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523章

兵临天下-第523章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是要有耐心,用几代人来慢慢融合,潜移默化,不能急于求成,我相信到我们孙子那一辈时,南疆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了。”

    “夫君说得不错,我也希望能看到那一天。”

    两人正说着话,这时,大帐外有侍卫禀报道:“启禀州牧,黄老将军派人送来紧急战报!”

江夏 第603章 魏延献计

    【近五千字的大章哦!大家的推荐票投给创世哈】——

    不多时,一名浑身泥土的送信兵匆匆走进来,脸上也擦破了,看样子是摔过一跤,他单膝跪下施礼,“参见州牧!”

    “黄老将军的信在哪里?”

    送信兵将黄忠的信呈上,刘璟接过信又问道:“还有什么口头的消息吗?”

    “回禀州牧,曹军从历城突围,被黄老将军率军围歼,只逃走了数十人,历城主将夏侯霸也被黄老将军生擒。。”

    “不错!”

    刘璟赞许地点点头,随即吩咐侍卫,“赏他五两黄金,带他下去休息!”

    “多谢州牧赏赐!”

    士兵被带了下去,刘璟又打开黄忠的信看了一遍,起身来到旁边的沙盘前,孙尚香没有跟过来,她知道丈夫在处理军务时,自己最好不要参与,她收拾好了桌上的文书,放在刘璟书案上,起身退下去了。

    刘璟站在沙盘前,对比沙盘寻找黄忠的作战轨迹,黄忠在信中将首功给了鹰击军牙将任平和另外两名士兵,是他们冒死潜入城中烧毁了曹军粮草,以至于曹军无法守城,只得放弃历城突围,成为夺取历城的关键。

    夺取历城是第二次北伐的第一步,是实现北伐战略的一个关键点,当然,还不能和夺取西城相比,不过也同样令人鼓舞,刘璟在沙盘上找到了历城,又找到准备修建的两座营寨,加上夺取的历城,北征陇西的祁山道上已经有了三座储粮中转站。

    他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思索着下一步的出兵策略

    武都郡下辨县,这里已经成为汉军在汉中的军事中心,近五万大军驻扎于此地,包括法正、庞统、赵云、吴懿、黄忠、魏延、马超、张任、刘虎等等文武高官都汇聚在这里,积极地进行备战。

    下辨县城外的汉军大营延绵数十里,数千顶大帐一眼望不见边际,营帐整齐,士兵们每天在大营中进行艹练,训练体能,在大营中间还建造了一座三丈高的小城堡,周长四里,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这座军堡是用来训练士兵攻城和守城,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有士兵参与训练,甚至还会有真实度极高的攻城战。

    从半夜一更时分开始,大营内不断传来一阵阵战鼓声,大营中的数万士兵都知道,这是模拟攻城夜战训练开始了。

    将近一万士兵投入了这场模拟攻城战,无数支火把将黑夜照如白昼,七千余士兵扛着攻城梯,推动着巨大的巢车,从四面八方轰隆隆上前。

    城头上有三千士兵防御,他们用无头弩箭密集地向下射箭,用木枪钝刀和攻城的士兵拼杀,喊杀声响彻夜空,不断有士兵惨叫着从城头跌落,落入城下的水塘中。

    在不远处的一座高台上,刘璟在数十名文官和大将的陪同下,注视着激烈攻城训练,这种训练极其危险,从四月到现在不足半年时间,已经有二十余人在训练中死亡,数百人受伤,大部分都是从城头摔下伤亡。

    尽管如此,训练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夜晚攻城的训练,让士兵们适应夜战的残酷,对于提高士兵的夜战能力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有多少士兵参加了夜战训练?”刘璟回头问赵云道。

    赵云立刻拱手道:“启禀州牧,所有的士兵都参加过夜战攻城训练,几乎每天晚上都有训练,这已经是八轮了。”

    刘璟点点头,又问道:“这样声势浩大,会不会影响士兵休息,毕竟第二天的训练量很大,晚上若休息不好,训练可是要打折扣。”

    旁边吴懿笑道:“刚开始是有点影响,但士兵们都早已习惯,白天训练非常疲惫,一倒下去都呼呼大睡,可以说雷打不动,连法军师都惊醒不了。”

    “是吗?”

    刘璟回头向法正笑问道:“法军师也习惯了?”

    法正苦笑一声,“确实习惯了。”

    这时,城堡传来一阵欢呼声,十几辆巢车发挥出作用,攻城军队攻占了西城,城门大开,士兵们冲进了城门,离规定的时间还差一刻钟,这就意味着夜战训练以攻城一方获胜。

    刘璟看了看天色,已经快三更了,便众人笑道:“太晚了,大家都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谈。”

    众人都向刘璟告辞,纷纷散去,刘璟也回了自己大帐,由于军纪森严,孙尚香没有住在军营,而是住在县城内,刘璟回到大帐,刚刚收拾一下躺下,帐外却传来了魏延的声音,“请禀报州牧,我有急事!”

    “魏将军,太晚了,如果不是紧急军情,最好不要再打扰州牧。”

    “虽然不是紧急军情,但也很重要,恳请通融!”

    魏延站在帐外,向几名当值的侍卫请求,自从他率军成功阻截曹军追击后,刘璟没有失信,在回成都后便升他为中郎将。

    这样一来,魏延便从失守柴桑中阴影中彻底走了出来,成为汉军的八名中郎将之一,不过,魏延的目标却是裨将。

    他在汉中的资历极老,早在刘璟还是一名军侯之时,他便和刘虎一起成为刘璟的左膀右臂,一直跟随刘璟南征北战,一步步走到今天。

    虽然他现在已和甘宁、刘虎等人并列为中郎将,但魏延并不满足,他觉得自己的资历完全能够像赵云、文聘一样出任裨将。

    关键是军功,只要他能立下赫赫军功,那么他被提升为裨将也就顺理成章了,现在他已经有了一个机会,就看州牧能不能成全自己。

    魏延不想在白天禀报,那样会惊动别的大将,也就显示不出他的献策功劳,而且他是赵云的部将,如果是白天禀报,他就不能越级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就像一般人有了什么好办法,总想私下向领导汇报一样,使领导能赏识自己。

    魏延再三恳求,却见侍卫无动于衷,心中也不由微微有些恼火,但他也不敢发作,只得略略提高声音恳求道:“就恳求通报一次,如果州牧不方便,我就立刻离去。”

    这时,帐内传来了刘璟的声音,“请魏将军进来吧!”

    魏延大喜,连忙高声道:“末将魏延求见!”

    侍卫恨恨瞪了他一眼,不高兴道:“魏将军请跟我来吧!”

    大帐内,刘璟已经起身,他披上一件衣服,两名侍卫也点亮了灯,刘璟在桌案前坐下。

    帐帘掀开,一名侍卫将魏延领了进来,魏延单膝跪下施礼,“打扰州牧休息,请州牧莫怪!”

    “魏将军坐下说吧!”

    刘璟命魏延坐下,又让侍卫上了热茶,魏延无心喝茶,急切道:“卑职有一奇兵计,能保证我军迅速赢得陇西之战。”

    “什么奇兵计,说说看!”刘璟微微笑道。

    魏延又躬身道:“能否请州牧到沙盘前听卑职解释?”

    刘璟点点头,起身慢慢走到沙盘前,魏延连忙走上前,拾起木杆指着冀县道:“从武都郡到冀城不过三百余里,现在曹军以为我们是步步为营,在祁山道沿途建立补给点,我们索姓出一支奇兵,走去年氐人骑兵那条险道突袭冀城,冀城失守,那天水郡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祁山堡、西城都不再是威胁。”

    刘璟不露声色问道:“那魏将军觉得出多少兵比较好呢?”

    “卑职觉得五千军队最为适合,最好把鹰击军也带上,卑职愿领兵前往冀城。”

    “那你五千军队的粮草怎么解决?三百五十里路程,最快也要四天,魏将军觉得带干粮够吗?”

    “回禀州牧,可以用木牛,卑职亲眼看见木牛的训练,简直让人叹为观止,如果没有木牛,卑职也不敢提出这个方案。”

    刘璟沉思片刻,笑道:“魏将军也不用着急,现在才十月,我们还没有准备充分,若战备不足,就算奇兵计成功了也难以后继,我们要的不是夺取冀城,也不是一次天水郡战役的胜利,而是要在陇右击败曹军主力,并站稳脚跟,我们上一次的失败就是出兵太仓促,所以这一次我们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魏延的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他认为自己的奇兵方案无懈可击,不料州牧却不太感兴趣,让他感到十分失落,低头半响不语。

    刘璟又拍拍他的肩膀笑道:“我知道你立功心切,但你现在已经补升为中郎将了,就算你奇计成功,我也不能提升你,最多给予赏赐,你要明白一点,要想升偏将、裨将,不是一两次军功就可以办到,而是你独镇一方的资历不足,这样说吧!你就算不参战,只要去给我镇守三年柴桑,我就直接升你为裨将,明白我的意思吗?”

    魏延默默点了点头,他明白刘璟的意思了,他叹息一声道:“当年在江夏时,江夏军的最高军职不过是中郎将,夺取荆州后,最高军职是裨将,拿下了益州,汉军最高军职升为偏将,如果卑职想再升一级,那至少要等拿下关中,卑职理解对吗?”

    刘璟呵呵笑了起来,“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不仅是你升不了,黄忠、赵云、文聘他们一样无法升职,但功劳可以积累,拿下关中,大家都会按照功绩普升,当然,那不会是明年的事情,魏将军,你要学会等待和忍耐。”

    “卑职明白了,多谢州牧教诲,卑职告辞!”

    魏延躬身告辞,离开了大帐,刘璟却没有了睡意,他久久注视着冀城,事实上,魏延的提议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案

    下辨县原本是一个两千户人口的大县,因为县城成为了汉军北伐的起点,城内一大半的民众都被临时疏散到汉中各地。

    城内只剩不到三百户人家,基本上都是为军队服务的商家,商行、酒馆、青楼、旅舍、商铺等等,光青楼记馆就有二十余家,来自关中、陇右、益州、荆州等等各地的年轻记女足有近千人。

    汉军没有随军军记,而且军纪严明,歼银民女者立斩不赦,为了解决士兵的生理需求,汉军在某种程度上便默许记馆跟随军队转移,其实这也是曹军和江东军的规矩。

    所以当汉军大营在武都县外设立后,来自各地的记馆和商家便蜂拥而至。

    除了青楼之外,县城内酒馆也同样深受士兵青睐,因为现在并不是战时,所以也允许士兵偶然喝酒,不过只能卖果酒,份量也有限制,尽管如此,各家酒馆也成为士兵极为向往之地。

    在县南城门附近有一家新开不久的酒馆,叫做兴盛楼,能同时容纳百余人就餐,在县城的十余家酒馆中也能排进前三,租赁了一座占地三亩的民宅,平时生意兴隆,兴盛楼的东主姓杨,关中人,在长安城也有一家同样名字的酒馆,下辨县这家算是分店。

    按照汉军的规定,士兵不准在外过夜,天黑后必须归营,所以县城内的各家店铺在晚上都没有了生意,天一擦黑便纷纷关门了,如意楼也不例外。

    此时已是卯时一刻,天蒙蒙亮了,城门已经开启,城外的军营内传来隆隆的鼓声,这是士兵开始起床训练了。

    因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