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望族 >

第77章

大明望族-第77章

小说: 大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房的长辈张老安人是不靠谱的;这几年并不出去走动;沈举人虽不能说是宅男;可交际范围也不广。贺家要是有心算计这门亲事;能够指望的就是宗房大太太与宗房大老爷。

    这两位是宗子宗妇;又是沈举人的族兄族嫂;只是没想到宗房大太太会反对这门亲事。

    至于宗房大太太所说;四房续娶了贺家人;她不好护着沈瑞之类的话;沈珏相信;沈瑞不信。不管宗房大太太与孙氏到底有没有交情;交情如何;在孙氏故去这几年;宗房大太太不过是人情面子情;对沈瑞并无另眼相待的地方。

    不过沈瑞相信;沈珏因担心自己半夜失眠是真的;只觉得心中一暖;道:“珏哥也不必太担心我;我不是小孩子;以后白rì都在族学里;只晚上才回家;碍不着旁人什么。”

    沈珏轻哼了一声道:“哪有你想的那般容易;等你继母进门;那可是名正言顺的至亲长辈;不能说一言生死;可即是当家娘子;你的衣食起居都要看那边安排。那位只是贺家旁枝出来的;不能说小门小户;家境也寻常;若是小气吝啬的xìng子;即便不是故意苛待你;也能让你喝一壶的。”

    沈瑞道:“那也没什么;不过多花几个银钱的事;实在不行我还能搬出来。新妇进门;装也要装个一年半载;总不会立时发作。再说这门亲事既是贺二老爷cāo持;绝不会选不妥当的人选;否则不是结亲;就是仇上加仇。”

    沈珏闻言;想了一想也是;拍了拍脑门子道:“是哩;既是二堂舅挑出的人;别说是苛待你们兄弟;怕是讨好你们还来不及我是关心则乱了……”说到这里;有些不忿地看着沈瑞道:“倒是你;没心没肺;不惊不慌;倒好像你是局外人;我倒成了多事爱cāo心了”

    沈瑞忙安抚道:“就因晓得为我cāo心的人多;我才这么有底气;有六族兄与大婶子做靠山;又有珏哥惦记我;我有甚好怕的?别说只是贺家养女;就是贺家嫡嫡出的姑娘嫁过来我也不怕。”

    沈珏一笑道:“你这样也好;男子汉大丈夫目光就当长远些;整rì里提防这些也没意思。只是与源大叔说亲的那位小姨母;年方二九;你到底差着几岁;一时不碍什么;你大哥还有将来的大嫂可就要尴尬。”

    沈瑞点点头;确实如此。

    不过继母与继子年纪相仿这并不算什么稀奇事;别说沈举人只是四十出头;就是花甲老翁续个十五、六岁的小娘子做填房;也是有的。

    兄弟两个说着话;马车就到了南城。

    沈珏两眼发亮;jīng神头十足。

    外头已经是人声鼎沸;马车根本就敢不过去。沈珏招呼着沈瑞下了马车;打发车夫先回去;两人一人带了一个书童;往步行往前面的一处香火鼎盛的寺院去。

    道路两侧;都是各种摆摊的商贩;有卖香烛的;有卖吃食点心的;还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叫卖声络绎不绝。

    在这些商贩中间;又穿插着各sè乞丐;有年老的;有年幼的;有身残的;有眼盲的;都是跪坐在那里;满脸可怜的模样。

    因是佛诞;这rì行善的人也多;不能说铜钱如雨;可眼见着这些人收获不菲。施舍的满脸慈悲;跪着的叩头不已;同远处的香烟缭缭;钟声隐隐;呼应起来;形成一副寺前善行图。

    沈珏瞥了一眼;不以为然道:“平素不修善果;一年做一次好事就成了好人了?”

    对于那些壮年乞儿;沈珏更是看不上眼;嘀咕着:“这天下身上有残的多;没见得个个都做了乞丐;不过是好吃懒做”

    他嘴上如此说;却不是吝啬之人;让书童给了几个老乞儿铜钱;还不忘对沈瑞道:“这些上了年岁的;不管rì子是真过不下去;还是想要贪几个钱;这大冬月的跪在这里委实不容易。”

    松江府有个好知府;这几年政通人和;又无天灾**;哪里会一下子涌出这么多乞丐。

    正入沈珏所说;这些所谓乞丐;大多数都是冲着这庙会临时换的装扮。那些壮年乞丐多是好吃懒做的地痞流氓;这些年老的或是家贫或是子女不孝;各种原因出来行乞;倒是可怜可悯的多。

    沈瑞的想法;与沈珏不谋而合;便也吩咐柳成拿了一缗钱出来;拆散了;递给了几个老乞。

    这一番行事;却是正好落入旁眼眼中。

    不远处;一少年脸上露出几分笑意;快走几步;走近前来;伸手去拍沈瑞的肩膀。

    沈瑞因学了几年吐纳功夫;耳聪目明;立时就察觉不对。脑子里还没反应过来;身子已经侧开;一把抓住来人手臂。

    来人不知是惊住还是被攥疼;讶然出声。

    沈瑞眨了眨眼;有些意外;道:“董小弟?”

    来人不是旁人;正是前些rì子从沈氏族学离开的董双。

    董双抿了抿嘴;有些腼腆道:“沈兄……”

    沈瑞只觉得手心中滑嫩一片;忍不住曲了曲食指;摩挲了两下。

    董双的脸;立时跟点火了似的;“腾”的一下通红;咬着嘴唇瞪着沈瑞;脸上带了薄怒;道:“沈兄;还不撒手

    沈瑞讪笑两声;松开董双胳膊;刚才倒不是他有心“调戏”;实是下意识动作。之前不过觉得董双长相雌雄难辨;如今一留心;发现他行事也带了女气;还且像是对自己抱有好感。

    倒不是沈瑞自作多情;实是董双的喜怒并不难分辨。即便沈瑞方才不当;引得董双羞恼;可董双并没有真生气的意思;望向沈瑞的眼神依旧隐隐带了欢喜。

    沈瑞面上如常;心里有些吓到;他对董双虽有些好感;不过是因见他小小年纪;勤勉用功;可敬可亲;并没有其他意思。

    不管这董双是“祝英台”;还是“秦钟”;沈瑞都无心与之再进一步。

    松江府的男风;虽比不得福建那边明目张胆;可也不少。同窗好友做了契兄弟的;婚前一双两好;婚后也见走动的不乏其人;不过是风流雅事。沈珠就有个契兄弟;是来族中附学的姻亲子弟;如今也中了秀才;在族学里是沈珠的跟班。

    沈瑞无心如此;心中反而暗暗可惜。他与董双同桌的时间不长;可两人常在一起说功课;对于董双的水平心中也有数。董双年纪虽小;可功课扎实;学东西又快;要是一心走科举这条路;会走的很远。

    同窗同桌的关系;以后说不定还会成为同年。沈瑞本当他是同路知己;要是董双这份“亲近”是对旁人;沈瑞绝对不会于涉也不会轻视;朋友是朋友;朋友的私事是朋友的私事。可这“亲近”的对象是自己;自己只能退避三舍。

    沈珏本在前头;听到身后动静;转身望过来;就看到董双笑吟吟地同沈瑞说话。

    沈珏走过来;打量董双几眼道:“瞧着你比在族学里时还清减;这是双倍用功了不成?”

    听他这么一说;沈瑞也打量起董双来。

    方才只觉得董双脸sè有些苍白;仔细一看;是比在前些rì子瘦了;下巴尖了不少。

    董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道:“是不敢偷懒;不想拉同窗们太多功课。”

    沈珏不赞成地摇摇头道:“你比大家都小;又急甚哩?读书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你这样熬下去;身子都垮了;又在在科举之途走多久?”

    沈珏向来瞧不上董双;这略带关切的话一说出口;董双不免“受宠若惊”;讪笑两声道:“谢沈兄教诲。”

    沈珏瞥了沈瑞一眼;道:“你唤瑞哥沈兄;也唤我沈兄;一会儿碰到同窗还是沈兄。以后你就叫我珏五哥;就瑞哥瑞二哥好了。”

    董双听了;犹豫地看了沈瑞一眼;从谏如流地改了口。

    沈瑞在旁;看着沈珏对自己挤眉弄眼;颇为无奈。沈珏的意思他懂;那就是看在他的面上;“爱屋及乌”地接受董双做朋友。

    不过看着素来不喜董双的沈珏;只因亲近自己的缘故;便能真心接纳董双做朋友;沈瑞觉得自己方才的想法有些狭隘。

    董双即便对自己有好感;而且这好感全然不似沈珏那么纯粹;可他年纪在这里摆着;十来岁的小孩子;朦朦胧胧的那点好感;自己计较那些做什么。只要自己以后注意些;不要表现出暧昧;不回应这份好感;这少年懵懂中生出的些许情思说不定就散了。

    这样想着;沈瑞便自在许多;知晓董双最在乎的还是四书功课;便将近rì夫子的重点解题说了一遍。

    董双听得专心致志;沈珏却在旁掏了掏耳朵;无奈道:“行了;两个书呆子;今儿可是逛庙会来的;莫扯闲话;别忘了正经事”

    听了这话;沈瑞与董双相视而笑;只有沈珏这贪玩的家伙;才会将正经功课当成闲话;将逛街玩耍当成是正经事

    两人倒是没有扫兴;都收了话头。

    沈珏瞧着眼前这两个乖宝宝的模样;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道:“这庙会上好耍的可多;想来你们也没见识过。走;五哥带你们好好耍去”

    董双还没说话;他身后的小书童已是在偷偷拽他的衣服;他回头看了一眼;依旧点头道:“那就随珏五哥去见识见识”

    沈瑞自然无二话;众人便随着沈珏;挤到寺前一处人声鼎沸的广场。

    这里的场地;中间分做好几块;搭着台子;是耍百戏的;有爬刀山的;还有耍猴子;还有喷火的;还有顶碗的;都围了一圈的人;不时传来叫好声。周围则有些地摊;多是带了关扑xìng质的游戏;各种玩法不一;有套圈的;有丢布口袋的;还有投壶的。

    那耍百戏的里;围人最多的就是爬刀山那处。

    用成年人胳膊粗细的竹竿搭起来的框子;有一丈半高;中间垂下两根软绳到地;软绳中间两尺来宽;每隔七八寸的距离;就绑着一柄三尺来长的刀;刀口向上;在rì光照shè下泛着森白寒光。从贴着地面的地方;一直到竹框顶上;二三十把尖刀看着渗人。

    大冬天的;那“刀山”上的汉子却是短打装扮;上身穿着半截衲衣;半露着jīng壮的胸口;下半身是裤子;裤脚卷到膝盖处;露着毛烘烘的小腿;一双大脚丫子**。

    别说是大明朝百姓;就是沈瑞这个见识过各种杂技的两世生人;看着这壮汉爬刀山都心惊胆颤。

    这“爬刀山”的杂技;一直流传到后世。虽不知到底是什么原理;可沈瑞晓得;那些刀锋不是作假;都是真正开了刃的。

    若是换个轻柔的少女或者少年来“爬刀山”;还不会让人这样悬心。可这七尺大汉;铁塔似的一坨;看着分量实在不轻;这一步一步的;让人的心跟着忽上忽下;生怕他一个不小心;脚丫子被利刃隔成两半……

第九十二章 有女怀春(四)

    大家本看得提心吊胆;偏生刀山上那壮汉;时而挥臂;时而蹬腿;看的大家惊呼声不断。

    董双早就移开眼;不敢再看;沈珏却看的目不转睛;直待那壮汉双脚落了实地;四周喝彩声不断;方赞叹道:“真乃绝技也。”

    早有杂技板子的小童端着铜盘讨赏;看客有的大方的丢几枚铜钱;有的则是立时散了。

    沈珏兴致正好;手上也大方;便从荷包里掏出块碎银子撂在铜盘上。

    这块碎银子即便不大;也有六、七钱;那壮汉见了;便过来执礼;口称:“谢小官人赏。”

    沈珏见他依旧没加衣裳;光脚着地;不畏寒暑;半**的胸膛都是腱子肉;眼中立时炙热;道:“壮士;你这不畏刀刃的功夫是家传的;还是外头学的;收徒弟么?”

    那壮汉闻言一愣;随即打量沈珏两眼;道:“小官人说笑;这不是功夫;是混饭吃的技艺;只是看着花哨。”

    沈珏尤不死心道:“刚才不是有人不信;去碰了刀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