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309章

宋时归-第309章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郭药师此时此刻,似乎也并未让他们失望。他坐在马背上,神采奕奕,按剑大呼:“俺们烧了一整座燕京城,萧干烧俺们一座浮桥,又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俺们已经走到高粱河边上了!在河对岸,是几万宋军甲士,前来接应俺们!萧干以一军之力,东西转战,这几天连打带走,几百里赶下来有了罢?不用打,累也累死个球的…………俺们只要支撑一下,对岸宋军大队,就用木筏,用舟楫,来接应俺们后退了!大宋全军当中,就只有俺们深入到了燕京,立下这场功绩!只要能退回去,大把的犒赏,成桌的酒肉,说不定还有几个花不留丢的小娘!”

郭药师呼喊至此,猛地拔出腰间佩剑指向南面:“儿郎们,俺郭药师和你们在一起!闯出一条生路来!大家同甘共苦在此乱世这么久了,今天俺们也还会继续活下去!走啊!向南!”

呼喊声中,他已经当先策马向南而行,在他身后,赵良嗣甄五臣甄六臣还有数十骑亲卫紧紧跟上。猬集在一起的常胜军大队也缓缓开始蠕动起来。士卒们不自觉地追随着郭药师的脚步,自行结成阵列,向南翻滚而行。每个人都不住地看着郭药师策马在前的背影,常胜军上下数千人,此时此刻,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郭药师的身上!

只有郭药师身边的赵良嗣,青白着一张脸,瞧也没瞧郭药师,只是不住地看着紧紧跟在郭药师身后,满脸伤疤,沉默不语的甄五臣。

□□□□□□□□□

大队大队的辽人骑士,浮桥所在的这段河岸东面,展开了队形。

这些辽人军马,是先朝南赶往高粱河,然后再沿着河岸向西追,总算在常胜军赶来之前,陆续抵达战场。

一两百骑远拦子先行赶到浮桥处,抢下了浮桥,杀散了守军,虽然不知道怎么又冒出了百余骑宋军骑士,渡河而南的几十骑辽人军马折损在了河对岸。可是浮桥毕竟是被烧着了,宋人军马,已经被隔绝在高粱河两岸,不管这里发生什么,也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了。

辽军同样已经疲惫万分,正如郭药师所说,这些日子连打带走,赶了几百里路,加起来休息的时间不知道有没有五个时辰。精力体力,都已经消耗到了极限。

相对来说,这样熬精力的过程当中,人比马要撑得住。人还没有拖死,战马则折损了太多。辽人主力两万骑兵,本来都是一人双马的配备。现在骑军还剩一万出头,可以上阵的战马不过也就是这个数字了,还有大批的战马短时间都已经无法驱策上战场,要一段时日才能缓过来。

不管辽军疲惫到了何种程度,但是他们还是相信,可以轻松的将这支他们恨绝了的宋军收拾掉。现在他们已经得知,袭取燕京城的是原来属于辽国的常胜军所部,是郭药师带领。这等叛将,让人忍不住恨意又加上了三分。每个人都在鼓起最后一点气力,准备厮杀。只要将这支常胜军消灭在河岸上,这场战事,在萧干的率领下,就以全胜之姿收场,宋人将胆战心惊,一段时间内决不敢复窥燕京,那他们的回旋余地,就大上太多了!

这是一场奇迹一般的全胜!

萧干旗号,也缓缓出现在河岸附近。大队大队的辽军将领亲卫簇拥着他,萧干神色当中,也满满都是刚愎自傲之色。

眼前浮桥处,正在喷吐着烟焰,火势已经大的无法挽救,先期赶到的一队队辽军,都已经下马将养马力,结成准备冲击的阵势。辽人远拦子哨探还在不断的将常胜军行进到何处通传过来。河岸边上的战场之上,留出了足够骑兵冲击的广阔空间,入眼之处,都是黑压压的辽军人马,就等待着常胜军的出现,在这里跟他们把燕京的帐算完。

看到萧干旗号出现,无数辽军骑士回头,向着这里举起兵刃欢呼。萧干也俨然扬手,向着他们招手示意。

此次战事,虽然总有这样那样的意外发生,女真军马南下了,燕京城差点被宋军偷袭得手。但是到了最后,都变成有利于他萧干的好事。

女真军马南下,将宋军当中最有战斗力,也让他深为忌惮的萧言所部吸引北上,少了他一大块心腹大患。就算萧言能击退女真,回返燕京战场,宋军早就已经败得不可收拾了!只要这里战事结束,他就又要遣出远拦子去摄住萧言行踪,看他和女真军马僵持战斗得怎么样了,一旦有便宜,他萧干说不定还要领军而前,去啃上一口。收幽燕边地豪强之心,聚拢那里军资战马,他成就大业的可能性又大上一分!

燕京被常胜军偷袭差点碍手,大半城池焚毁,也让军中契丹人马失却了对燕京最后一分留恋之意,只有跟着他萧干的旗号走下去。到了最后,自然会化入他的奚人国家之中。奚人为后族,支撑起辽国近两百年基业。现在他未尝不能将契丹收为助力,支撑将来奚人的百年帝业!

一切都是阴差阳错的如此顺利,一切该打赢的战事都取得了全胜。自己声望正是一时无两之际。高粱河南北,不论宋辽,都在他萧干旗号前面只有垂首的份儿。也许,这天命真的就应在自己身上!

男儿至此,夫复何求?

河岸上掠过的寒风,将萧干披风高高卷起,和他头顶大旗一起猎猎飞舞。大队辽军已经休息得差不多,陆续翻身上马,将阵型拉开,准备冲击在最前面的辽军骑士也纷纷披甲。

十余具号角在萧干身边大声吹动,萧干已经策马上了一个高处,看着眼前流淌的湍急高粱河,看着这如画河山,淡淡一笑,心中脸上,满满的都是志满意得。

而常胜军的身影,终于在一处不算高的丘陵上面出现,结成阵列,缓缓地向河岸上推进,走向他们最后的命运。

□□□□□□□□□

宽阔的高粱河北岸,已经成为了注定要有一场血战的战场。

从郭药师所在的位置看去,西面辽军黑压压地排列在那里,仿佛一层层在不住起伏的黑色巨浪。这声势,已经足够让人胆战心惊。

正南面高粱河上,一座浮桥正笼罩在烟火当中,毕剥声中,烧断裂的桥板不住落入河中。钉死做为桥桩的小船也失却依托,一条条的向着下游飘去。

后路已经断绝。

唯一让他有些讶异的是,在河对岸,还能看见宋军骑士的身影,约有百余骑,在那里呆呆地看着辽军集结,看着他们常胜军缓缓步入死地。

难道还真有的宋军在河对岸接应他们退回来?那些宋军身影,似乎也鼓起了常胜军士卒的士气,他们的脚步,也变得略微稳了一些。

以步抗骑,无非就是利用密集的方阵。久在燕地转战,和各种各样骑兵都交过手的常胜军,甚至不用郭药师下令,各级军将就将一个个方阵组织起来了。五百人成一阵,每阵之间,再保持一杆长矛可及的距离。外层全是持矛甲士,里面遮护着弓弩手,以缓慢稳重的脚步,缓缓行向河岸处。

郭药师就和赵良嗣在其中一个方阵当中,士卒们肩并肩地靠在一起,甚至可以听见他们粗重而带着恐惧的喘息声响动。常胜军士卒的精神已经绷紧到了极处,现在不过久在军中,服从已经成了习惯,才让他们带着一种惯性结阵缓缓而前。只怕辽军稍一触碰,这一个个看起来严整的步兵方阵,就将马上崩溃,直至不可收拾!

在后路断绝的情况下,郭药师实在不能指望自己麾下常胜军士卒,能爆出多大的战斗力!

难道,现在就要策马逃走了?在马背上,郭药师和赵良嗣不动声色地对望了一眼,两人都是脸色铁青。

辽军阵中,仿佛也知道常胜军恐惧也似,在冲击距离之外,仍然在慢条斯理地休养马力,展开队列,一点都没有急着发起冲击的意思。似乎就要等着常胜军赶至高粱河边,再也无法向南,全军军心散乱,骤然崩溃之际,才会策马发起冲击,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而事实,也和辽军预想差不多,这支常胜军,的确可能随时崩溃掉!

就在这个时候,南岸突然传来响动之声。在北岸不论宋辽双方,都忍不住转头瞻看。

在他们的视线当中,就看见一队队宋军士卒,队形散乱地越过丘陵,出现在南边河岸上,同样目瞪口呆地看着对岸。隔着高粱河,三支军马,互相眼睛瞪着眼睛地瞧着。这些才匆匆赶来的,自然是王禀所率领的环庆军后续人马,一来就看见对岸都是黑压压的人马,根本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郭药师趁着这个机会,猛地振臂大呼:“俺们的援军到了!只要俺们在北岸支撑下来,后面还有大队人马陆续应援前来!到时候不论是浮桥,还是用舟楫,都会将俺们接过河去,只要俺们在这里撑持住辽人几次冲击就成!儿郎们,俺们还没有走到绝处!”

环庆军的突然出现,就鼓起了常胜军不多的士气。他们也知道,辽军不死不休地追袭到这里,要是崩溃之后,哪怕投降只怕辽军都不见得会收纳!这个时候,只能死中求活。也许正如郭药师所言,还有大队援军将源源而来,将他们接过河去!

常胜军上下,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呐喊,加快了脚步,朝着河岸走去,最前面的方阵,已经踏足河岸之上。离河水不过六七百步的距离。还在一直朝前,准备南接河水,北面依托丘陵,结成战线,和追袭辽军死战一场,看能不能挣扎出这条性命出来!

在河对岸,王禀也猛地反应过来,大声下令:“快!全部都去伐木结筏,看能不能接应俺们儿郎退下来一些!”

他自己清楚,来援兵马就这么一些。刘延庆不知道在何方,泾源秦凤熙河三军离此处还远得很。这点人马,绝无可能将这支宋军全部接应回来。要是能挣扎出三成出来,已经算是邀天之幸。

可是不论河对岸是西军还是常胜军,在经历这么一场丢脸惨败之后,王禀已经不忍心看着任何一支宋军,再在辽军手中遭致屠杀。能救多少,就要救多少出来,王禀只恨自己不在北岸,不能和这支宋军一起面对辽人的兵锋!

而在北岸东面高处,萧干同样看着宋军在南岸突然出现,他周遭将领,发生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萧干却淡淡一笑:“隔绝两岸,纵然宋人有穷鼠噬猫之心,又能有何能为?正好,俺们就在这些宋军眼皮底下,将北岸郭药师所部屠个干净,看宋人还敢不敢北渡高粱河!”

萧干语气里面的血腥味道,让他身后将领安静了一下,接着都欢呼了起来!

这样报了燕京被焚烧的仇恨,比什么都来得痛快!

□□□□□□□□□

时间就在这紧绷的气氛当中,缓缓过去。

辽军骑士已经全部披甲完毕,翻身上马,不住地回头看向背后的萧干旗号之所在,却始终没有等到萧干发起的冲击号令。

似乎萧干此刻,要好好享受一下常胜军无路可去的绝望气氛,或者是想以一场堂堂正正的跃马踏阵,摧破常胜军,来震慑那些在南岸还不死心的宋军!

常胜军终于沿着和高粱河河岸垂直的方向,展开了阵列,一排排长矛放平,第一排士卒蹲坐而下,等待着辽军即将发起的冲击。不论是心中畏惧的如何厉害,不论是对能不能生还南岸有多少指望,至少和袍泽并肩站在这里,手脚也就稳定了许多。

河对岸的环庆军士卒,发疯一般的在搜集飘散到南岸的浮桥碎片,扑进河中收拢做为浮桥桥桩的小船,更拼命的砍伐树木。其间弓弩手已经全部成列结阵,几乎步入到河水当中,南岸弓矢,当然不能射及北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