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宜室宜家第315 >

第231章

重生宜室宜家第315-第231章

小说: 重生宜室宜家第31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大好吧?”
方氏有些犹豫,华道安父子虽然投靠了荣安堂,但是毕竟不是卖身,他们都慢有大志向的人,先前修筑河堤时,愿意过来帮忙,主要还是他们初来乍到,与荣安堂之间互相不了解,所以需要有这么一个接触的机会,如今荣安堂已经正式接纳了他们,而华顼也明确表示,支持他们参加下一场秋闱,眼下人家父子都在闭站苦读,这时候再把他们请出来,恐怕不大合适。
“怎么不好?道安叔父与华闾堂兄是注定要走仕途的,为官者,岂是光读书就能当得好的,如今正是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一下官场的时候,别的读书人求都求不来的好机会,他们岂能往外推。再者,他们父子只顾读书,不事生产,家中事全靠宜人姐姐一人独撑,前些时候我问过宜人姐姐,平日也只她替人做些绣活儿,才有一点进项,眼下吃用的银子,还是咱们家给的那得笔安家费,入不敷出,能支撑多久。
让他们暂时给爹爹当个幕僚师父的,也是一个进项不是。” 
华灼振振有辞,其实说来说去,她还是舍不得让父亲太劳累,华华道安父子都不是那种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当年投靠十五姑太太的时候,也跟在泰姑老爷手下做过事,对官场上的一些门道,那是门清的,要心机有心机,要能力有能力,这么好使的人手,摆在那里不用岂不是可惜了,有他们帮忙做事,父亲能省不少心力呢。
当然,能顺便帮华宜人一把,她也是非常乐意的,华宜人骨子里有傲气,不肯接受荣安堂的接济,连华灼付给她的幕僚银子都不肯收了,认为眼下不是京城中,华灼也不用她帮衬,宁可自己多做点绣活儿补贴家用,只是她一个女孩子,又是初来淮南府落脚,人生地不熟的,能赚几个钱。
“这么一说……倒也有几分道理,那我派人去请他们来,试着说说看吧。”方氏犹豫一下,终是同意了,别的不说,她心心疼华宜人呢,从小没了母亲,自己一个女孩子竟然还要照顾父兄,多难啊,最难得的是,这女孩子性子也有些倔,倔得讨人怜爱。
说是派人去请华道安父子,其实方氏还是先让人去华顼那里讨了丈夫的同意,这才真的把华道安父子请来。
华道安父子倒是还好说话,方氏委婉地表示出想让他们出手帮帮华顼时,他们很爽快地应承了。
“四兄拖着病体,尚且一心为民,我父子自幼便禀承圣训,又岂能没有济世为民的心愿,四兄但有所差遣,自当全力以赴,不敢推辞。
于是方氏大喜、二话不说,赶紧命人备马备车,把华道安父子送到了府衙。

隔日华宜人便来了,先是见过了方氏,说了一会儿话后便来寻华灼,笑道:“妹妹的一片心意,我收到了,特地过来谢谢妹妹。”
父兄能赚钱,对华宜人来说,真的是压力大减。
华灼请她坐下,也笑道:“我也是担忧父亲的身体,正好想着你的困难,于是出个主意,于你于我皆有好处,又何用你来谢。”
“无论如何,都是我的好处更多些,你当我不知道,你们家的绘芳园里,还养着好些个清客,岂能寻不出帮忙的人手。”华宜人把感激隐于眼底深处,面上的表情一如即往的淡泊。
“他们呀……”华灼在心中轻轻一哼,“若是空谈风月,他们倒是一等一的行家,论起干实事,哪比得道安叔父与华闾堂兄。”
那些清客若是靠得住,上一世荣安堂也不会直到倒下都无一援助,他们也就是擅长风花雪月,外加嘴皮子利索,论起天下事头头是道,偶尔也有些小聪明,可真要他们去干实事,没一个顶用。 


第305章 归九里溪
新江的水位一涨再涨,终是成患。
  这一日,华灼去了也石庵,烧了整整一日的香。
  “今日不是初一,也非十五,外头又落着雨,你怎地思量起烧香来了?”清玄静静地站在她的身后,有些奇怪地问着。不是没见过人烧香,但真是没见过像华灼这样烧着的,一柱又一柱,烟气不绝,已将整个观音殿都笼罩住。
  华灼嗅着檀香独有的味道,心中却是不能安宁,听到清玄发问,沉默良久,才道:“心有所感,所以祈求菩萨护佑。”
  上一世,正是今日,新江水冲破河堤,瞬间淹没了大半个淮南府,无数人的命运,便在这一日被改变,或滇沛、或流离,或如她一般,家破人亡。
  这一世,河堤被重修,惨祸或是不会再发生,但她的心中始终不能安宁,唯有在菩萨跟前多烧几柱香,默默祈求,才觉得心静些。
  清玄听了她的回答,也是静默了片刻,低声念了一声佛号,才道:“我这几日也是心中不安,这天儿异常,雨总不停,上回我还听主持说,亏得府尹大人早有先见,重修了河堤,否则,恐成大患。”
  “你也这么觉得?”华灼不由得反问了一句,然后苦笑一声道,“你是清心净性的人,有所感应也是正常。”
  清玄摇了摇头,道:“此次淮南府若能平安,令尊大人功德无量。华小 姐,诚心祈求,菩萨自然护佑,不在于烧香多少,眼见天快黑了,路上不好走,还是回吧。”
  华灼看了看天色,果然已经暗下来了,雨天原就不见天光,这一暗,更显得阴沉,再不走,待到天色全黑,果然便不好走了。
  “清玄师父,那我便告辞了。”
  敬奉上手中最后一柱香,华灼带着丫环走出了观音殿。清玄一路相送,送她至也石庵门口,才合什弯腰,道:“华小 姐,你心存善念,是有福缘的人,今日一别,怕是再难有相见之期,清玄别无所赠,唯佛珠一串,自落发以来,未曾离身,今日便送于华小 姐。”
  说着,她自胸前摘下那串檀木佛珠,递到华灼跟前。
  华灼一怔,忽地便有一股离别之情自心中升起,想说什么,终是未能出口,只能接过佛珠,然后蹬车而去。
  路经桑树坡时,她忍不住让阿福停车,也没让丫环跟随,独自一人撑着伞,走到了坡顶上。雨水泥泞了地面,难行之极,但彼顶上却是一片平坦,登高而望远,新江水汹涌地向东流去,风在刮,她依稀仿佛能听见河水撞击堤岸的声音。
  河堤牢牢地守在那里,无论河水怎么撞击,它巍峨不动,坚定一如父亲的背影。
  于是,她的心,渐渐地安定了。
  这一夜,淮南府平安无事,新江水依旧汹涌地流过去,河堤也默默地挺立养。
  然后……,清玄一言成筒。
  先是有不少难民涌进了南平郡,一些到了淮南府,一些到了别的府城,通过难民的嘴,很快整个南平郡的人都知道了,新江流域,六郡之地,除去上游两郡不算,中游至下游,有三郡受了水灾,灾情或轻或重,南平郡地处新江下游,是唯一没有受水灾的地方。
  淮南府百姓们见到了灾民的惨状,个个心有余悸,对自家这片土地的主官,发自内心的爱戴起来,以前觉得府尹大人坚持要修河堤,乃至于自己掏腰包补贴银子都肯,多半还是为了求名,新江已是多年未有水患,哪里就今年一定会发大水呢?
  直到别的地方被淹了,才知道府尹大人是真正的有先见之明啊。
  百姓们是天底下最淳朴的人,晏然自三月以来,就雨水不停,一直过了四月,进入五月也不见减少,这雨水毁了不少庄标,今年注定要欠牧,可是当他们爱戴的府尹大人贴出告示,让他们捐粮捐钱以救助难民时,他们踊跃着,没出三天时间,淮南府的粮曹官就大惊失色地禀告府尹大人。
  “百姓们捐的粮食,把粮库都堆满了,如今还不断有粮食运来,无处堆放,大人,这耳怎么办?眼下天气潮湿,粮食不能暴露在外面,很快就会发霉……”。
  于是华顾又开始头疼子,只得又贴出一张告示,表示粮食太多了,让百姓不要再捐粮。
  消息传入京中,朝庭发银赈灾自是不提,圣上也对南平郡是大加赞赏,尤其是主持修筑河堤的华顾,更是亲口赞了一句“功在社稷。”要知道南平郡子少也算半个天下粮仓,虽说今年粮产受大雨影响,会减产不少,但只要不被淹,对朝庭一年的赋税就不会有大太的影响,而且有南平郡撑着,别的郡受灾的难民,也有地可去,不至于是形成难民潮,朝庭里最怕是民乱了,南平郡平安无事,这次水患的灾难程度至少减轻了三分之二。
  也许是圣上觉得,只凭口头上一句称赞,还不能表达出他对华顾的赞赏,很快,一道圣旨下到淮南府,着准南府尹华顾入京觐见,顺带吏部也下了公文,要他回京述职,如果不是为了修河堤,早在去年九月间,华顾就该进京述职了。
  圣旨下达,华顾也不敢耽桐,把手头上事交代交代,六月中,便踏上了进京的路途,走时,万民夹道相送,光是万民伞,他就连牧了三顶。
  此时,大水早已经退了,难民们也陆陆续续往返回家乡,准备重建家园,华顾一路走着,时不时就有走在返家路上的难民对他磕头跪拜,不得已,他只能牧了官仪,换上便装,轻车简从,一路向北。
  就在华顾离开不久,方氏也牧拾牧拾,带着女儿和一众家仆,浩浩荡荡往九里旗去了。华顾进京述职,不管升不升职,都不会再回到准南府,所以官郝她们一家子也不方便再住,虽说只要新任府尹不到任,她们还是可以再多住一阵子,但是荣安堂又不是没有老宅,早晚要走,何必死赖,在华顾的新任命没下来之前,她们就先回老宅去住,再说了,老宅也空置了好些年了,是该回去看看了。
  于是华顾一路向北,方氏母女却是一路往南,因人多车重,这天气又热,越往南便越热,所以足足走了近两个月才到了江南郡。
  九里旗就靠着江南郡,是正儿八经的江南水乡,鱼米之地,虽说只是个小县,但是富庶程度,却不比准南府这个一府之城差,荣安堂卖掉船行后,刺下的最大一份产业就是九里旗,整个九里旗,最赚钱的那些铺子,至少有一半都挂着荣安堂的招牌,还有九里旗县城外大片大片的良田,基本上有七成也是荣安堂名下的,这也是方氏没有跟着华顾入京,而是决定回到九里旗的缘故。没有了船行,荣安堂就失去了最大的一笔进项,所以九里旗的产业可就得好好打理起来,万万不能再丢了。
  八月间,田里的稻浪已呈现出喜人的金黄色,再有大半月,便可以牧成了,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独有的香气,远处青山如黛,白云如绵,路边一细旗水拐着弯儿流向了前方,两岸衬青草长,还没有进九里旗,华忠就已经带着人迎了上来。他是大管家的长子,自华顾为官以来,就一直留在九里旗打理,如今主母归来,自然就由他来迎接。
  “夫人,这是小人这些年来打理老宅的帐册名目。”
  休息了一晚之后,华忠很是识趣地把他这几年掌管的权力交回到了方氏的手上。
  方氏牧了这些帐册名目,却看也没看,微微笑道:“这些年我在外头服侍老爷,家里的事情,辛苦忠管事了。六顺,去请小 姐来。”
  她吩咐完,又向华忠道:“我身子一向不好,这次回来,长途跋涉,委实是累了,也提不起劲看这些。其实忠管事三代都是荣安堂最得信的人,这些帐册名目我看是不看,都是一样的,若不是信得过忠管事,当年也不会将老宅托给你打理。不过呢,灼儿渐渐大了,亲事也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