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草原特种兵 >

第30章

草原特种兵-第30章

小说: 草原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配制的黑*火*药,已经非常接近现代黑*火*药了,在这个时空是绝无仅有的。麻烦的是发火,在靠火石,火镰和艾绒这类东西取火的时代,点燃导*火*索,引爆炸*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遇到冬天大风,或者阴雨天气,爆*破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便是没有天气问题,在弓矢擂石乱飞的战场上,一下一下的砸火镰引燃爆*破也是一个非常考验人类神经的事情。

  在没有雷汞,没有红磷和白磷的时代,拉发装置实在是一个天大大难题。但是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就没有靠谱儿的爆*破手段。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里,巴根台想到了早期转轮燧发枪,是靠横纹钢轮和燧石强力摩擦,火星引燃火*药池内的火*药,达到击发目的。如果把钢轮转动方式改为拉发,引燃导*火*索,不就能够达到起*爆目的么?

  他跳起来狂奔到装备区,把张三,李樵松,阿塔等人从睡梦中拉起来,当时画图,命令他们立即组织人手研制。

  顺手,根据同样原理,他设计了一款原始打火机。打火机油他设想用高纯度的酒精。火,不仅仅是生活必备,还是特种作战的有力装备,纵*火,爆*破,野外生存,这东西都是必要装备。没有磷不能做火柴,老子就做火机!

  提炼高纯度的酒精也顺便提上了日程。酒精是消炎良药,是野战医疗必备的东西。在那个时代,没有强大的抗生素,一旦感染,又没有截肢能力,伤者只能眼睁睁死掉。这些人很多都是百战老兵,战场经验丰富的基层指挥官,是部队的根基。这样毫无意义大量死掉,对战斗力影响太大了。

  如果能用酒精处理伤口,那么感染的几率就降低很多,不知道多少人会捡回性命。尤其是特种兵,培养一个特种兵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钱粮心血,如果轻伤既死,那损失可太大了。

  在没有煤油和汽油的时代,用酒精作为打火机油可行么?巴根台不知道,这得试。但是高纯度酒精是必须的,无论能不能做打火机油。

  其实酒精提纯的工艺很简单,一个蒸馏塔而已,这个时代完全可以做到。把酒倒进蒸馏塔,酒精在78度左右就会蒸发,而水要到100度。只有把炉温控制在80度以下,酒精就会蒸发,通过管道收集酒精蒸汽,冷却以后就是纯酒精。

  好消息总是伴随坏消息,酒精提纯很成功,做打火机油也差强人意。当然不能和现代航空煤油做的打火机油相比,但是比火镰火石啥的发火效率强百倍了。

  但是爆*破拉发装置却做的太大了,巴根台大发雷霆。他要的不仅仅是起*爆大量炸*药的装置,他更要单兵手榴弹!黑*火*药本来威力就小,需要大量装药才能保证一定威力,这么大的拉发机构,这得多沉啊,咋投掷啊?!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三十四章  未来战士 '本章字数:3168 最新更新时间:2014…07…08 10:05:28。0'
  拉发装置的小型化并非太大的难题,既然基地能够研制出打火机,就能制造更小的转轮机械。小型的拉发装置很快试制出来,巴根台把拉发装置安装在圆形木制手柄内,拉火绳由木柄一端穿出。

  在手柄的另一端安装战斗部,战斗部外壳由陶瓷制作,内装基地配置的强力黑*火*药。一旦爆炸,陶瓷破片杀伤半径在3米左右。这原始手榴弹,在这个时代绝对是神器一般的存在,3、50米距离内,没人能逃的过这种爆炸。

  宋金军队,都有所谓的万人敌,陶瓷瓦罐装黑*火*药,点燃导火索以后投掷爆炸伤人。但是这种东西必须有火种点燃导火索,使用不便。而且因为威力火药过小,装药量非常大,一个万人敌都在20斤以上,根本无法用于野战,只能用于城市防御,从城头往城下投掷。

  而特种部队的手榴弹重量2斤4两,拉索即投,一般士兵都可以投掷到50步以外,特种兵投掷都在70步以上,无论什么样的重甲大盾都无法防御。

  但是这种原始的单兵手榴弹也有很大问题,首先是转轮发火率只能达到80%,这意味着投哑弹的几率不小,而且这个问题几乎无解。

  再一个问题是由于工艺原因,他无法安装现代手榴弹上使用的延迟药柱,这使手榴弹拉火以后全靠里面的导火索延时,大约只有2-3秒左右。这意味着投掷者拉火即投,稍微愣神就会在自己手里爆炸,非常危险。巴根台一时也想不出解决办法,只能加强训练。

  尽管并不理想,但是特种兵总算有了一种中距离攻击的强大装备,对付这个时代的战场威胁足够了。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加工设备,车床,钻床,磨床,铣床,等等,想批量生产绝无可能,这些武器只能勉强装备特种部队。

  尤其是没有能拉螺纹的镗床,手榴弹尾炳上的螺纹问题不能解决,就没有合适的尾炳盖子紧密保护拉火绳。在800年以后最简单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却要了亲命。巴根台只能设计了一款脚踏车床,类似脚踏缝纫机。这种车床能车内外螺纹,虽然车出的螺纹差强人意,成品率不高,但是好歹算是解决了问题。

  在近战武器上,巴根台定的是蒙古弯刀和多功能军用短刀,毕竟这是蒙古人最趁手的武器。基地精钢打造的刀具,加上先进的热处理技术,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坚铁利兵。

  在没有机械锻锤的时代,钢材的锻打全靠手工,装备上这点钢都是靠工匠的血汗出来的。尤其是在单兵防御装备上,巴根台伤透了脑筋。在他的概念里,必须在50步的距离内防住重箭攻击,还要轻便不累赘。为了减轻重量,他设计的铠甲不能是锅炉,而是基地精钢打造的头盔,胸背甲,两档甲,钢底牛皮陆战靴和胫甲。

  问题是他的铠甲都是钣金铠,锻造这样整片钢甲要是全靠手工,一个铁匠一个月也出不来一副甲。所以,机械锻锤设备是必须的。

  锻锤工作原理并不难,可是没有强大的动力,一切免谈。在这个时代生产蒸汽机是不可能的,这荒山野岭也没有势能强大的水源,无法制造水力锻锤。巴根台决定用畜力做制造锻锤,用牛拉磨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这家伙太原始低效,但是总比手工锻造效率高的多。

  一个特种兵的标准作战装备,是钢弩一把,弩箭50支,手榴弹5枚,弯刀一把,多功能军用短刀一把,钣金铠一幅。

  但是仅有作战装备是不够的,他还为特种部队设计了一整套的制式装备。首先是军服,蒙古没有制式军服,大部分无甲,穿皮袍。但是皮袍厚重,不灵活,不透气,不利于训练和特种作战。

  巴根台设计了一套平原迷彩作训服,用厚实的棉布做材料缝纫。分夏装和冬装,内外衣,羊毛袜,陆战靴,钢扣牛皮带。

  战术侦查装备,双筒望远镜。生活装备,打火机,铁制水壶。有了锻锤,自然就可以制作冲床,这些小五金件生产难题自然迎刃而解。野战急救包,包括绷带,酒精,棉球,医务室配置的红伤药和紧急伤口缝合工具。一个全副武装的单兵,全负重28公斤。

  分队有小型行军锅,工兵铲和森林大砍刀,50公斤炸药和30匹马,行军帐篷3个。满编11人,含分队长1人,小队长2人。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装备足以称雄世界了。

  正当巴根台逐渐训练出一支精兵强将的时候,战局却陷入了僵持。此时在西线,成吉思汗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已经击破西京留守胡沙虎,破奉州、净州,下武州、朔州、忻州、代州。金国在山西北部的防线已经彻底瓦解。

  成吉思汗于11月又派哲别攻略东线的辽东地区,金国的北都陷落。在东西两线,金国的国防力量丧失殆尽。只有中都这座千年古都,金国皇帝所在,始终屹立不倒,蒙军屡攻不克,伤亡惨重。木华黎终于要动用他的王牌:巴根台的鹰部队了。

  12月25日,蒙古左翼万户木华黎陪着一位贵客,冒着大雪亲自来到石盘口特种兵训练基地,准备检验基地的训练成果。虽然木华黎身在前线,但是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特种部队的成长,基地一天一报,所有的事情都在木华黎掌控之下。

  他对如此严酷的训练感到震惊,也对选择巴根台组建特种部队感到庆幸,他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些特种兵强到什么程度。獾儿嘴那一晚的巴根台,太可怕了,如果十个百个这样的巴根台又会如何?

  木华黎到达基地的时候,巴根台正在给学员上最后一堂课:爆破。当初120条龙精虎猛的汉子,现在只剩下了21个,他们即将拿到代表全能战神的鹰徽。

  木华黎没有打扰巴根台的教学,而是来到中军大帐,静静的等待。晌午时分,牛角军号响彻基地,最后一堂课结束了。特种兵们将迎来最后一次考验,与蒙军最精锐的卫戍部队进行实兵对抗。

  巴根台匆匆来到中军大涨,向木华黎万户致敬。然后按例禀报基地情况,请求指示。他虽然年轻,但是一举一动干净利落,说话简单扼要,条理清楚,已经有了名将气度。

  木华黎笑着向他介绍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人:大诺颜托雷!巴根台抬眼望去,托雷是一个不到20岁的青年,中等身材,黑壮,眼睛像电一样有神。巴根台当然知道这个人,如果说蒙古诸将大部分从成吉思汗那里学到了轻骑兵战术的精髓的话,那么继承成吉思汗战略天才的只有他的4儿子托雷,和木华黎。

  托雷在蒙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按草原约孙,他是成吉思汗的守灶幼子,未来会继承成吉思汗的主要财产,包括部众和军队。所以,成吉思汗一直把他留在身边,成为成吉思汗的主要幕僚。

  他英明勇敢,为人正直,深得成吉思汗喜爱,几乎言听计从,称他为我的那可儿。军中称托雷为也客诺颜,意思就是大诺颜。在蒙古人心中,大就是天,大诺颜就是天诺颜啊。可见托雷在蒙古军民中的威望何其之高,他是蒙古最重要的领袖之一。

  多年来,托雷的威名如雷贯耳。现在这个人就在他面前,巴根台心情激动,他单膝跪地,以头附膝,向黄金家族的杰出人物行参拜大礼:“蒙古左翼万户探马赤军百夫长巴根台,参见大诺颜殿下,长生天保佑大诺颜吉祥。”

  托雷笑着把巴根台扶起来,握着他的手说到:“在浍河堡之战,我亲眼看到你当先突破敌阵,惊讶于你的年轻。木华黎诺颜把你的事情都和我说了,父汗对你也深为喜爱,盼你练出精兵,为蒙古草原建功立业。现在,让我们看看你的精兵猛将吧。”

  随后,木华黎陪同托雷参观了整个训练营。巴根台一一向大诺颜介绍基地设施,训练科目,装备情况。严寒的风雪中,托雷大开眼界,兴致勃勃。

  巴根台集合队伍,一一向托雷和木华黎介绍这些特种兵。大部分受训学员是第一次见到托雷,都非常激动,行跪拜大礼。对这些蒙古勇士,托雷真诚的喜爱,一个个握着他们的手,温言抚慰,令这些学员感动不已。这些蒙古学员都是忠诚朴实的汉子,受了这么长时间的苦,能受到托雷大诺颜的关注勉励,值了。

  检阅完毕,大诺颜高声说道:“你们付出了很大的艰辛,但是还没有资格得到鹰徽,鹰徽是蒙古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