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99章

重生苏联-第99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仅仅是搞搞建设,提升产量,并不能彻底地解决苏联军队里面的毛病。苏军兵员训练不足的问题,西方面军的指挥、兵力问题,还有各部队的协调问题,将领的经验不足的问题之类的,曼图洛夫就没法解决,也不可能在开战前完全地解决。

  尽管如此,曼图洛夫目前所做的一切并非毫无作用,军事工业的发展,军械产量的提升,还有雅克…3、T…34/85的提前面世,理论上可以提升苏军的战斗力,并且减少苏军前期的伤亡,甚至可以提前扭转战局。

  不过,这些正面的改变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怎么样,到时才能知道。

  …………………………………………………………………………………………

  坐了十个小时的飞机,开了半个小时的车,曼图洛夫就回到了位于莫斯科特维尔大街8号的新家。

  “沃罗佳,你看起来好累啊。”卡蒂娅看着刚回到家的曼图洛夫,说道:“你不是能坐飞机了吗?”

  在以前,曼图洛夫从新西伯利亚来莫斯科,需要坐48小时的火车。现在,成为人民委员,并且得到列宁勋章的10万卢布奖金之后,生活宽裕而且有一定权位的曼图洛夫就享有了坐飞机的特权,航程时间缩短近五倍。

  不过,早期的客机并不是很舒适,加上天气不好,飞机多次遇上了气流,一向难以入睡的曼图洛夫几乎全程都没有休息过,一回到家就趴在了床上。

  “累死了,刚才全程都没有睡过。”曼图洛夫就连说话的力气也快没了,说话的声音甚至还被窗外传来的车声所掩盖,幸好卡蒂娅的听力也不错,勉强听见曼图洛夫的话语。

  “别睡太久,待会儿爸爸(伏罗希洛夫)会上来吃饭。”

  “你说……什么?伏罗……希洛夫……会过来?知道了。”

  

149 伏帅来访


  “叮咚!”响亮的门铃声,把睡梦中的曼图洛夫唤醒。他刚才睡够了一个小时,已经完全地,从睡眠中恢复了精神。

  的确,坐十个小时的飞机是很累,但曼图洛夫还没至于睡到了叫不醒的地步。而且,他坐的这班飞机是在当天早上起飞的,前一晚的睡眠还算充足,就睡少了一个午觉。

  听到门铃声的时候,曼图洛夫已经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连忙从床上弹了起来,简单地,在几秒的时间内,整理好床单,然后走出大厅,迎接伏罗希洛夫元帅。

  “叮咚!”第二个门铃响起了,伏罗希洛夫似乎等得不太耐烦。

  身穿围裙,戴着头巾的卡蒂娅,连忙从厨房里走了出来,但马上又看见了“活生生的”曼图洛夫前去应门,于是又跑回厨房,继续煎曼图洛夫最爱吃的牛扒。

  “沃罗佳,从西伯利亚回来了?感觉怎么样?那边的干部没让你失望吧。”门一开,伏罗希洛夫就慰问刚从新西伯利亚回来的曼图洛夫。

  “感觉不错,一点也不失望。”曼图洛夫一手扶着门,另一手伸向里面,示意请客人进去,“请吧。”

  伏罗希洛夫带了三个人过来,一个是他的太太叶卡捷琳娜,还有他的干女儿塔蒂亚娜·伏龙芝,当然不能不带上载他过来的老司机——斯捷潘·别雷祖斯基。

  元帅夫人叶卡捷琳娜没什么特别,一走进屋里,就到处参观,似乎对屋里的每一样事物都很有兴趣,似乎很关心女儿现在的生活。

  除此之外,她也被窗外的,特维尔大街的夜景所吸引。

  在那座公寓楼里,甚至是整条大街里,曼图洛夫的公寓可以说是景观最好的一间。

  站在窗前,往东南方向望去,不但可以望到马路对面的莫斯科市政厅,还有隔壁的那一排斯大林式建筑物,还可以看见整个特维尔广场,还有特维尔大街最繁华的,也是最靠近红场的一段。

  往远方看去,还可以看见克里姆林宫的一座尖塔,装在塔顶的红星闪闪发亮,照耀着每一个红色干部的心。

  别雷祖斯基,也和往常一样,紧紧地跟着伏罗希洛夫,就像是他的助手,他的副官,没什么特别,但塔蒂亚娜的表现就有点奇怪。

  曼图洛夫发现,塔蒂亚娜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在躲避自己的目光。在大厅里待了一会儿,马上就躲进了厨房,关上厨房门,和卡蒂娅聊天。

  “沃罗佳,”伏罗希洛夫面带笑容,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这公寓不错啊。”

  “还可以吧,和您的别墅相比,就差得远了。”曼图洛夫也坐在沙发上,面带着尊敬的笑容,和岳父对话。

  虽然伏罗希洛夫实际上,几乎已经失去了军权,再过三个月就会离开国防人民委员的职位,但按照历史发展,他这个政治局委员,还可以连任到1961年,政治地位依旧。

  再说了,他也是曼图洛夫的岳父,还是开国元勋,苏联最早的一批元帅,就算他失去了所有的军权政权,曼图洛夫还是会对保持对这位岳父同志的尊敬。

  “这怎么能比?我的别墅住了这么多人,面积虽然大,但还是有点拥挤。而你这里,面积虽然没那里大,但你们两口子,住一套三房的大公寓,一点也不挤啊。”

  “那当然。”曼图洛夫很快想到了未来的情况,“但等我们有了孩子,请了专门的看护、佣人,到时这里就热闹了。”

  “那就要快了,多生几个孩子,”伏罗希洛夫看了周围,说:“对了,你们有佣人吗?”

  “暂时还没有。”

  这个时候,伏罗希洛夫的笑容有点变淡,“那么,这里的日常家务是不是都由喀秋莎负责?”

  显然,疼爱女儿的伏罗希洛夫,并不想让女儿干这么多的家务。这套公寓面积又170平方米,比新西伯利亚那套还要大上一倍。

  这么大的公寓,清洁所花的时间也会比较长。无论是卡蒂娅还是曼图洛夫,他们都是苏维埃政府的高级干部,两人的工作也比较忙碌,很难抽出时间来做家务。

  “当然不是,我和喀秋莎只负责一小部分。”曼图洛夫连忙回答道。

  “那其余的部分呢?”

  曼图洛夫如实地,说出了他们的情况,“我们会隔天请单位里的清洁工上来帮忙。”

  然而,伏罗希洛夫的回答出乎曼图洛夫的意料之外,他并不反对让自己的公主做多点家务,“请什么清洁工啊?让喀秋莎多做点家务,这才能尽老婆的本分。”

  “她不是不想做,我也不是不想让她做,而是我们俩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再让她清洁这个大公寓,恐怕会把她累坏。”

  伏罗希洛夫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对,工作重要,但那个清洁工,你有没有给她报酬?”

  “报酬当然有。她家境不太好,但却有几个孩子需要照顾。她的丈夫是个普通工人,两人平时的收入也很微薄,家里的财政比较吃紧。

  所以我才让她隔天上来我家里做点清洁,并给她一些可观的额外报酬。有时给一些特供食品,有时直接给她卢布。自从她为我们家做家务以来,她家里的生活环境改善了步少,几个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健壮,她自己也多了两套衣服更换。”

  “很好,”伏罗希洛夫叹了一声,道:“看见你们生活得这么幸福,我就已经很满足了。我已经老了,今天就要踏进生命的第59个年头了。

  现在,我已经把一切都寄托在你和喀秋莎身上,我只想看见你们幸福地生活下去,在事业上飞黄腾达。至于我自己,应该很快就要离开国防部了。到时就可以享受半退休的生活。”

  “克里姆,您为什么要离开国防人民委员部啊?”曼图洛夫虽然知道原因,但还是故意问了这么一句。

  “唉,苏芬战争,我打得一塌糊涂,看来我不适合留在这个位置上了。就算我要留,其他人也不肯答应啊。”

  曼图洛夫虽然有上将军衔(二级集团军政委),最近与军队里,负责军械和后勤的干部来往甚密,但对苏芬战争的战况了解不多,“现在战况怎么样?”


150 和平的曙光


  “沃罗佳,我当然有采纳您那天在别墅里提出的意见。现在军队里的饭锅已经全部换上不锈钢做的,而不是镀锡的;在每一次进攻前,我们都会做足够的侦查工作,还会集中火力,持续地,长时间地炮轰芬兰人的阵地。

  但可惜,由于我指挥失当,而且来自中亚地区的战士不适应天气的缘故,战事的进展依然缓慢,我们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等到铁木辛哥同志接过指挥权的时候,战况才有明显的改善。

  前几天,我军已经突破了曼纳海姆防线,昨天还攻下了维堡(芬兰城市,芬军重要据点,苏芬战争结束后,被割让给苏联,属列宁格勒州管辖)。

  刚才,芬兰的外交部长唐纳也去了斯德哥尔摩,通过瑞典方面与我们谈和。估计战争很快就要结束了。”

  那天,是2月4日,也就是苏军突破曼纳海姆防线的第4天,也是伏罗希洛夫的生日。

  在历史上,芬兰的外长在2月12日才去斯德哥尔摩,通过瑞典向苏联谈和。而苏军攻下维堡又是3月份才发生的事。

  但是在曼图洛夫所在的平行世界里,芬兰外长提前了几天出发谈和,而苏军攻下维堡的事情更提前了一个月。这么说,曼图洛夫之前做过的事情并没有白费,苏军提前的胜利,证明曼图洛夫之前向岳父所建议的一切得到了实行,并且得到了应有的效果。

  “那么,我军伤亡多少?”曼图洛夫问道。

  胜利的提前,理论上也说明了苏军伤亡的减少。减少伤亡就是曼图洛夫的目的,所以他急切想知道苏军的伤亡数字是多少。

  “阵亡、失踪的有三万多,受伤的有五万多。”伏罗希洛夫叹了口气,“这次的伤亡代价超乎了我们的预料,我们还以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击败芬军,但结果,我们付出了这么多的伤亡代价才得到了现在的战果。”

  “那您觉得,芬兰人什么时候会投降?”曼图洛夫虽然知道结果,但还是这么问了句。

  “快了。芬兰人现在已经打光了炮弹,武器也消耗殆尽。即便是有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援助,也不能维持下去。

  如果他们再打的话,我们就能打到赫尔辛基去,让芬兰成为一个新的加盟共和国。”

  “看来,芬兰人应该很快就会投降了。”曼图洛夫虽然心底里反对这场战争,但还是乐观地说出了这场战争带来的好处,“这场战争,还有上次对日作战的那场,给我们的战士,还有指挥员、政工人员带来宝贵的经验。

  有了这些经验,我们遇到强敌的时候,就有更多的胜算。”

  “是啊,现在军队里的战士和指挥官都累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并不缺枪支,不缺飞机,不缺坦克,但我们缺乏作战经验。”伏罗希洛夫点出了红军的问题,“但德国人呢?他们什么武器也不缺,最近的几场战争又让他们累积了大量的经验。

  如果苏德两国真的会爆发战争,我们就要面对一个强大的对手。但我相信,我们肯定能够击败他们。”伏罗希洛夫展现了他的信心。

  曼图洛夫已经知道了他想知道的事情,于是转换了话题。他瞄了紧闭的厨房,然后对伏罗希洛夫说:“对了,塔蒂亚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