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平安传 >

第315章

平安传-第315章

小说: 平安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辅道:“老夫会将此事奏请皇上,让锦衣卫查实。另外据你们所述,火器兵接敌之后的战术也有问题,神机营急于求成,按耐不住,错过了接近之后一举击溃敌军的时机。”
  他说罢又叹息了一声:“若是战败后只是抓人顶罪,而不吃一堑长一智总结教训,我大明官军一遇强敌,如何能克敌制胜?”
  其中一个浓胡须罪将拜道:“神机营死了那么多人,我等自知罪责难逃,只望王师来日进军制胜,一雪前耻。”


第四百一十四章 石人
  湖广西部山区保靖州苗疆在两年前作乱,一度震动湖广、惊动京师。两年前朝廷曾派大将朱勇调兵平乱,但正值“建文余孽”趁势起兵,成国公所率官军战败;接着建文乱军席卷湖广全省,朝廷失去对周围各府的控制,便再也没有机会理会苗疆之事了。而建文党“湘王”割据湖广之后,一直面临官军的巨大压力,每年都在大战,也是无心处理远在深山老林的苗疆乱党。
  于是“苗王”(未经中原王朝认可)白叟起兵后,在不受进攻的情况下已经实际统治了苗疆第三个年头。苗王所依赖的实力主要是镇溪、草籽坪司、五寨司三地五大姓的部族,并建王宫于腊尔山山头。
  他们从辰州退兵后,因出山的隘口卢溪驻扎有少量湘王的朱雀军部队,苗人之后便未大规模出山,总体还算相安无事。苗人人口有限,苗王无心与湘王结怨、更无力参与内地的争霸,他的目标只是想控制苗疆占山为王,免受官府的压迫和威胁;就算有更多的抱负也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两三年之后,苗王的这个抱负也基本实现。镇溪五寨司等地本来有明军修建的卫所城郭,驻军对当地少民进行监视统治,而这些军事据点因失去后方的有力支援,渐渐被苗人拔除赶走,苗王完全不受节制地控制了当地。
  但是好景不长,白叟又遇到了另一个未能预见的大麻烦。
  当地人偶然间在一座名曰“神山”的大山里发现了一个山洞,洞内有一块巨大的石头,更神奇的是石头隐约如人像,如一个小山一般的巨人站在中间。苗人一向敬畏鬼神,这个消息流传得更快,渐渐就有许多人前来膜拜。
  接着不知怎么兴起的,就出现了一个石人教,专事供奉大石人,并“推举”石家的族长石禾为教主,在石洞旁边修建营寨,设立神坛制定教义。
  苗王石叟感到了极大的威胁、心忧不已,但因石家麻家等掌权者都是他的有力同盟,一时只能忍耐避免撕破脸。但是石人教越来越过分,不仅以供奉神的名义抽走了大量的物资钱财,教义也愈发荒诞,苗王与之的矛盾渐渐无法和解了。
  比如石人教到处宣扬的一些话,巨人有着神秘的巨大力量,如果激怒了它必定地动山摇给人间灾难,如果顺从神灵,则能风调雨顺免受饥荒,两年前的旱灾饥荒就是大家对巨人没有供奉的原因。因此人们应该把新的东西都先给神灵享用,除了刚刚收割的稻米,还有女孩……
  苗疆教化不深,民风较中原开放,许多女子未正式成亲就与选定的男子早早经过了人伦之事。但石人教规定,从此之后,但凡各家的女孩长大要谈婚论嫁了,要先送到石洞里把初夜贡献给神,然后才可以相亲约会。得到过神灵临幸的女子,能给自己和夫家带来好运;未将初夜奉献,或是进来后不是处女的,则会受到诅咒惩罚。而这种惩罚由石人教的巫师代劳,惩罚那些不敬的人,避免神灵把灾难降临到所有人头上。
  至于神如何临幸处子?自然也是巫师代劳,巫师会事先进行一次祭祀,召唤神灵附身到一众人的身上,然后每月定期与送来的女孩在石洞中淫乱。各族头领也纷纷加入了兼职巫师的行列。
  这个规矩针对当地所有的苗人,连苗王家也不能例外。白叟有就有个闺女白凤娇,今年已十九岁,本早该出嫁到龙家了的,就是因为要先去石洞奉献初夜才拖延了许久。这个月又有巫师来白家催促此事,已经是第三次了。
  白凤娇气的态度便是生气痛骂,真是荒谬之极!她是非常不愿意去那个鬼山洞的。
  接着她又去见父王,当面用苗族方言哭诉:“什么神灵一定是那几家的头人在搞鬼。父亲本是苗王,本该号令各族,如今出了个石人教蛊惑族人,许多事都要他们点头,明摆着是夺权,父亲一定要提防!”
  白叟眉头紧皱,只说:“苗王也是各族推举的。”
  白凤娇又道:“今非昔比,以前起兵各族需要一个带头的,白家实力最大,自然就将您推上去了;而今赶走了官府,地方也渐渐站稳了,他们就要窥欲权力。主要是父亲无子,又说要把我出嫁给龙二,将来龙家便要势大;别族不服,这是要联合起来搞阴谋诡计对付咱们,忍让只能让心怀叵测的人得寸进尺。”
  白叟一听倒是暗自佩服闺女的见识,他这个闺女从小管教不严到处乱跑,不过着实很聪明。
  但白叟上位之后口风越来越紧,就算在亲人面前也不习惯乱说话了,这回也不明确赞成白凤娇的说法,只是沉声道:“石人教明目张胆派人来催促,也是一种试探,若你不去正合他们心意,给了说法教他们发难……我心里确是不想苗人自相残杀。”
  白叟又叹道:“你的心思我明白,就是不想去石洞让巫师糟蹋。”
  “我不信那个神!”白凤娇急得直跺脚,短裙上的五彩石头装饰摇曳得哗哗直响。
  父亲的镇定表现反而让她心急火燎,忍不住终于把自己的另一个想法说出来:“您就算忍让,避过这一回,别人也能寻到第二个借口,不是解决之道。我看不如派人出山求助湖广湘王!”
  白叟听罢顿时吃惊,忙看向门口,只有两个心腹侍从站在那里,他们急忙把头垂下。白叟忙道:“汉人靠得住?我们好不容易把汉官赶走,是为何故?那些汉官一来只会欺压我们,抢夺征掠我们的牛羊财物,至于我们内部有什么事是死是活,何曾管过?靠人不如靠己,若是引汉官进来,苗人岂不会骂我?”
  他接着说:“何况湘王自顾不暇,他哪里有实力派人来这深山老林,若只是嘴上说说,到时候咱们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在苗疆受人唾骂。这个办法行不通,你别想了。”
  白凤娇苦心说道:“从汉人历朝历代的史书里能看到王朝对边陲各族的态度,对一些难以直接管辖的草原、山区,王朝最希望这些地区的人能归顺、对皇帝称臣,并且不威胁内地城池百姓;他们并不希望能从边陲得到什么好处,只有当咱们大张旗鼓地对抗中原王朝时,他们才会劳民伤财出兵打仗。
  若是父亲承认湖广建文帝的名分,虽然会承担与京师朝廷为敌的风险,但肯定会引起建文朝廷的重视。因为苗人归顺能增加建文帝的名望;另一方面父亲接受建文的册封,也免去了湖广后方的一个后顾之忧。长远来看,明朝朝廷能在苗疆得到一个帮助他们维护地方又遵守朝廷法令的首领,朝廷不费驻军筑城就能维持边地,定然十分愿意。参详北面永顺土司彭家,受历代朝廷册封,世袭罔替千年,香火不衰。”
  白叟听到彭家这一节,已面露心动之色,虽然自己没有儿子,但是地位稳定后便可以从族中子弟过继一个,也是可以的。但他明面上还是说:“你读了太多汉书,受其纸面上的东西欺蒙。”
  白凤娇没好气地说:“若是苗疆归顺朝廷,表明遵守法令,也不会出现巫师强要女子初夜这等荒谬野蛮之事!”
  她说到这里,想起了书里读到的大同治世路不拾遗、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还有诗经里如诗如画怜悯众生的美好理想,眼睛里不禁露出了向往的神情,喃喃说道:“族人世代在山里什么都看不见,真该见识更大的世间……父亲要是仍然担心,就让女儿秘密出使武昌,与湘王商谈此事。”
  白叟早有耳闻,白凤娇和湘王朱文表有私情,两年多以前曾经私自向湘王泄露过机密。白叟道:“你去见湘王?若是有什么事,我怎么向龙家说?咱们早就放出话与龙家联姻的。”
  白凤娇也是快言快语,直接说道:“要是能得湘王支持,还顾龙家那边作甚?我早看不惯龙二,又黑又瘦只懂山里的事,再说他有什么能耐,石人教咄咄逼人大气都不敢出!我要找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不是一个庸碌无能的胆小鬼。”
  “你真的认为武昌会出兵?”白叟沉吟道。
  白凤娇道:“‘官军’不是咱们山里拼凑的百姓民丁,他们兵器甲胄精良,训练有素,到苗疆来难以取胜的原因是道理崎岖山高林密地形不熟,加上当地人的抵抗让他们补给休整困难。若是咱们与官军联合,便能为其解决地形不熟的困难,也能号令族人解其后顾之忧,如此官军不用太多人马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叟也不顾白凤娇心急,没马上答应她,而是私下里派了一个心腹干儿子先出山去找西面的大将周梦雄探探风声。周梦雄坐镇醴州,但在卢溪的驻军也是他调遣的,所以苗人对他的名字也有耳闻。


第四百一十五章 午后的阳光
  张宁记得以前有个老师给他们讲心理学基础,其中有一段,说是做了个实验让许多同学把一瞬间想到的动物写在纸上,结果有一个十分文弱的女生写了充满力量的豹子。那个老师究竟想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个什么理论,张宁已经完全忘记了,不过偶然间想起来感觉挺有道理的。
  因为姚姬最近喜欢上了观看赛马,像她这样一个深居简出的女性,平素举止优雅柔软十分安静,喜欢看这种剧烈运动着实叫人有点意外。
  楚王宫内的蹴鞠场上,外围撒上了沙子并浇水湿润做成跑道,一队骑士正争先恐后地飞奔。“嘭嘭嘭……”马蹄踏在沙地上发出厚重的声音,这种声音十分震撼如同在捶打着人的胸口。奔腾的战马从看台下面掠过,马肩上充满力量感的肌肉鼓起油光水滑的毛皮,在阳光下泽泽生光,着实如艺术一般充满了一种美。
  “宁儿,你看哪匹会最先到终点?”姚姬问刚刚到场的张宁,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只有情绪高涨兴奋的时候才会有的目光。
  张宁本来有事才大白天来找她的,但此时觉得不是说话的时机,便顺着姚姬的话问道:“儿臣刚到没细看,母妃看好哪匹?”
  姚姬笑道:“我觉得跑第三的那匹棕色的能后来居上,你看它长得多漂亮。”
  张宁对她说的理由无言以对,看来姚姬看赛马也只是一个伪迷,对马不是很懂。如果现在骑兵团指挥冯友贤在场,或许还能在贵妃面前说上几句话。
  当然张宁也对马没什么研究,不过他知道湖广不产战马,楚王宫里的这些高头大马以及军队里的战马都来源于北方,主要是卫所官军留下的,以及从北方买卖过来的马匹。数量有限,好马也就相应更少,在蹴鞠上的马也应该没有上品。
  等到骑士们跑了几圈结束赛马,纷纷来到看台黄伞前面取下头盔举剑行礼,张宁这才注意到骑士全是女的。姚姬高兴地对张宁说:“你看,女子也能御马。”
  张宁道:“自古巾帼不让须眉,儿臣观之只觉英姿飒爽。”
  “你说得不错。”姚姬笑道,“你不是让周忠练了一个‘仪仗队’,几次露面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