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弃妇之盛世田园 >

第100章

弃妇之盛世田园-第100章

小说: 弃妇之盛世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杨婆子,你说话咋这么难听?打人不打脸,你怎么净挑着难听的话说?”李婆子嗷的一声就跳了起来。
  “你说的好听?俺家老五是俺的心事,你还不是直戳俺的心窝子?咱们两个半斤八两,谁也别说谁!”杨氏也不是省油的灯,两个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很快就骂将了起来。
  “吵吵什么?”村长富贵背着手站在不远处冷冷的喊道:“今年没有活计是不是显得你们?你们也不想想,这家里没有地不需要用钱买啊?一个个闲心的,也不操心这下半年的生活,没事就知道说三道四不停的吵吵,杨氏,吴老五刚消停了才几天,你又开始惹事?还有你,老嫂子,你们家的事情在村里传的沸沸扬扬的,你还脸上有光了不成?自家儿子都跟你没关系了,你还在这儿有闲心吵吵,不是我说你,你跟我大哥得好好的想想这事,你将老二踢出去,你去问问老大,让他多拿老二那一份,他肯吗?”
  杨氏跟李婆子立即不应声了,讪讪的笑笑:“村长,这不是没事闲磕牙么,你瞧你说的!”
  “刚才我从地里回来,人家楚姑娘还说,雇着人干活,一个个都是家里的主心骨,要伺候老人孩子的,这来干活,让老人只管照顾好孩子就成,不用给她们送饭,我现在看看,你们还挺闲,既然这样那就各人回各家做饭去吧,做好了,给自己家的闺女媳妇的送去,也省得人家赵家忙活!”村长从腰上抽下旱烟袋,吧嗒了两口,懒懒的抬了眼,慢慢悠悠的说道。
  杨氏的两个儿媳妇今天都在地里干活,还有这些闲磕牙的婆子们,也有人今天做活,一听这话赶紧全都起身道:“瞧村长说的,这不是抱着孩子在树下乘凉么,这日头也不早了,咱们赶紧回家做饭去吧!”说完,全都灰溜溜的走了。
  张氏不悦的上前:“就你能,你看,一下子得罪了两个人,这杨氏跟李婆子本来在村里就是出了名的碎嘴不讲理,你惹他们干吗?”
  富贵不悦的回身:“还有你,大儿媳妇在地里干活,你不赶紧回家看着孙子,跟孙子做饭,在这儿瞎扯扯什么?不行咱明日就去将村外面山脚下那块荒地开出来,你也干点活,别整日里没事做瞎叨叨!”
  张氏被富贵说的没脸,但是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得道:“家里孩子都大了,都上学呢,哪里需要俺照顾?也就是做个饭,饼子都是今早上贴的,现成的,热热就成,也有酱菜,这饭好做,俺想着不行去帮帮楚姑娘家的忙,今早上来借牛的时候,楚姑娘还给了银钱的,咱不帮忙,拿着钱也不好意思不是?”
  “既然知道还不快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玩意!”富贵眼睛一瞪,将烟杆子磕了,背着手,向着村里走去。
  张氏赶紧去赵家帮忙。
  院子里支了两口大锅,因为天热,上面也搭了个简易棚子,奶娘孙氏来了,皇甫老太也就将阿宝交给孙氏抱着在一边喂奶,自己则赶紧抽了柴火点了,开始煮绿豆汤。如今这天热,麦收是要出大力的,多喝点绿豆汤不容易中暑。
  “大妹子,俺来帮你了!”张氏一边笑着,一边推门进来:“你这又看孩子又做饭的,可别累坏了!”
  皇甫老太赶紧站起来说道:“一清不让我做,可是阿宝正在奶,我也没事,闲着也是闲着,一会子煮好放凉了,一清就会回来取,也省得她再费时间煮了!”说着,皇甫老太给张氏拿了板凳坐下。
  “俺不做,俺是来帮工的,你看看有啥活给俺干?”张氏摆摆手,挽了挽袖子作势就要择菜。
  “那菜都是昨夜里择好的,就等切吧切吧下锅了,很简单,就不用麻烦姐姐了!”皇甫老太赶紧说道。
  “瞧你客气的,咱们两家是什么关系,莫不是因为你家因为楚姑娘,如今要大发了,瞧不起俺了吧?”张氏虽然笑着,但是那话出来还是让皇甫老太心里有些憋气。
  庄稼长得好,人们就眼红了,这几日她抱着阿宝在外面玩,就有好事的人不断的打听楚一清给了她多少钱,看孩子这么殷勤,又说一些挑拨的话,说楚一清终究只是远亲,人家再红火也是人家的,别让赵小麦跟金玉跟着瞎搀和,到时候连自家的营生都耽误了!
  “姐姐这是说的什么话,既然姐姐真心想帮忙,那就帮着将这绿豆水送到地里去吧,我抱着阿宝走不开,这样也省得一清来回的跑了!”皇甫老太坐下来,添了一把火说道。
  张氏平日里在家拈轻怕重惯了的,过来也就是客气客气,毕竟村长媳妇,谁都想巴结不是,这中午是一定留下吃饭的,这赵家的饭食如今可是全村上数的,如今又是雇着人干活儿,那饭食肯定差不了,却没有想到皇甫老太真的让她干活,当下也就讪讪的笑笑,心里老大不乐意,寻思着这皇甫老太年轻的时候就不会看眼力劲儿,如今老了还是这样!
  皇甫老太见她如此,心里自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换做平日里,她也犯不上得罪张氏,但是这几日实在是被村里那些人说的火大,这张氏一瞧就是来闲磕牙蹭饭的,又说的话不中听,当下也就顺坡下驴,这麦收还要一段日子,省得她没事就来瞎上凑。
  绿豆水开了,皇甫老太闷了一会,觉着绿豆差不多烂了,起身用干净的大瓦罐盛了两个大瓦罐,放在箩筐里,再装上碗,拿了扁担来交给张氏:“谢谢姐姐了,一会一定记得回来吃饭啊!”
  张氏只得接过扁担,赶紧说道:“就这点活还吃什么饭,你放心吧,我一定安安稳稳的送了去!”
  这会子孙氏也给阿宝喂完奶,抱了出来,皇甫老太就赶紧上前接过,拿起阿宝的小手亲了一下:“我们阿宝吃饱了啊?来,阿宝谢过奶奶,奶奶帮咱家干活呢!”
  张氏赶紧笑笑,这才担起扁担慢慢的走远了。
  孙氏也告辞道:“身子,本来你家忙,俺应该留下帮工的,可是这几日俺家里也抢收,等过了这几日,俺再来帮工!”
  皇甫老太赶紧道:“不用你,这人都是雇好的,再说你这家里事也多,你快走吧,阿宝这还小,天气有人,吃奶不能断,断开就上火,如果能断开,这几日也就不用你来回的跑了!”
  “婶子这样说俺就更没脸了,咱们什么也不说了,俺这就回去,下午再来!”孙氏赶紧告辞。
  皇甫老太抱着阿宝将她送出来,又看看闷热的天气,赶紧找了一处阴凉喂阿宝喝水。
  张氏到了村头上就走不动了,正好看见二嘎子,于是就让二嘎子担了,却又生怕人家不知道她帮工,颠颠的跟在后面,到了地里,招呼了大家歇息,将瓦罐跟碗拿出来,一人倒了一碗绿豆汤喝。
  楚一清这会儿伸了伸腰,擦了擦脸上的汗,见天色不早了,就跟金玉打了一声招呼,让她招呼着人割完这几个畦子就回家吃饭。
  金玉赶紧应了,也上前喝了一碗绿豆汤,说了一些感谢的话。
  张氏见楚一清要回家做饭,自然也就跟上,说打个下手,这样一会儿也好名正言顺的留下来吃饭。
  下午的时候,赵小麦就跟二嘎子一人一辆车向麦子场上拉麦子,这麦子割好了,先要晒上几个日头,等干的差不多,就要压粒扬长,规整了粒子再晒几个日头,才能装袋子。
  收完这西边的畦子,小麦逐渐的也全都熟了起来,人手也开始不够,由于这五月是雨季,这麦子要尽快的晒干装袋子,万一下一场雨,捂了就全部坏了,当下楚一清就多雇了人,村里的人不够,去外庄雇,大干了半个月,终于将小麦全都收割进门。
  现代有收割机,不用压粒扬长,楚一清自然也就不懂这些,剩下的日子就在家做做饭,照看着蘑菇,让赵小麦带着二嘎子、李老二等人,又找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妇女,两个人一个石碾子,在村后的场院上来来回回的碾了四五日,终于脱出了粒子来,幸亏天公作美,这二十多天除了下了一场小雨之外,就再也没有下过雨,晒了三个日头就晒得差不多,先用袋子装起来,又先晒了一部分,陆陆续续的就有村民来打听粮食的价格。
  这楚寒之地的粮食,大都收成不好,所以一般收了都是不买的,平日里混着苞米面野菜什么的,也能对付过去,实在不够的,就用在镇子里赚的钱在镇里买点,不过镇子里的粮食都是从外面拉来的,嫌少有本地的,所以那价格就格外的高,村里人来买粮食的时候,都去镇子里问了价钱,一听那价钱心里就直打鼓,都打算着少买一些细粮,等秋天收了粗粮,多买些,这样或许还能省下一些。
  粮食开卖之前,楚一清就去打听了镇子里的价格,四个钱一斤小麦,比去年高出两成,回来之后就跟皇甫老太商量了半天,终于决定还是按照去年的价格买,三个钱一斤小麦,村民们听说之后,全都欣喜鼓舞,原本打算少买的,今年手里拿了地钱也宽裕,也就多买了一些。
  给村里的粮食卖的差不多了,赵小麦就带着人晾晒剩下的,装好了袋子,给刘老三送了信,等着刘老三来拉。
  蘑菇房的蘑菇这会儿也差不多收割,楚一清就先割了一筐放在牛车上,车上准备好水跟草垫子,省得被阳光晒坏了,一大早就出发,大半上午的时候终于到了镇子上,找到了醉仙楼。
  此时已经快接近晌午,可是醉仙楼早晨的客人却还是很多,许多赶脚的不舍得上酒楼的,这会儿也为了贪图新鲜,偶尔会来这儿吃个早点,所幸这醉仙楼的早点虽然比外面贵上三成,但是环境好,服务周到,而且有很多外面没有的,吃了之后出去跟人吹嘘也是进过大酒楼的,所以生意很不错。
  楚一清一进门,掌柜的眼尖就迎了上来:“楚姑娘,您来了?距离上次来可是有些日子了,最近在忙什么?”
  楚一清不愿意跟他多少,当下就淡淡的笑笑:“现在麦收,地里自然忙点,今日来是找东家的,有些物件让他看看。”
  张掌柜一听,立即将楚一清让了里面去,又让人去车上抬了东西,因为楚一清千叮嘱万嘱咐不让看,也就没有敢看,恭恭敬敬的搬到了里面的厢房里。
  来醉仙楼的路上,楚一清去各处看了蘑菇的价格,都是山上野生的,价格十五文一斤,这会儿正是夏季,山里的蘑菇还能采着,虽然不多,稀罕,但是不算贵,但是从山下采不定性,而且放了一天也不够新鲜,虽然现在湿蘑菇不能达到心里理想的价格,但是如果晒干,到了冬天买干蘑菇,更会得不偿失,很多山上采的蘑菇一点点的,不值当的来镇里,都是晒干了攒起来,这时候的鲜蘑菇比冬天的干蘑菇应该更有市场。
  上官宇一刻钟的时间就到了,一见楚一清就问道:“这会是什么稀罕物?”
  楚一清笑道:“这物件不算稀罕,镇里有,不过既然割了就来给上官老板尝尝鲜,毕竟上官老板想要买一筐蘑菇也要费很多功夫!”
  上官宇一听,立即喜道:“你是说蘑菇?你真的种出蘑菇来了?”
  楚一清点点头,将筐打开,只见一排排新鲜的蘑菇整齐的排着,每隔一排就垫了一些麦秆,就算是大老远的从上家村运来,但是很是新鲜。
  “谁说这蘑菇不稀罕?镇子里是有蘑菇,但是哪有这么新鲜的,都是前一天从山上拾得,而且也零零碎碎的,真的碰上什么大席面,撑不起场子,如果你能保证供应,这蘑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