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惊宋 >

第501章

惊宋-第501章

小说: 惊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百七十六章战争动员

大宋立国以来,就屡受北方异族欺凌,从以前的辽国,后来的西夏,再到现在的金国。宋军与其作战,几乎是屡战屡败,虽然其中也出过象杨业、狄青、种师道等名将,但亦不能改变大局。不过是以向异族献上丝帛白银,求其不要南侵而已。

二十五年前的靖康之难,一举打破了宋朝长期以来,以为给钱给粮就能满足异族欲望,让其不能南下的想法。如若不是赵构当年运气好,不在汴京,只怕宋朝就已经灭亡了。

南宋初年,出了岳飞、韩世忠等名将,硬生生抵住了金军的进攻。但赵构却自毁长城,以致酿成完颜亮南侵,临安沦陷,自己也作了俘虏。江南一带的百姓也深受金军荼毒。他们对金军是深恶痛绝。

而岳家军自从成立以来,在和金军的交战史上就几乎没有失败过。大宋的民众当然不会仔细思考岳飞和岳云,以及岳家军的兵将付出的艰苦努力。

他们只觉得岳家军是百战百胜的,只要没了象赵构那样昏庸无能的皇帝拖后腿,金军根本就不会是宋军的对手。此刻北伐的消息正式宣布,人人皆振奋不已,都认为收复失地只在弹指之间!全民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了北伐的准备工作之中。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征兵处报名参军的人络绎不绝,热血青年们个个群情振奋,振臂高呼。到了后来,那些五六十岁。须眉皆白的老头也跑来征兵处,要求加入军队,弄得征兵处的军官哭笑不得,好说歹说才把他们劝了回去。

而各地的官办学堂,那些学子们更是热血沸腾,纷纷要求到军队里去杀金贼,不想继续念书了。不过都被校长和老师们制止住了。

作为大宋学校的最高学府——临安学院的学子们则越想越不甘心。集体找到了最先毕业,已经担任了礼部侍郎的朱熹,想请他出面。帮忙到岳云那里说情。

朱熹原本就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而且他现在也不过二十岁,正是热血冲动之时。在这些学弟们的拥戴下,很快就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岳云刚刚走出自己的汉王府大门,正准备上马之时。便被眼前的情形吓了一大跳。

只见在门口黑压压地跪满了上千名临安学院的学子,个个身穿白色汉服,头戴白巾,全身缟素,领头的一人却是一名年仅十岁的孩童,唇红齿白。甚为可爱。岳云认出,这就是辛政之子辛弃疾,他现在在全国都颇有名气,是人们心中的神童。去年在新科举考试中,以十岁之龄。竟然进入三甲,让人不禁刮目相看。

当然,以他的岁数,自然是不可能担任什么职务的,于是礼部特批,让他进入临安学院学习。

他这时拿出一幅白绫。呈到岳云面前,大声说道:“汉王请看!这是我们所有临安学子的心愿!”

岳云仔细看过去,只见那幅白绫上写着十六个大大的鲜红字体:“直捣黄龙、驱逐金贼!还我江山!巍巍中华!”

“汉王,这都是我们刺破自己的手指,以鲜血书写而成的!”辛弃疾年岁虽小,却是有脸慷慨激昂地说道:“岳元帅曾作诗《满江红》云:‘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所以,我们亦宁可战死在沙场,决不苟活于太平!我们临安学院的学子们决定跟随北伐大军出征,誓血前耻,收复河山!”

“誓血前耻,收复河山!”那上千名学子齐声吼道。

这声音之大,把附近的百姓都给吸引了过来,四周的民众是越聚越多。

“好一个‘誓血前耻、收复河山’!”岳云也不禁深受感动,大声赞叹这些学子们的满腔报国之心。

只不过,他仔细一想,却还是感觉有些不妥,毕竟这些人可是自己将来的后备人才,是国家的支柱。他们又没受过多少军事训练,让他们到前线去当一小兵,岂不是大材小用了?万一死伤惨重,可就亏大了。

于是便道:“现在我陆军兵力已足,诸位学子如果想要报国,不如到海军去吧!上次金国南侵,便是从海上偷袭临安,所以海军正是我们需要大大加强的部队!”

宋军的水师现在已经正式改名海军,全部是螺旋浆动力的大型船只,其中还有不少是船体外裹铁皮的铁甲舰,可抗火攻。加上宋军舰艇的火炮威力、射程、速度皆远胜金国水师。海战是战前分析认为,最没有悬念的战斗。

按岳云的想法,把这些学子们骗到海军舰艇上去,让他们跟着杨月在海上兜一圈,等个把月过去了,他们的热情之火平息下来了,就可以以军队的规矩便是要定期轮休,然后以这个名义把他们送回临安来,继续完成学业。

这些学生们不知就里,还道真是如此。听岳云亲口答应下来,顿时欢声雷动,齐声高呼:“汉王万岁!岳家军万岁!”

岳云微笑着向他们挥手致意。现场的百姓和学生皆情绪激动,齐声高呼:“汉王万岁!北伐必胜!”

在一片兴高采烈的人群中,却有几名神色阴霾的人,眼中露出怨毒之色。他们凝望了岳云一眼,然后便悄悄消失在了街道尽头。

而在全国上下都在为北伐做着准备的人中,最忙碌地人毫无疑问就是负责大军出征粮草筹备工作的李雨柔,这个今年才满二十六岁的美貌女子,处处表现出了和她年纪不相符的成熟,在哥哥李科欣的协助下,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弹药、帐蓬物资等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这次规模空前绝后的北伐战争,后勤保障的重担压在了她一个弱女子身上,也的确太重了。这突如起来的重担,让李雨柔原本就比较瘦弱的娇躯愈发的单薄。

特别是在前线负责军粮弹药发放的薜弼,不停地派人来催讨物资,让她急得团团转。通宵不眠对于她来说,已是常见之事。她绝美的脸庞,总是显得面色苍白,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也时常布满了血丝,让岳云也不禁心痛不已。

“现在离开战只有一个月了!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这十万石军粮和二十万发子弹必须及时送到信阳!薜大人已经派人来催要过几次了。”李雨柔拍着桌子叫道。一副泼辣的女强人形象。

随即,她看了一眼桌上的催讨单,又对另一名官员吼道:“这是怎么回事?水师的备用螺旋浆和备用船帆到现在还没给杨月将军?万一战斗中有了损毁,你让我们的水兵用浆划回来吗?”

紧接着,她又扫视了一下一名官员递上来的征粮表格。更是勃然大怒道:“福建一带征收的粮食怎么还在路上?那运输的粮吏是吃干饭长大的吗?”

那名官员战战兢兢道:“听说似乎是运输的牲口不够……”

“牲口不够就人扛,民夫不够就让他亲自上!给我转告他,一旦耽误了前线大军的战事,我先砍了他的头,再让汉王砍我的头!”李雨柔俏脸一寒道。

那名官员听得有些忍俊不禁,暗忖你改了他的头恐怕没事,顶多被骂一顿,但汉王是绝对舍不得砍你的头的。但他也只能说道:“好的!李大人,我这就去给福建的粮吏转达!”

等那官员唯唯诺诺地退下,李雨柔方一脸疲惫地对身边的另一名官员说道:“还有:帮我通知一下黄纵,让他多征用几个民用码头,临时改为停泊军队的运输船队,现在不少民间商船的船长给我反映,他们船到了港口没地方卸货,一定不能让别人等得不耐烦。民间的运输队都是凭着一腔热情来义务为军队服务的。千万不能打消他们的激情!”

李雨柔在为筹备钱粮忙碌的时候,巩月漓亦在废寝忘食地对金国境内的探子,发回来的各类消息进行清点,从中选出有价值的情报予以分析,判断出金军的军队部置,以及主力动向。

杨月作为现在国内水师的最高统帅,不得不含着热泪抛下了才几个月大的女儿岳楚月,重新穿上了水师的将领衣甲,登上了自己的旗舰——那艘象小山般大小的“中华号”,指挥着水师官兵开始了临战前的最后训练,日以继夜地督促士兵进行舰炮射击、接舷战、登陆战的演炼……

她还针对那些才加入水师队伍的新兵,有一些人怕苦怕累的情况,发表了一篇名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演讲,极大地振奋了水师官兵的士气,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战训练中去……

;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百七十七章金国的反应



“这岳云还真是迫不及待啊!朕和他约定的三年停战期,还有一月才到。他这就已经准备北伐了。看样子,就等时间一到,他的大军就要北渡长江,征伐我们了。”完颜亮铁青着脸说道。

徒单合喜听罢却是不以为然道:“陛下怕他作甚?岳云对外宣称的有什么百万大军,我看十有仈jiǔ都是假的,他把各地城卫军、厢军、民团算在一起只怕也没百万人。有个四五十万就顶破天了。末将愿率一支人马,南下平定宋国!”

完颜亮听罢却是怒骂道:“当初岳云才只有几万人时,你率十万军马也闹了个全军覆没!不然朕何至于把整个江南都还给宋国?以致酿成今日之害……你就会说大话!说什么愿率一支人马去平定宋国?你说,要多少人?怎么个平定法?宋人的火枪火炮有多厉害,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给我说个稳妥的破敌之策吧!只要可行,朕就允许你去!”

徒单合喜被骂得哑口无言,再不敢接话头了。殿内那些站着的金国大臣们也全都吓得战战兢兢,谁都不敢先现在撞上去触完颜亮的霉头。

过了好半天,唐括辨方说道:“陛下何须过于担心?岳飞以前又不是没有北伐过。可哪次不是以失败告终?岳云这小子又能成多大气候?古人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我大金上下一心,全力应战,当可挫败敌人!”

)之前岳飞北伐会失败。乃是因为有赵构在后面扯他的后腿。现在赵构已死,宋国上下一心,我们可没有这样容易应付宋军了。更何况辽国也在蠢蠢欲动。如今蒙古草原也几成他们的势力范围,与河套接壤的地区也称辽军调动频繁。所有这一切都表明,辽国也很有可能同时对我大金发起进攻!”

众臣一听辽国也即将发动进攻。更是有些惊慌失措。毕竟宋国虽然强大,但宋金之间交战甚多,至少他们心理上并不紧张。可这昔日被金国打得日薄西山,远循西域的辽国,在东归之后,却是勇猛异常,连兀术也死在了耶律大石手中。说明现在的辽军,早不是二十多年前那支被金军打得落花流水的辽军了。从陕西逃回来的金军皆称辽军的战斗力与岳飞的军队不相上下。如此劲敌,还和宋国一起联手进攻的话,只怕大金危矣。

这时。萧裕见场面有些尴尬,方站出来说道:“陛下不必惊慌,宋辽两国虽然来势汹汹,也并非不可战胜。臣有三计可保大金无虞!”

“哦?老师可有何妙计?”完颜亮一听,顿时精神大振。对于这位老师,他可是十分尊敬的,萧裕也的确足智多谋,为完颜亮多次出谋划策,在这位金国皇帝几次面临危机时,都献计将他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

“陛下。其实之前唐括大人说的话其实也没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便是!敌人进攻了,我们总得派人御敌啊!纥石烈将军骁勇善战,极有谋略,昔日南征之战时,宋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