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土豪 >

第41章

大明土豪-第41章

小说: 大明土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对于高谷、胡濙来说,白名鹤就是附骨之疽了。

白名鹤出了兵部正堂,才发现自己后背全湿了,现在刚开春,还是寒冷无比的。这次见于谦让白名鹤的压力很大,那怕白名鹤深信,于谦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和自己计较,可真正面对于谦的时候。白名鹤终于知道,气场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了。

回到白府,孙苑君已经安排人烧了水。

泡在大木桶之中,白名鹤心中又感慨了一句,封建社会真好。可唯一不足的是,各种物资太少了。

第053节春耕之喜

春灌是春灌,主要是针对北方地区的冬小麦加灌一次水,只要天气合适就可以。

春耕是春耕,是真正的种下春天的作物。

虽然说有些个地方天气不错,已经有农户开始下地了。可是二月初这皇帝亲耕却与往年不同,今年不止是一种象征,更是一种大祭祀。

大明皇帝要向神农大帝祈求保佑大明风调雨顺,有了一个丰收年。

在前一天夜里就有数万民众从直隶各地赶过来,不为别的,只为能在这祭祀之中粘到一些福气,保佑自家的田里风调雨顺。

还是深夜,外城守军一看有无数的人头涌向京城,当时就给吓尿了。以为乱民之类。

一层层报上去,负责这一处金吾诸卫都派了人马出去查探,一打听竟然来观礼的百姓。这是绝对不能驱赶的,各卫调集人马前去维持。

深夜,各卫的指挥使都被惊动,就是锦衣卫、东厂都不例外。

各卫在下命令的时候,杭昱动了一个心思,给自己身旁的亲信小声说道:“你速去白府。把这件事情告诉白名鹤,不为别的,只问他讨一个主意。”

“大人,讨什么样的主意?”那亲信不太明白。

杭昱微笑着摇了摇头:“就是讨一个主意,你尽管去就是了。”

“是!”那亲信一抱拳,飞速的就往白名鹤的府上跑。

在梦中的白名鹤被叫了起来,先把四岁的太子朱见浚的被子盖好,然后才披上衣服走到门外。一听那位亲信所言,点了点头:“你等一下,我写张条子。”

白名鹤回屋,拿起纸笔写了一个条子,放在信封里。

“这信你直接交给杭指挥使,但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看到了。切记,切记!”白名鹤很严肃的叮咛着。那位武官将信放在贴身处:“白大人放心,如果被人看到了。小的肩膀上这八斤半就拿下来。”

“路上小心!”白名鹤这纯粹就是一句客气话。

这位武官心说这位白大人肯定是一位高人,只是听到事情的经过,就能立即有主意,怕是和那说书的人所说的诸葛孔明一样神了。

话说两边,杭昱看到信后立即又派了这亲信去请了汪泉。

汪泉以及汪家,之前是世袭金吾左卫指挥使一职,因为其孙女当了皇后,所以现在他是城中兵马司指挥使,按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京城守备军的一把手。

汪泉听到杭昱有急事找自己,虽然和杭昱关系很普通,但依然还是来了。

杭昱将那信推到了汪泉的面前后说道:“这件事情,我心里明白,吃独食只会坏了名声,也会坏了我们两家在宫里的名声。既然有些事情眼下已经注定无法改变,不管之后我和你是战是和,眼下我们是绑在一起的。”

“你的手下里,还有这样的高人?”汪泉笑问。

“我手下没有,这个人说起来你还欠他一份人情,否则你我之间眼下肯定是水火不容的。这是一个好主意,而且要抓紧办!”杭昱说的很直接。

汪泉听懂了,心中已经知道这是白名鹤出的主意,微微的点了点头:“那,派人吧!”

城卫军与锦卫衣联手,人手自然是非常多了,立即开始架锅,不干别的,就蒸窝头。

下面的人不断的向上汇报,蒸了多少,送到城外给那些来观礼的百姓多少,还差多少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等。

坐在这里等报告的汪泉问了一句:“为什么不设粥棚?”

杭昱又拿起了白名鹤的信,上面其实只有一个字,就是馍。这个称呼原先就是陕甘一带的称呼,也是北方人主要的一种食品。杭昱知道白名鹤是关中人,用了这个字很正常,而且这个计策非常高明。

这会汪泉问起,杭昱才说道:“我也是思考之后才想明白的。”

“请讲?”

“这白名鹤很高明,用粥就是城卫军在办事。但用干粮,而且还是半热着的,我们可以说这是皇后娘娘与贵妃娘娘爱护百姓,连夜带着宫女们一起制作的。这是对百姓的爱护,其中几只中间有枣的就是皇后娘娘与贵妃娘娘亲手所制。”

杭昱说到这里之后,就停下了。

话说到这个程度,汪泉要是不明白的话,那么他这么多年的官场就白混了。

汪泉叹了一口气:“明天怕是这御史们又要咬人了,这样的主意宫里是没有人想得出来的,他们肯定会想到白名鹤身上。这个媚臣的恶名,他是背定了。”

“他在乎吗?”杭昱反问了一句。

汪泉笑着点了点头:“这样吧,我们连夜进宫。请圣上让两位娘娘出城露个脸,那个亲手发上一个窝头,这件事情就算落到实处了。”

“我也正有此意,算算时间,现在正好!”

没有错,现在就是正好。百官已经开始准备上朝了,皇帝亲耕这是要百官随礼的。宫里自然要是有些动静的,太监与宫女们四处乱跑一跑,抬着装窝头的筐子露个脸,这就足够了,既然作戏,就要作全套。

白名鹤依然在呼呼大睡,他的级别太低了。正七品才有资格观礼,他只是从七品。

宫里一套戏码,在请示过代宗朱祁钰之后,自然是作得极漂亮的。汪皇后与被放出来的杭贵妃,亲自在城外随手发了几个窝头。

汪皇后原本就是非常正直的人,所以朱祁钰只告诉她,城外百姓是来祈福的。宫里安排人制作了一些窝头,作为国母自然要去关心一下百姓。所以汪皇后出来了,倒是真的放下身段,亲手给许多人发了窝头。

杭贵妃则是杭昱直接就挑明了原由,更是告诉她,这是她的一次机会。

就算讨厌那些脏臭的平民,杭贵妃至少在表面功夫上作得不作。她身边的宫女递过去,和她亲自发下去,区别也不大。

百姓们足足跪伏的几里地,每一个接过皇后或者贵妃恩赐窝头的,都哭的眼泪哗哗的。

许多百姓都撕下**,用干净的衣料将窝头包了起来。这一个窝头那怕分成一百份,一千份,百姓们相信只在吃上一口,就是百病不侵,长命百岁。

与城外,百姓呼天喊地的谢恩不同。宫中,几位言官已经在上书了。

“万岁,圣人言……”有言官出来说了一堆四书五经之中的东西,然后才入主题:“万岁身为天子,万民福泽才是万岁的恩赐。城外所行之事,只是虚浮之事。臣以为,圣人言……”

扯了好半天,朱祁钰还是耐心在听着。

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你是皇帝,你的任务是天下百姓都幸福才是幸福,天下百姓都不受饿才是幸福。仅仅就给城外这些百姓送上些窝头,这不是关怀百姓的行为,因为身为皇帝,心思只在关心这么几个百姓身上,那是不对的。

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万民身上。

更何况,城外现在的行为,是一种沽名钓誉的行为。请万岁你以后不要再干了。

当然,万岁你还年轻,这一次错了我们作言官的过来劝谏几句。所以,万岁你认个错,下个保证就行了。

文邹邹的念了好几百字呀,朱祁钰是越听越不痛快,可却拿不出反驳的话来。

一口恶气憋在胸口,堵的胸口难受的就象用拳头用力的砸上几下。

好在蔡公公有眼色,这会赶紧过来说道:“万岁,时辰就要到了。错过了吉时就不好了!”

“起驾!”朱祁钰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虽然那口恶气还没有吐出来,可总算是忍住了。可谁想,那位言官还不依不饶的追问:“万岁,臣所奏万岁以为臣要是错了,臣甘愿领罚。”

朱祁钰原本胸口被逼的一团恶气,再被这样一逼,差一点一口气背过去。

“你,你,你!”连说了三个你,代宗朱祁钰用力的一甩衣袖就要往外走,可那位言官,连同他身后的几位都跪在地上:“臣请万岁勿忘太祖宝训,卷二之尊儒道、卷三之纳谏、卷一之谦德。”

“朕!朕错了,以后会管教**的!”朱祁钰咬牙切齿的说完了这几句话。

“万岁知德,我大明之福也!”几个老言官高呼万岁。

朱祁钰一言不发的往车子那里走去,蔡公公赶紧跟上在朱祁钰上车之后,递上了一块手帕:“万岁,您……”蔡公公示意朱祁钰的嘴角。

朱祁钰的嘴角有血,这倒不是吐血,是咬牙太用力伤到了牙根。

上了车子,蔡公公赶紧劝道:“万岁,今天亲耕是大事!”

“朕!”朱祁钰捂着心口,感觉自己的心都要炸开了,心中堵着气的感觉难受的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长长的吐了几口气,朱祁钰压低声音蔡公公说道:“去告诉白名鹤,他的计策很好,百姓对皇家的感恩之情朕已经看到。”

蔡公公愣了一下,心说白名鹤就算是出了计策,可也不用专门说一次结果呀。

却听朱祁钰又说道:“今天言官的事情,告诉他!”

“是,万岁,老奴会派可靠的人过去。”蔡公公赶紧回应了一声。

“不,你亲自去。告诉他,朕气的要吐血了。他无论要干什么,给朕干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来。朕保他!”朱祁钰真的气疯了。

蔡公公赶紧应了下来,安排可靠的人跟在朱祁钰身边服侍,找了一个借口先回宫。然后再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从侧门悄悄的出宫。被人看到总不是一件好事。

第054节这是真正的捧杀

【没写三江感言,其实感言吧,说一两句。用心码字,写出好书,读者高兴,稳定更新。谢谢!】

大明皇帝代宗朱祁钰要催着白名鹤快些动手,可满朝文官们,至少上层的人已经有大半猜到皇后出城亲自发窝头,怕就是白名鹤的主意了。

特别是白名鹤很明显的走了锦衣卫的路子,又跑去专门找了一次于谦。

在蔡公公来到白名鹤家中把情况一说后,白名鹤给的答复是大朝会。

蔡公公回去复命,朱祁钰脸上才多了一些笑容。

春耕的事情很漂亮,看着数万百岁跪在四周观礼,不断的高呼万岁的时候。年龄才二十二岁的大明皇帝代宗朱祁钰心中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满足感。

百姓的高呼,比起朝堂之上百官的高呼强烈多了。这种感觉让人陶醉,反倒朝堂之上百官的高呼让朱祁钰感觉很假。

这怕就是万民敬仰了!大明皇帝朱祁钰头一次那么的期待大朝会,期待一个惊喜。

而接下来的几天,于谦的亲信往白府跑了好几次,这个态度也太过于明显了,那就是白名鹤肯定是投靠了于谦,毕竟白名鹤也是一个文官,肯定不会走武职的路线。

白名鹤呢,则又跟着锦衣卫的人不知道在谋划着什么。

胡濙也把自己的人手召集了一下。

“二月初九的大朝会,你们上书。白名鹤帮助涞水县兴修水力此是兴农大功,白名鹤建议兴建神农大殿祭祀神农大帝之事,更是大功一件。借此功劳虽然白名鹤初入官场,但有功必赏,这也是太祖宝训之中有过的。”

胡濙说到这里,认为自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几位五品、六品的官员起身:“恩师所言我等明白,白名鹤有功、有才。有功当赏,从七品进正七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