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盗帅 >

第209章

大唐盗帅-第209章

小说: 大唐盗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拳头握紧,松开,内心为难之极,复杂之极,见杜荷走了进来,闷声道:“你说,现在应该如何处理?”

杜荷苦笑,这处罚长孙无忌自己又有什么权利,李世民如此一问,摆明了有心相护。难道这个时候,自己说一句从重处罚,就真的能够让长孙无忌受到重罚了吗?

于是道:“岳父大人,小婿早已说过,小婿这一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加深恩怨而是为了化解恩怨。今日请岳父来此是为了做和事佬,并不是存心针对长孙大人。若小婿有心针对,今日也不会叫岳父来了。而是直接将事情闹大,让长安所有人都知道此事。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小婿也不想责怪谁,更不像责罚谁!一杯酒,恩怨了去了吧!”

杜荷这话也说的极为响亮,说的是大义凛然。

其实就是空话,若杜荷真的怎么做了,毫无疑问这长孙无忌将会受到极重的惩罚,但事情真闹到那个地步,他杜荷将会更加悲剧。因为他这是在利用舆论的攻势逼迫李世民严惩长孙无忌。

李世民虽然是明君,但面对如此逼迫自己做决定的家伙,也不会有好颜色的。

但在目前的这个情况,杜荷如此说了出来,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世民一脸的欣慰,而长孙无忌却是一脸的死灰。

杜荷这一番话与长孙无忌先前的忏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胸襟是何等之开阔,一个胸襟何等之狭隘!

李世民也不禁捻须微笑,满意至极,不由想到:自己这位女婿,胜过大舅子太多太多了。

此时酒菜已经上来,杜荷斟了满满的两杯酒,来到长孙无忌的面前,道:“长孙大人,酒一饮,恩怨两消吧!”

长孙无忌泪流满面的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一阵心烦,“杜荷都如此大度,都是一家人,难道你还不愿?起来吧!”

长孙无忌站了起来,隆重的从杜荷手中接过这杯酒,长叹道:“小杜大人真有蔺相如之风,我却如廉颇不知好歹。”他将酒一饮而尽,然后深深作揖一拜:“长孙无忌妄作小人,实在惭愧的很!请受我一拜!”

杜荷暗自叹息,这长孙无忌毕竟不是侯君集,懂得知进晓退,心中有隐隐有些不满,李世民这种处事方法,实在太不公平了。

李世民长叹道:“辅机啊,你看看这下一辈,你到底惭不惭愧!好了,此事杜荷不追究了,但作为大唐的皇帝,朕却不能对此事视若无睹。房遗爱、罗通是何人?一个是当朝宰相之后,一个是英年早逝的大将遗孤啊,你竟能够狠心下得了重手!你是我大唐功臣,朕也不愿意见你英名扫地,此事朕就不公布了,给你留点颜面。明**去房相家跟房相认个错,再去士信的灵位上上柱香吧!此外朕给你一项任务,你最近不是在准备研究‘仪礼’吗?此后三年,你就在赵国公府里好好的给朕写一部‘大唐仪礼’出来。”

杜荷咋舌,原以为李世民会就这样放过长孙无忌,但想不到李世民会如此的下重手,心底也恍然明白:李世民并没有让长孙无忌的虚言所蒙蔽,他已经意识到了什么,所以秉公处理,并没因为长孙无忌是他的大舅子而格外开恩,自己误会了这位千古一帝,赏罚分明的手段了。

长孙无忌闻言身躯抖了三抖,“哐当”一声,手中的酒杯握不住,掉在了地上。

这三年修书只是客套话,实际上以是关禁闭了,在古代这叫闭门思过。

也就意味着,他长孙无忌在此后的三年,只能呆在家里,如同坐牢一样,不能在参与朝政,这不得不说是重中之重的惩处。

“谢陛下!”长孙无忌无怨无悔的跪在地上。

李世民饱含深意的道:“辅机,希望你真的能够明白朕的苦心!”他的眼睛一闪一闪的,眼中包容了一切,好像知道了一切缘由。

长孙无忌不敢多说,跪伏在地。

李世民道:“你先下去吧!朕还有事情与杜荷说!”

长孙无忌告辞退下,走出百醉轩,回望了一眼,叹道:“终日打雁,如今却让雏雁唑瞎了眼……不过,来日方长,三年,我等的起。”他语气中没有任何的沮丧,反而是由衷的叹服,输的是心服口服。

只有能够接受失败的人,才能成大气!

长孙无忌对于今日的失败,已经没有了怨恨。今日他技不如人,受到了严惩,三年后,他还有崛起的机会。

PS:自从写书后,就没有什么时间看书了。今日兴致一起,点开了直通车上的《气冲星河》看的欲罢不能,几乎浪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汗!所以更新晚了!

这一章四千字,晚上估计还有一章,如果实在写晚的话,明早一定补更!

字母兄给二代贡献了一个VIP群,vip会员的加一下,大伙儿聊天,有意见建议的单面说!群号是:127170121,为了便于管理入群的兄弟姐妹们需要截图认证!

第七十九章 万事皆定

第七十九章 万事皆定

百醉轩雅间!

李世民静静的坐在一旁,也不说话。

杜荷也不知说些什么,此次计划,成果比理想中的要好上十倍,长孙无忌直接让他整进了监狱。虽然这并不是真的进监狱,但不能参与国事,不能走出赵国公府,这跟坐牢没有什么两样。表面上看长孙无忌没有受到实际意义上的惩罚,但三年的放逐,却比一切惩罚都要严厉。只要想一想就可以明白,即便是常人,将他限制在家里,足不出户,整整三年都难以承受,何况长孙无忌还是朝中大员。三年的时光,足以让他多年累积的人脉以及威信消磨的干净。几乎就是等于这些年他白忙活了。

这李世民下手确实是重,而且重的出乎意料。虽然他派人伏击与大唐有功的将校,这将校都有一定的身份背景,但毕竟罪名并没有成立,大错也未铸成。棍杖责罚应该算是极致了,如今却要受到三年的牢狱之苦,实在意外。

李世民如此愤怒便是杜荷这始作俑者也想像不到。

此刻他心底也有些忐忑,这一次制住了长孙无忌固然欣喜,但他为了让李世民请长孙无忌来这百醉轩,也有一点点涉嫌欺君的成份,若真的追究起来,也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两人都不说话,各怀心事,气氛有些压抑尴尬。

过了良久,这毕竟是杜荷心里有愧,做不到气定神闲,首先忍受不住沉闷的气氛道:“岳父大人,这千错万错都是小婿的错,你别不说话呀,该怎么罚小婿当着呢!”

李世民又气又笑:“当着?此事从重来说就是欺君,你小子有几个脑子,担当的起吗?”

“呃……”杜荷察言观色,见李世民并未有罚他之意,略松了口气,忙服软道:“小婿,小婿这也是无奈啊!长孙老狐狸人老成精,小婿哪里会是对手。他设下此计,若不是他安排的人手中,有一个受过我的大恩,将一切告诉了小婿,今日恐怕房遗爱、罗通就要惨遭毒手了。小婿估摸着在大唐能够制住他的也只有岳父大人了,所以……”

“所以,你就摆下了鸿门宴,诓骗朕来看戏?”李世民语气不善,虽然能够明白杜荷的苦衷,但让人当枪使都不会好受,更何况是他万万人之上的皇帝。

杜荷道:“瞧岳父说的,干嘛计较这些!在怎么说,小婿今日不是帮您解决了一大难题了吗?您想啊,若没有小婿,以老狐狸的本事,明达、遗爱,今日是难逃劫难。一个宰相之后,一个名将遗孤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袭击,这是何等的大事?到时候大理寺必将出动,整个大理寺的运作需要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这查不到幕后主使者,您将寝食难安,这查到主使者,你更吃不下饭。现在让小婿这么一闹,什么事情也没了!岳父,您可是千古一帝,恒古明君啊……那会为这点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甚至忽略小婿的良苦用心啊?”

李世民听了竟觉得有几分道理,失笑道:“如此说来,朕这里还不因该处罚你,还要好好的感谢你不成?”

杜荷赔笑道:“这个嘛……嘿嘿,意思一下就成了。谁人不知当今的大唐天子是个赏罚分明的明君,是一个最了不起的君王?想想岳父当年……十有八举义兵,二十四而定天下,那个是威名赫赫,古往今来,谁比得了,直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不要钱的马屁一套一套的,犹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行了……这一套在朕这里没有任何用处,别想用这种阿谀奉承的伎俩来逃过责罚。”李世民那是脸色红润,一脸的柔和,口中如此严厉的说着,眼角却带着微笑。

“就是了,小婿最佩服岳父大人的就是这一点。这千百年来,真正能与岳父相提并论的唯有始皇帝、汉武帝而已。可他们在这点上哪里比的上您老,始皇帝让赵高的马屁拍得找不着北,汉武帝更是如此,他养了许多弄臣。这几乎是所有上位者特有的毛病,但岳父就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明辨是非,可谓慧眼如炬……小婿这说的是大实话,可不是阿谀奉承,这是由心底发出的赞美,佩服。”杜荷继续说着他的大实话。

李世民听的是眉开眼笑,心底舒坦,牛B哄哄的,捻须微笑,一副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姿态:“嗯……这话说的倒是不假,这人嘛,确实不能听太多恭维的话,尤其是朕。可身为皇帝,更是免不了受到百般赞美,这里就必须要有明断是非的理智,不能应为这些恭维的话失去本性,也唯有如此,才能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最理智,最正确的决定。朕自问在这点上还行,做的不错!确实要比秦皇汉武要强那么一点点!”

杜荷嘴角抽了抽,这见过自恋的,还没有见过怎么自恋的,几句马屁就将他拍的找不到北了,心底暗笑,看来这一次自己能够逃过责罚了。

李世民眯眼笑着,道“贤婿既然替朕解决了一大困恼,这里朕就送你四个字,以作嘉奖。”说着,他用手沾了沾酒在桌上一笔一划的写了四个字:“忠言逆耳!”

杜荷这还没有反应过来,李世民就笑眯眯的说道:“贤婿也说了,朕赏罚分明,这有功则赏,有过当罚!赏,朕已经赏你了,罚却依然要罚!”说着,正容道:“最近朕手上拮据,就罚你五万银饼吧!”

杜荷登时傻眼了,也明白李世民虽然喜欢听奉承的话,但不会因为奉承的话而失去本性理智,依旧保持着明断是非的理智,自己的用意早已让他看穿了。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着杜荷:“这样处罚,你小子在没有怨言了吧!”

杜荷苦着张脸忙道:“岳父大人英明神武,小婿哪敢有半点怨言。”

“哼!”李世民白了他一眼,佯怒道:“朕还不知道你小子?胆大妄为,什么事情都敢干。这一次朕就不多追究了,若有下次,一切缘由,直言便可,再来糊弄朕,严惩不贷!”他的最后一句话却说的异常严厉,配合身上的那上位者的霸气,让杜荷也不禁的心底发毛,也看得出这以一次李世民是动了真火,自己没有受到惩罚,真是万幸。

他确实应该庆幸!

因为李世民最近最有杀鸡儆猴的想法,这一切源于贞观六年。

贞观六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关于尉迟敬德的。

当年。李世民大摆酒宴,款待朝中重臣,尉迟敬德在邀请之内。古人重视颜面,席位的高低非常有讲究的,离李世民越近,地位越高。当时有一个正好在尉迟敬德之上。尉迟敬德气得暴跳如雷,大怒不已,喝道:“你有何功,敢坐我上?”

老好人杜荷的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