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花好月圆 >

第2章

花好月圆-第2章

小说: 花好月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的干干脆脆,陆九的神色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颇有些厌烦哀怨。

喻轲心知他定是极不愿回家,便道:“不如我们再逛逛吧?”

陆九摆摆手,“算啦,我还是早点回去。本来我若是在外面呆个三五月再回去,我家里人定然只顾着担心我,不会罚我;可我偏偏今天就回去了,要是回去晚了,被他们发现我逃家,少不得要受惩罚了。我可不想被教训一晚上。”说完叹了口气,做出一副可怜的小模样。

喻轲明知这模样有一半是装出来的,却还是不忍,不由自主就轻言轻语道:“那我送你回去吧!”

“哎呀,喻大哥你可真是好人!不过还是别了,我今日害你受了伤,怎么好意思再麻烦你呢?我都十五岁了,可以照顾自己了。喻大哥,谢谢你啦。”陆九似是定了心不愿让他送,语气圆滑地拒绝了他。

“那我也不强人所难了。”喻轲也不知为什么心下竟有些失落,勉强抱拳道,“陆兄弟,明日再见。”陆九挥了挥手,眉眼仍是弯弯的笑着,转身先走了。他穿着一件颜色普通的蓝色衣衫,往人群中一隐便再看不见。喻轲站在城门入口旁望着他消失的地方,心下忽有一种强烈的预感。

今日宜出行。此次出行,他所遇到的,是他一生的转机。

第二章

第二日喻轲早早就起了床,心里一直兴奋着睡不着。他回想着昨日的奇遇,又担心陆九是骗他的,又觉得陆九值得相信。他胡乱想了一早上,眼看到了辰时便下楼去,心里颇有些忐忑。

才下了一半,喻轲就看见履约前来的陆九坐在椅子上等候,不由得为他践约而感到高兴。他正要出声招呼陆九,蓦地发现他身边还坐着一个青年。这人一身青衣极为普通,但穿在这人身上,却不知怎的有秋日长空澄净高远之感。喻轲不自觉停了脚步去细看这个青年,但觉其质如华,其广如海,这人不仅容貌绝胜,而且气韵慑人,无形之间就给人以威仪之感。喻轲出道江湖已有数年,从未见过如此品貌兼绝之人,就连陆九那般好看也是比他不上,一时竟瞧得愣在楼梯上。

那人似有所觉,握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抬眼淡淡扫了一眼喻轲,侧头问陆九:“是你朋友?”

陆九抬头看见他,顿时兴高采烈地挥了挥手:“喻大哥,你快下来见见我七哥!”

喻轲本来为那看过来的淡淡一眼所惊,自觉置身于空山水谷之中,正仰望高远之空,此刻被陆九叫醒,立刻敛了心神匆匆下楼,心中暗自感叹陆九家世果然不凡,竟有这样一个让人敬若天神的兄长。

他才下楼便被陆九一把拉了过去摆在了桌子面前,陆九一改昨日玩笑,正正经经道:“七哥,这就是我昨日遇到的朋友,喻轲。”

那人站起来,连站起来的姿势都是气定神闲,“多谢你昨日照顾我九弟,他日有空,陆七必当上门正式拜谢。”

不知怎的,喻轲对陆七就是十分恭敬,当下急道:“不敢当不敢当,在下不过是略施援手,怎好劳烦陆公子亲自上门。”

一旁的陆九“扑哧”一声笑出来:“陆公子?喻大哥,你同我一样叫他七哥就行啦!”

喻轲自然不敢冒犯,但见陆七淡淡点头应允,这才放宽了心略有些惶然道:“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僭称一声七兄了。”

陆九笑道:“别恭敬来恭敬去了,我今日是来找你去看试主之会的,我们还是快些去占个好位置,别扫了你我的兴。”

话是这么说,真想找个好位置那可是千难万难。风烟霜月楼试主之会是请天下人检验新楼主是否合格的盛会,而每任楼主就算不是当今天下最美,也是能排到前五的美人,是以这试主之会更像是一场视觉盛宴,引得各地的人都纷纷奔到这雪朝城花朝街来,只为一睹新楼主的容姿。

所以,虽然现在才只是辰时,整条花朝街却已被挤得水泄不通,想要踏入一步都是绝无可能,又怎么到得了风烟霜月楼,又怎么见得到那令人千里命驾的新任楼主呢?

眼看花朝街连一只蚂蚁都无法再容下,喻轲更加意识到了事情的复杂,正自焦虑,却见陆九扬起一张秀美的脸,拉了拉陆七的袖子,道:“七哥,现在有你用武之地啦。”

陆七微微扬眉,对陆九这种把他当工具使的说法丝毫不以为忤,握住他一只手,又转头向喻轲道:“喻兄。”

喻轲明白他这是要用轻功带他们过去。他本身也有武功,不敢冒犯天人,道:“若七兄是要以轻功过去的话,小弟或许能追上几步。”

陆九亲昵地靠在陆七身旁,笑讽道:“你就别逞能了,你当我七哥是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像你一样踩人家房子越人家头顶么?他只用一瞬间就能到楼前了,保证这满街的人没一个能发现自己头上有人飞过去。”

这本是很难让人相信的一番话,但这番话描述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陆七,所以喻轲相信了,并且毫无理由地深信不疑。

所以他伸出了手。

风掠过,日光如斯,而身处已非原地。下一刻,他便发现自己已不再处于花朝街头,而是站在风烟霜月楼的大门前。

喻轲眨了眨眼。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对于陆七这等眨眼之间便飞跃数十丈的功夫仍然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回过神来时,陆七已放开他的手,三人便这么大大方方地站在了风烟霜月楼门口。

花朝街仍然人流汹涌,但作为中心的风烟霜月楼门口却像禁地一般,三丈之内无人冒进,空空荡荡的。他们三人骤然落在此处,倒惊吓了好一大片周围的人。

试主之会的会台本是建在风烟霜月楼院内的,但院内空间有限,容不下太多人,是以特地拆除了一段院墙方便街上的人看见院中之景。他们站在正门口,自然能清晰看见会台,但见台柱为青玉雕龙,台面为昆仑晶石,面上铺着花纹繁复的手工羊毛毯,台上四角各立一金色的细长花柱,柱头为一金盘,盘上有烧着火焰跳动不止,为这精工细致的会台平添一份生气。此台并不如时下流行的那样在台后竖一屏风,而只是在四周筑起金色雕栏,雕工至美,高度却只齐人膝,端的是富丽荣华。

此台虽好,比之风烟霜月楼内原有建筑,却是万万不及了。从大门进入,过前院繁花锦池,耸立着一座七层高楼,是为风烟霜月楼最核心的主楼。此楼不似一般青楼重风雅之工,反倒气势浑然,质朴天成,乍看好似形神简单,其实却别有风味,每见均让人有不同的感受。此楼是第一代风烟霜月楼楼主安青言鼎力助启国开国皇帝陆曌君临天下后,皇帝为奖其勋,派亲信监工,请来天下名匠应雕龙设计完成的,共费时三年又七个月,可说是这雪朝城中,除了皇宫王府之外最珍贵的建筑。据传诗文之圣徐愆情来此一观,默然良久也无法为此楼题名,只留一句话道:“此等天工,寻常字词万万配它不上,若真要具名,那也只能借最普通的字来配了!”于是徐愆情挥毫而就“主楼”二字,命人裱成金匾,至今仍悬于主楼门上。

风烟霜月楼占地数十亩,主楼之后犹有小桥流水丛林掩映,望去葱葱茏茏却无法观其形知其深。除主楼之外,风烟霜月楼还有如风栈,飞烟阁,流霜居,赋月坊四处主建筑,各有其美。然而寻常人要进入主楼尚需有权有势,哪有机会能进入供风烟霜月四伎栖身的住所呢?

喻轲站在门口,被街上众人直直盯着,似在疑惑他为何能不顾规矩贸然出现在门口,不由得有些脊背发凉。他看看身边陆家的两个人,倒都是神色平常,不以为意。喻轲心道大户人家的少爷就是不一样,正想出声提醒两人退回到人群中去,却在此时从前院繁花锦池内走出了一个少女,不一会儿便站在了他们面前。

那少女一身藕色衣衫,柔发披散,眉眼清灵,若是放在两天前,定叫喻轲惊为天人,但此刻他身边站的人是陆七陆九,眼前这少女的美丽也就被压得有些黯淡了。

少女开口道:“奴婢时央,特来迎三位贵客入楼,请三位随我来。”

喻轲大吃一惊,他本以为身边这二人大概也就是什么名门世家的公子,但风烟霜月楼是绝不会派人亲迎区区世家公子的;看如今风烟霜月楼的迎客之道,陆七陆九的身份定然极为尊贵绝不仅仅是世家公子那么简单了。他不禁有些相信昨日那句“今日宜出行”了。

那少女说完,躬身一请便往楼中走去,陆七神色淡然地跟在她身后。陆九见喻轲神色有些怔忡,朝他笑了笑,拉着他跨过了风烟霜月楼的大门。

进入大门便是前院。前院中有布置得极为精巧的繁花锦池。春天这里种的是梨花桃花,夏天则是茉莉栀子,秋天是海棠,冬天自然是梅花了。其时正是四月,雪白梨花与嫣红桃花错落开放,三人甫一走进林中,便再看不见花外景象,只觉得这花林似乎无边无际,脚下石路与木道有序相接,身旁有清流四绕回合,实在是难得的景致。

但其实这段路并不长,才走了不久就出了花林,再抬眼时便可见徐愆情那挺拔的大字——“主楼”。

主楼!

喻轲不禁有些心荡神驰。他从都邑来雪朝,已在这京城住了将近十年,传闻中的风烟霜月楼近在咫尺,他却从来没有进去的门路,如今得陆九之缘被请入楼中,他会有些激动也是情有可原。

定定心神,喻轲跟在陆九身后进入楼中,入眼先是一块巨大屏风,绣着四时八景图,随即一阵乐曲声飘来,优美动人不下天籁。他们一行绕过屏风,这才看见了主楼一楼的景象。

大厅极大,中间有一座高台做表演用,东南西北四角上各有一座较矮的小高台,是奏乐台,高台之下是用花石盆栽巧妙划分出区域的客座,错落有致。四周靠墙处摆满一围长案,案后有毛毡供人席地而坐,是各伎等待揭牌之处。每座奏乐台旁都有通往二楼的楼梯。

一楼没有天顶,和二楼中央没有用木板隔开,用的是一般青楼的布局,即二楼仅是在外测有房间,房间之外是走廊和栏杆,栏杆之下就是一楼大厅。不过二楼仍和一般的青楼有区别,并不全是栏杆走廊。南、北是栏杆走廊及房间,东、西则直接分隔为各个房间,走廊在房间内侧,每个房间的墙都替换成圆月状中空的镂空木雕屏风,屏风之后则是统一的水红色纱帘。这纱帘一层为纱,一层为缎,远看一模一样,近看才可发现每个房间纱帘上的花纹其实都有所不同。这些房间专门作为观看一楼表演的雅座,当一楼高台上有表演时,可将纱帘挽起,房间内的人便能清楚看见台上情景。

此时,表演台上有一个白衣女子正在抚琴,她垂下脸,看不清面容,但气质高华,定是绝世美人。喻轲看了她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这才发现乐声并不只有琴音。他抬头一望,原来四座奏乐台上各有一个人正在合音奏乐。东台上青衣男子在吹箫,南台上紫衣女子在击筑,西台上黑衣男子在鼓瑟,北台上蓝衣女子在吹笛。每座台各自有形却又与中央高台风格统一,各个乐器也是配合得当妙音无双。

他们三人站在屏风前听曲,领路的时央也并没有催他们,直到一曲结束,时央才带他们上楼去雅间。陆九实在忍不住,出声问道:“时央姐姐,刚刚台上弹琴的那个人是谁啊?”

时央回头答道:“回公子,弹琴之人是我们楼中刚选出的四伎之首,风伎慕喜爱。”

“慕喜爱?”陆九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