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356章

兵临天下-第356章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宁率领十几名骑兵一路疾奔,很快便赶到军衙,甘宁翻身下马,向军衙内走去,“军师可在?”他急问道。

    甘宁要找军师贾诩,刘璟在西征江陵前有令,他不在时,一切军务大事由贾诩决定,现在江东军战船北上,甘宁无法做主,他需要和贾诩商量对策。

    当值士兵连忙应道:“军师在后堂,正和徐长史议事。”

    甘宁立刻快步向后堂走去,此时在后堂上,贾诩正和徐庶商议民团的制度安排,荆州历史上因为长期地广人稀,一直采用火耕水耨的落后种植方式,亩产极低。

    但随着北方战乱不断,大量北方人民迁移至荆州,使荆州人口迅速增加,再加上刘表和刘璟两代州牧重视农业发展,使荆州农业发展迅速,开垦的土地也不断增加,产量也得到极大提高。

    目前荆州实行麦稻轮种,麦子以冬小麦为主,这样一来,春天时节实际上就比较清闲。

    所以刘璟便考虑建立地方民团制度,实行全民军训,这样就需要和地方协调,争取地方官府的协助。

    “州牧的意思,既然在赤壁大战时已经临时推行了民团征调,索性就利用这个契机全面推广民团制度,忙时为农耕作,闲时集中训练,以乡为营,不离开家乡,长史觉得是否可行?”

    徐庶沉思片刻道:“不离家乡问题倒不大,这次曹军南侵使民众都意识到了保卫家园的重要,说服他们参加军事训练也比较容易办到,关键是农闲时,大家都要忙碌其他活计,比如捕鱼种菜之类,一旦参加了训练,就无法再挣钱养家,对他们而言,这个损失很大,军师可曾考虑过?”

    贾诩呵呵一笑,不慌不忙道:“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解决,参加训练时,可以给予一定的钱粮补贴,弥补他们的损失,更重要是,无需天天训练,比如五天训练一天,其实影响也不大,关键是有一个制度,可以随时征集补充兵力。”

    “既然如此,我回去再详细商议一下,立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然后再讨论。”

    两人正在商议时,士兵在门口禀报:“启禀军师,甘校尉有急事求见!”

    贾诩呵呵一笑,“请他进来。”

    他又对徐庶道:“估计是江东军有动作了,长史不妨一起听听。”

    片刻,甘宁快步走进,躬身施礼,“甘宁参见军师和长史。”

    “甘将军请坐!”

    甘宁坐下便道:“就在昨晚四更时分,江东军有三艘船离开了蕲春县北上,估计很快就会到达武昌江面,我们是打还是不打?”

    “看样子江东军当真是敬酒不吃要吃罚酒了!”

    贾诩冷笑一声,正要做出决定,却想起徐庶也在,便问徐庶道:“长史有什么想法?”

    徐庶为人十分谨慎,他想了想道:“昨天下午程咨也跑来找我,说他父亲被任命为南郡太守,准备去江陵赴任,想向我们借道,当时我回答说,一艘客船便可以过去,何须百艘战船?如果一定要百艘战船过境,需要得到州牧的许可,其实就是婉拒了他们,我感觉江东在这次赤壁大战中一无所获,他们要借机闹事了。”

    贾诩点点头,“长史说得一点也不错,曹军势力北退,很长时间内都无力南下,孙氏世代想谋荆州,统一南方,现在没有北方之患,正是他们的机会,这一点州牧也有深刻认识,他不止一次说,如果不解决江东这个后顾之忧,我们也将无法西进。”

    这时,旁边甘宁道:“我也一直在考虑,既然江东想统一南方,为何我们就不能统一南方?如果我们剿灭江东,统一南方,那么我们也就有了和曹操抗衡的本钱。”

    说到这,甘宁有些不好意思道:“这只是在下的一点愚见。”

    贾诩微微笑道:“甘将军想法倒是不错,只是实现起来有点难度啊!孙家盘踞江东已有三世,树大根深,而且军队实力也在我们之上,击败他们或许我们可以办到,但要彻底覆灭江东政权,我们办不到,而且这正是曹操所希望,鹤蚌相争,他也来捡渔翁之利,所以州牧定下的方案,和江东还是以和为主线。”

    贾诩见甘宁要说话,又摆摆手笑道:“我们目的是和,但实现和的方式有很多种,战争也是其中之一,当年柴桑之战后,我们不是得了六年和平吗?”

    徐庶也叹道:“军师说得不错,东和孙权,北抗曹操,西扩疆土,这才是我们的国策,战争只是一种手段,就是为了实现这条根本之策。”

    甘宁默默点头,“我明白了,江东内部有两派,我们要打击南统派,争取南和派,所以对程普绝不能手软!”

    贾诩捋须一笑,“甘将军说得一点没错,州牧走之前有令,若是程普领兵到来,甘将军尽管放手施为!”

    长江在柴桑以东是属于江东势力范围,而在夏口以西直至彝陵则属于荆州的势力范围,而在柴桑至夏口这一段因为东为蕲春郡,西是江夏郡,所以这段长达数百里的江域,在理论上就应该是两家共有。

    但由于荆州州治武昌位于这段敏感江域内,为了保证武昌的安全,所以在孙权和刘璟达成的荆吴盟约中,就明确规定了江东军战船未经江夏军同意,不能驶过蕲春县。

    也就是说,程普派三艘战船擅自离开蕲春县北上,就已经违反了荆吴盟约。

    三艘千石战船借着东南风向北疾驶,中午时分,它们已经过了武昌县,但就在它们准备向夏口方向行驶时,前方却忽然出现了一支由三十艘战船组成的水军双翼阵型,向它们迎面驶来。

    三十艘江夏战船行速迅猛,很快将江东战船包围,三艘江东战船立刻挂上了免战旗,并开始缓缓调头,收起船帆,这就表示它们无意再北上,愿意返回蕲春。

    但甘宁却冷笑一声,下达了命令,“击沉它们!”

    围困在江东军战船周围的江夏水军发动了进攻,一颗颗滑石被石炮强劲射出,猛烈地击打在江东军的战船上,箭如雨发,从四面射向敌船。

    很快,最前面的一艘战船被击穿了船身,大量江水灌入,开始缓缓下沉,而另外两艘战船也燃起大火,士兵们吓得惊恐大喊,纷纷跳江逃命。

    仅仅大半个时辰后,三艘北上的江东战船全部沉入了长江,近半江东士兵阵亡。

江夏 第409章 截断归途

    程普一直在紧张地等待三艘战船的消息,下午时分,他终于得到了消息,两名被释放回来的江东军士兵告诉了他最坏的情报,三艘试探的战船被江夏水军击沉,两百名士兵死伤过半,其余全部被俘虏。

    这个消息让程普半天说不出话来,尽管他知道江夏军不太会让三艘战船通过,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江夏军竟然会击沉三艘战船,而且是在三艘战船准备返航之时,这便让程普既愤怒,但又感到一丝不安,江夏军的强硬态度让他意识到了什么?

    “父亲,情况有些不妙啊!”程咨有些紧张,江夏军竟然动手了,这就是战争的开端,那他们该怎么办?

    程普毕竟是江东军的第二号人物,在周瑜被孙权贬斥后,他的军方地位又得到提升,已经和周瑜并驾齐驱,在这个时候,程普已经开始恢复理智和冷静,他冷笑一声道:“我的船队没有越过蕲春县,谅江夏军还不敢把我如何?等着,看他们有什么说法!”

    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奔到船舱门口禀报道:“启禀程将军,发现二十余艘江夏军战船,正向我们驶来!”

    果然来了,程普快步走出船舱,向江面望去,只见远处出现了一排战船,离他们已经不远,正缓缓减速,看样子,他们不会靠近,这时,中间出来一艘小船,向这边快速驶来。

    船上是一名送信的军士,江东很快将他带上大船,军士行一礼,取出一封信递给程普,“这是甘将军给程将军的信,没有口信,要说话都在信上!”

    程普阴沉着脸接过信打开,开头便写着:‘江夏水军校尉甘宁致江东军副都督程公阁下。’程普不由重重哼了一声,一个小小的校尉便敢和自己平起平坐,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程普耐着性子将一封信看完,其实内容很简单,就只有一条,由于他们挑衅在先,勒令江东军战船两天之内必须驶过柴桑以东,否则江夏军将击沉所有战船。

    这就是极为强硬的威胁,就算他们停泊在自己的码头上也不行,说白了就是一条,柴桑以西的水域不准江东军进入。

    程普的脸色阴沉到了极点,他几乎要按耐不住发作了,但他知道,武昌县水寨内有两万水军和上千艘战船,他们这百余艘战船根本不是对手,他忍住了怒火,对送信军士冷冷道:“你回去告诉甘宁,我知道该怎么办?”

    军士走了,程普将信递给了副将丁奉,恨声道:“你看看吧!江夏军何等嚣张。”

    丁奉看完信,有些惊讶道:“这个甘宁竟然想把我们赶出蕲春水域,这简直太不可理喻了。”

    程普终于冷静下来,沉思良久道:“甘宁从来就不是鲁莽之人,此人很有头脑,我估计这不仅是甘宁的意思,这应该是整个江夏军的态度,甚至是刘璟的授意,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刘璟应该知道了朝廷任命我为南郡太守之事,所以他率军西征江陵,同时把我们赶回江东。”

    “那我们该怎么办?”

    程普冷冷一笑道:“我相信甘宁一定会攻击我们战船,不妨先忍下这口气,返回江东,此事让吴侯来定夺,正好他们击毁了我们三艘战船,让吴侯找刘璟要一个说法。”

    说到这,程普当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启航,返回江东!”

    。。。。。。。。。

    夜幕笼罩下,一支由两百艘战船组成的水军船队正在汉水江面上疾速列队行驶,战船排成三列,延绵十几里,在江面宽阔的江面上显得蔚为壮观。

    这支船队是从夏口出发,运载着一万精锐的江夏军,由大将文聘统帅,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是襄阳城,截断襄阳曹军的北归之路。

    此时船队早已经过了宜城县,离襄阳城只有五十里不到,船帆在东南风的劲吹下鼓成了半球,使船速快疾如飞,照这个速度,船队天亮前便可以抵达襄阳。

    文聘站在船头上,默默地注视着黑黝黝的江面,他心中颇为感怀,当初他们实施战略撤退,离开了襄阳,很多人都感慨此生再有没有机会返回襄阳,当时军中普遍认为曹军不可战胜。

    甚至包括文聘,他也没有多少信心能战胜曹军,但事实却证明了他当时的悲观,仅仅半年多后,他们又重新杀回襄阳。

    如果说从前是因为刘表最后的遗言才使他决定效忠于刘璟,与其说是对刘璟的效忠,不如说是对刘表的效忠,而现在,赤壁大战的胜利使他的心态有了微妙的改变,那就是他对刘璟的忠诚的基础变了,刘表已经在他心中渐渐淡去,而对未来的信心却在一天天加强,尽管前路会有坎坷,但他相信刘璟最终能统一天下。

    “师父在考虑作战吗?”

    不知何时,徒儿蔡进出现在他身边,蔡进在赤壁之战中跟随黄忠守卫军营和看押战俘,没有得到渡江作战的机会,尽管如此,他也积功升为别部司马。

    文聘摇了摇头,“我没有考虑作战,我是在想州牧此人,和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