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时归 >

第293章

宋时归-第293章

小说: 宋时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燕京!”

萧干一笑:“宋军老实退了就是,你以为数月之内,他们还敢正眼觑俺们燕京?下面他们的敌手,都是自家人马,互相正要争斗得热闹…………刘延庆童贯势大,老种小种他们手中兵强,正是势均力敌,俺们何苦去打扰他们?”

他的话顿时引起辽人将领之间一阵哄笑,那提议追上去的奚人将领笑的最大声。大家也都知道,这不过是说些便宜话罢了。大辽打垮刘延庆,再兼程而东,不仅伤亡惨重,而且精力体力都消耗极大,而泾源秦凤熙河三军,是比环庆军还难啃的硬骨头。真的要扑上去,只怕全军碰碎了,也未必啃得下来。

天幸南人之间,内斗为先,萧干才抓住了这么一个机会,将当日气势汹汹渡河而北的十余万宋军,全部逐退!

一个契丹将领笑了一阵,脸上又浮现出忧色:“大王,燕京现在空虚到了极处,俺们将能率领的兵马都带来了,燕京后路,几乎就是一座空城。是不是马上回师,照应俺们后路?”

萧干皱皱眉头,摆摆手:“俺们现在就是如履薄冰!要看到西军全部退至高粱河南,将他们渡口浮桥焚烧干净以后,才好回师。俺们迫退宋军大队不易,现在更不可露出半分破绽…………要是瞧见便宜,谁知道老种那只老狐狸会怎的…………现在不能回师,就要死死地压迫住眼前宋军!”

萧干所言,自然是正理。挥师而东的时候,就连坚信老种小种他们会退军的萧干,也不敢如何怠慢,将所有能带上还能战的军马,扫数都领了出来。说不准是不是要和老种小种他们再战一场。现在看着宋军退军,正是为山九仞,就怕功亏一篑的时候,如何此刻敢舍下老种他们,立刻就回师燕京?

萧干说完这几句,脸上却又浮现出傲然的神色:“…………再说了,现在还有哪支宋军,可以威胁俺们燕京?大宋西军四路,环庆军泾源军熙河军秦凤军,全部都在俺的旗号面前朝南而退!要不是俺留情,刘延庆岂能逃过高粱河?那个萧言,还不知道在女真人兵马下,还能苦苦支撑多久…………现在燕京,安若泰山,有的是时间让俺们应对!也许下一次,大辽旗号已经在其他地方重立,将来厉兵秣马,就是俺们挥军南下,去取南人官家的汴梁!”

此时此刻,萧干实在是志满意得到了极处。击败宋军西军全部,保住燕京,这个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他不旋踵之间就完成了。这个时候,他当真要感谢萧言,要不是这个家伙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离开燕京战场去抵挡女真南下之师。要不然他怎么能放心大胆的打得这么痛快?就算战场上多了萧言这么一支骑兵集团,他也难以抄袭到环庆军后路,最后将环庆军彻底击垮!

现在萧干的感觉,就是万事皆在他的掌握之中。燕京安危,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因为所有敌人,都已经被他粉碎!

□□□□□□□□□

大宋三路宣抚制置使,真正的北伐之师统帅童贯,已经将他的行辕前移了。

刘延庆送来的军报,一份比一份乐观。当全军挥师北渡之际,童贯就再也在雄州坐镇不住,督促着将自家行辕前移。

雄州在白沟河南面还有一百多里路程,实在离战场太过遥远。童贯计划是将他宣抚制置使行辕安顿在涿州。等克复燕京之后,再以最快速度进入燕京城。

说起来童贯也是久历兵间,离战场近一些,对他来说,是不大放在心里的。大军马上都要进抵燕京城下了,这个时候再坐镇雄州,好说不好听。而且刘延庆在他支持下,想一口将克复燕京的功绩独吞下来,也怕老种小种他们耍什么花样,他离得近些,也要震慑老种小种他们。

不仅他将行辕前移,他还置书给河间府的小蔡相公,拜托这位也稍稍朝前挪动一些。到时候给官家的捷报上面好添一笔亲临前敌什么的,也是他童贯给盟友的一份心意。至于那位虽然挂着宣抚置制副使头衔,也算是大军统帅,却一向燕坐在离前线几百里之遥的后方,看到大兵多一些都会皱眉头的小蔡相公会不会领他这份情,童贯也不管了。

他现在心中所系,就是赶紧拿下燕京城!早点将这场战事底定,而且还要确保这场大功,为他这个派系所独得!

老不以筋骨为能,更不用说阳气不足,天然比正常人虚弱一些的太监了。虽然童贯比其他太监算是结实阳刚许多,当太监当到了长胡子这么有创意…………

北伐起兵以来,一面忙着内斗,一面对付辽人。大败大胜交替而来,更有女真南下突然横插一扛子,还有南归降人萧言这个愣头青在到处搅局,背后还有老公相的巨大阴影一直压迫着自家内心。童贯早就觉得这场战事打得是心力交瘁了,恨不得能早点结束,一仗下来,童贯都感觉自己老了十岁!

现在总算是好了,刘延庆说的这么有把握,看来不需要多久,自己就应该全副仪仗的进燕京城了罢。老公相的筹谋,成了泡影。郡王之衔,看来已经是囊中之物。

威风权位,自己也到了顶峰。镇边抚军二十年,也该在汴梁享享福了…………

童贯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在大队亲卫从人的簇拥下,踏上了北进之路。

他的宣抚制置使署搬家朝前设行辕,可不是轻松的事情。哪怕童贯一力要求从简,比起大军北上也不遑多让。

童贯自用车马仪仗,就有逶迤一百余辆。从人全部要乘马骑骡,每车每人至少要三四名民夫伺候。童贯的幕僚,多的也要有二三十辆车马,大家原来都是在汴梁城中过惯了富贵尊荣日子的,到童贯这里已经算是万分吃苦,现在已经算是仪仗从简了。对于这些汴梁子的做派,童贯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河北诸路的转运使臣,还不是极力巴结。童贯幕僚多有家世清华之辈,是宋人士大夫的顶峰阶层,此时奉承好了,岂不是将来在汴梁多一条道路?

这些加起来,就是数百辆的车马,几千的从人了。为了供应他们,向前线补充军资都暂停了一部分,亏了谁也不能亏了宣帅行辕前移大事。

童贯的胜捷军已经交给萧言调度,一时也调不回来。现在扈卫童贯身边的,都是环庆军中抽调出来的精锐充当的临时扈卫,足有万人之数,精兵猛将,所在不少。环庆军北上,其实实力已经削弱了不少,要是童贯不留这么多扈卫,说不定还能在高粱河北站住脚呢。

率领这些扈卫的,就是王禀。

他是老种麾下出身,现在由得童贯信重,却雅不愿和刘延庆此辈为伍。虽然刘延庆向童贯请调王禀暂时加入他的军中,也想分润一份功劳给王禀。王禀却将其推脱了,不掺合到刘延庆和老种小种他们之间的争斗去,就当作眼不见心不烦。

照应行辕前移,可是一件苦差事。万余不熟悉的扈卫军马,还有那么多花样百出,有着各种各样要求的宣抚制置使署的幕僚。王禀整天和没头苍蝇也似在逶迤长龙般的队列当中跑前跑后,忙得焦头烂额。

长虫般的队伍,在道路上挪动了三天,不过才渡过白沟河而已。又赶上大雪纷纷而落,这队伍前行,就更加的缓慢!

□□□□□□□□□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大队车马乱纷纷的就地扎营,到处都是一片人喊马嘶的声音。那些童贯的幕僚们从汴梁带出来的家奴,趾高气昂地指示着环庆军扈卫士卒给自家贵人赶紧安顿下来,到处都传来汴梁口音的喝骂之声。

童贯的中军大帐自然早就扎好,专属的厨役已经弄出了香喷喷的肉羹。这厨役是跟了童贯二十年的,架子比一般七八品文官都不遑多让。闻到童贯中军大帐处传来的香气,够身份的幕僚还能进帐去歇歇腿,混顿招待,顺便等着自家帐幕扎好。身份不够的幕僚文士就抖抖索索地坐在车上,不住地呵斥家奴从人,这些家奴从人又将火头发在那些环庆军扈卫士卒,还有伺候他们的民夫身上。

不止一个宣抚制置使署的署官幕僚发起了牢骚,何苦来混这场军功。就算在汴梁城等磨堪升迁,也比来吃这场辛苦强胜十倍!

王禀忙忙碌碌的也在应对这场太爷,这场扰攘足足有一两个时辰,才算渐渐平息下来。王禀又赶紧去抚问士卒民夫,让他们赶紧弄热食,安置帐幕。帐幕不够就多些人挤挤。士卒民夫发些牢骚,王禀就笑着开解。一圈转下来,夜色已经漆黑,跟着王禀的亲卫已经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寒风卷着雪花掠过,浑身冰凉。

而诸多车马营帐簇拥着的童贯那座里面是牛皮,外面用蜀锦装饰的中军大帐,现在已然是灯火流转,隐隐有丝竹之声透出,在这夜色当中徘徊回荡,宛若仙音。

几名亲卫已经跟着王禀巡视到了整个队列的最北头,听到童贯帐幕当中传来的丝竹之声,一个亲卫忍不住就低声骂道:“直娘贼,在这里伺候人,还不如上前厮杀来得痛快!这些汴梁子,恁的不把俺们厮杀汉当人!”

一言既出,人人附和:“俺们当日在西军,凶蛮西奴羌贼,不知道见了多少,不过就是老爷脚底下的泥。现在遇到这些汴梁子,使唤俺们,跟使唤生口差不多!不过是家奴身份,稍微不对,老大的皮鞭拳头就下来,俺们环庆军镇守西疆百年,又南下平了方腊,就是保护着这么一帮乌龟王八养的家伙!”

“刘太尉也是糊涂了,怎么就削尖脑袋和这帮人钻营在了一起!”

“忍气伺候他们到涿州去休,以后再调谁来当什么鸟宣帅扈卫,谁要是愿意来,谁是粪里虫!”

“王相公,当日胜捷军,也要受这般委屈不成?”

王禀一直默默地听着麾下亲卫抱怨。他的胜捷军差不多是一个不剩的都交给萧言了,自己连亲卫都没有留下,现在身后亲卫,都是环庆军中调来的。有的话,他们好说,自己却不好说出口来。听到亲卫发问,这才笑道:“说他娘的这么多做什么?当丘八本来就要吃苦,当初怎么不投胎到好人家,能从金明池考出来?宣帅对俺们丘八还算厚道,不难伺候,对胜捷军也亲厚…………至于这些汴梁子,理他们作甚?文武殊途,吃了这么一次苦,将来他们还敢上战场不成?就当伺候死人了,弟兄们腹内怨气,战事了了,俺王禀做东,邀大家一醉就是了,都看俺,看俺!”

虽然不是同一系统,现在不过暂时归王禀调遣。可是王禀之位高权重,岂是这些亲卫们都企及的。他如此客气,这些亲卫忙不迭地表示惶恐,纷纷笑道:“算俺们倒霉,没赶上好时候!真是羡慕胜捷军的弟兄们,比俺们有福分!”

王禀直起了身子,看着眼前黑暗,一任雪花打在他的脸上:“是啊,俺也羡慕手下这些胜捷军儿郎,他们比俺有福分…………”

话音未落,就看见前面的道路之上,亮起了几点灯火,高低起伏,正在朝着这里疾驰。一眼就能看出,正是四百里不得入铺传骑,正在举火疾驰。

现在从白沟河直抵高粱河南的道路,已经经过大宋河北诸路几十万民夫沿途整治,高粱河的军情,一天一夜就能传到白沟河这里来!

王禀心一下提起,刘延庆对童贯这边军情回禀,向来是一天一报,都是在每天凌晨,无非都是一路顺利。现在还不到刘延庆回报军情的时候,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举火疾驰的急递,不知道前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禀猛地喝了一声,他们本来都是牵马巡营,这个时候连同身后亲卫全都翻身上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