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土豪 >

第92章

大明土豪-第92章

小说: 大明土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刑部可审臣的罪名有三,一官员不可私自离职。二没有兵部命令,非敌袭不可调动百人以上。三私开战火,杀属国要员!”邓海龙说到属国要员的时候,白名鹤当真不明白。他们把谁杀了。

邓海龙继续在汇报着:“依东厂审,臣隐瞒机密不上报是重罪,臣身为军职却暗中参与商事也是重罪。”

“那么。你为何说自己无罪呢?”白名鹤反问了一句。

“万岁,广东每年有二百多百姓死于倭寇之手。广东每年被抢去的财物最少值十万两银子。广东一个千户所敌不过倭寇一只三五十人的小队,广东一只十条千料十帆战般围不住一只二百料的帆桨共用的小船。臣的父亲死在倭寇手上。臣属下战舰过千,兵源十万。十三年了,十三年臣都不能给老父立碑。”

在白名鹤印象中那张脸永远不会有表情的邓海龙,只是激动的整个人都在颤抖。

“为什么?”朱祁钰不明白,什么时候大明弱到这个程度了。

“万岁!”兴安站了出来,深深一躬之后请求一个说话的机会。

“好你讲!”朱祁钰给了兴安说话的机会。

兴安再施一礼:“广东每年死在倭寇的人数不止邓大人说所的数,仅去年一年,倭人抢走的年轻女子就超过了四百人。抢走的财物十万两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想来邓大人也是怕万岁过于忧心。”

邓海龙紧紧的咬着牙,一言不发的跪伏在地上。

兴安继续说道:“至于说一人千户所打不过三五十倭人。不是因为明军无力,而是因为伤无药,死无恤。广东各卫每年只有十几万两银子,如果只有陆军也罢,水军自正统初年不再有朝廷拨银之后,已无修缮之资。出海作战,船伤了甚至无钱修理。”

朱祁钰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广东都司衙门用了整个卫所的收入,紧衣缩食养活着整个舰队。朱祁钰不知道养活一只舰队要多少银子,可看邓海龙身上那已经褪色的官服,想来日子并不好过。

“你为何说,自己无罪呢?”朱祁钰追问了一句。

“无一文贪没,臣大胆所为,上对万岁忠心耿耿,下对广东诸军关怀备至。”

白名鹤心说,这理由不成立呀,你还是有罪的。

法律就是法律。再说法不外乎人情,可法就是法,至少白名鹤心中是这样想的。

可接下来的一幕,却让白名鹤对大明律有了新的了解。

只看到朱祁钰给兴安打了一个眼色,深得帝心的兴安立即站了出来:“

“万岁,依太祖训卷一,治道、孝思、经国三论;依太祖训卷三,仁官、勤民两论;依太祖卷四,戒奢侈、励忠节、仁政三论。依卷六、武备、驭夷锹、辩邪正、务实四论。广东都司同知、水军都督邓海龙,小过有功!”

兴安说的是过,不是罪。

“小过之一,邓海龙对万岁,少了劝谏之德。小过之二,邓海龙为人子,十三年不为父立碑,当重责。但念起大仇没报,有事关夷属事务,可轻责。奴以为,功多,但却不抵过。当杖责十!”兴安以东厂提督而言,他此时说话就有着一种类似法官的身份。

白名鹤脑袋不够用了,完全的蒙了。

这算什么?这是在**律,还是讲人情,或者是在讲太祖训高于法律。

打十下板子算什么,这对于邓海龙这种武将来说微笑着就应付了,又不是白名鹤这种轻不得风吹的小身板。

而且说到罪名一项,最大的竟然是指责邓海龙没有给父亲立碑。这是不孝之过,而不是私自调兵这种天大的罪过。这是给自己白名鹤一个面子,还是当真大明律就是这样的呢。

白名鹤想的其实复杂了。

大明朝本身就是一个情大于理,孝大于法的社会,当然给白名鹤一个面子,也给那几百万两银子一个面子也是有的。

只要到现在为止白名鹤还想不通,邓海龙给自己这么重的一个礼是为什么?

问也不好问,这会邓海龙已经被出去打板子了。

倒是朱祁钰一句话解了白名鹤一半的疑惑,大明皇帝代宗朱祁钰对白名鹤说道:“一个将军,一个久经杀场的将军,哀莫大于心死。纵然有些许过错,却依然是忠心大明,忠于朕的,朕胸怀天下!”

白名鹤听懂了一半,那就是邓海龙之前肯定发生过什么可怕的事情。

但还是没有明白,行大礼的真正的原因,只是隐约猜到了一些。

倒是大明皇帝话中另一半意思白名鹤懂了,忠心的人可以活得长久,一些小错误也不是不可以包容的,但要学会一个限度。

邓海龙被架出去打板子,这就是在告诉白名鹤,过了限一定会被收拾的。

当真的宴会,吃得还不错,可惜这里是皇宫自然不敢放开了吃。

出宫之后,白名鹤直接被送回府,邓海龙则被要求回到天津卫约束部下。生出半点乱子,都要受到重责。

出宫门的时候,兴安在大明皇帝赏赐给白名鹤的那礼物上拍了拍:“白名鹤,杂家要告诉你。这一次不说万岁爷对你的看重,仅是这一份礼物。你就要把九镇的事情给万岁办的漂亮了,用你自己的话说,里子面子都能不能少!”

“万岁不赏,我也要用心办事的。”

兴安笑了笑,白名鹤倒是很会说话,顺手将一张纸条塞在白名鹤的衣领中。因为白名鹤还捧着万岁的赏赐呢,手自然是不能松开的。

“回吧!”

白名鹤回到府上,天都已经黑了。可是于谦等人非但没有离开,于谦还亲自要求白安给自己准备晚餐,不要求丰盛,只要能够吃饱就行。

于谦是必须要等到白名鹤的,有些事情没有白名鹤亲口的承诺,于谦不安心。

白名鹤回来,带着的其实是两把剑。

一把是名传于世,声名显赫的,甚至可以说除了那虚无飘渺,传说一样的轩辕神剑之外。中华大地第一神兵,在大明的的传说之中,这把剑是拥有灵性会自动选择主人的剑,更有兴亡皇朝的暗指。

看到湛卢剑的瞬间,连沉稳的于谦都不谈定了。

湛卢现,天下兴!

而另一把剑,却让白名鹤无法淡定,那怕名气与湛卢无法相比,可这把剑却对于他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为这把剑名:钜阙。

ps:今天也会四更,加油。

第119节皇帝的承诺【第二更】

钜阙剑!

传说中十大名剑之一,可他对白名鹤的意义远不在此。

在听到当着皇帝的面湛卢剑承认白名鹤为主的消息之后,于谦将白名鹤拉到一旁:“白名鹤,万岁给了你一个承诺。这个承诺你让万岁满意了,你白家将兴盛,反之后果严重。”

“我不懂,只是一把剑呀。万岁也赏赐了邓将军一把剑!”白名鹤轻声回答着。

白名鹤真心是不懂,这绝对不是懂了装不懂。白名鹤对历史的了解太少,更不了解剑!

于谦干笑两声:“邓海龙那把是什么我不知道,但你知道这一把是什么?”于谦说罢,伸手阻止了白名鹤开口,小声说道:“传说,武安君白起离开咸阳。后有宫中禁军追上,秦公赐剑,所赐的就是这一把。”

白名鹤听到这话手一抖,将一点把剑扔在地上了。于谦一句话就点醒了白名鹤。

这个赐剑的故事白名鹤也听过,于谦看着白名鹤继续说道:

“就是这一把,武安君白起自刎的剑。你说这把剑交在你手上,意味着什么?”

白名鹤懂了,什么都懂了,这把剑对他白名鹤,对整个白氏来说意义非凡。

白名鹤非常用力的点了点头:“弄不死也先,我白名鹤就不用活了。”

于谦伸手搭在白名鹤的肩膀上:“白名鹤,你在朝中才几天。我于谦自问作事问心无愧,此时要对你说一句,你想要活捉也先你就给老夫足够的诚意。老夫在这里等了你一天。就是老夫的诚意。”

白名鹤不怀疑于谦,绝对不怀疑。

一个后世能与岳飞放在一起评价的人。绝对是一个顶天立地之人。

“白名鹤,老夫不瞒你。最近户部在想办法让兵部放弃河套。事实上兵部也撑不住了。你知道两次大战,大明内伤极重。而且因为当今万岁登基,天下诸王也有些不安份了。老夫难呀……”

于谦说了一句难,这不是假话,他面对的不仅仅是外敌。

还有内部的敌人,于谦这几年实在风头太盛了。

白名鹤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只是不明白自己能帮到于谦多少。

“白名鹤,还有一点你或许不知道。”于谦的语气越发的严肃起来:“宋时,岳武穆之死是自毁长城。可就算是这样。湛卢剑还有另一层意思,这不是一把剑。而是镇国神器,就凭你拥有此剑,你在朝堂之上至少可以七成以上武官的支持。”

于谦详细一解释,白名鹤才明白,兵部并不代表武官。

大明的兵部主事的全部是文官,所以武将们并不在几大势力的体系之中,而且武将们也没有拉帮结派的习惯,只是各自守好自己的一份地盘罢了。

“于大人。我斗胆问一句。万岁赐我那把剑,有什么深意?”

于谦笑了,笑白名鹤看着很聪明,却在这种事情领悟力不够。可还是回答了白名鹤:“很简单。这个承诺就是给武安君封神,可能是武神,也可能是兵神、军神、战神。就看你白名鹤接下来的表现了。”

白名鹤嘴巴张成了o型。这个诱惑也太大了吧。

“大张旗鼓给湛卢配上剑鞘吧,然后终日佩带。可带一百精锐护卫。”于谦给白名鹤建议着。

白名鹤想了想,一咬牙:“于大人。这把剑其实不属于我。”白名鹤将关于箭头,剑。杨洪,还有白福之前的关系一口气讲了,末了又说了一句:“请于大人代为保密。”

“傻。你以为连你都想明白的事情,万岁会不知道。纵然万岁一时不察,你以为没有你聪明。再说瞿将军知道此事,也不会说湛卢是他的。湛卢是神兵,否则杨洪老将军保管多年,能不知道此剑是什么,只是剑不承认他作为主人,他也不好声张,只当自己并不认识此剑罢了。否则……,你懂!”

于谦的话代表着大明这个时代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对天意神灵的敬畏。

湛卢是随着岳飞回京的,可岳飞死后就消失了。这几百年来元朝残暴,湛卢都没有现世。更加增加了这把剑的神化色彩。

那怕是白名鹤不相信神鬼之说,湛卢在手,也感觉到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动。

当晚,于谦留下,就在白府正堂里与白名鹤,还有他带来的一干人等,于谦的要求就一条,这次抚军令所有的钱粮不要经户部之手,直接由兵部负责。让白名鹤亲自出面,请现任右都御史李秉为监督。

这也是为日后让李秉出任宣府巡抚作准备。

此时在皇宫之中,大明皇帝代宗朱祁钰坐在御座之上,再一次拿出了那份血书。

重新看了一遍之后,将血书放在御案之上:“大成,你怎么看?”

“万岁,奴以为这是性情所至。杨洪既然保管了湛卢多年,要说他不认识湛卢奴不太信,湛卢的传说择良臣,他怕自己被人说不是良臣。这些年杨洪所行事,奴已经有过卷宗献于万岁。”兴安小心的回答着。

朱祁钰又拿起血书看了看:“杨洪倒是一个忠烈之人,给他封个公吧!”

“万岁恩泽,杨家必感激涕零!”

“这件事情,暂时不要对外传。朕要看一看,白名鹤如何给朕开口。保杨浚……”话说到这里,朱祁钰转了个心思:“大成,你说杨浚想回宣府接替杨洪之职吗?白名鹤会来朕面前给杨浚作保?”

兴安没有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