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较量 >

第1章

大较量-第1章

小说: 大较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一章 马歇尔返回中国


  ●杜鲁门的“枪手

  一架新型专机,向太平洋东北方向飞去。这是蒋介石新从美国购买的专机。首次开航,由蒋介石政府的高贵客人,马歇尔将军和妻子凯瑟琳及子女占了前半舱,随行人员在后半舱。此刻将军的心情并不平静,他担心离开中国后的变化,有些是他预料到的,他心目中国共这两个不同观点的巨兽,还会发生冲突。他认为共产党有周恩来这样人物,还是会讲信义的。他见过毛泽东之后,感到这个人物不一般,蒋介石不是他的对手。看来这人很傲慢,但还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
  马歇尔在回国之前,可以说为蒋介石在中国北方争得了占稳脚跟的地方,满洲铁路、京山铁路,基本给他打通了。美国从海上。空中给他运去一些军队,从装备来看,超过共产党军队几倍,而且蒋介石把他的心腹战将,王耀武、杜聿明、孙连仲都安插妥当。戏,何时开台,不就等锣鼓敲起来吗?如今,马歇尔看出蒋介石心里猴急,准是被比蒋介石精明的共产党干了一下,吃了亏,才往美国发公函叫苦。蒋夫人给他写的亲笔信,也带着苦苦恳求的口吻。
  “……虽然古勒姆在您走后已尽了力,但局势依然严重。我认为我应该坦率地告诉您,如果举行进一步磋商,您的在场是至关重要的。我早就这样说过,即使您离开的时间短,也证明了我所一再说过的——中国需要您……赶快回到我们这里来,并把马歇尔夫人带来。”
  马歇尔看着手中蒋夫人的信,猜想着中国眼下的变化。他看着凯瑟琳已经安详地把蓬松的美人头依在靠椅上,舒适甜美地睡着了。她怀里抱着《时代》杂志,这期的封面恰是马歇尔的肖像,下面一行醒目的标题是“我们决不能糟蹋胜利”。马歇尔的朋友和妻子看着肖像说:“身材修长,有着一副饱经风霜的朴实面孔,令人肃然起敬。在杂志的文章中描写他的工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一位美国公民所承担的最重要的使命’。”他看着妻子那憨厚的睡态和她抱在怀中的肖像,他的心中充满了爱和甜蜜。他感到这次去中国仍是大鹏展翅,任凭翱翔。这一份杂志的礼物,比上一次离开华盛顿时朋友的妻子送给他的五辫草吉祥物要宝贵得多了。
  马歇尔看着《时代》杂志和他妻子优美的睡姿,立刻想到该杂志发行人亨利·卢斯。他是一位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出生的儿子,是蒋介石最热烈的支持者之一。他的杂志宣称马歇尔:第一次在战后的一项重大争端上,建设性地、积极地体现了美国民主的威力、威望和原则……这位伟大的平民军人在一场集权式的战争中,一点也不采取集权主义的做法去建立和指挥一支军队,他是争取非极权主义和平运动的领导人和发言人。
  马歇尔感到给了他这位和平天使崇高的评价。他吸一口大气,想起回国的当天,在记者招待会上,他多么自豪地说:“如果世界需要和平,在中国的努力就必须成功,而这一成功主要靠其他国家。”有个记者问道:“其他国家是指那些国家呢?”“难道说还会有别的国家吗?只有伟大的美国。”“难道说,马歇尔先生,俄国不可以援助中国吗?”“俄国援助从来就是斯大林式的代价。也就是说,他们索回的东西太多。”
  “美国的援助没有代价吗?”
  “有!我们是精神多于物资。”马歇尔又滔滔不绝地说,“美国在当前是最能够给中国以国家援助的,但是我们不能十分肯定。……美国的政界领袖人物是否懂得,假如我们希望太平洋地区有持久的和平,目前在中国的统一和经济稳定所做的努力,其成功与否对美国有不缺少的重要意义。”
  “那么你马歇尔先生,认为俄国不会向中国伸出手吗?”
  “伸出的手中有东西和没东西,绝不是一样的取得一样效果的手。”马歇尔此刻心里想到,在他要从中国回华盛顿时,英国的邱吉尔爵士来到美国,并且希望和他见面。这位英国前首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是朋友。在“雅尔塔”,“波茨坦”会议上,他当时是在罗斯福总统的军事班子里,战争结束了,他们还没有见过面,这位在英国赫赫扬名的首相落选给艾德礼了。他很快地迁出唐宁街10号,他还没有安排好住处,只好在克拉里奇饭店的顶楼住了几天。当美国的原子弹投中日本时, 他为原子弹发生巨大威力叫好。8月15日,邱吉尔以反对党领袖身分,跟在议长身后走向圣玛格丽特教堂,参加对日战争胜利的感恩祈祷。他在伦敦中心肯辛顿海德公园门28号买所住房,他原打算像平民一样地度假,由他女儿玛丽陪着在草木茂盛的花园里散步,绘画、写回忆录消磨时间。其实他安定不下来,他接受了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故乡密苏里州富尔顿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的邀请,到那里发表演说。距离演说日期还差一个月时间,他听医生劝告,找个气候温和的地方休息。他乘坐 “伊丽沙白皇后号”轮船,离英国到纽约,先到佛罗里达,在魁北克的弗兰克·克拉克上校的迈阿密海滩家中下榻。这阵子他见了许多战争中的老朋友,一下子勾引起他的火暴性格来,把绘画、散步全扔掉了,他非讲演不可。杜鲁门总统陪同他乘坐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专列,到密苏里大肆演讲起来,引起相当大的影响。他的讲演中公开要求联合国成立一支维持和平的部队,首先建立一个空军中队。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成立这种部队时,他说:“因为有俄国,有斯大林,有共产主义。” 他权力赞成杜鲁门等人的主张:西方国家保持“有关原子弹的知识经验的秘密”,并且在继续维持军事联系的基础上——主要是联合参谋部。他大肆赞扬杜鲁门的加强欧洲的军事部署和俄国对峙,一直到把俄国挤倒为止。他还大吹“保持英语国家的特殊关系”。他当杜鲁门讲,他多么希望见到在中国的马歇尔将军,他称马歇尔是当代最了不起的人物。他贬低蒋介石连个小人物也够不上,他极力主张,不能让俄国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存在,他发誓一千年香港还是他邱吉尔的。
  斯大林本人很快就作出了反应,他在接见《真理报》记者时说:“邱吉尔‘现在采取了战争贩子的立场’。”
  马歇尔回到华盛顿没有见着邱吉尔,但他赞成这位一生中不容共产主义的战土。他和杜鲁门总统作了好几次长谈,在椭圆形办公室里对杜鲁门说:“我此次离开中国,不是匆忙的,我对国共双方可以说都摸了底,可以说从他们的心理到实际力量都有足够的估计。”他感到说这样话,不是沾沾自喜,而是恰当不过的自我表白。
  杜鲁门是十分相信马歇尔的。他感到马歇尔去中国的时间,不管怎么说,也不算太长,却干了这么多的漂亮事,是难能可贵的。除了马歇尔这样有高贵身分,受人崇敬的资历,超人的才能的人,别人是绝对不会干成的。杜鲁门从罗斯福时期就带有继承性的成见,对蒋介石的个性有着不可动摇的怀疑。不过他把蒋介石的中国当作是反俄的前哨,绝不会丢下,可以说时刻在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斯大林二月间的一次讲演,把对西方和解一脚踢开了。把第二次大战的发生归咎于资本主义,并断言只要资本家还控制着世界无论哪一部分,和平就没有希望。苏联必须重新武装,把生产消费品的事情统统置之脑后,斯大林要求铁、钢、煤的生产要加两倍。他说;“必须保证我们国家的国防生产增加三倍”。在美国顿时认为斯大林的演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战书”。
  邱吉尔一系列的演说,杜鲁门认为是向美国人民说明有关俄国的真象。在剑拔弩张的局势中,把邱吉尔邀请到美国密苏里州总统的故乡旅行一趟,就十分重要了。威斯敏斯特学院,是古老而有声望的学府。学院院长弗兰克·麦克卢尔是沃恩将军的同班同学,他来到白宫见过总统。沃恩介绍,这位身高仅五尺的汉子,外号恰当地叫“子弹”。他行动敏捷,陪着邱吉尔和总统。在专车上给沃恩将军的一道命令,就是弄威士忌酒来。当把酒倒在杯里递给邱吉尔时,邱吉尔把杯子举到亮处照一下说:“好酒。在南非战争期间,那时我是个少尉。那里的水实在难喝,我不得不加。威士忌酒,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我渐渐喜欢这宝贝了。”他说得那么精彩还带有几分回忆的味儿。
  杜鲁门看着邱吉尔,他知道这位爵士舌头沾了这“宝贝”,就口吐珍珠似的讲演起来。他和邱吉尔又玩起扑克来,开头邱吉尔不是他的对手,连着输了几把,当邱吉尔三杯“宝贝”落下肚后,扑克成了魔牌,赢得总统手忙脚乱了。
  由于招待的疏忽,列车上没有带足够邱吉尔喝的威士忌酒。富尔顿又是做茶酒的城市。总统像下空投原子弹的命令一样,要沃恩将军不惜工本为他们的贵客,大雄辩家邱吉尔爵士找到饮料。经过一阵四出寻找,将军终于显出了身手,拿到“宝贝”和冰镇水。当他拿酒走进邱吉尔房间时,邱吉尔爵士两眼盯住酒瓶说:“将军,看到你很高兴。”沃恩说:“为爵士效劳。”
  邱吉尔拍手说:“我不知道是在密苏里的富尔顿,还是在撒哈拉的富尔顿。”他贴到鼻子上闻着说,“我的演讲腹稿打出来了。是够斯大林老小子呛的。”
  一个小时后,杜鲁门把邱吉尔介绍给听众了。邱吉尔演讲轰动了。他以非常精辟的语言抨击俄国的侵略,其中难忘的话,成了当时美国时代词汇:“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底里雅斯特,已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根据我战争期间对俄国朋友和盟友的观察,我坚信,他们所钦佩的只是实力,他们所蔑视的又莫过于军事上的软弱。……”邱吉尔的演讲成了美国和世界各地报刊的大标题,而且第一次是由邱吉尔先生这样有身分的人对俄国策略提出大胆的指责。因为他不是国家的无言,这位前首相坚决提醒听众说:“我是邱吉尔先生,代表邱吉尔本人。”
  杜鲁门总统没有明确的表态,但他陪同讲演的行动本身,足以说明他是支持这位他邀请来的枪手。
  总统把邱吉尔的演讲,绘声绘色地讲给马歇尔听了。
  马歇尔是喜欢邱吉尔的豪爽演讲的,而且要把防线拉在斯大林的铁幕四周,可见中国这块位处俄国大半圈包围中的土地上,是该怎么繁衍生殖他们的共产主义。听了总统的这番话,对蒋介石的分量是增加几分了。
  杜鲁门总统把邱吉尔的精神灌输给马歇尔之后,问道:“蒋介石目前的状况如何,你了解吗?”
  马歇尔很有把握地说:“在关内蒋介石的战后布置,由重庆谈判到我们草签了建议书,他已经有占上风的趋势了。”
  “噢!”杜鲁门点点头,这意味着马歇尔将军去华不足两个月的使命,似乎确实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随后,他敏感地问道,“将军离开后,停战小组能否进入满洲?”他把话音有意拖长了,好像费劲地从舌头尖上喷吐来似的。
  马歇尔很痛快地说:“总统请放心,在我离开中国之前,蒋介石最后答应让停战小组进人满洲。而这在以前他是反对的。”说到这里他那两条修长的眉毛,上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