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兵临天下 >

第114章

兵临天下-第114章

小说: 兵临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老爷子听得一头雾水,他不知道刘璟之事,更不知道刘璟的身份,不过陶老爷子毕竟是久历世事的老江湖,刘璟的姓氏就让他有些敏感,而且他感觉得出,孙女似乎挺喜欢他。

    他见刘璟身材高大魁梧,相貌英武,一表人才,心中便明白了几分,不管刘璟是什么人,既然是孙女请来的客人,那就是自己的贵客。

    老爷子呵呵笑道:“公子请起!”

    刘璟站起身,又迅速瞥了一眼陶湛,见陶湛抿着嘴,眼中带着赞许之意,他心中有些发热,这算是陶湛正式把自己介绍给她的家人吗?

    “璟公子是哪里人,听口音不像是襄阳人,倒有点像琅琊泰山一带的口音。”

    “回老家主的话,晚辈是山阳郡高平县人。”

    陶烈一怔,随即动容,“莫非公子是州牧家人?”

    “州牧是晚辈的大伯。”

    “原来璟公子是州牧之侄!”

    陶烈这才恍然,他有点埋怨地看了孙女一眼,仿佛在怪她为什么不早告诉自己,陶湛娇笑道:“祖父不要想得太多,璟公子此来,和州牧没有关系,他是孙女邀请而来,特地给祖父拜寿,没有别的重任。”

    话虽这样说,可刘璟的身份摆在这里,不能怠慢了,陶烈又连忙问道:“你父亲呢,他不在府上吗?”

    “父亲好像有贵客,特地去码头迎接去了,所以就由孙女来接待璟公子,祖父,我想带璟公子四处走走。”

    若是往常,陶湛说什么都行,但此时,陶烈心中略略有些不快,自己儿子糊涂,跑去接什么贵客,难道刘表的侄子还不够尊贵吗?他没有答应孙女的要求,吩咐她道:“去把你二叔找来!”

    陶烈又笑眯眯对刘璟一摆手,“璟公子请坐!”

    。。

    就在刘璟初到陶府的同一时刻,在柴桑城东的另一幢大宅内,几名身材魁梧的黄祖亲兵将绑缚得结结实实的黄勇带进了一间屋子,“放开我,你们这帮混蛋,我要杀了你们!”黄勇拼命挣扎,大吼大叫。

    屋子里,黄祖负手站在窗前,脸色阴沉如水,就在刚才,蔡瑁之子蔡逸令随从送来一封信,是蔡瑁的亲笔信。

    信中证实了黄祖的猜测,刘表已经开始全面从世家手中夺取军权。

    蔡瑁原本是军师参赞军务,现改为军师参赞政务,一字之差,就剥夺了蔡瑁主管军队粮草辎重的大权,改由治中邓义担任。

    信中还证实,刘表已经决定调黄忠出任长沙郡都尉,率军五千驻守长沙郡下隽县。

    尽管暂时没有刘璟的任命,但蔡瑁还是提醒黄祖,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被刘表抓住把柄。

    黄祖深以为然,黄忠率五千军驻守下隽县,那里离江夏郡最近,距柴桑只有一天的路程,这就是刘表对自己的旁敲侧击。

    刘表夺取世家掌军之权,除了蒯良长子蒯孝贞是南郡都尉,掌握五千军权之外,其余掌军权者就是蔡黄两家了,尤其是自己,掌控江夏郡大权,刘表岂会放过自己。

    这个敏感之时,倒真不能轻举妄动,被刘表找到派兵江夏的借口。

    这时,黄勇被亲兵强行带进了房间,黄勇发疯般地大吼:“父亲,你让我去杀了那个刘璟!”

    黄祖大怒,冲上前狠狠地给了黄勇一记耳光。

    。。。。。。。。

第二卷 江夏 第127章 承诺

    黄勇从小到大,都一直被黄祖娇宠,他无论相貌和性格都和黄祖很像,极得黄祖欢心,再加上他从小练武勤奋,练出一身高强武艺,更让黄祖另眼相看。

    虽然黄勇脾气暴躁,心狠手辣,但黄祖一点也不在意,自己年轻时也是如此,过了这段年龄,到了三十岁以后,他就会慢慢懂事,学会控制自己。

    所以黄勇发疯似的追求陶湛,黄祖也没有太过干涉,只要黄勇不娶陶湛为妻,做个侍妾什么的,他就不管。

    但今天,黄祖才第一次后悔了,他不该这么纵容儿子,导致他毫无顾忌,不计后果,极可能自己的基业就会毁在这个逆子手中。

    黄祖见儿子瞪得血红,俨如野兽一般的凶光,他又抡起胳膊,再次重重地搧了黄勇一记耳光,咆哮如雷,“你胆敢动他一根毫毛,我就剥了你的皮!”

    黄勇也从未见父亲如此暴怒,心中终于有了一丝胆怯,他的嚣张气焰被打下去了,深深低下了头,一言不发。

    黄祖知道以儿子的头脑,是无法理解复杂的官场斗争,他也不想给他解释,挥了挥手,命手下将他带走。

    “主公,要把公子继续关押吗?”亲兵伯长小声问道。

    黄祖有些心烦意乱,他要马上赶去夏口,督促夏口驻兵,把这个闯祸精放在柴桑他怎么能放心,想了想便道:“把他送去武昌,让他兄长好好看管,就说是我的命令,不准他出门一步!”

    几名亲兵将黄勇带了下去,黄祖又取过蔡瑁的信看了一遍,刘表蓄势待发,就不知他下一步对江夏采取什么行动,这一刻,黄祖心急如焚,他要立刻赶去夏口部署。

    。。。。。

    刘璟在陶府的住处位于东院的西北角,是一个独立小院,包括王泰在内的十几名手下都一起住在这间小院里,能享受独院待遇的贵客并不多,除了刘璟外,也就只有代表州牧来贺寿的刘琮了。

    刘琮住的院子不远,离刘璟小院只有数十步,吃罢午饭,刘璟小睡了半个时辰,养足了精神,晚上他要开始练武,这几天他在路上耽误了,早已心急如焚。

    “公子这次准备在陶府呆多久?”徐庶坐在一旁笑眯眯问道。

    刘璟长长伸个懒腰笑道:“我也不知道要呆多久,关键是伯父准我几时返回襄阳?”

    “其实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可以的话,公子尽量呆久一点,和陶家建立交情。”

    刘璟有些奇怪地看着徐庶,他知道徐庶不是随便开口的人,今天上午,自己和黄勇那样针锋相对,他都一言不发,现在他忽然提到陶家,必然是有所指。

    “元直不妨明说。”

    “今天上午我和赵管事谈了一会儿,我才知道陶家实力之雄厚,他或许是说露嘴了,陶家在江东的沿江地界,竟有三十余座大仓库,粮食和盐的生意做得极大,虽然具体数目不详,但还是让我深感震惊。”

    刘璟点点头,“仅从陶府来看,就觉得他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户人家,他们很低调,让人无法相信他们竟然是南方第一巨富,富可敌国,这也是他们的聪明和无奈之处。”

    “公子,我的意思是,将来有一天,公子以江夏为基业,那么陶家如此雄厚的家业,能给公子带来什么好处?”

    刘璟负手站在窗前,远远凝视着窗外,半晌没有说话,徐庶又继续道:“陶家非常聪明,将财富分散各地,就算占领了陶府,也拿不到财富,只有让陶府心甘情愿地掏出来,这就是我劝公子和陶家建立交情的缘故。”

    刘璟还是没有说话,只是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下午,一辆马车驶出了柴桑北门,继而又调头向西而去,马车两边,除了刘璟的十几名手下外,还有陶府的上百名带刀家丁,陶湛已被陶家的重点保护,由于黄勇上午还在柴桑出没,陶家格外小心。

    刘璟骑马跟在陶湛马车旁,一路出城,陶湛始终不语,刘璟也感受到了陶湛的情绪变化,她的情绪似乎很低沉,刘璟,没有打扰她,他感觉她的情绪不好似乎和她母亲有关,刘璟在中午时,已经从小包子口中得知了详情。

    服侍陶湛母亲的一名丫鬟从老家探亲归来,不久便病倒,随即陶湛母亲和另外两名丫鬟也先后倒下,最早病倒的丫鬟已经死了,而陶家发现及时,隔离了陶湛母亲和另外两名丫鬟。

    但这几天正逢陶老爷子寿辰,拜寿之人极多,陶家怕出事,便将三个病人送去城西一座比丘寺隔离,那是陶家供养的比丘佛寺,陶湛母亲也不止一次在佛寺内修行过,这一次,也是希望她能得到佛祖保佑的意思。

    一路平安,没有遭遇任何骚扰,约行了十几里,前方一片竹林中出现了一座佛寺,佛教在东汉时传入中原,渐渐开始普及,不过在汉末时还没有完全被民众接受,只是被上层社会信奉,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佛教才开始大规模普及。

    陶家也是柴桑为数不多的信佛人家,他们在柴桑一带修建了两座寺院,一座位于城南,供奉僧侣百余人。

    另一座位于城西,是一座比丘庵,由百余名信佛的女修士在这里修行,但没有出家,也不是长住寺中,只是修行时,来这里暂住一段时间,包括黄祖的母亲有时候也会来这里修行,平时只有几名女信徒看守寺院。

    马车缓缓在寺庙前停了下来,陶湛从马车里出来,低声对刘璟道:“我母亲病倒了,暂时住在这里,有专人照顾。”

    刘璟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估计是某种传染病,隔离是应该的,但只要隔离有效,住在府内也无妨,搬出府隔离对病人的身心打击很大。

    应该陶家怕传染给客人,所以把她搬出来了,而且刘璟知道,只要不直接接触,及时洗手,其实问题也不大。

    陶湛又小声道:“本来我不答应,但父亲说是母亲的意思,母亲信佛,她希望能得到佛祖保佑,我也就同意了。”

    刘璟心念一转,这倒也不错,在佛寺中养病,信徒的心理上也是一种安慰。

    “走吧!我们进去看看。”

    刘璟陪同陶湛走进了佛寺,来到一座小院前,这里有七八名侍女伺候,他们正好遇到一名医匠出来,陶湛连忙问道:“李先生,我母亲情况怎么样?”

    医匠苦笑着摇摇头,“情况没有恶化,不过我怀疑是伤寒,我已建议令尊尽快去长沙郡请张太守,就不知张太守有没有时间。”

    长沙郡张太守,也就是汉末名医张仲景,他医术极高,尤其对治疗伤寒有独到之处,去年秋天出任长沙郡太守。

    正是张仲景的努力,使得荆州民间都懂得了一些常识,比如发现有传染病要立刻隔离,这就在无形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刘璟在旁边道:“要不要我去一趟长沙,把张太守请来?他应该会给我这个面子。”

    “这倒不用了,祖父早年曾在南阳郡为官,和张家的交情很深,只要父亲写封信去,他肯定会赶来。”说到这,陶湛感激地看了刘璟一眼。

    “公子请在外面稍候,我去看看母亲就回来。”

    陶湛快步向院子里走去,刘璟背着手在院子外踱步,片刻,陶湛快步走出,眼睛红红的,小声道:“公子,你能不能进来一下,我母亲想见见你。”

    刘璟默默点头,走进了院子,跟着陶湛进了房间,房间里光线阴暗,充满了浓浓的药味和刺鼻的石灰味,墙角和地上洒满了石灰,旁边靠墙站着两名侍女,努力忍受着石灰的刺激。

    窗子上都刻意罩上了布,在靠窗的床榻上罩着一层薄薄的纱幔,纱幔中躺着一名妇人,脸庞枯瘦,双眼深深凹陷下去,脸色蜡黄,没有一丝血色,,虽然病情严重,但依然看得出她年轻时的秀美。

    陶湛上前两步,在她面前跪下,握住她的手,忍住泪水低声道:“娘,他来了。”

    黄氏看见了刘璟,眼中露出欣慰地笑意,刘璟也走上前,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