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望族 >

第121章

大明望族-第121章

小说: 大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从二老爷中进士的年纪看;他当年也是少年举人;少年秀才。

    二房祖孙三代在这读书天分与科举运势上;还真是一般人比不得。

    大老爷虽不苟言笑;不过从他用自己当年的失利来鼓励沈全;就晓得是个心软慈爱的长辈。

    还有三年前;远隔千里;却惦记为自己寻个好师门;即便是看在孙沈两家故交上;可沈瑞依旧在心里领了这份好意……

第一百四十二章万象更新(三)

    沈家在京诸子中;沈理与二房最熟来的也最早;其次是宗房大哥沈械;五房大哥沈瑛、二哥沈琪随后便也到了。

    沈理与沈械都年过而立;沈瑛二十七岁、沈琪二十四;也比这次进京的沈家诸子年长许多;同这次进京的沈家七子之间;好多都是头一回见面。

    就是沈瑞;即便同沈理、沈瑛、沈琪相熟;可对于宗房大哥沈械;还是初见。

    沈械比沈理年岁还略大些;三十五、六岁年纪;弘治六年二甲进士;没有考入庶常院;入了六部听政;如今是正五品刑部郎中。沈瑛是弘治十二年二甲进士;考入庶常院;如今在翰林院学习。沈琪是弘治十一年举人;十二年会试落第便留在京城;准备下一科。

    这三人妻妾家眷;都在京城。

    宗房老宅就在崇教坊;紧邻国子监;沈家二房隔了一个坊;倒是不远。后来五房兄弟进京置产;沈械便也请人帮忙;在同一坊给他们寻的宅子。

    只有沈理;因是状元及第;有赐宅;紧邻着皇城根;却是在西城安富坊;离二房所在的仁寿坊;要有一段距离;需要绕过皇城;才能过来。

    沈理等人倒是并未急着与众小闲话家常;见完大老爷;便又去见了大太太;又往二老爷处、三老爷处都请了安;方又回转过来。

    三老爷也跟了过来;他的年岁本就比沈械、沈理大不了几岁;同这两位族侄倒是相熟的。

    书房大书案上;沈瑞、沈宝方才写的两幅字还没有收起。

    正被三老爷看见;三老爷知晓其中一幅字是沈瑞所书;很是关注;眼中带了几分欢喜;待见了沈宝的;则是惊艳。

    惊艳的不只三老爷;连沈理、沈械等人见后;对于沈宝这个小族弟也连连称赞。

    沈宝被众人赞得不自在;想要避又无处可避;圆滚滚脸上;露出几分腼腆。

    大老爷摸着胡子笑道:“莫要再夸他了;宝哥都cāo了……”又对三老爷道:“瑞哥与宝哥在字画上都有些天分;以后让这两个小的去找三弟;三弟也多指点指点侄儿们……”

    三老爷微笑道:“那倒是好……看到两个好苗子;我心里也痒痒呢……”

    沈珠在旁;见众人视线都集中的沈瑞、沈宝身上;心中后悔不及。

    早知道方才自己就不该顾三顾四;也该一展所长才是。可想想琴棋书画中;自己样样都会;曾自诩jīng通;可不过是蒙蒙不懂行的父母曾祖父;真还拿不到台面上来。如此一来;方才自己安安静静;也算是没丢丑。

    他虽向来自傲;可在族伯、族叔与几位族兄面前;也不敢露出些什么来。

    如今大老爷与徐氏这里似乎都关注沈瑞;大老爷似乎还有意将沈宝往三老爷处推;二老爷那里始终无人提及。

    二太太的jīng神虽不好;行事瞧着也有些异常;可二老爷风度却极好。

    沈珠心中这样想着;满心嫉妒才消减许多;原本急躁的心情也平复许多。

    族侄们难得这么全乎;大老爷与大太太自然是预备了席面;留他们用了午饭。

    玉字辈十一子;外加上大老爷、二老爷;分作了两席。

    看着眼前众子;大老爷既是心酸又是欣慰;欣慰的是沈家书香之家、翰墨之族;子弟一代比一代兴旺;心酸的是优秀的子弟都是别的房头的;要是沈珞还在就好了。

    等到用完午饭;沈械与沈瑛便提及想要接各自胞弟回家过除夕之事。

    明rì就是除夕;沈珏与沈全都有兄嫂在京;自然也想着手足团聚。至于二房这里;反正初一还要过来拜年。

    大老爷应了沈械与沈瑛的请求;沈珏与沈全两个看着旁边的沈瑞;都有些着急。

    沈珏低声对沈械道:“大哥;瑞哥同我住一起呢;也接了他去;省的留下他一个怪孤单的。”

    “有沧大叔、沧大婶子在;会照看好瑞哥;勿要多事”沈械低声斥责道。

    倒不是他因初见沈瑞;与沈瑞不熟才将他落下;实是半月前接过祖父手书;提了二房择嗣之事二房大老爷、大太太选定的嗣子就是沈瑞;吩咐他以后在京城能照拂就照拂一二。

    沈械将祖父交代的话记在心中;今rì对沈瑞的印象也尚可;不过如今二房冷冷清清;选定的嗣子虽进京;正是相处添人气的时候;自己这个时候提接人可就太不知趣。

    沈全这里着急虽着急;可看到沈理在;心里便又踏实了。

    等出了二房;沈全随着大哥、二哥上了马车;开口一问;果不其然;沈瑛没有提接沈瑞之事;是因之前沈理已经露过接人的口风。虽说五房两位兄弟也有心与沈瑞亲近;却不差在这几rì;没必要非要与族兄抢着接人。

    沈全想起关于嗣子之事;有些犹豫道:“怕是六族兄也接不出瑞哥来……”

    沈瑛沉思一下道:“三弟觉得;沧大伯、大伯娘选中的嗣子是瑞哥?”

    沈全点头道:“多半会如此;要是只为让瑞哥给孙家太爷祭扫;等几年瑞哥大了又何妨?而且二房长辈既与孙家有渊源;自不会忍心看着瑞哥以后rì子难过……”

    沈琪点头道:“也就瑞哥了……行事既稳重;读书又刻苦;二房这样门第;择嗣子首要要看资质……要是资质不好;以后连乡试都过不去;难道还要恩荫入仕不成?就沈珠那样的虽也算是读书种子;可满肚子小算计都挂在脸上;小家子气十足。沧大伯与大伯娘能看重他才怪;其他几个;看着也不像……”

    沈全虽之前隐隐猜测到;可听两位兄长也这般说;就有些不自在。

    对于沈瑞来说;能借着过嗣之机从四房跳出来是好事;可对于走了的孙氏来说;沈瑞毕竟是唯一亲骨肉;过继他房;以后也享不了香火供奉。

    沈全心里;虽偏生沈瑞;可也记挂着孙氏:“那源大婶子香火……”

    沈琪道:“源大婶子慈母心肠;定是乐意瑞哥过继……以瑞哥的资质与勤勉;若真入嗣二房;以后锦绣前程;定是没问题。”

    沈瑛摇头道:“瑞哥为嗣;锦绣前程是跑不了……可要说源大婶子乐意;那倒是未必。二房子嗣单薄又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源大婶子若是真有心出继瑞哥;早就着手安排……以源大叔与四房老安人两个;想要拦着源大婶子筹划;怕也是不能……”

    沈宅;书房。

    在宗房与五房子弟离开后;大老爷也吩咐人将沈瑞等人送回客院;只留下沈理说话。

    沈理未免疑惑;他方才也提出想要接沈瑞回家过除夕之事;大老爷却不置可否。这单独留下自己;所为何来?

    大老爷并没有与沈理卖官司;直接将一封信递给沈理;正是孙氏病故前留给徐氏那封信。

    沈理疑惑地接过;看着看着;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

    原来孙氏留下的遗书;共有两封;一封是明面上的;托付给知府太太庄氏;处置嫁妆与将庶长子记名;一封是暗地里的;留给二房大太太;将沈瑞与十万两银票托付给徐氏。

    “三年前收到孙氏的信;我与你婶娘就打发王寿疾驰往松江奔丧原想要直接接瑞哥回来;可名不正言不顺;便想着安排瑞哥过继在你三叔、三婶名下;接他进京教养。因你在松江;瑞哥又守母丧;便不急着使人接他。想着等他出服后;再正式议此事……后来赶上珞哥出事;就耽搁了;如今人虽接来;却不好一时半会儿就提这个。”除了孙氏与二老爷曾有婚约;在沈家教养之事;其他的事情;大老爷都没瞒着;都给沈理说了。

    沈理撂下信;半响方道:“沧大叔;依是打算将瑞哥过继给三叔么?”

    大老爷摇摇头道:“我与你婶娘商量了;想要让瑞哥过到我名下。”

    二房小长房嗣子

    沈理听了;不由心动。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读书读的再好;考中进士;也未必就代表有了前程。沈理即便是状元及第;若没有岳家提挈;也不会年纪轻轻就熬到这个位置上。

    大老爷如今在侍郎位;明年京察还有可能再进一步;大太太那边;娘家徐氏虽已沉寂;却有好几门得力姻亲。这样的嗣父母;带给沈瑞的会是一条坦途。

    “四房源大叔那里……”沈理有些迟疑:“瑞哥到底是源大叔唯一嫡子……”

    至于沈瑾;记名就是记名;做了嫡子也是“假嫡”。

    大老爷皱眉道:“他已经同贺家长房结亲;贺家小娘子明年就要进门;以后应不会缺嫡子。即便以后没有嫡子;前头不还是有个得用的庶长子么?”

    “贺家?”沈理闻言;不由带了怒气;咬牙道:“贺家真当沈家没人?这是想要借着婚姻抹平前事?当年侵占了源大婶子嫁产的;就是他们家。竟也敢称书香门第;行如此不义之事”

    大老爷皱眉道:“他们家大老爷;如今正谋了李相门路;明年若是无差;怕也要升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万象更新(四)

    都说状元都文曲星下凡;可这三年一个;文曲星也太多了些。见到王华的时候;沈瑞莫名地想起这个来。

    要是按照平均三十岁中状元;平均寿命六十岁算的话;当世的状元;总要有十个、八个。沈理是一个;王华是一个;沈理的岳父谢大学士是一个;沈瑞知晓姓名的就三个。

    能生出王守仁这个美男子来;可见王华姿容亦不俗。即便已经年过不惑;不过看上去如同四十来许人。

    他穿着半新不旧的道服;待沈瑞这个隔代弟子;还算亲切;寒暄两句后;便挑着四书中生僻的地方;提了几处;考校沈瑞。

    沈瑞自是一一答了;王华点头道:“尚可。”

    瞧着他神sè;对沈瑞也无甚不满意处;沈瑞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据他所知;王守仁目前正式收的学生只有他一个。即便王华这里;早先使人捎带过给他这个隔代弟子见面礼;可闻名不如见面。自然是王华这个师公满意自己方好;否则自己不仅丢王守仁的脸;也丢了沈家的脸。

    与王守仁的随xìng不同;王华看似温煦;却是个立身极正、极正统文人。这也是为何阁臣们压制他;却无法从他本身攻讦他;只能借打压其子来打压他的缘故。

    王华即便休沐;在除夕将至;家中也有安排;能抽空见沈瑞;除了看在儿子与沈家面上;也是有心想看看沈瑞为人。

    可怜天下父母心;即便长子已年将而立;王华依是忍不住为这个长子cāo心。

    沈瑞是同僚好友托付的小辈;儿子是受自己要求;方接受此人。

    偏生这沈瑞同长子一般;少年丧母;又曾受磋磨;王华惭愧往事之余;不免担心沈瑞心情。若是师生两个臭味相投;王华真不知是该哭该笑。

    眼见着是个稳重守礼的好孩子;不似王守仁少年时那般任xìng随意;王华也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又使人送了一份表礼。

    陪着王华一起见沈瑞的继室填房;正如沈瑞所想想的那般年轻;不过十七、八岁年纪;即便装扮的比较庄重;可到底年纪在那里。

    幸而是个温柔腼腆的;对于沈瑞这个“徒孙”;即便眼神中带了几分好奇;可也没有说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