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较量 >

第59章

大较量-第59章

小说: 大较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先到巴大维房间去请客人,接着双方在客厅里愉快地交谈起来。
  卫立煌向巴大维说:“沈阳是中国各个战场的中心环节,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战场。”
  巴大维将军听着,问:“为什么说是非同小可的战场?”他把一根手指竖得直直的。
  卫立煌把肥大的马褂袖头卷卷说:“共军在东北集中的兵力大于关内各个战场,国军把优秀的军队、优秀的指挥官调到东北来了。如果东北战场有变化,华北、华中、西北请战场都会有变化。”
  巴大维问道:“将军如此之说,关内战场有变化不影响东北战场这一环吗?”
  卫立煌冷静地笑笑说:“胡宗南将军夺下了张家口和所谓赤都延安,把毛泽东逼出延安。但对东北战场有多大影响呢?假如东北战场丢掉了,那是不堪设想的。”
  “如何不堪设想呢?卫将军。”
  巴大维接着问,“是您说的非同小可的战场吗?”
  “将军,国军在东北不能保存实力,共军不单是土气上升,就是实有兵力也会超过国军。如果我们跟共军再打几个类型的大战,共军战斗经验更加丰富了。
  “怎么说呢?”巴大维问。
  “共军在宣扬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平街之战、围困长春,穿梭式的破坏北宁路、中长路,造成在东北不停的南北大穿插,还不惊人吗?”
  “将军,您看目前东北战局应走到哪一步呢?”
  “只有把主力集中于沈阳,别无他策。”
  “固守沈阳不行动?”
  “将军,国军在东北可号称五十万人,如果把它凝聚成一块铜,共军再锋利的牙齿来啃,一时也不容易啃下去。在目前这种情况下,熊式辉、杜聿明快折腾了两年,士兵的士气伤了,手中美械武器光了。陈诚虽然时间短暂,但他的整编,把军心编散了,此时还敢跟共军打硬仗吗?”
  “卫总司令,你要怎么办?”。
  “将军,我要把铜铸成剑,再磨出锋利的刃,我会有行动的。如果以沈阳为头,华北和东北合力,把北宁路打通,沈阳到锦州,锦州到山海关,山海关到北平这条线距离海岸近而窄,沈阳有较现代的飞机场,真要是把这个头守住,退守都会有很大变化的。不然。单去守锦州,我看也未为上策。毛泽东是个能征善战的人,他要打锦州,请问?锦州后边是山海关,左边是承德,右边是大海,又能守多长时间呢?’”
  “沈阳被围困,会是何种后果?”
  “如果以沈阳为中心集五十万大军,推磨似地固守,是不容攻破的,长春,看来共军要围困,一时半晌也拿不下的。如果把东北这点兵力,一会儿增援长春,一会儿增援锦州,林彪在国军窜动中归终就会把国军零敲碎打光了的。”
  “将军死守,归终也会把你啃光。”
  “守,就是为了有利的动。动早了会被歼灭,动晚了也同样会被歼灭。”
  “什么时候动?”
  “待华北、西北、中原都在投入大的战斗,东北既然是中心环节自然就要动了。”卫立煌见管理招待的上校走来了,他站起身说,“将军,请,为您设了便宴,沈阳还是座有生机的好客城市。”
  巴大维站起身来问道:“谢谢卫先生,我下飞机就领略到有生机了!谢谢将军的好客。”
  “对呀,您不是下飞机就碰到学潮了吗?这是亚洲的时髦。”
  两个人边笑边往餐厅走,他们身后跟着国民党党政军各界人物。此刻沈阳外围设有枪炮声,但是他知道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大练兵,很明显是为投入大的战役而准备着的。
  第二天,卫立煌陪同巴大维悄悄地到沈阳外围抚顺、新民等地国民党军队视察。巴大维到前沿阵地看了国民党军队的士气和武器。他对卫立煌的主力集中守沈阳方案表示赞同了。陈诚的整编害人不浅,火力强的军除了保留新一军、新六军,其他各军以暂编为名,光扩充人员,武器太陈旧了。因此防御和进攻都失掉了主动。
  巴大维和卫立煌回到沈阳坐下的时候,巴大维盯盯看着卫立煌半晌说:“你对我们美军顾问团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请开诚布公地说说吧。”
  卫立煌眼前一亮说:“就东北国军而言,旧武器太多、太旧了,我多么盼望在这方面给予装备。”
  “更换东北国军一切旧武器,你需要多少装备呢?”
  “我希望装备二十个师。”
  “很难呀!再说你们把许多武器装备了共军。这不是事实吗?”
  “如果东北这五十万国军,”卫立煌两只手按在胸前,两眼扇忽一下看着巴大维说,“带出东北去就非同小可,能保住江南半壁河山!”
  巴大维斜眼看一下说:“这五十万兵要是带不出东北去呢?”
  卫立煌深深吸口气说;“连人带武器落入共军手中,共产党就能夺下整个中国。”
  巴大维问:“这怎么说?”
  卫立煌说:“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会起到绝定性变化。”
  “共军有多少美国武器?”巴大维问。
  “大约有二十万件。如果再落到共军手中五十万呢?”卫立煌说,“因此主力集中沈阳为的是保人保枪。”
  “我同意总司令的当前方案。”巴大维吸口气说,“我的意见再给东北国军装备十个师,使卫先生你的计划能稳定住。”
  卫立煌站起身来说:“只是缓兵之计。”
  “为什么不能取得胜利?”巴大维问。
  “因为毛泽东除了在东北要组织一场大战役,他还会再组织几场大战役。”
  “很快吗?”
  “很快!”
  “共产党有那么大的能力吗?”
  “有!东北要是丢了,另几处战役会接踵而至。”
  “为什么?”
  “因为共产党看国民党无能。”
  “国民党怎么无能?”
  “因为失去了民心!”
  “这样看来,固守沈阳是下策中的上策!”巴大维看着卫立煌说,“我回南京见着蒋先生,我劝他支持你固守沈阳。或者蒋先生的方案要慢些搞。”
  卫立煌高兴地说:“将军,谢谢你呀!”他感到飘轻了,立刻喊道:“拿酒来!”
  “卫将军,你看得这么透,为什么还到东北来?”
  “这就是我的命运!”
  两个人有力地碰一下杯子,四目相视,没有说一句话。
  赵家骧打来电话,亲自报告:“总司令,学生还要游行。他们喊……说我们不光欺骗了他们。学生明天要围机场。”
  卫立煌和赵家骧当夜把巴大维顾问团团长送进飞机场。
  第二天,学生把去飞机场的路围住了。鲍果他们还堵住了从康宁街开出的车队。车帘挂着,当他们挡住车,揭开车帘一看,里边只有几条洋狗。这时飞机从机场起飞了。学生大喊:“上了卫立煌的当。”学生调过头来,在大街里游行,喊着:反内战、反饥饿、反暴行,打倒卖国贼!
  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返回南京后向蒋介石谈了东北情况,谈的很具体:如果东北战场离开沈阳的中心,只要你一动,共军就会把国民党东北军队歼灭掉,目前只有以沈阳为中心,把锦州、承德、山海关、葫芦岛的兵力增援到可以抵御共军进攻的程度,才能使沈阳主力撤出。美国要想尽办法加强东北国军的武器物资装备,尽管美国国内反对援蒋势力抬头,但杜鲁门总统和马歇尔国务卿都会力争给蒋紧急援助。
  蒋介石对巴大维意见暂时接受了。
  蒋介石调范汉杰去锦州。范汉杰是在上年十月底解除他青岛第一兵团司令的兼职,于年底调南京任陆军副总司令的。两周前的一天深夜,接侍从室通知,要他明日六时随蒋飞沈阳。这些天他知道沈阳形势非常紧张,听陆军部讲,蒋介石大骂自称精锐的第九兵团廖耀湘部新编第六军,在新编第五军被围激战中,陈诚曾命令该军从铁岭、新城子、新台子到石佛寺附近渡辽河向公主屯驰援,解新编第五军之围。廖耀湘以辽河冬季雪大道路被雪封囤,不单重装备运行困难,就是空人走也难穿过封冻的大辽河套为借口没有出兵,以致造成新编第五军被歼。
  在上飞机时见有俞济时、刘斐同蒋去沈阳,范汉杰这几天也在研究东北战场的形势。
  中午飞机在沈阳着陆了。当时在飞机场迎接的有卫立煌和东北行辕各级官员。傅作义也在机场。当时范汉杰想:傅作义怎么到沈阳来了呢?他要接管东北战场?也许搞东北、华北联防?蒋介石一上飞机就把眉头皱成疙瘩,一声没吭,他当时又不能向俞济时乱打听。
  现在东北战场异常紧张,长春、沈阳、锦州已经形成孤立瘫痪状态,目前全靠锦州、天津、北平空运补给。沈阳由楚溪春任防空司令官,正积极构筑城外碉堡工事。
  蒋介石一到康宁街官邸就召集秘密会议,会上只有卫立煌、傅作义、范汉杰和赵家骧几个人。蒋介石先谈要惩办廖耀湘及新编第六军军长李涛、新编第二十二师罗英等人,不服从命令,贻误战机之罪。
  傅作义一言不发,范汉杰也不同意惩办。因为战事尚未结束,撤换廖等人会影响作战。蒋介石也便转变了看法,讲了几句团结。会议保密的话。
  第二天,会议结束了。在上飞机回返南京之前,蒋介石找傅作义和范汉杰秘密谈话。蒋介石准备将东北与华北统一归傅作义指挥。傅作义坚持不受命,他认为在作战战场形势紧张时,不要调动主帅,再加华北战局同样受东北及西北之战局影响,也要投入艰苦战斗,一个人顾及两个这么大的地区,定会贻误战事。傅作义建议范汉杰留在东北兼热河省政府主席。蒋介石说,已经内定第六兵团司令孙渡接任了。傅作义提出要范汉杰最好进驻朝阳。范汉杰表示他对东北战场形势了解太少,不好接受重任。
  范汉杰回到南京,蒋介石下令范汉杰为冀热辽边区司令官,驻秦皇岛,要他立刻到任,主要是迅速打通沈锦间交通。
  卫立煌主持东北剿总,他到锦州、锦西、兴城、葫芦岛视察部队和城防工事。卫立煌对范汉杰说:“东北目前不能打仗,主要是积极训练部队。”
  卫立煌对东北交通补给表示乐观,他说只要有三十架大型的运输机就能保障作战需要。他还说美国大使馆上校武官包瑞德由北平到沈阳了解了东北情况。
  卫立煌对包瑞德提出三十架大型运输机的要求,有了三十架运输机就能保住东北。
  范汉杰听着点点头,包瑞德从沈阳到锦州时提到三十架飞机的事,他说美国能支持。这阵子被共军打乱了思想,没有坚守东北的信心,只求运输机来取胜了。
  卫立煌到南京见了蒋介石,他谈了对东北战场的意见,要求范汉杰积极打通锦沈铁路,要密切配合,木要有二心。卫立煌向蒋介石提出,说蒋介石没有兑现他就职东北时应下的三条。说他要整编部队,除了需要经费,更需要粮食,他要范汉杰把锦州驻军粮食空运沈阳。范汉杰未能照办。在人事调动方面第六兵团司令孙渡调任热河省主席,第九十三军军长卢浚泉升任兵团司令官,副军长盛家兴升任第九十三军军长,这些人事更动范又都没有向他请示报告。
  蒋介石听了卫立煌谈的情况,他都没加解释,因为以第六兵团司令、第九十三军军长以及第十三兵团的第八军军长、第九军军长都是他和卢汉商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