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红旗军 >

第157章

红旗军-第157章

小说: 红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小蹄子一路北上时,总刻意忽略自己这趟是送货上门的,不过随着沈庆之这声问,她终还是逃不过现实,不由咬碎银牙,心想,亏你平时聪明,现在当我姐夫姐姐和你舅父的面问这种话干嘛,不过又有些暗喜,觉得沈庆之这么热心问张卫国的动向,定是因为急着要娶自己,如此看来小贼过去总是口是心非,我就说嘛,老娘貌美如花,他能不动心?

她在那里胡思乱想,沈庆之也手足无措,努力辩解:“末将只是,只是…”却说不出什么话来,惹的孙夫人更笑,还是孙正川心软,要他去下去看看马车准备好没,才算给他解了围。

随即一行人便登车入城,孙正川沈庆之一左一右亲为护卫,田恒烈在其后。

不想,才入城就见满街是人,见他们到,甚至有好事的放起鞭炮,还有儿童在唱:“沈双刀做新郎,韩家小姐是新娘。”渐渐全城喝彩欢笑,可怜沈庆之面对这种局面一向无奈,只能硬着头皮板着脸装麻木,好不容易才到府前,又遇一拨军将官吏等上来哄笑,终于惹的沈庆之恼羞成怒,指名道姓的一一严查军务,要找个家伙出口恶气,才惊退霍二之流。

他在发疯的时候,孙夫人在车内看着他就一路在笑,并和自己妹妹打趣不停,直到进府拜见父亲时,依旧合不拢嘴,惹的韩中正诧异万分问她何事,孙夫人就把沈庆之刚刚询问张卫国和大姐怎么没来,似乎已经急不可耐要娶亲的糗事告诉了父亲。

这下,韩中正心中终于舒畅许多,等韩诗琪等退下,立即对一起进来的田恒烈很高调的表示,事情不是这么容易的,男方家长可不是这么好当的,庆之这叫不懂规矩是要教育的,等等。

田恒烈给他说的汗流浃背慌忙请罪。

一见田恒烈这样,韩中正才知道自己刚刚的表现有些过了,不由又有些后悔,心想如何能这般失态,无故吓坏田恒烈,小贼闹起来最后吃亏的还不是我们吗?于是赶紧再转口,说自己其实早有心嫁女,只是田大人你不和我提,我韩中正如何能倒贴女儿呢,但等说没几句,又恨不得自抽耳光,认为自己说的太贱,于是立即闭嘴。

堂上就此沉默,气氛开始凝重。

知道的,知道这是韩大人玩火惹的尴尬,不知道的,以为韩大人要杀田恒烈,还好陈镇川进来禀报军务,田恒烈借机告退,才算化解了难堪,但他不知道的是,等他一走,韩中正就又骂了起来:“小贼如何没一起来?”

因为沈庆之在送他女儿抵达后,借口军务繁忙在门口就跑了。

陈镇川忍着笑道:“回大人,沈大人去刘野风处查点军需了。”

这样啊,韩中正冷笑起来:“怕是没脸到部下军中,便去欺生。”

陈镇川勐点头:“大人英明。”

“那你找我何事?”

“回大人,特为大人和田大人解围而来,并无真事。”

“…自作聪明,我和田大人有何事要你来解围?不见田大人正向我赔罪说他家礼数不周吗?出去!”

……

可是欢笑并没有持续多久。

当日下午,忽有数匹快马直入城中,收到密报的陈镇川仔细一看后,连忙求见韩中正,并请召集沈庆之孙正川等。

等韩中正看完消息,也面色一变,当即召集各部官吏人等。

然后把所得消息向与会者通报。

原来,就在十日前,河西李耀武部和西秦之间竟发生过一场大战,两方投入兵力有八万余,战后,李耀武部居然不敌撤走…

川蜀因山怀抱,相对向东平原自成一家。

目前江东对其也还未有染指意图。

因此,谁胜谁败本无所谓。

但情报后的详细,不能不让韩中正重视。

因为,在此战中,西秦开始虽只五千对河西三万,可就短短五日左右,西秦就增兵达五万之众,要知道川蜀离罗斯甚远,离西秦本部安西也远,而根据情报显示,西秦兵马仅五万入川其余暂在安西川蜀之间布置,入川部队后来还分布镇守各处,因此他本来的实际机动兵力只该二万左右。

看出这种诡异陈镇川才吓一跳,韩中正也正因此聚将。

通报完以上后,韩中正面色沉重的看着堂下的文武,提出自己的猜测,他认为西秦说不定已经又扩军数万。

冯适之问:“会不会情报有误,比如对西秦兵力部署方面计算有错。”

韩中正立即否定了这种猜测,因为陈镇川手下的探子将西秦在入川后各处驻军的详细都有说明。

这时沈庆之道:“大人稍安,还是先标图细看再说吧。”

有前汉中总督帮忙,川蜀地形早为江东掌握,因此在沈庆之的建议下,参谋人员很快就根据密报汇总,将西秦在川蜀目前的详细态势标明出来。

地图一出,刚刚还很文字和口头化的情报立即便清晰的呈现在与会各人的眼前。

韩中正的担忧得到了辅证。

现西秦军力分布如下。

其在汉中一带驻军万余,时间是三十天前。

在广元一带驻军万余,时间是半个月前。

在南江旺昌通江有万余军马分布,时间同上。

这片方圆六七百里的区域中有大小城镇二十余,乡村三百余,按常规驻军惯例,最少要用二万多人马来控制,加上三大城池的防务更要消耗掉不少军马,因此,西秦在进入川蜀后,除非他完全不顾后路,不然就必须要散去如许。

而战斗发生是在绵阳区域。

距离西秦目前掌握的区域还有一段距离。

也就是说,西秦应该是入川后兵分三路,吞噬汉中以南至巴中后,才再派遣五千军前往绵阳的,结果却遇到远征的三万河西军,发生了战斗,但打着打着,五日时间,西秦就多出了五万人来。

那么这五万军,可能是西秦的入川军马吗?

在场各将只看地图就明白,之前兵分三路的西秦,绝无可能在五日之内,把最远还在汉中后方的部队一起调集到绵竹附近,因此,韩中正的担忧是对的,西秦在占据汉中至巴中这月余时间内,竟从中又拉出了最少两三万的新军,并还打败了河西。

如此的动员能力…

冯适之喃喃的道:“可怕。”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孙正川皱起了眉头。

好吧,假设河西也是徒有虚名,如淮左之军,并是劳师远征疲倦不堪,然后被西秦打败的,但西秦怎么在短短月余时间内聚集出这么多人马呢,他们的辎重军需等问题又怎么解决呢,打仗可不是儿戏,便是沈庆之这种妖孽也不敢带一群手无寸铁的废材上前,而寻常之辈便是统领新丁行走百里不散都难,那么这也就是说,西秦拉出来的人还有一定战斗力可言!

如此的话,真相岂能不令人震撼。

对此,江东各人无不诧异,并觉得难以理解,沈庆之忽然又说出一句:“这次西秦参战的人数恐怕不止这么多。”

“什么?”韩中正等都吓了一跳。

“末将是说,这次西秦参战的实际人数恐怕远超我们看的。”

“你如这么肯定?”

沈庆之却先不答,去问陈镇川:“这份情报从哪个地方发出的?”

“绵阳军内,不知道我的探子怎么混到他们军内的。”

“向其他探子求证没有?”作为军情系统的实际奠基人,沈庆之问的很到位,陈镇川点头:“汇总的情报都是经过求证的。”

但沈庆之并没有满足这个回答,他要求告诉他这些汇总情报的来处。

陈镇川没听懂,沈庆之解释自己的要求道:“每个支线辅助情报发出者所在的地方,比如,这条情报是某某在南江发的,那条情报是某某在汉中发的,把这些地点时间全部给我标出来,快。”

陈镇川不敢怠慢,立即叫来本无资格参与此会的戴立明等副手,即刻开始工作,不多久,这项有准备基础的工作便由参谋们携手轻易完成了,但人人看着全新的地图还是一头雾水。

韩中正终于忍不住问:“庆之你这是什么目的?”

沈庆之依旧没有立即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指着面前的地图,对他道:“韩公请看,目前除了绵竹前线一条情报之外,其余情报都是自靠汉中的地区发出的,是吗?”

“对。”

“再看着最后一条情报和倒数第二条情报,发出时间虽然差不多,但第二情报的汇报是用词不肯定的,是吗?”

“不错。”

沈庆之又问陈镇川:“最后一条情报的发信人本该在哪里?”

陈镇川赶紧翻档案,边上的戴立明插嘴道:“回大人,甲叁本负责南江。”

“那么在南江的甲叁周围的几名是不是一条也没有能发出呢?”沈庆之说着指着情报人员分布图上,汉中和前线之间,西秦已占领区的一片空白问。

陈镇川和戴立明等一起点头。

根据分析结合自己“过去”所知的沈庆之因此彻底肯定了自己的推测,他叹道:“所谓如蝗过境,席卷天下,就是如此吧!”

第十一卷 第六回 僵持

然后他才对韩中正很正式的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推测。

在他看来,目前的西秦在梁子任的领导下已经化身为一部纯粹的战争机器,以他们的方式,可以很快的消化新吞噬的地盘上的一切,并能调动其所有能力,前汉中总督周的遭遇不是单独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但韩中正等有着传统治国思维的人还是无法想象,以西秦现在的管理方式,真的可以很快就动员出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还能发挥出如此强的作用吗。

沈庆之的回答是肯定的。

他用过往的历代乱匪举事,席卷乡里,转眼就可唿啸百里千里为例,向韩中正等进行说明,并特地强调,他道:“韩公,西秦比之过去流寇乱匪并无本质区别,但他有几样是过往者不及的。”

“你说。”韩中正凝神细听。

沈庆之道:“其一,过往乱匪流寇一败就难复起,他却不然,因为他背靠罗斯有强大援助,燕末时河东旧军和燕庭禁军之所以未曾能扑灭他们正因为此。”

对这一条,河东旧将刘野风等深有感触,纷纷附和,当时河东不是打不过西秦,而是没料到罗斯出手。

沈庆之又道:“其二,过往乱匪席卷乡里时,裹挟流民,掠夺富家,一击即走,吃的是断头饭,西秦却不一样。他们虽掠夺富家壮大自己,但总要先造一番声势,鼓动周遭流民百姓,没有罪证也要捏造罪证,以形成自己的正义面目,然后再打倒对手,并分其家产,如此一来这些被胁从者或者被蛊惑着即又成分赃者,拿了好处怎么会不说他们好话,所谓众口铄金,如此口口相传,定能蛊惑不少人心。”

“正是。”目前无业,在随韩中正行走的前汉中总督叹道,前尘似梦想起就惊,好在自来江东后起点不低,不然往事更不堪回首。

他对面的沈庆之继续评价西秦,道:“西秦这样也是因为看清楚了一点,那就是天下贫穷者众,富贵者少,且看穿了人心贪利,喜爱不劳而获,如此,当所有参与者都已成为他的同伙时,一旦成势就将一唿百应,可怕的是,他们已经成势。并且,西秦和流寇还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他们在分享财物的同时,还将权力下放。”

“此话怎么讲。”韩中正问。

沈庆之解释道:“西秦依靠以上方式掠夺财物蛊惑人心的同时,已成功的摧毁了当地原先的社会结构,而面对那片空白,西秦做出的选择不是扶持新人复制过去。”

说到这里,他告诉各位:“梁子任对富家乡绅好像有刻骨的仇视,这可能和他在过去一旦失利就被地方反咬的遭遇有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