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 >

第26章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第26章

小说: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一千斤,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便宜了,咱们总不能因为自己想要买便宜粮食,就把望人家掌柜的倒霉不是,再说了,这就是有更多的,谁知道下一次是不是咱们沾便宜,还是有多少得多少的好。“
  他这话说的洒脱,还仁义,那钱大海听了也是点着头。
  “确实是这个理,倒是姑父贪心了,这一千斤咱们这骡车运也是正好,若是在多了,只怕还不能一次弄走了,没的到时候还弄出什么岔子来,好了,二子,你且在一旁看着骡子,兴哥儿,搭把手,一共也不过是二十袋,咱们一人一边,快些装完了,也好早些回去。“
  海边的汉子,常年与风浪搏击,和渔网较劲,这力气那是绝对不小的,贾环就是想要帮忙都没能插得上手,不过是一会儿的功夫,那一个个米袋就全都倒了那骡车上。甚至因为那骡车称重有限,钱大海连坐上去都省了,就在一旁跟着走,兴哥儿还在后面搭着手推,只为了能让这车顺利的往回赶。
  看着那车子一点点远离了县城,贾环回头又看了一眼那城墙,伸手摸了摸自己身上的那个装着银子的钱袋,嘴角挂上了满足的笑容。有了这些米粮,有了这怀中的银子,这个家眼见着就要彻底发达了,这日子有了指望,家中上学的银钱也充足起来,他是真的很有成就感啊!
  “二子,发什么呆,赶紧的,咱们可要赶在天黑前进村呢,对了你不是说,要给你舅舅家也分上些便宜粮食?走快些,兴哥儿,你那两个舅舅家,这粮食给分多少?五十斤一家差不离吧,那两家我知道,这银钱可没多少,自家还种粮食,这会儿也不知道有没有存粮,若是有,这就是便宜,也未必会要呢。“
  招呼了一声贾环,见着他这小娃子没有走丢,钱大海终于抑制不住今日一天经历刺激之后的兴奋,和兴哥儿这个晚辈絮絮叨叨的说起了闲话,试图用这不断的说话来分散自己那有些恍惚的心神,只是那前言后语中明显有些不搭,还是能看出他这会儿内心的不平静的。
  何止是钱大海?就是兴哥儿这会儿也依然有些不敢置信,他也是在确认粮食确实到手,在确认五两银子没让人骗了去之后,才反应过来,如今他们家似乎已经不是以前了,那五两银子就是真的让人骗了,也不至于伤经动骨了,这样一个事实实在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他甚至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梦中一般,即使搬运粮食出了一身汗,却依然不能减弱那梦幻一般的感受,所以这路上难得也多话起来,只有贾环,带着那满足的笑,就在他们身后,不言不语。

  ☆、第36章

  或许是情绪也能带动人的脚程,这三人说说笑笑的,好像才走了没有多久,就到了秋山村,贾环知道这五文钱的粮食若是在这里让这秋山村的人知道了,那恐怕这粮食也不用运到村子里了,一会儿就能你让人全搬空了不可,所以他也没有大明大方的将整个车都赶到村子里去,而是直接让兴哥儿跑了一趟,将两个舅舅喊了过来,每人给了五十斤,正好一人一袋,至于钱,也不让他们立马给,免得太过惹眼,只是告诉舅舅们,等家中起屋子的时候,用给的帮扶礼金的名头给自家娘送去就是。
  五十斤粮食那就是足足二百五十文,贾环很怀疑,他就是不怕惹眼真要让舅舅们这会儿拿出来,这两家人是不是真的能一下子给出来,毕竟这两家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往日里除了种地,这收入并不多,即使家中有些银钱,只怕也是今天得了,明日就买了家中必须的东西,存不下多少来。能存下百十文钱,估计都是好的,毕竟这两家人口多。
  如今他不要他们立马拿出钱来,即使现在这钱没有,有了粮食,他们两家平日里的花销上就省下了一大笔,如此一来,有一个月上下的功夫,凑齐二百五十文还是容易的,再不济,这粮食他们若是转手卖出去,即使只是按照粮店的十文钱卖,也能一下子翻个倍,变成五百文,到时候给自己家送来一半的钱总是有的。可以说贾环真的是为两个舅舅家已经想的不能在周到了,甚至连他们拖延银钱的借口都帮他们找的那样的光鲜。也是因此,这两个舅舅脸上那神色真是欢喜的怎么看都在发光一样。直说这外甥的好。
  兴哥儿脑子不笨,或许一开始还不明白贾环的用意,可是等看到两个舅舅的神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忍不住也别有意味的看了贾环一眼,只是他心知肚明却也不会多嘴就是了。
  等两个舅舅欢欢喜喜的带着米粮回去,兴哥儿他们也立马快速的往家中赶去,这会儿这三人心里最大的事儿或许就是回家了,在外头他们怕财露了白,让人惦记了去,可到了家那可就能放松了不是,对着旁人或许不能细说,但是对着家人难不成还能憋着?这对于他们来说,那真是这一辈子都难得遇上的大喜事儿,不说出来,估计他们晚上都别想睡觉了。
  当然回去了之后,也不是立马就能完事儿的,还有一件大事儿,那就是米粮的事儿要处理,三人进了村子,除了将五百斤米线放到山洞中,作为起屋子时候吃用和分发当做工钱的存货之外,剩下的还有足足四百斤。(起屋子约莫需要十人,即使为了赶工,人员翻倍,用上二十人,半月下来分发也不过是三百斤,加上这十五天每日供应工人一顿午饭,估计十斤一日,那就是一百五十斤,自然也就要四百五十斤,剩余五十斤作为家中存粮,故而留下了五百斤。这个数字还是很符合的。)
  四百斤这样便宜的粮食钱大海第一个不会放过,自然立马也要了一百斤,他手头有钱,直接从怀中拿出了半两的碎银子,递给了兴哥儿,虽然是亲戚,可是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他可不想沾晚辈的便宜,再说了,这样便宜的粮食,已经占了大便宜了,不能不知足,若不是想着这村子里人口众多,大家都沾着亲,不好将这好处占尽,他实际上就是全吃下也不是不成的,毕竟他家也将起屋子了,这粮食花销也是不会小的呢。
  留下的三百斤根本不用兴哥儿张罗,村长听说后立马过来主持了这事儿,家境不好的多分些,好的少分些,他自己更是只要了二十斤,意思了一下,保证每家都能用上这样便宜的粮食,给大家都得些好处,如此一来,各家几乎都对贾家心存感激,直念叨这老贾家的孩子是个重情义的,当年各家不过是对他们孤儿寡母的行了那么一点点善,如今有了这样大的好处,也不吃独食,念着大家伙儿,让大家都得了这样的好处,要知道即使只是像村长这样,得了二十斤的,那也是直接俭省了足足一百文,这对于渔村人家来说,绝对不是一笔小钱了。
  也就是如今,靠着这小半年的海螺之类的花样往外卖,各家才多多少少有了些结余,不然他们的日子,比秋山村贾环家那两个舅舅还不如些,你说这样一算,这一百文又该是多大的人情?
  自家孩子得了村人的赞扬,齐氏那是最高兴的,若不是记着家中的粮食那是为了起屋子用的,她都恨不得在拿一些出来,让大家多赞上几句呢,不过即使这样,她还是忍不住高声说了几句自家的打算,说是这起屋子的时候,来帮忙的一人给一斤米粮,一条鱼。
  原本是想说出来让大家都高兴高兴,到时候人手多些,速度快些,可不想不说还好,一说,这众人反而愣住了,神色有些不对,贾环立马反应过来了,这是自家当了出头的椽子,惹了众怒了,你想啊,原本这起屋子,都是村中大家帮忙,除了一顿饭,没有别的好处,这样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都成了定例了,你倒是阔气,一下子开始给好处了,那以后别人怎么办?他们也想修屋子,起屋子的人怎么办?跟着一起给?这负担可就一下子上去了好大一截,绝对超出了他们的预算,不一定能负担的起,可若是不给呢?那岂不是让人骂吝啬?
  贾环想到了这一点,他马上就开始补救。
  “各位叔叔伯伯们,我家的情况大家也知道,这屋子本来就破旧,如今过了一个冬日,更是直接塌了一半,我家这么些人,到如今还住在山洞里,实在是不成样子,所以我们想着,这一次起屋子,往日那样早饭过后开始,下午太阳下山就歇工怕是不成了,为了赶工,说不得会做的晚些,用力气的事儿也多些,甚至可能这地还没开冻就要开始挖地基,只为了更最早将屋子起起来,让我们这一家子能有个像样的家,这样一来,若是还按照原来的只给帮忙的人一顿饭吃,实在是太过了些,亏待了大家伙儿,在说往日,咱们家没有转运的时候,也没少得大家的帮扶,如今好歹宽裕了,也想回报大家一二,只是这平白给大家送东西,大家伙儿估计也不会要,那样也是看轻了大伙儿,所以我娘就想着用这个方式弥补大家,一来是算回礼,二来也请大家好歹帮忙多加把劲,让我们也好早些住上新屋子。“
  贾环这么一解释,虽然这还是有些破坏规矩,可是理由大家却已经能够接受了,因为工程赶工,时间提早,还加大了工作量,所以给补贴点工钱,这个理由还是能说的过去的,其他人家要是也起屋子,只要时间宽裕些,不赶的,不用这另外给好处的法子,也不算是吝啬,不会将大家伙儿顶到了墙上。
  再加上这会儿大家正享受着贾环带来的好处,回头想想自家如今能宽裕的想到起屋子这样的大事儿,算起来也是沾了这贾环两兄弟的光,自然有些不好听的话也就说不出口了,而这会儿齐氏也多少意识到了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不妥当,没有能顾忌到集体,立马也扯了两个往日关系不错的媳妇在一边小心的说着讨好的话,这场面这才缓和下来。
  村长看着这样子,皱着眉头,颠了几下手里的粮袋,随即也跟着说了几句。
  “老贾家的屋子要动工确实还真是要给些工钱才是,这一次你们不是说要多买上一亩宅基地嘛,还要建瓦房?这样一来,这好些工可不是咱们这些打渔的人能干的,只怕要去隔壁村子请会的人才行了,自家村子的人帮扶着干活,不给好处成,旁人能不给?总要给人家点工钱的,可话又说回来了,给了旁人,自家村子的邻里就能慢待了?那也是不成的,所以啊,还不如就这样,一视同仁都给些,自家村子里的人多做些,让那些外村的手艺人只做咱们不能做的,如此一来他们轻松些,给的不多也能凑合,自家村子里的人劳累些,可也能补贴家用一二,这才是正紧的道理。“
  村长说话那就是有水平,贾环转头看向他的眼神都闪着光了,这话到了他嘴里这么一说,就好像这给些米粮什么的,变成了贾家生怕村人委屈,是为了让干活的人更加公平些这才这样做的,十足的用心良苦,贾环深刻的意识到果然,这语言的艺术自己还是修行的不到家啊,若是一开始就往这个地方引导着说,只怕这会儿大家会更能接受,甚至还会觉得贾家人厚道什么的。
  贾环忍不住想到了以前在贾府的时候,那些个比他这个正紧的贾家子弟还得宠的丫头们,似乎也是这样一个个嘴皮子最是利索,什么话到了她们嘴里,都好像能立马变上一个味道,满嘴皮子的忠心可嘉,一个个都是全心全意为主子着想,可事实上呢?他可是最早从牢里被放出来的,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