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平安传 >

第342章

平安传-第342章

小说: 平安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周梦雄冷笑道,“我只听说姚和尚会装神弄鬼,倒不知道他突然能治军能布阵打仗了。老夫是绝不会把兵权交给他的,除非内阁五个大臣,至少三个明令老夫交出兵权。杨士奇应该懂得其中分量,朱恒也是带过兵的人,他能不明白?”
  刘麻子道:“末将私下说句不好听的,您这把内外的人都得罪完了,图个什么?湘王在九江被围得水泄不通,到现在一个多月了,就算您现在出兵动身,少了一个月打不到九江,前前后后湘王至少要被围三个月。几个月提心吊胆下来,就算以后脱困了,一旦有人在他耳边谗言,就比如拿您换人子虚乌有的‘培植党羽’的话说,湘王会不会有多心?与其如此,还不如把兵权让给姚芳父子,让他们来收拾这摊子事。”
  “你太小看湘王了。于谦这样的人他都敢重用……”周梦雄沉吟许久,“还有,老夫可没见过湘王有催促援军的文信。九江就算被围,派一两个信使潜出来告急催兵是不难的,最少可以派水性好的夜走长江。从来没见过信,证明湘王心里有数,他最明白新军该怎么用。老夫现在要是只顾自保妥协,那周某还算个什么人物?”
  刘麻子刚要继续说话,周梦雄就抬起手制止了他:“无需多言,吾意已决。此战不仅干系全局生死存亡,也是难逢的良机,胜败关键的大功只此一次。没什么好犹豫的!”
  周梦雄最后丢下一句:“明日一早我去内阁,要求朝廷再加征税赋,军需不够,战场上打不赢什么人心就是扯淡!”
  ……
  武昌的人没想错,张宁在九江城实在是不怎么好过。头上悬着把剑,城破就随时玩完,又出不去堵得死死的,寝食难安实属正常。
  担忧会造成人的精神紧张,敌兵一墙之隔,他随时担心哪里出了一些疏漏而被突破,所以亲自过问的事越来越多,加重了操劳程度。每天天没亮,他先起床拿上名册卷宗,去城墙上走一圈,询问当值武将的名字和如何布置防御等诸事,然后在城楼里把当年武将的名单照着卷宗上的档案记录温习一遍。接着观望敌军工事内的人马调动情况,再作出一番复杂的分析和猜测。
  火药和铅越来越少了。木炭和硝石问题不大,从几个月前巡抚衙门就有意识地安排用粪堆硝,因此可以持续得到一定数量的材料补充;但硫磺是个大问题,库存减少,没有别的办法长出来。还有铅也很难补充,城市中收刮铁料问题不大,但是铅在民间不常用,也是很难补充;只要有铅料,加工弹丸倒是简单,拿明火烤化,弹钳一夹、修一下边角就能用,士卒自己都能加工。
  还有粮食,张宁下令行辕官吏统计计算总数和能够维持的时间,结果这帮人只能报大概多少,是靠粗算估计的数据。张宁记得粮仓里用的是围屯,就是用竹编的围席围成圆柱形的容器,里面装粮食;如此规则的容器,计算体积是十分容易的。一问才知,负责统计的书吏们不会底面积乘以高这样的简单公式。这肯定是书吏自己的问题,中国古代不可能没有计算体积的数学发展,上次他在一本书上发现宋代就有人记录无限理论、进行积分计算了。张宁便叫书吏们去请教于谦,要算出准确的粮食重量。几天后终于得到了禀报,看来于谦不仅会算体积,还会通过计算密度、换算重量。这帮靠文墨吃饭的书吏数学水平还不如军中的少数武夫,炮营有些武将连抛物线计算和牛顿运动学公式都记住了……以此来制定各种火炮的铳规。
  东面城外再次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张宁想去看城墙损毁,但被李震等拉住,只好在巡抚行辕门外听动静。过了一会儿他爬上大门里面的一栋阁楼,只见时不时就有炮弹直接从空中飞进城里,砸在屋顶上啪啪传来木头断裂的声音,靠近城墙的一些房屋长期受炮击,远远看去如同遭过地震后的废墟一般。
  城内还有一些没逃难走掉的百姓,已经很少了。开战初期还有不少人呆家里不出来,一个月过去了战争还没结束,人们在饥饿和恐惧中忍耐不住,陆续被朱雀军找机会放出城了无数。至于人们出去后会是什么遭遇,张宁等人就管不了,但可以认为妇孺是没事的;张辅是明朝的勋贵,他不敢也不愿意滥杀本族的无辜,妇孺当然不可能是逃兵。
  每过十天八天官军炮阵就要进行一断长时间的密集炮击,这种时候大约是他们修好了损坏的重炮,或从水路得到了火器增援。宣德皇帝朱瞻基为了这一场战争是舍了血本,源源不断的物资送来,果真是两京一十三省的大地盘更有底气。
  不过官军的重炮性能不佳,特别是大型的将军重炮,炮壁太厚散热差,打两三发就要冷却近一个时辰才能继续,饶是如此连续使用也容易损坏。几十门炮对着城墙持续狂轰滥炸,城墙会多处破碎坍塌,这时候朱雀军就会在坍塌处聚集兵马随时准备反击攻城的军队,然后昼夜轮流对城墙修补。双方的拉锯战过十来天就要来一回。幸好九江城也是重镇大城,城墙高大厚实,要是在一般的州府县城里,城墙早就被火炮轰成渣了。
  九江城外的各处工事外面,同样在进行稀稀疏疏的战斗,双方都在拼消耗。朱雀军和九江军自是无力发动高强度的反攻,官军也很长时间没有密集进攻过了;或许因为堡垒工事的战术价值已经降低了很多,不值得牺牲太多的兵力,或许官军也受不了一死就好几百上千的伤亡。
  官军学到了挖坑筑墙的法子,他们从藩篱外面就开始挖沟掘进,然后在一百步左右横着挖沟堑,人躲在里面把壕沟挖好了,又用装土的麻袋垒屏障。一百步勉强在火器最大射程内,躲在后面放火铳或是用强弓重箭抛射能击中守军工事里的人。同时也要付出被对方杀伤的代价。
  但官军挖的壕沟设计有问题,很难排水,一遇到下雨沟里就积满了水,不派人疏通根本干不了。所以一下过雨之后,很多天官军都不会跑到壕沟里去。
  ……因为守军开始管制节约火药,土堡上的炮很少开炮,官军的回回炮也愈发猖獗,持续对工事内抛射毒物开花弹。不过第一道工事内的守军部署日渐减少,他们好像已经不太愿意固守前面的沟墙工事;如果此时官军再度以密集人马强攻,应该是一攻即破。
  人们灰头土脸,精疲力竭,在泥土之中挣扎着等待换防进城休整的日子。某一天,有个士卒拿着火枪从土墙后面翻出来,爬上土沟后就傻在那里,拿着枪对着官军的壕沟开火,然后站在那里若无其事地拿通条清理枪管还想装填,很快引来了噼里啪啦的铳声,箭矢也飞来了,那人终于死在了前面。或许这是他自己愿意选择的结果。
  不少士卒开始怀念起野战摆开对冲的打法,要死要活都能给个痛快,但此时朱雀军的军力疲敝已难以组织起成规模的反攻,更承担不起伤亡。人们只能在泥土里耗着,忍受着,如同长久的生存挣扎,在绝望中期待着一丝渺小的希望。
  远处破败的城墙外面,矗立着两架高高的云车,但是上下一个人都没有。那是不知哪一天官军运来的大型装备,下面有轮子,用厚木板和铁皮装甲护住,推到了城边上,上面的士兵拿着火铳居高临下攻击城墙上的守军。不过很快云车就遭到了大小火炮的炮击,底层的甲板连同轮子一起被炮轰烂,上面的士卒跑掉之后,这大玩意就弄不走,丢在那里许多天了。每当日出时,能看见太阳挂在那木架上,就好像一道古老的风景。


第四百五十一章 北路角逐(1)
  城被围死是指军队层面,九江并没被真正围死,有好几条路可以出城,比如从北面长江夜出。只不过官军控制了外围地区,这种交通路线变得极不稳定安全。张宁的一封家信从九江送回了武昌,但信中未提及收到过武昌的书信,那封信估计在路上被官军截走了。
  人们总是会在字面上留下很多蛛丝马迹,如果张宁的这份家信能够长久保持,并在数百年后重新现世,或许会被人们质疑他是穿越者。信中开始就提及了滑铁卢战役的“典故”,显然在此时滑铁卢战役还远远没有发生,存在显著的时间差。
  “在遥远的西方,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之战中几乎全歼法军,对法国皇帝拿破仑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但是威灵顿说了一句话,战争没有胜利者。在我的心里,胜利者威灵顿的军事才能远远不如拿破仑,但他无疑在人文思想上超越了后者,这句话只有怀着对人类苦痛的怜悯心态才能说出来……”
  姚姬咀嚼着私人信件里的独特语法,试图理解张宁的思想变化。她能猜测写信时的张宁或许自以为心境有了提高,但姚姬只能承认他确实面临了极度艰难的处境以及惨烈的战役,而且再次暴露出了脆弱的一面,只是他从来不自知。真正达到“豪杰”“圣贤”境界的人是不会这样倾述的。
  张宁的心境应该已糟糕到了极点。他回忆过去的所作所为,承认自己的肤浅与不成熟,当初所做的一切只是怀着反抗的本能和个人的欲望,以及以为天命所归般可以实现的模糊理想,很多想当然的考虑……但现实无疑是残酷的,他亲眼看到了战争带来的无数死亡、以及看不见的灾难和伤亡,达到目的的艰难。如果仅仅因为一己之私造成这么大的灾难是否得不偿失?一些私欲是可以通过别的路满足的,也许得到更少,但代价也会更少。
  他在信中又表露出了矛盾和纠结的一面。走到现在已经无路可退,只能咽下苦果。因为他无法承受关切和“爱”的人遭受劫难的后果;若是一个人到了无人分享和为之付出的地步,无疑是最悲哀的存在,无论拥有多少得到多少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姚姬看到了张宁的弱点,她希望他更强大一些,因此可以取得胜利和掌控全局。但她最终还是更愿意接受此时真实的张宁,正因他的脆弱,才是一个愿意与她分享所有、在内心里能被她牢牢抓住的人。
  ……
  因是私人信件,外界不知内容,但包括周梦雄在内的重要人物都闻知九江送了书信回宫。周梦雄终于答应出兵了,是在各方压力之下作出的妥协。武昌无法承担湘王及朱雀军精锐丧失的后果;周梦雄目前也没有达到他认为有把握能击败官军北路的地步。双方相互让步,周梦雄也不能等到他想要的时机,如果不这样妥协他可能会见到更坏的结果,比如被夺兵权、交到一个他认为更不能胜任的人手里。
  在周梦雄的要求下,新军整编为三个行营,名“虎贲”“忠武”“平远”,每个行营约两万人,行营下设六军。军中建制与朱雀军别营大同小异,每军约三千人,分四个哨;每哨七百五十,五个大队,下设总旗小队等。
  虎贲行营主将刘麻子,是周梦雄自己换上的人;忠武行营主将李闻达,周梦雄从外地调回的妻家亲戚;只有平远行营的主将是刘鹤举,不太像是周氏的人。宫内姚姬及内阁此时都要依靠周梦雄打赢这一仗,故只能承认这一系列兵权安置;特别是姚夫人完全没有干涉,多少让周梦雄有点意外。
  周梦雄换上自己顺手的人,猜测姚姬的心思。或许她除了被迫无奈,还有认为在可控范围的原因。周梦雄此时掌兵权,必须要尽全力与官军决战,否则整个湖广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