夫,秘书监著作郎方大人,清河节度使,环庆军都总管王大人到!”

通传之声,从大门一直传入仪门之内,诸官止了谈笑。以河北东路转运使,河间知府为首,各按班次,迎接出去。走到仪门大家才有点反应过来,怎么这萧言的官衔没有通传,难道萧言不来参加这为他接风洗尘的筵宴不成?

诸官迎至仪门止步,就看见凯旋大军诸多军将,以方腾王禀为首,各着官袍,笑吟吟的走进来,果然不见萧言身影。

方腾王禀向前几步,向迎出诸官行礼下去。迎接诸官忙不迭的还了平礼。

那河北东路转运使和方腾长上是有点交情的,执方腾手笑道:“汴梁佳公子,也去军中辛苦走了一遭!转眼就是中散大夫带馆职,想必也是在汴梁中枢安插,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