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重生潜入梦 >

第889章

重生潜入梦-第889章

小说: 重生潜入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他是否能真的保全住自己这些人,反正俄罗斯那边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安全,尤其是在惹翻了老美之后。
    “这确实是个问题,我老了,肯定跑不过你,而且你把我孙女也拐跑了,断了我的后路。不过谢尔盖提醒了我,我已经和伊丽萨谈好了,等她生完孩子之后,就会带着瓦尼萨和你的儿子也回到俄罗斯老家去,所以我也得给她留下点资金,也是五亿吧?就当是你踩我的补偿了,倒时候我肯定努力把你托上飞机去,绝不趴下。”洪涛一句玩笑话,五亿又没了,罗曼对自己这个决定很得意。其实对他来说,五亿、十亿都没什么用处了,他自己的钱都花不完,伊丽萨和瓦尼萨又找到了洪涛这么一个靠山,如果他再能给孙女弄一个额外保险,就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
    “我看看啊,辛格这里算好了,我是还是60%,谢尔盖和拉茨是14%、小五和黑子是12%、罗曼是10%,那还剩14%的空缺,没人要了是吧?好,我自己掏钱补上,不过这个股份不是我的,这是莉莉、拉达、辛格、贝利维、梅琳达、欧阳清她们6个人的。我其他的子女都有他们的基金保证,而且我也不会让她们参与到这件事情里来,因为这件事有风险。既然大家愿意跟着我冒险,就得有收获才成,每人2%的股份,就当是我给大家的风险补偿了,这是大家应得的。剩下的2%先留着,说不定以后还有人会加入我们这个核心,倒时候再说!”洪涛觉得让莉莉她们跟着自己冒险,却只能拿和其他女人一样的待遇,很不公平,所以自己掏钱分出去一部分股份给她们,也算是一种鼓励吧。
    “这是你自己家的事情,怎么处理都可以。下一步是不是就该向内陆发展发展了?这几个月里,从内陆来了不少当地人,都想这里找点活干,但他们有的连英语都不会说,更不认字,工地上也没有更多的活儿给他们,总不能让你那个教会一直养着他们吧?”罗曼结束了股份分配的话题,开始说起他工会方面的困难。罢工这个玩意不能老搞,那样就会把工人养懒,但是加入工会的人越来越多,工会却无法替他们争取到足够的工作岗位,这也是个难题。
    “这是好事儿,说明我们的影响力开始扩散了,解决的办法嘛,只能是先试试,这么大的布局咱们谁都没搞过,正好练练咱们管理国家的基本功。我是这么想的,光靠这些工程解决不了多少人长期的就业问题,还得想别的办法。农业其实是最容易占用劳动力的产业,可惜我们现在根基还不深,不能去碰土地的事情,太敏感了。但是我们可以从海洋上下手,这里的渔业资源很丰富,但是捕捞手段很落后,与其让外国公司去把这里的鱼白白抓走卖钱,不如让这里的人自己去做。成立渔业出口公司,用渔船当做无息贷款发放给本地人,由他们去捕鱼。然后渔业公司按定好的价格统一收购,再建立初级加工厂,把这些鱼加工冷冻之后,出口到中国去,不管成本多少,都要比其它国家的便宜一点点。这样一来,我们就不是白花钱养着本地人了,而是给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如果成本控制得好的话,说不定还不赔钱。”洪涛拖着腮帮子琢磨了一会儿,想出一个他认为比较简单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非要出口到中国去?路途遥远,运费就要增加很多,干嘛不直接出口到美国或者附近的国家?”莉莉提出了她的疑问。
    “美国自己的渔业就很发达,竞争太激烈了。这个竞争不是价格问题,那些渔民工会可不是好惹的,你砸了他们的饭碗,他们能让政府告咱们倾销,不光不买咱们货,还得罚款!周围的国家也一样,谁都会保护自己国家的产业。因为这点小事儿,把周围国家都得罪了,不值当。咱们本来就是要花钱而不是挣钱,只是在琢磨如何让钱花得更有效率。”洪涛回答了莉莉的疑问,她只考虑到经济问题,但没考虑政治因素。
    “出口到中国就不会有反倾销问题?”莉莉还是没明白。
    “中国的渔业也很发达,但是人口太多了,是美国的六倍以上,市场需求量非常大。而且中国近海的鱼类资源很匮乏,远洋捕捞的成本又很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我们去了不光不会引起反感,还是那里正需要的,只要价格合适,卫生符合要求,我就有能力做成这笔买卖,别忘了,我自己就是中国人。”洪涛一边给莉莉解释,一边也自己把思路捋了一遍,越来越觉得这件事儿可以做。
    “洪,你忘了一件事,伯利兹政府和湾湾建交,和中国没有外交关系,想把鱼卖到中国去,应该不是那么容易吧?”谢尔盖对做生意不太在行,但是他对国际形势比较敏感,一句话就把洪涛说愣了。
    “艹!我把这件事儿给忘了……是啊,这是一个大问题,本来我还想把伯利兹的木材也卖到中国去呢,这里产的红木在中国是非常好的木料,用来制作高档家具,价格非常贵,也非常好卖。另外木材加工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没什么技术壁垒,很适合这里的低工资人群。但让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个大问题啊!”洪涛吧嗒吧嗒嘴,终于承认谢尔盖这次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不会从伯利兹进口一针一线的,这是原则,别说王风,就算王风他爷爷也没用。(未完待续。。)

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谁是正确的?
    “可以让中国取代湾湾的援助,这样伯利兹政府就会和中国重新建交,每年不过一千多万美元,还不一定是现金,任何形式的援助都算。这些钱投入进来,承包商还是你的公司,还能收回来一部分。你那么多钱,先付十年的怕什么?”梅琳达对洪涛用钱砸她,但是不事先和她打招呼的事情有点不高兴,此时找到了机会出言挤兑洪涛。这个人吧,就是矫情,你说平白无故给她2%的股份,她还倒不高兴了,要是一点不给她,她反倒没啥感觉,整天踏踏实实干活。
    “……也是个办法啊!这个问题早晚要解决,否则以后我还怎么回国啊,不成了卖国贼啦!但是不能由我们出面来提这件事儿,万一被打上中国烙印,咱们的计划就得泡汤!得找个合适的人选,由他出面来帮咱们主动向中国提出这个要求,可是谁合适呢?”洪涛听出来梅琳达这是话里有话、夹枪带棒的,但他没计较。梅琳达这句话反倒提醒了他,这个问题还真得尽快解决,否则让中国政府知道自己在暗中帮助一个亲湾湾的外国政府建设国家,那自己以后还就真在中国没啥腾挪的空间了,不说不让自己回国吧,反正再想在国内顺利投资就基本别想了,这是一条红线!
    如果自己能把伯利兹政府拉到中国这边来,多少也算是为国家做了一点贡献,往政府脸上增了光,以后再聊点什么事儿就好聊多了。这件事儿对自己好处很多,值得去做。伯利兹要想发展起来。只有两条腿走路,一个就是紧靠美国。一个就是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缺一不可。
    现在去靠美国。还太早,因为伯利兹的基础建设太差,拿不出什么产品向美国出口,太基础的产品人家也看不上。但是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卖到中国去,就算不换钱,换回来中国的轻工业产品也能满足伯利兹国内的需求,互补性很强。而且中国目前正在高速发展阶段,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只要是它需要的资源。都会一口吞下,基本不会设立太多的障碍,比和美国那种规则完善的市场做生意要容易的多。
    但是有一个问题洪涛还需要留意一些,那就是美国人的态度。自己在这里装神弄鬼人家可以不搭理,但自己如果插手湾湾的问题,美国人是不会坐视不理的。所以这件事儿绝对不能自己去干,也不能由自己身边的人去干,只能由一个不太相干的人去做,做得还得合情合理。
    由谁去做?怎么做得合情合理?洪涛还没想好。不光他想不出来,罗曼他们一时半会儿也都想不出来。洪涛只好宣布散会,这是一件事关计划成功与否的大事儿,不能匆忙做决定。必须保证万无一失。一天想不出来就一周,一周想不出来就一个月,一个月想不出来就一年。反正自己有足够的资金撑着,还不急于让伯利兹的产业进入盈利模式。
    目前要做的就是先把伯利兹国内的产业规划做出来。然后从基础做起。海滨的度假村先不急于建设,因为洪涛手里没有基建队伍了。所有承包商全在赶工大金字塔、发电厂和机场呢。再多雇佣基建队伍来伯利兹城,不光价格昂贵,后勤保障也供应不上了,现在徳。贝利维航运公司的6艘海轮已经都快忙不过来。
    成立渔业公司的的事情也急不得,渔船肯定不能向外国购买,那样成本太高还对伯利兹国内没有什么促进作用。生产几十吨的小渔船,完全可以在伯利兹国内建设小型造船厂,然后买来原料自己生产。这样哪怕成本比直接采购还高,也是值得的,因为这些造船厂会解决大量伯利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能为伯利兹培养一批产业工人。
    这件事儿可以马上启动,先用徳。贝利维航运公司的名义,在伯利兹南部海港蓬塔戈尔达、中部海港丹格里加、北部海港伯利兹城分别建造三座小型造船厂,不用追求规模,只要能建造一百吨之内的铁壳渔船就足矣了。至于建造的船型和技术工人,根本不用向发达国家购买,也不用去雇佣大造船厂那些昂贵的技术人员,只需要去中国招工就可以了,用雇佣欧美技术工人同样的工资,可以雇来3个以上的中国技术工人。而且他们还自带船型设计和造船技术,连专利问题都解决了,因为国内那些小渔船根本就没专利,谁会谁就造。
    光有渔船还不够,捕捞回来的鱼必须先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才可以,这样的话,还需要在岸上建立加工厂、还需要有冷库、还需要更多的发电厂、还需要购买有冷冻设备的远洋运输船。这些玩意洪涛决定暂时先不去投资呢,不解决伯利兹和中国的建交问题,投资也是白投,生产出来也卖不出去,白扔了。
    不过有一个产业可以现在就上马,那就是木材加工。伯利兹整个国家,除了南部的山区之外,基本都笼罩在原始森林里,森林覆盖率超过了70%。这些原始森林在当地人眼里屁用没有,但是大量大叶桃花心木,是非常好的高档家具原料,在中国被称为美洲红木或者美洲黄檀木。
    除此之外这里还盛产一种灌木,到处都是,烧火都嫌烟大。可是欧阳清说那些都是好东西,是一种中药材,叫做苏木,也叫苏枋。国内都要人工培育,这里和野草一样长,不利用白不利用,只需要雇佣当地人把这些灌木砍倒,枝条收集整齐,晒干之后捆好,随着出口木材的船只运到中国去,就不是一文不值的破树枝子了,身价立刻翻十好几倍,成了中药材。可是这笔买卖同样也只能和中国做,因为中药这个玩意,别的国家不太认。白给人家都不要。
    伐木、阴干、粗加工,这些工序都可以提前做。木材不怕放,也不会烂。以伯利兹的人口基数。不可能有过多的劳动力去从事木材加工行业,产量肯定高不了,先弄一个小型的木材加工企业出来,从砍伐开始,慢慢的把整条产业链摸索出来就可以了。
    其实伯利兹的自然资源相对来说还是很丰富的,这里盛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