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种田之春回 >

第41章

种田之春回-第41章

小说: 种田之春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杨思的言行,杨崎也渐渐意识到她最近确实变了不少,以前生气顶多偏过头嘟嘟嘴,现在却喜欢像村里的狗蛋娘一样双手叉腰来表达她的不满,甚至跟人说脏话对骂,有次他玩得高兴忘记给她采野花,她还学着狗蛋娘坐在地上哭闹,他听说村子里的人大多不喜欢狗蛋娘,如果妹妹变成那样,不是没人喜欢了吗,这怎么行?“娘,我知道错了,从现在开始,我会管好团团。”
  杨崎一向懂事,现在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田珍也不再多说,转向杨思,“团团,刚刚娘跟你二哥的谈话你也听清楚了,现在知道自己错哪了吗?”
  “娘,团团为什么不能和她们一样?你不知道狗蛋娘骂人多威风,谁都不敢欺负她,团团也要和她一样,让人不敢欺负,这样我就可以保护娘,那个女人敢来,团团就骂她,让她抢走父亲,团团一定狠狠骂她。”她早就听以前那个家的下人们说这次娘带他们离开是因为父亲要娶另外的人,都是那个人,如果不是她,父亲怎么会不要他们。
  田珍看见被仇恨冲红双眼的女儿,心一酸,猛地一下把杨思抱在怀里,都是她的疏忽,居然没注意到他们离开会在她幼小的心里留下这么大的阴影,现在她并不想追究到底是谁告诉她,因为这已经没有意义,现在最重要的是她的女儿,“团团不要怕,没人能欺负娘。”
  双手扶住杨思的头让她直视自己,“今天娘告诉你,你要记清了,娘之所以离开并不是以为那个女人欺负了娘,是因为娘和你们的父亲已经没有了感情基础,如果硬要在一起生活,我们都不会开心,你瞧现在我们离开,你能和良表哥他们一起玩是不是很开心,比以前在府里还开心?”事情如此复杂,杨思又小,田珍当然不能说得太明白,她只能朝着最简单方向说。
  “团团开心,那娘离开了开心吗?”不得不说杨思还是一个十分为他人考虑的好孩子。
  田珍听完亲了她一下,“娘当然很开心,你们有良哥儿他们,娘也有你们二舅母、外祖母他们陪着,每天只需做做饭、聊聊天,过得不知多开心,而你父亲有了新的人陪着,也会很开心,你看,如此一来,大家都很开心,所以你不用怪任何人,我们过得都会比以前开心。”
  大家都开心?杨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好像是这样,高兴起来,“娘,那是不是没人会欺负我们了?”
  “当然没有,谁敢欺负我们,我就让你二舅舅去教训他。”
  杨思见过田青平练过武,在她眼里她的二舅舅武功谁也比不上,放下心来,“那以后就没人敢欺负我们了,太好了,太好了,这样我就不用像狗蛋娘那样坐地上哭了,地上好脏,团团一点的都不想坐在上面。”
  田珍和杨崎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看着蹦蹦跳跳满地屋跑的杨思,无奈一笑,田珍上前拉住她,“知道脏还往地上坐,娘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行了,以后有什么事记得跟娘商量,别藏在心里,还要记住,娘不会让人欺负,更不会让人欺负你们,知道吗?”
  “知道了。”两孩子齐声答道。
  “行了,夜深了,娘送你们回屋歇着,明天带你们去镇上。”
  “耶…,明天可以去镇上了。”两孩子听到这个消息都显得十分兴奋,尤其的杨思,又开始蹦跳起来。
  “娘,明天你可以给团团买风筝吗,团团想放风筝。”
  “你听话,娘就买,不听话就什么都没有。”
  “团团保证听话!”
  ……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少了点;下次我尽量多写点。

  ☆、乌梅镇

  乌梅镇不过是个小镇,自是没有渔阳郡首府顺兴热闹繁华,但是它却有它独特的风味。
  不规则的青石板路没有其他地方那么平整,而且街道要窄小许多,街边除了各种铺子外,还有许多小贩,他们大多卖的都是各种鲜花,只有零星小贩卖着吃食、杂货,但不管卖什么,每个小摊上挤满了人,这不由让刚进镇的田珍一行人有些诧异,往常来乌梅镇可不是这样的呀?
  闻着各种花香,田珍叫住了一位刚买完花的中年妇女,“这位大嫂,我看你们人手一束花,不知今天是什么日子?”
  这位也是个热情的,见她不懂便笑问道:“你是外乡的吧?”见田珍点头,又说道,“今天三月三,可是我们乌梅镇的大日子。”
  “不知道多少年前,那时乌梅镇还不叫乌梅镇,叫乌梅村,因为这里满山遍野到处都是梅树,这些梅树占了大部分土地,偏偏每年结的果子又涩又酸,那叫一个难吃。”说着那位大嫂还做了个很难吃的表情,像是当年她吃过似的。
  “村民们就想把树全砍掉种地,谁料正当他们准备砍树的时候,一个仙女从天而降,一挥手,就把这些梅树结的果子变得又甜有多汁,还教了村民怎么制作乌梅挣钱糊口,后来乌梅被当地县官进贡给圣上,圣上吃后龙心大悦,给乌梅村改名为乌梅镇,让乌梅镇的乌梅名扬天下,当时的村民为了感谢那位给他们带来希望的仙女就给她建了梅仙庙,每年四季让人供奉拜祭,以感念梅仙娘娘的恩德。”
  说到这,那大嫂又做出为难状,“其它季节还好,家家都有余粮,供奉是没有问题的,但春季却不行,除了满地的野菜,可找不出来供奉的东西,当时有人看见遍地的野花就提出用野花拜祭梅仙娘娘,后来三月三给梅仙娘娘供奉鲜花这事一直流传下来。”
  “原来是这样,今天多亏了大嫂,不然我们还不知道还有梅仙娘娘,多谢大嫂。”
  “这有什么好感谢的,我不过多嘴说句,对了,你们要不要跟我去拜拜梅仙娘娘,那里求签算卦可灵验了。”
  田珍本来也想去梅仙庙瞧瞧,可田青平他们给村里人送东西去了还没来,婉拒道:“大嫂你先去吧,我们还得等人,而且还没买花,现在空手可不好去。”
  大嫂一想,确实不好,而且她还要求签,可不能耽搁太久,“行,我先走了,梅仙庙在镇东,梅山上,很好找,你们一会要是找不到,就跟着人走,今天大多都要去那里。”
  “谢谢大嫂,我们找不到就问,一定会去看看。”
  “不用谢,这点小事,我走了。”说着身影就消失在人海中。
  正当田珍柳氏她们买完花,从人群中挤出来就看见田青平、陆鸣也带着四个孩子一人抱着一束花走过了,看来大家都知道了,双方了然一笑,也不耽搁,坐上马车朝镇东驶去。
  来到梅山脚下,从下望上看,一片紫红,分外妖娆,因为梅仙庙建在山半腰,要想上去只有步行,带着几个孩子下了马车,让田青平去寄放车辆,她们七人先行上山。
  一路上山,近距离看梅树,除了开着紫红色的花外,树上还结了些比米粒大点的青色梅果,田珍想等到五六月就可以吃杨梅了,她好些年没吃过新鲜的杨梅了,这时交通不便,果子的保鲜手段不好,而杨梅摘下一天不吃就会坏掉,她除了在顺兴那几年吃过新鲜杨梅外,再也没在其他地方吃过,因此很是想念那酸甜的味道。
  梅山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从山脚到梅仙庙,数百阶石梯她们走走停停,走了小半个时辰。
  正如那位大嫂所说,乌梅镇大部分人都来到了这里,瞧着梅仙庙外数百平的平地挤满了要进去拜见的人,田珍他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应不应该跟着排队,这时正好听见一阵叫卖声,“酸甜可口的梅子汤”,“热腾腾的的烧饼”……
  爬了半天的石阶,众人都有些渴,决定先去喝点汤,再说他们本来就是来凑热闹的,坐着歇会等人少些再进去也一样。
  循着声音来到一处专门卖小吃的地方,除了买梅子汤、烧饼,居然还有面条、云吞,每个摊子面前还有些桌椅,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弄上来的,找了个人少的烧饼摊前坐下,要了些烧饼,田青平和陆鸣便走到旁边卖梅子汤的小摊一人买了碗回来。
  有些守在其他小摊面前的客人见到他们这样,也跟样学样,跑到人少的摊子要了些东西,再从其他摊子买些自己爱吃的回来,一时给那些冷清的摊子增添了不少人气。
  “这梅子汤味道不错,虽是去年腌制的,但依旧有股鲜甜。”田青平说道。
  “是不错,这烧饼也很好吃,里面还有馅,二哥,你也吃点。”
  “是吗?”田青平刚光顾着渴,喝了大半碗梅子汤,还没来得及尝尝烧饼,听田珍这么一说,忙用油纸包起一个烧饼咬了一口,“是不错,就是肉少了点。”
  柳氏没好气道:“有得吃你就吃吧,要求真多。”她一想看不惯田青平只吃肉,不吃素菜的习惯,觉得都是有他这个坏榜样,她那俩孩子才跟着挑食,不爱吃蔬菜,每次逮着机会就拿他当反面教材教育孩子一次,“良哥儿、辉哥儿你们可不要跟你们爹学,要多吃菜,这样才能长高……”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年幼的辉哥儿堵住了,“娘,我爹长得不高吗?”
  这话一出口,柳氏是哑口无言,她看着田青平那个头,能违背良心硬说矮吗?很显然不能,就是她说矮也没人信不是,柳氏此时的心情无法形容,就像心中有什么东西堵着,好半晌才道:“你们爷三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我可管不着。”
  那嘴里的酸味就是隔八丈远也能闻到,众人不由暗自偷笑起来,田青平少见柳氏吃瘪,也不怕她尴尬,笑着抱过辉哥儿,狠亲了一口,“真是爹的好儿子。”
  辉哥儿年纪小,很少见田青平与他如此亲近,也朝田青平脸上亲了一下,“爹也是好爹!”
  柳氏更是被他们这父子相亲的场景酸掉了牙,悠悠道:“既然你们父子如此之好,以后你们想吃什么自己动手,我就不管你们了。”
  这怎么行?让他做一两顿饭没问题,但让他一直做,这可真难为他了,一想到日后要天天吃同样的饭菜,田青平着急起来,马上跟柳氏赔小心,“夫人,我错了,以后你吃什么,我吃什么。”见柳氏还没缓和,狠狠心,“你就是天天把我当兔子养我也愿意。”
  “天天吃胡萝卜吗?”杨思听见兔子,马上联想到胡萝卜,说道。
  田珍他们哈哈笑起来,真是童言无忌!柳氏也笑道:“团团说得好,你二舅舅不听话,我就让他天天吃胡萝卜,你说好不好?”
  “胡萝卜好难吃,二舅舅太可怜了。”还搞不清状况的杨思同情的看向田青平,更让人哭笑不得。
  这样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供奉梅仙娘娘的人少了不少, 拜完梅仙娘娘出来,柳氏和田珍随大流的求签解答,带着孩子吃了梅仙庙特有的梅子糕,提到那梅子糕,田珍就有些郁闷,这世上最会赚钱的非寺庙莫属,他们一行八人,八块梅子糕就花了八两银子,更郁闷的是那梅子糕比小孩的手掌心还小,刚吃出味就没了。
  回到镇上吃完午饭,留田青平和陆鸣两人在茶楼喝茶,田珍和柳氏才带着孩子匆匆前往她们此行的目的地——布庄。
  这天眼瞅着暖起来,冬天的衣服快穿不住了,而春装她们是没有的,家里人又多,因此需早些买好布把衣服做出来。
  左挑右选,田珍正两手各拿着块布犹豫不决想问问柳氏主意时,瞧见朱大嫂带着一位未出阁的姑娘走进来,“朱大嫂。”
  朱大嫂也看见了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