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平安传 >

第175章

平安传-第175章

小说: 平安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有这份心意,我们自当领了,不在于菜肴多少。”白凤娇也客套地说道。不过这种客套的口气显得很见外,有种公事公办的样子;她的态度变得冷淡,却能保持着礼节,果然是见过世面的大户人家。她依然带着帽子,不过面前的垂纱已经揭起,并没有遮着脸。单眼皮的瓜子脸,长得也挺耐看,除了服饰外表看起来和汉人也没什么区别。
  张宁不便再贸然失礼,造成上次那样的波折,所以也没好意思盯着她看。当下就随口说道:“白姑娘所言极是,膳食虽简单,心意却是到了的。”他随即叫人揭开陶盆的盖子,“醪糟煮糯米粑,听说你们家乡的人爱吃这个。虽然简单,不过米酒和糯米都是精选,白得晶莹,如同我们与苗人的情谊。”
  听得张宁出口成章,白凤娇不禁笑了笑,过得一会儿才说道:“如今这个地方兵荒马乱的,亏得殿下有心思挑选食材。”
  “民以食为天,其实无论做多大的事,日子照样是三餐和一被。不求山珍海味,但马虎不得。”张宁也陪笑道。
  白凤娇含笑点头称是。气氛融洽,张宁便趁机提醒道:“议盟之事事关成千上万的性命及部族未来,还望白姑娘以大局为重。”
  白凤娇听罢搁下刚刚端起的白瓷碗,说道:“殿下觉得,我是使小性子不识大体的人了?”
  “绝非此意,绝非此意。”张宁好言道。
  吃罢早饭,张宁又亲自送使者一行出县衙,这才松了口气。这白凤娇来做使节,实是难侍候得很;倒不如上回的白妱,虽然长相马虎了点。
  ……
  不两日,陈茂才终于回来了。张宁立刻传他到县衙后堂见面。
  陈茂才一进来,张宁便先问他何事耽搁,他解释道:“说来荒谬,那苗王之女白凤娇任性要做使者来见殿下,又不想你知道,竟将我软禁!我身为殿下的使者,那些苗人却依着白凤娇的性子,说什么也不放我,唉。”
  “我之前已经猜到那个女人就是白凤娇了,她为何要亲自来见?”张宁问道。
  陈茂才端起茶来猛喝一口,“哈”地呼出一口气,毫无平时的儒雅做作,大约一路刚回来还没歇口气确实是渴了,他瞪眼道:“为何?我寻机会和她的婢女白妱说过两句话,好像是因为白妱说殿下英俊潇洒,想来见见……”
  “这不是玩笑的时候。”张宁道。
  陈茂才忙拜道:“晚生就算是狂生,也不敢随意在殿下面前玩笑。”
  张宁叹道:“蛮子和咱们中原还是有区别的。”
  “可不是。”陈茂才道,“对了,先不说这个。我这次回来,有一件挺重要的事。”他说罢从衣服里掏出一封信来,“白凤娇私下送来的书信,说成国公朱勇派了使者过来,有什么意图暂时还不清楚。”
  张宁忙扯开书信,见字迹秀气,果然像出自女子之手,他也顾不上叫陈茂才瞧瞧是不是白凤娇的字迹,注意力全被朱勇的使者吸引了。
  陈茂才说道:“朱勇一开始陈兵卢溪,首先对付苗人叛乱,他不应该愿意和苗人媾和才是……莫不是朝廷的主张?”
  “是否真要议和姑且不论,朱勇此举的意图十分明显,是想分化朱雀军与苗军,以便分而击之。”张宁肯定地说。他还有几句话没说出来,如果苗人真的答应受朝廷招安了,张宁等人在高都县四面受敌,情况十分不妙。不管怎样,就算此时苗人袖手旁观隔岸观火,也比受了官府的招安要“待罪立功”强多了。
  张宁站了起来,在椅子前面来回踱了几步,已经无法故作淡定,显得有些坐立不安。陪同在一旁接见陈茂才的老徐、侯茂等人也不禁侧目而视。
  “你得赶紧再回苗人那边,对他们晓以利害,这样还不够,要给予好处,答应他们,咱们朱雀军为表议盟诚意,会帮助他们攻取久攻不下的辰州府城。”张宁想了想,“我亲自和你一起去!”
  一直没有开口的老徐等人顿时坐不住了,纷纷劝阻他。侯茂说朱雀军不能缺少他主持大局,老徐来得直接点:“那些苗人一会派使者来示好,一会又和死敌朱勇眉来眼去,如何信得过?东家一去,万一他们口蜜腹剑把东家捉了去邀功,如何是好?”
  陈茂才也当即表态道:“殿下要是信得过不才,还是我去罢,克日便能出发。”
  张宁回顾左右,叹道:“诸位所言尽是好意,不过冒险也不是只此一次。如果苗人倒戈,其中凶险和身入苗军,孰轻孰重?我不是信不过陈先生的辩才,只是其中利害,我得亲自去说才放心。来去不过数日,耽搁不久,这几天军政要务以参议部主持,待会我先见一面指挥使韦斌,下午就出发。”
  老徐见他态度果决,便要求同往。张宁断然道:“老徐得留在参议部,此行我自为正使,陈茂才为副使,护卫以王贤等十二人卫队。其他人都不必请命了。”
  话音刚落,帘后走出一人道:“我和平安一块去吧,那白凤娇既有些交情,万一遇到私下见面的场合,我一个女子也方便一些。”
  说话的人正是桃花仙子,张宁顿了顿,便点头道:“行,你和我们一道。”
  行程有些仓促,计划赶不上变化,出了这种事不能当机立断,就恐夜长梦多。老徐担心张宁那些所谓的亲兵靠不住,因为毕竟来的时间比较短,遂出后堂找到那个叫王贤的队正交代,不料王贤拍着胸脯道:“咱们要是怕死,当初就不会问着路子来投。徐大人只管放心,谁要敢动三殿下,除非咱们都玉碎战死。”
  张宁大致收拾了一下随行的东西,拿起那封信时,忍不住问旁边的陈茂才:“你看看上面的字迹,是白凤娇写的?”
  陈茂才接来琢磨了一阵,点头道:“应该是,不过我只见过一次她写的字,也不敢太肯定。”
  为什么白凤娇私下送信透露风声给陈茂才带回来?张宁不由得再次揣摩这个女子的心思,说不定这次的事还真的靠她起一些作用。


第二百二十九章 非礼勿视
  卢溪城已经被大量苗人占据,明使耿怀远等人被带到作为礼馆的住处路上,发现大街上除了苗军士卒,还有一些妇人。年轻妇人抛头露面也就罢了,在大明内地也不见怪,问题是有妇人居然穿着短不及膝的百褶裙,光腿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耿怀远的随从一面小声鄙夷“蛮子”,一面却大饱眼福。耿怀远却正色斥道:“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一行数人在官衙旁边的礼馆安顿下来,等待“苗王”的接见。
  随行的有个人是耿怀远的同窗,二人臭味相投,科场虽然失意却自命不凡、自觉有满腹经纶。这个同窗名叫赵祥,他比耿怀远更霉,只是个童生,连秀才也没屡试不过;要不是因为结交了耿怀远,跟着谋了份差事,估计只能在家种地。
  天下生员何其之多,能进出大明国公左右,也是很不容易了。饶是如此,赵祥仍然替耿怀远不平:“成国公礼贤下士,不过也只是做做样子,不然怎会叫耿兄亲自到这种地方来?”
  耿怀远虽然平时傲气,却也不是口无遮拦的人,听罢急忙看向屋门外,沉声道:“这话咱们兄弟私下说说便罢了,叫人说到成国公面前总是不好。再说这地方怎么了?”
  赵祥叹了一气:“耿兄对成国公一腔忠心,他视而不见,只让耿兄出使蛮子……瞧瞧门外那些人,头饰奇形怪状,赤脚上蹿下跳,我等纵有百般道理,如何与之说道?”
  耿怀远一听深有同感,在和同窗一并叹气时,俩人也很默契地同时生出一股优越感来。
  ……
  苗人显然不是赵祥等想象的那么野蛮,他们一样有很多想法。耿怀远先送了一份公文上去,还未见面,苗王内部就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及至白叟及诸部头领和明使面谈之后,内部分歧更大。
  在长时间的争执中,白凤娇也渐渐也了解到头领们的意图。
  腊尔山苗人与明廷的主要矛盾,是朝廷想控制统治这一区域的苗民,将他们从“生苗”教化为“熟苗”,并服役纳税。其方法是在其内部设置土司官署和卫所武力,但在其过程中矛盾激化,导致了武力对抗。白叟等原本是想摧毁苗疆内的官府统治,意料之外的是苗疆的官府据点变得不堪一击,以至于苗兵很快就起兵成功,趁势出山想劫掠一通;进入辰州府地界之后,因为夺得了大量的财物而无法控制,便继续劫掠州县,并多次试图攻陷辰州府城。直到官军突然进占了卢溪,苗人诸头领才清醒过来;后来得到机会急忙退到了卢溪,随时准备撤回苗疆。
  他们的“战略意图”很简单,就是争取苗疆自治;而各部头领的私利也很重要,权力和财富上的需要。
  如今的问题是,虽然摧毁了苗疆内的官府统治,实际夺得了苗人的统治权;但是会随时面对官兵的报复和镇压。也就是已经得到的东西随时可能失去,他们现在想要的是保住现有的所得,苗疆的土地;谁也没有好高骛远想要留在辰州统治汉人。
  许多头领情知劫掠了辰州犯下大罪,可能惹恼了官府,同时也产生了畏惧感。
  耿怀远带来了和解的态度,龙大虫等一些头领想要借此机会与官府和谈,以获得官府的招安和安抚。
  但另一些人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朝廷不会那么容易善罢甘休,定会秋后算账;朝廷官府会欺骗他们,然后重新进入苗疆,夺走他们的一切。如果腊尔山周围的险要地形没有挡住明朝军队,苗人极可能面对灭绝般的屠杀;这种事在唐宋以来不是没有发生过。
  这些认为汉官不可信任的族长,建议帮助反叛朝廷的汉军牵制官军,反正是消极抵抗,能挡一天是一天,总比马上就要在苗疆山林中和官军拼命要好。
  ……白凤娇总算是清楚了,“父王”和那些族长从来没有真正想和张宁等汉人改善关系的想法,他们多次示好不过是利用朱雀军。
  她喜欢汉人的文化服饰礼仪,但并不代表苗人族长对他们感兴趣。因此联姻恐怕也不太可能……她突然醒悟,虽然自己平时自由自在,别人都顺着她,实则是在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墙之内。
  那么之前作为使节私自答应张宁的事,会不会因为族长们的决策改变而成为“言而无信”?
  白凤娇不禁感到十分羞愧,就在这时,忽然白妱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左右看了看,便笑道:“刚才听二蛮说了个消息,那个朱宁到卢溪来和大王会面来了。”
  “什么?”白凤娇忙问,“他已经到了?”
  白妱道:“被安排在东边的一所宅子里住下了,或许大王担心他在行馆遇到官府的使者吧。”
  白凤娇暗自想:当初官军进占卢溪,攻入辰州府地界的苗军几乎面临灭顶之灾,朱雀军牵制了官军,才使我们侥幸得存,想来朱宁也没什么对不起苗人的地方;现在他来到卢溪议盟,会不会因头领们想受朝廷招安而被害?
  她心里有些凌乱,除了总觉得哪里对不住张宁;还忍不住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同情。她想起在朱雀军中观看升旗时张宁的那句话,全天下都视我们为罪人……
  这个人还真是被所有人舍弃了,连被他视作盟友的苗人也可能会出卖他。
  “你知道他被安顿的地方罢?”白凤娇想罢问近侍白妱,“你带我去见见他……”她随即又解释道,“我们在朱宁那里受到了很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