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草原特种兵 >

第63章

草原特种兵-第63章

小说: 草原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皇帝又岂能坐住江山。他不是傻子,这事儿不容易。”

  那日松说道:“当时我也这么问她,她说这正是她要送我们的大富贵。她的父亲蒲察六斤,和她的叔父蒲察七斤,都是当年和执中一起对宋作战的将领。清口之战,正是他们一同血战淮河,攻克淮阴,进围楚州。都是一个大锅里吃饭的同僚,交情非同一般。我叔父之所以执掌大名军,也是因为执中是前任大名统军使,经他力荐才坐上了这个位置。

  而她父亲蒲察六斤,正是值宿将领,掌管宫城诸门宿卫。而拱卫直指挥使司所部,皇帝的3千亲卫骑兵,殿前都点检司的精锐,都已经在丁村之战被打残了。可以说皇帝直接指挥的部队,已经损失大半,只有蒲察六斤所部毫发无损,如果他投降纥石烈执中,那么卫绍王性命休矣。如果再加上大名军的支持,天下谁还能与他抗衡?

  但是蒲察兄弟还在观望,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虽然他们和纥石烈执中交情匪浅,虽然他们对卫绍王也很不满,可是这毕竟是弑君杀驾的大事,不是靠交情就能决定的。但是她蒲察柳眉是这两兄弟的唯一亲人,只有她,能说服她的两位长辈,帮助执中,起兵谋反,诛杀皇帝,南撤汴梁。”

  “一派胡言!”

  “她要什么?”

  玛蒂法和巴根台同时说道,让那日松一时不知回答谁。玛蒂法说道:“这是骗孩子的把戏,无非是花言巧语,让我们放她回去。她去说服她的亲人?笑话。一旦她脱离我们的掌控,她干什么就由不得我们了。”

  巴根台却说道:“她一个女真贵妇,总不会白白为我们蒙古做什么。如果光是为了他们蒲察家活命,我们不可能信任她。”

  那日松满脸通红,懦懦的说道:“她说她要嫁我为妻。”

  巴根台和玛蒂法目瞪口呆,这比听到金国的高层内斗还要震惊,一个金国权贵之女,居然要嫁蒙古军人!玛蒂法忽然哈哈大笑,笑的花枝乱颤,前仰后合,指着那日松的脸,半天说不出话。巴根台喝道:“别笑了!这一点都不可笑!这是军国大事。”玛蒂法用手捂住嘴,强忍着笑,看着那日松说道:“居然使出这么愚蠢的计策,这也算美人计?”

  那日松满脸通红,不知如何是好。巴根台问道:“她为什么要嫁你?”

  那日松说道:“她说她刚落到我们手里的时候,心里很是害怕,认定我们蒙古人都是吃人的野蛮人,会残暴的对待她。可是我却为她接骨疗伤,精心照顾她,喂她吃饭喝水。为她遮阳挡雨,背着她走了百多里路。战阵之上,用身体遮蔽着她,保护她。反观她的亲叔父,明知她受了重伤,落在了我们手里,却还是下令进攻,不顾她的安危,令她寒心又伤心。

  她说她受伤这些天算是想明白了,男人都是她父亲和她叔父那样的人,都是你巴根台安达这样的人。要的是家国天下,功名盖世,争雄中原,名垂青史,为了这个啥都不顾了。天下之大,再也找不到我这样善良朴实的男人了。她说我值当的她托付终生,她不管我是敌国军人,也不管我面貌丑陋,粗鄙无文,就认定我了。她只是个女人,她只想和喜欢的人过太平日子,亲人团聚,父子平安。就为了这个,她才不管什么大金蒙古,什么是非黑白。就为了这个,就算是把大金朝的天下给了蒙古,又有何妨。”

  那日松基本是原话转述,没有任何隐瞒,就算是令人尴尬的话也和盘托出。屋中三人陷入了一片死寂,这个女人是真情流露,还是鬼话连篇,谁都无法判断。

  终于,巴根台说道:“我们是作战部队,无法判断她的话真伪。还是把她交给札八儿吧,这个人在他手里,比在我们手里更有价值。玛蒂法,人我交给你了,你们来安排吧。但是我有两个要求,第一,蒲察七斤非死不可,第二,她的婚事,不能强逼那日松安达。”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七十四章   农耕为本 '本章字数:3412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16 00:21:15。0'
  河朔蒙古的首脑人物回到永清,巴根台立即下令清乐军占领良乡,范阳,新城,保定。黑军占领安次,武清,威胁潞水。信安萧家军进军清州,占领直沽寨,窝子口,清州,兴济等运河要隘。彻底控制御河一部,刘李河,卢沟河,拒马河中段,威胁潞水航道,完全把中都变成孤岛。

  这样,在金国的心脏部位形成了一个蒙古控制区,包括霸州,大兴府南部,清州西部,涿州和雄州东部,14个县,2个州城,百万人口。时间,只用了3个月,动用的兵力,只有20个特种兵。

  金军已经撤退,军事上的威胁暂时解除了,但是更大的麻烦来了:粮食危机。

  金国的粮食一直都不充裕,只能勉强自给。章宗末年开始,水旱频仍,官府盘剥日甚,百姓逃亡,盗匪遍地,粮食开始供给不足。蒙金开战,大批青壮被签军,土地撂荒,官府征粮可是一斗米不能少,物力钱,户调,各种苛捐杂税纷至沓来。又大量滥发桑皮纸钱,套购农民的粮食,粮价腾贵,饥荒已经不可避免。

  特种部队在河朔地区的大肆破坏,至少毁掉了金国百万石存量,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金国的经济彻底崩溃了。但是这意味着蒙古统治区,也陷入了粮荒。

  巴根台把10几个县的户籍资料集中起来一统计,总共20万户左右,按每户5口人算,就是100万人口。离夏粮收获还有一个月,这一个月至少需要110万石粮食,可是市场上能够买卖的粮食不过60万石,即使是加上私人存粮,也不会超过80万石,粮食缺口太大了。虽然有不少百姓逃亡,但是逃入蒙古统治区的难民同样数量巨大。按巴根台的估计,现在蒙古控制区域内的实际人口,只会比户籍上的更多。

  更可怕的是,按这些户籍资料来看,这14个县的耕地只有不到7百万亩。以当时的农耕水平,一个5口之家,至少需要60亩地才能温饱,保证官府赋税杂课。如果按这20万户人口计算,就需要1200万亩耕地,而实际耕地只有一半。巴根台真不知道金人是怎么统治的,他们怎么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征集到大量的粮食物资,这点耕地连百姓都养不活啊!

  即使是熬过春荒,下一年呢?再下一年呢?巴根台长叹一声,百姓哪里还有活路啊,怎么能不天下大乱。他太爱成吉思汗了,在蒙古,百只羊才有一只羊交税,不足百只羊的无税。相对于成吉思汗对私人财产的尊重,对蒙古人民的爱护,金国皇帝真是残暴不仁啊。

  必须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保住这块蒙古的领土,必须要推翻金人的腐朽统治,否则,人民就没有活路。巴根台,渴望大汗的扎撒通行天下,也许这就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改变吧。

  他反复思考,决定还是先解决眼前。他把各县劣迹较少的老吏集中起来,和因伤残退役的有文化老兵集中起来,成立了一个蒙古都粮监,由史天泽统一负责。在14个县内实行配给制,把所有能掌控的粮食集中收购,统一分配,凭票证购买,无钱买粮的可以凭票赊买。胆敢不卖粮者,一律武力解决。而买粮的,也一律控制起来,每5口之户,日最多购粮10斤。起码保证贫富一致,共度难关。

  河朔蒙古控制区水源还算丰沛,巴根台改造渔船,制作大型拖网,组织了几只大型的捕鱼队,充分利用渔业资源。在各个县都建立了渔业加工场,腌制鱼干。甚至鱼骨头都高温烘干处理后磨成鱼骨粉,掺杂在谷物里制成军粮。鱼骨粉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还能节约不少粮食。

  军队的训练增加了大规模围猎科目,即可以接近实战,又可以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大量的肉食,可以增强军队体质,肚子里有了油水,还可以节省下大量的谷物粮食。

  都粮监还要负责丈量田亩,摸清耕地的实际情况。14个县一部分是官田,原来是由各地方管理,招募佃户耕种。现在官府瓦解,巴根台派人接管了这部分土地。当然还有大量的私田,包括女真猛安谋克的田地,大量官绅田地,真正的自耕农很少了。

  金朝初期,土地分配还是比较公平的,但是随着水旱交征,课税日甚,豪门大户凭借特权,侵夺严重,土地越来越集中在官绅手里。蒙古人来了以后,那些豪门官宦逃亡甚多,大量土地荒芜。巴根台毫不客气的下令都粮监接管了这批土地,没有逃亡的金国官僚地主一律逮捕,查抄家产。

  一部分归附蒙古人的地主,土地田宅暂时不动,财产也可以保留。但是他们手里的粮食,必须在都粮监的统一管理下,除了留下自己的口粮,全部卖给都粮监,再由都粮监统一发卖。有敢于黑市买卖者,一律斩首。

  巴根台重新统计了户籍,把田地分给没有土地的佃户流民,按每户5口之家60亩的标准分配,最高不超过80亩,家里4丁以上的必须分家。

  但是还是有大量贫民没有土地可分,巴根台的办法只有一个:开荒!军队的人力畜力,都必须帮助百姓开垦荒地。军队的铁匠铺子,工兵部队,除了修理军械,不再打造军用产品,全部用来制造农具。

  巴根台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效的延缓了饥荒蔓延。但是以当时的农业水平,旱地亩产上等田不过1石2斗,中田1石,下等田才8斗,养活这么多人,这么多军队是不可能的。巴根台忧心如焚,夜不能寐。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大道上却人流如织,家家户户都在挑水浇地。军队的马匹,也套车拉水,有的甚至要到2、30里之外的河渠取水。

  两个骑马的客人由远而来,白马上是一个黑袍轻纱的美貌女人,黑马上是一个绑着左臂的冷漠少年,正是巴根台和玛蒂法。巴根台伤重,但是他要到庄稼地里去,和农民们谈一谈,切实掌握这个时代的农业水平。玛蒂法也只能陪着他,防止伤口在炎热的季节发炎。

  巴根台下了马,蹲在地头抓起一把土又闻又看,还算细腻,说明这是深翻细耕过的。这是一片麦田,舔一舔,土质明显含盐碱过多,这样的土地是不可能有很高的产量的。根本原因,还是缺水啊,水浇地之后很快蒸发,把水中微量的盐碱留在土地里。而这个时代的农民,还没有掌握完善的堆肥技术,造成土地肥力急剧下降,用不了几年就会变成盐碱地,没法产粮了。巴根台叹了口气,这才是造成土地开垦困难的根本原因啊,如果不解决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即使是开出荒地,粮食问题还是无法根本解决。

  正好一个老农挑水而过,巴根台抬手招呼:“这位老丈,歇一歇吧,日头太毒了。”那老丈说道:“不行啊客官,你看这庄稼,都晒的打蔫了,缺水缺的厉害。还有10几里地呐,耽误不得啊。”巴根台说道:“不耽误这一会儿,待会儿我们用牲口帮你挑水如何?”

  老丈哈哈笑道:“也好,那就歇口气。”说罢,放下水挑,蹲在巴根台身边。

  巴根台问道:“老汉,我从保州来。我看拒马河南岸从保州一直到沧州,都有水田的痕迹,说明咱们这里可以有水浇地。可是为什么后来都荒废了呢?为什么我们这里只能种粟、豆、苎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