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314章

宋时归-第314章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人败军大队当中响起了乱纷纷的呼喊声音,大多都是一个意思。

“辽国完啦…………没啦!俺们尽力了也是,萧大王都入娘的走了,还打个什么劲?降了罢,降了罢!”

“俺们不打了,解甲,投降!要长要短,随便你们这些南人就是。反正什么都没了,还在乎这条性命?”

“都他娘的完了,两百多年的大辽!再有什么英雄豪杰也没办法,这就是命!你们南人今日得意,将来如何,俺们有眼睛看着!”

凄凉的呼喊声中,大群大群的辽人骑士翻身下马,将兵刃丢了一地,纷纷将身上衣甲解下,坐在地上喘着粗气,等待着自己不可知的命运。这最后被圈住,没有从战场逃脱掉的辽人军马足有数千之多,黑压压的将一段河岸都完全遮满。

其间仍然有不愿意投降的,一名穿着式样古旧锁子全身甲的辽人将领,也不知道是哪个和辽国同始终的勋戚亲贵一脉,大哭着策马从乱纷纷的人群当中冲出,踏入冰凉的河水当中就翻身下马,抽剑刺死了自己坐骑,然后就丢剑抱起一块河边大石,一边哭一边淌水朝着高粱河深处走去,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辽人将领的身上。

这赴水辽人将领走得极为坚决,转眼之间就只剩下脑袋露在外面,他尽自己剩下的最后气力,仰天大喊一声:“大辽!大辽!俺和你同殉!耶律家的列祖列宗,俺死的时候,也还是一个辽人!”

高粱河冰冷的河水一卷,这辽人的孤臣孽子,就已经不见了踪影。

韩世忠策马走在白梃兵的最前头,牛皋也不落后他多少。两人身上衣甲,几乎被血浸染透了,这个时候两人也收起了兵刃,就这样漫不经心的从辽人大队败兵当中穿过。胜利之后的将军,最享受的,不过就是此刻罢了。

韩世忠长大的身子安坐在马上,摘下头盔擦着厮杀中从面甲缝隙当中喷溅在脸上的血痕。他看着那名投水而死的辽人将领,在他马下,无数辽人降军同样以复杂的目光看着他的身影。直到最后,韩世忠才摇摇头,冷笑一声:“谁让这场战事胜的不是你,而是俺们?俺可不想,有一天在汴河之上,投水的是俺们这些人!”

说罢他就转身大吼着招呼:“还没打完呢,都松他娘的什么个劲儿?还有个燕京等着俺们去拿!萧宣赞将俺们厮杀汉带到了此处,萧宣赞责任了了,就看俺们卖命!留一队人马收拾战场,其他的跟俺去拿燕京城!看是岳鹏举先取了萧干头颅,还是俺们先站在燕京城中!”

在韩世忠的呼喊声中,宋军轻骑重骑都意气昂扬的轰然应诺,分出一队人马收拾这些溃兵,收拢战马,清点缴获。其余大队纷纷下马,牵马脱离战场集中列队。重骑冲杀一阵,要将养马力,轻骑还有余力,纷纷一队队离开战场,旌旗飘扬,朝着燕京方向驰去。

韩世忠喘了一口粗气,同样翻身下马。他转头朝着萧言所在方向看去,就看见萧言已经当下冲下土丘,向着他们驰来。再转头看看高粱河那边,就看见河中河南的那些打着环庆军旗号的宋军也反应了过来,加快动作,朝着河北岸而来。

韩世忠低头,像是发现了什么,弯腰伸手,就捡起一面被践踏血染得不成模样的辽人旗帜,上面有着栩栩如生的飞虎标志。韩世忠看看这面战利品,低声自语:“俺们厮杀汉的事情算是了了,萧宣赞,你麻烦还在后面呢。大宋的事情,不打仗的时候比起打仗的时候,还要麻烦十倍!”

□□□□□□□□□

看着辽人终于崩溃投降,看着萧干不知道逃向何方,王禀也才松了一口气。他这时才发现,自己所在小船上面,早就没人划桨了,舟中士卒,都在咧着嘴巴看着眼前一切。

王禀瞪了他们一眼,喝道:“还看什么看?别人都替俺们打完了!快点操舟,送俺上北岸,去迎候这位萧宣赞!俺们这些宋人武臣,西军大将,今后怕是谁在这个萧宣赞面前都要脸红!”

舟中士卒反应了过来,大声应诺,就要扳桨,就听见河中突然响起一个上气不接下气的声音,都给冻变了调子:“王相公,王太尉!俺是赵宣赞,援俺,援俺!”

王禀侧头一看,就看见河中赵良嗣,正抱着自己坐骑脖子,随波缓缓沉浮。脸已经给冻得铁青,抖着嗓门拼命朝着自己呼喊。在他身边簇拥着几人,其中一个身形长大,甲已经解了,同样冻得浑身铁青,却不像赵良嗣一般喊得眼泪都要下来了,抱着马脖子沉默不语,一会儿看看自己这里,一会儿再回头看看萧言旗号。

河水当中,满满的都是漂浮的人头,这些被赶下河,命大未死的常胜军士卒,鼓起最后一点气力,要不回头上岸,要不迎向环庆军的小舟木筏。

有的人身上最后一点气力和热量在这个时候终于耗尽,无声无息的就松开身子沉入河中,被高粱河的浪头淹没。

看着王禀的目光和自己对上,赵良嗣呼喊得更急。王禀脸色铁青不说话,他身边一名军士却低声骂道:“淹死这龟孙都不多!太尉,俺们就当没看见!”

王禀叹息一声:“去,接赵宣赞上船,传令大家,赶紧援救这些常胜军士卒,总算撑到现在了,再多死一个,都是冤枉!”

舟中士卒顿时大声呼喊着传达王禀将令,环庆军士卒们加快了手中动作,满高粱河的去捞救这些常胜军士卒。王禀小舟也飞也似地划到了赵良嗣身边,王禀亲自伸手将几乎快冻成了一个冰坨子的赵良嗣扯上船来。一边拉他,王禀一边招呼:“拿厚衣服来,有酒没有,给赵宣赞暖暖身子?”

王禀身后士卒却回答得阴阳怪气:“太尉,衣服就俺们身上这一身,酒也是没有。水葫芦里面冰水倒是不少,却不知道赵宣赞喝饱了没有?”

听到这些话,王禀只能心中苦笑,脸上却不好露出来。赵良嗣冻得缩成一团,被这几句话一刺,脸上乌青的神色又是添了三分!

说起来王禀和麾下士卒有志一同,恨不得赵良嗣这厮冻死!不过此次战事,赵良嗣和郭药师他们偷袭燕京,几乎是除了萧言之外最拿得出手的战绩了。他王禀毕竟是童贯的人,身家性命,和童贯是连成一气的,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赵良嗣死,在童贯那里交代不过去。不过他也就到此为止了,说了几句敷衍话就不大搭理赵良嗣,转而将赵良嗣身边那几条汉子也拉上船来。

那个最为长大的汉子被王禀救上,仍然一句话也不说。虽然同样是劫后余生,但是那气概却比赵良嗣强到了不知道哪里去,同样是被冻得乌青,却不像赵良嗣那样缩成一团只顾得筛糠,他却在舟中盘腿坐了下来,腰背仍然笔直,定定地看着萧言身影在亲卫的簇拥下到了河岸上。

王禀看他一眼,试探着问道:“郭药师郭都管?”

那长大汉子转回头看看王禀,长叹一声:“败军之将,无颜见人,这位是王太尉罢,郭某人参见。”

王禀也没让他行礼,按着他的肩膀,低低叹息一声:“郭都管,你走得差了!稍稍支撑一瞬,还怕这复燕大功,分不到你的头上么?就算战死,和这么多弟兄在一起,也不屈了武人身份…………可怜这些跟着你北上燕京,死战到底的儿郎们!”

不用王禀说,郭药师也悔恨到了极处!他是枭雄之姿,说真的要是知道萧言大军在后,随时能加入战场改变局势,自己还有全功的机会,这条性命拼上去也不值什么!乱世当中,要出人头地,谁不是死中求活多少次?

可是现在,说什么都已经迟了。眼看这场大功,是落在萧言手中了。他和赵良嗣,是把萧言得罪得死了的人。现在大宋北伐之军,由一场惨败骤然翻盘,不论是宣帅还是那些大大小小的相公们,都只剩下拉拢萧言的份儿,到时候萧言要是找他们的麻烦,赵良嗣也许还有靠山,倒霉少点,他郭药师的下场当真不知道怎样!

此时此刻,说多错多,也只有在王禀的逼人目光中垂首不语,只有长叹而已。不时偷眼看赵良嗣一眼,他赴水逃命之后,就先拼命划到赵良嗣那里,说什么也要保住这个赵宣赞的性命。赵良嗣别的本事没有,整人的本事一流,但愿他有对付萧言的法子,现在他和赵良嗣,已经彻底成为一条绳上面的蚂蚱,看有没有死中求活的机会!

王禀说了郭药师两句,就再不搭理他们几人,站在船头,招呼士卒加快速度,奔赴北岸。萧言旗号已经竖在北岸。已经清清楚楚的可以看见,萧言被亲卫簇拥着,笑吟吟地立马在那儿,等着他们的到来。

看着萧言那意气风发的模样,王禀心中也未尝没有慨叹。当日萧言闯营,来归之际怎么看起来也是一个穷途末路的家伙,谁知道到了最后,决定这场以大宋举国之力北伐之役结果的,就居然是他萧言!

军中朝中,在得知了这个结果之后,还不知道有多少暗流向着这萧言涌来。成则他可能一步登天,不成还不知道下场如何。

…………但是不论如何,青史留名,这萧言已经是一定的了。这场功业,以他根基之浅薄,力量之微弱,成就得宛如奇迹。如此转折造化,让置身其间的人,只有目瞪口呆地追随着他的身影!

□□□□□□□□□

萧言立马在这新鲜出炉的战场上面,只是笑吟吟地看着王禀小舟箭也似的朝着他这里划来。

王禀身影,他已经看清楚了。他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也大概理出了个头绪。最后底定战局的战事一阵而成,萧言就将这场战事抛在脑后。

——也不能多想,谁能想到,他在北面苦苦挣扎,拼死争取了几天时间,然后下了最大的决心南下,准备迎接最为困难最为危险的决战,结果阴差阳错之下,却胜得这么轻松。转眼之间,这片无数英雄豪杰争斗到了最后的战场,只有自己作为胜利者立在这里?

沉浸在这奇迹里面久了,人就飘飘然了。大宋的事情,战后可比战事当中还要麻烦十倍,自己要打起十万分的精神应对,才能捞取到最大的好处!

王禀不用说是来接应郭药师和赵良嗣的,肯定就是童贯在得到赵良嗣和郭药师偷袭燕京的军报之后,马上调遣出来的。

却没想到死赶活赶地过来,看到了常胜军惨败,还看到了自己这场改变战局的胜利!

王禀不用说是童贯的人,自己对他什么态度,就是对童贯什么态度。虽然童贯这死太监纵容赵良嗣和郭药师抄了自己的老窝,将又香又软的小哑巴逼得不知道到了哪里去。可是现在还不是和童贯这死太监翻脸的时候…………现在自己是奇货可居的时候儿,怎么也要等到两家下注拉拢层层加上去以后再说吧?

再说了,自己其实哪家也不想选择,打的就是左右逢源的主意。不过说起来,这真的很难就是了,走一步看一步罢…………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思,萧言才立马在河岸上,也不管自家军马如何收拢,如何收拾那些辽人败军,如何向着燕京进发,在这里笑得露出一嘴白牙,等着王禀的到来。麾下将士,现在正是意气昂扬的时候,不用自己交代,就能把这些扫尾落幕的差事办完了,自己只要等着安安心心进燕京就好。

不多一会儿,王禀所在小舟就已经靠岸,不等萧言麾下亲卫来将小舟拉到干岸上面,王禀就已经跳下船来,溅起冰冷的水花,大步迎向萧言。一边走就一边施礼下去:“萧宣赞,某为西军十万将士,为在高粱河北身殉的数万大宋男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