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852铁血中华 >

第13章

1852铁血中华-第13章

小说: 1852铁血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谨遵南王吩咐!”韦泽答道,“不过属下既然已经归南王指挥,请南王先给指定营地。”
冯云山负责太平天国的圣库,以及全部的后勤安排。听韦泽这么讲,冯云山才发现自己其实没做好这方面的准备。立刻安排人准备这件事,之后冯云山和韦泽开始攀谈起来。
今年37岁的冯云山以前做教书先生,说话很温和。作为太平天国实际上的教皇,冯云山也很能切中要点。韦泽不卖弄,不吹嘘,面对冯云山的各种问题,只是就是论事的实话实说,很得了冯云山的喜欢。冯云山看来,韦泽思路清晰,言谈举止颇有条理,的确是个少年人物。
对于韦泽继续袭扰清军粮道之事,负责后勤的冯云山当然是非常支持。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阶层固然有杨秀清这样的烧炭工,萧朝贵这样的烧炭工兼矿工。也有洪秀全、冯云山、胡以晃这样的秀才,也有韦昌辉等一干读过书却没有考上功名的读书人。既然读过书,对于粮道的重要性当然是读过的。即便是冯云山没有读过书,他管理圣库,自然知道后勤物资对一支军队的意义。
听韦泽对如何袭扰粮道说的头头是道,冯云山终于放下了心,“韦兄弟,上次你抢了清军的运粮队,若不是因为你兵马不多,就不会只带回千斤的缴获。此次除去你本部人马,我再给你一个卒的兄弟。还望你能再次夺取清军的粮草物资。”
“尊南王旨意!”韦泽起身答道。
冯云山也站起身来,正色说道:“若是韦兄弟你能立下功劳,等你回来,我便提你为旅帅。愿天父赐福于你!”
韦泽听着冯云山的前半截话,完全是正常的封官许愿,可后半截猛然冒出这么一句宗教用语,这强烈的违和感差点让韦泽笑出声来。他连忙深深低下头,对冯云山行礼。这才避免了尴尬。
不过一想到尴尬,韦泽又想起一件事。他直起身说道:“南王,我用兵自有我用兵的办法,战时我会令兄弟们结发。这与天国制度不符,还望南王应允。”
“这……”太平天国的一部分制度是天王洪秀全制定的,还有一部分制度是冯云山制定的。让冯云山直接允许韦泽不受制度约束,冯云山可不能答应。看着韦泽生气勃勃的面孔,冯云山本想责备的话,竟然说不出口。
韦泽此时看着冯云山的面容,也明白自己说错了话。他连忙改口,“南王,若是有人责备属下,属下自然会改。只是盼望南王能够知道属下的不得以。”
“若是一心杀清妖,有何可责备之处。”冯云山用非常巧妙的话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14章 成军(一)
从一个指挥25人的司马变成了指挥230多人的卒长,部下人数增加了快十倍,作为指挥官的韦泽已经做好了各种心理上的准备。
任何时代,都是制度、纪律越完善,部队的麻烦事越少。而制度、纪律的制定,关键是要看目的何在。现在太平天国的面临强大的压力,韦泽反倒比较安心。任何组织,只要有共识,有外部压力,就能有强大的动力。
例如新分到韦泽手下的那帮天地会的兄弟,最高级别的指挥官只是伍长。其中看着最有号召力的则是一名叫胡成和的伍长,他25、6岁,梧州天地会出身。
韦泽安排好众人住下,然后与104名天地会兄弟会面。在这场会上,胡成和有点声泪俱下的说道:“韦司马,我等都知道造反被抓,那是要凌迟处死的。那些走掉的兄弟,也是觉得这里坚持不下去,趁着没人知道他们加入了太平军,这就赶紧逃回去。可我等都出了名,即便是逃回去,也只能躲躲藏藏!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打出个局面来!”
这话自然没有共产党改天换地的豪情,没有以人民解放为己任的情怀。韦泽并不觉得胡成和的话有什么不妥。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在灭亡边缘的自救。中国真正的知识份子们挺身而出,在血与火的厮杀中与人民结合在一起,最终获得了革命的胜利。
现在太平天国的起义无论如何在思想上都达不到那个高度,起义者们能够以坚定的态度,投身一场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战争,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韦泽与天地会兄弟们交谈了一番,确定这帮兄弟们基本都是与胡成和一样的心思。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已经绝望,希望能够起来推翻这个压迫的他们毫无希望的世道。而拜上帝教向大家宣称的“地上小天国”,的确能够满足兄弟们的精神需要。拜上帝教至少勾勒出了一件非常明确的事,那就是彻底消灭满清。仅仅这一点,就已扩展了这些民众原本非常有限的的视野,至少他们知道了,自己已经加入了一支“打天下”的队伍。如果能够“打下天下”,推翻了曾经的压迫者,这些参与者们就能成为统治者的一员。
韦泽当然不会对这些兄弟们宣讲什么21世纪的政治理念,倒不是韦泽藏私,或者看不起这些敢于参加造反的兄弟。仅仅是因为,即便说了他们也不懂,更不可能正确认识。
“诸家兄弟,既然大家在一起打仗,我自然信的过大伙。晌午吃饭的时候我就说过,既然大伙没有走,既然大伙都留在永安城。那些不辞而别的兄弟和大伙又有什么关系?对没走的兄弟大骂走的兄弟,这不是逼着大家走么!”韦泽也说的情真意切,下面的兄弟见韦泽态度如此坚定,也都放下心来。
见总算是稳住了部队的情绪,韦泽继续说道:“诸家兄弟,你们放心,那些走的人和大伙一点关系都没有。大家好好休息,过几天咱们就出兵!”
安抚了直属的新部下,韦泽还得去联系冯云山交给他的部队。这个卒倒是满编,卒长名叫柯贡禹,是个广东人,跟着冯云山加入了拜上帝教。跟着太平军金田起义之后,从广东到了广西投奔太平军。
柯贡禹知道南王冯云山对韦泽的器重,言谈间对韦泽很尊重。韦泽自然也不能摆起长官的架子,他与柯贡禹约定,第二天与另一个卒的兄弟会面。
既然韦泽升官,营地中也给韦泽弄了个单间。韦泽就把这里当了自己的办公室,他把自己的五个老兄弟叫进来开会。韦昌荣见到韦泽之后,就毛遂自荐,“四叔,我要当个司马!”
“昌荣!你知道我这会儿想什么?”韦泽问道。
“却是不知!”韦昌荣直率的答道。
韦泽毫不客气的说道:“瞅你那点出息!当个司马就高兴了!”
韦昌荣如同遭到当头一棒,当时脸色就难看起来。张应宸立刻打起了圆场,“韦卒长,昌荣的能耐,当个司马的确是屈才。”
有张应宸的解读,韦昌荣心里面的不快也立刻烟消云散。他有点不好意思的笑道:“四叔,我若是直接当卒长,这也不合适啊。”
听韦昌荣说的这么体贴,韦泽知道他对官位的事情已经想过不少时间。只怕他还敢对下面的老兄弟们许下官职,例如许下几个伍长的职位。
也不提这等事情,韦泽稍微压低了些声音,“叫大家来,却是要和兄弟们说件事。我已经定下心思,这官职与待遇分开,大家的职务只与分到的粮饷有关。具体怎么安排,却是有咱们自己的一套。”
“为何?”五位老兄弟都没想到韦泽居然会这么做,对太平军现在的编制,他们也不甚明白,更不用说是韦泽心中希望的编制了。
韦泽面对着自己部队的核心力量,坦然说道:“大家都是自己人,所以我也就给兄弟们明说。上头下达的编制,咱们若是擅改,那就是死罪。所以对上头,咱们自然不能这么个改法。该怎么叫就怎么叫。但是咱们自己打仗,是不能这么做的。所以咱们自己兄弟对外,绝对不能胡说乱说。这点你们给我记清楚。”
“这个自然!”张应宸带头说道。韦昌荣等人是韦泽的亲戚与老部下,他们却只是点头而已。
“我觉得打仗的要点在乎得建四个制度。参谋部、教导团、军官团、后勤处。咱们的老兄弟虽然只有26个,新来的这200多兄弟,却得逐渐编入咱们的队伍。而不是任由他们自己扎堆……”韦泽开始向自己的核心人员讲解起他的设想。
从第二天开始,韦泽一面与新兄弟们接触,一面开始推行起自己安排好的工作。
所有的兄弟们首先进行了操演,在辨别方向上比较出色,腿脚快的,自然编到了行军司马张应宸的部下。行军司马带领的是侦察部队,这是全军的眼睛耳朵,负责通讯联系。
身体素质不算差,但是战斗能力较弱的,暂时编入林阿生负责的部队中。林阿生原本是一个伍长,现在突然就晋副卒长,成了南王冯云山派来的卒长柯贡禹的副手。
韦泽并不在乎柯贡禹会向南王冯云山说什么。冯云山需要的是韦泽展现出作战方面的能力,而不是让韦泽对冯云山俯首帖耳。只要韦泽没有公开推翻太平军的军制,怎么利用现有军制那是韦泽的职权所在。
柯贡禹并不是一个特别有自我主张的人,韦泽怎么干,怎么命令,柯贡禹就怎么听。完全没有与韦泽较劲的意思。这可大大节省了韦泽的心思。他放手整编部属,全军的核心作战部队由三个两七十余人组成。
作战部队只装备了火枪与长枪两种武器,行军时只携带行军背包与武器。不用像上次一样背负辎重。
韦昌荣自然是第一两的司马,第二两的司马是胡成和,第三两的司马则是出身天地会,原本是一名普通战士的周盛德。周盛德被越级提拔倒是颇出大伙意料之外,他虽然懂枪术,会放火枪,却并非有什么特别的能耐。韦泽提拔周盛德的理由比较含糊,因为这理由若是公开说,真的是不能服众的理由。
现代军队最基本的训练就是报数,这个在21世纪三四岁的小孩子都能完成的工作,在太平军中却是一个全新的训练科目。韦泽出兵前的目标就是要部队能够拥有相当强的行军能力,所以调整完部队内部编制,就命部下将有伤,身体不好的兄弟给报上名。
所有的伍长中,只有周盛德一个人说道,“属下是第三两第三伍伍长,属下有两位兄弟崴了脚……”,光前面这一句话,韦泽就对周盛德刮目相看。
一名军官,若是不能以数字化的想法去理解军队,那就只能强行记忆各个部队指挥官的名字。面对纷繁的番号,这么做的效率会低的吓人。周盛德的能耐马马虎虎可以当司马,韦泽看重的是他这种思维模式。若是周盛德能够胜任,自然可以合理的提拔,若是周盛德能力不足,至少韦泽还能通过调任的办法,再给周盛德机会。
1852年2月16日凌晨,韦泽的部队从睡梦中被叫醒。所有部队都在昏暗的灯光下挽起了发髻。所有的士兵带发带,伍长带了能够露出发髻的麻布帽子,麻布帽子上再勒上发带。司马们则在发髻上别上一个小小的牛皮发冠。卒长,副卒长发髻与司马们相同。
全军服装一模一样,但是每一名战士都配有肩章与臂章,在表明阶级的肩章与臂章上,韦泽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会违反太平天国军制。按照现代军队的阶级列表,列兵、士官、尉官、校官,阶级章一眼就能看出战士们等级的不同。
部队准备完毕,韦泽在昏暗的月光下扫视了一圈自己的部属。仅仅从脑袋上发型的不同,韦泽就能够大概分辨出整个队列已经准备完毕。在阵头大声喊道:“出发!”韦泽就在最前面带着整支部队通过了静悄悄敞开的永安城北门,向着前方大踏步的行军。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