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58章

重生苏联-第58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坦克车身造成什么伤害,更别说击毁坦克了。

  在日军苦战的同时,苏军坦克炮手却在轻松地朝眼前的日军开炮。他们每开一炮,前面就死几个鬼子。但鬼子每开一枪,只会给苏军坦克装甲加上一条擦痕。

  然而,鬼子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一批由苏军轰炸机、攻击机组成的机群忽然出现在空中,急速朝小日本的阵地飞来,对日军进行了轰炸和扫射。

  在苏军陆空协同作战的攻击下,日军的防线被击破,伤亡有增无减,小鬼子再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日军指挥官小松原道太郎见形势不对,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唯有率部撤退,回到对岸,与安冈中将会合。

  ……………………………………………………

  在小日本皇军第26、28联队偷袭巴英查岗山的同时,对岸的,担任正面进攻的日军也没有闲着。

  这支担任证明进攻的部队,正是日本的“国宝”——第一坦克师团。和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双料王牌,被公认是日军战斗力最强悍部队的第七师团相比,第一坦克师团的战斗力更加客观,装备了小日本皇军里最先进的武器——坦克。

  正面的进攻由日军安冈中将指挥,在30分钟的猛烈炮击后,日军展开了正面的进攻。

  打头阵的,是第一坦克师团的机械化部队,有87辆坦克和37辆装甲车。在后面的,是第23师团的步兵、骑兵联队,总兵力达到两万余人。

  而对阵的苏军,则由第6、11坦克旅、第36摩托化步兵师,还有第5机械化步兵旅和第57步兵师组成,兵力也有两万。

  从人数上,双方看起来势均力敌。但从武器装备,还有装甲车、坦克的数量上,苏军的兵力、战力均胜一筹。

  在正面,日军第1坦克师团集中了中、轻型坦克87辆,装甲车37辆,在第23师团步兵联队、骑兵联队的配合下,分左、右两线发起进攻。

  这场攻势,和5月27日那次相比,无论是兵力,还是作战面积都要大上十倍。

  数千名日军步兵在坦克和装甲车的掩护下,浩浩荡荡地朝苏蒙联军的阵地前进。

  在日军发起进攻的时候,蓄势待发的苏军炮兵开始对靠近的日军展开了密集的炮击。连续而密集的炮火,还导致日方一辆九七式中战车,和三辆九五式轻战车被击毁,永久的失去作战能力。

  在炮击过后,苏军并没有像常规那样,老实地待在阵地里,等待迎接日本人的进攻,而是出动了300辆坦克,和前方的日军坦克进行交战。

  就这样,亚洲战史上,也是日本建军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战爆发了。

  指挥苏军参与这场历史性战斗的,正是装甲战专家——格奥尔基·朱可夫,而我们的主角——第57特别军军事委员曼图洛夫早已把指挥权交给了未来的苏联英雄手中。他们俩淡定地站在苏军阵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日军的动向,淡定地观察战事的发展。

  除了坦克以外,空战中得到制空权的苏联空军还出动了20架轰炸机和50架伊…16战斗机支援地面部队。

  一架架轰炸机飞到日军上方,投下了一枚又一枚的炸弹,把地面上的日本鬼子炸得遍体鳞伤,地面上出现了无数个黑色的坑洞;挂载了6支火箭的伊…16战斗机往日军坦克集群低飞而去,飞行员冷静地瞄准了装甲薄弱的日军坦克,发射了一支又一支的火箭。

  日军坦克的装甲实在是太薄,九五式轻战车的装甲只有6…12毫米厚。别说普通的炮弹了,就连普通的机枪子弹也抵挡不住,何况他们在面对的,是苏联人的BRS…82穿甲火箭。这款火箭虽然对付不了德军的4号坦克,但却能轻易地,穿入日军九五式坦克的装甲。

  两军的坦克还没交火,日军那边就已经损失了15辆九五式轻型坦克,还有4辆九七式中型坦克,都是被战斗机发射的火箭弹所击毁的。

  交上火的时候,日军只剩下71辆坦克。他们要面对的,是坦克数量比自己多三倍的苏联坦克集群。

  在7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数百辆各型战车相互厮杀。战场上,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烟尘弥漫,亚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坦克会战正式开始。

  苏军的T-28、T-26、T-130、BT-6、BT-7坦克和BA-6、BA-10装甲车等各型现役战车相互配合,简直把诺门罕当成了新武器实验场,打得日军八九式坦克、九五式坦克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很快就被打成一堆堆冒着黑烟的钢铁垃圾。

  后面的日军步兵,面对着三百辆涂着红星标志的钢铁怪兽,还有天空中那几十架涂着红星标志的飞机,几乎什么都做不了。也只能待在后面,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坦克一辆又一辆地被击毁,看着这支被誉为“日本国宝”的部队被轻易瓦解。

  在不到半小时的交战后,鬼子的坦克都已经被炸得七七八八,朱可夫下了命令,叫红军战士们走出战壕,向进攻的日军的3个步兵联队发起反攻。

  冲锋前,为了增强士气,苏军阵地上的唱碟机开始播起了曼图洛夫的剽窃作品,苏联未来的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

  “伟大俄罗斯,永久的联盟;

  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

  ……

  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

  从胜利引向胜利!

  战争中成长,我们的红军,

  敌人来侵略,就消灭干净。

  ……

  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

  从胜利引向胜利!”

  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对激励苏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苏军战士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向日本鬼子发起了冲锋。正如歌词所说,这支红军在战争中成长,当敌人来侵略时候,势要把敌人消灭干净!

  歌曲播完后,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乌拉”声。朱可夫一声令下,数千名红军士兵拿着AVS…36自动步枪和DP轻机枪,在坦克的掩护下,如潮水般地往日军步兵联队冲去。

  鬼子的步兵联队尝试顽抗,但面对着两百多辆苏军坦克,还有数千名配备了连发武器的苏军士兵,在没有掩体的情况下,根本毫无招架之力。

  双方又打了半个小时,苏联红军迅速推进,日军节节败退,最后只能在日方炮火的掩护下,狼狈地逃回了哈拉哈河东岸的日军阵地里。

  由于前方日军炮火太过猛烈,而且阵地上还有兵力近万的日军预备队。朱可夫见日本阵地上的兵力太多,防御工事太坚固,而且掩护撤退的炮火太猛,在苏军推进到哈拉哈河岸边的时候,就停止了进攻。

  到了最后,这场亚洲史上最大的坦克混战以苏军的胜利告终,日本唯一的,被誉为“国宝”的日军第一坦克师团几乎被全歼(第4坦克旅团没参加战斗),日军步兵也伤亡了两千余人;而苏军方面也损失了17辆坦克,伤亡四百余人。

  在当天的战斗里,日军从正面进攻苏军阵地、从北面偷袭巴英查岗山的意图均告失败。

  到了晚上,第1战车师团第4旅团在指挥官玉田大佐利率领下,利用大雨夜袭苏军第36摩托化步兵师的炮兵阵地。但苏军早有准备,又对进攻的日军发起类似的反攻,还顺势把第4坦克旅团给吃掉,第一坦克师团被全部歼灭。

  结果,小松原道太郎的进攻计划彻底失败,遭到重创的日本关东军被迫停止进攻,进行战略整顿,为新的进攻做新的准备。

  

第八十四章 不择手段

  “小松原君,我们都已经派出了你需要的部队增援,当中包括了我大日本皇军的国宝——第一坦克师团,还有我们帝国陆军里最强悍的第七师团,为什么还不能战胜苏联军队?”

  在日军指挥部里,关东军参谋辻政信正在质问刚吃了败仗,还差点回不来的小松原道太郎。

  “辻政君,我们先前低估了苏联装甲部队的兵力,低估了苏联人炮击的火力,所以在发动偷袭和正面进攻时,没有带上足够的反坦克装备,兵力也不太足够。

  结果被占兵力和火力优势的苏联军队在空军的配合下予以反击,参与进攻的部队伤亡惨重,我军的实力被削弱。”小松原解释道。

  和小松原道太郎一样,辻政信也是日军北进计划的推动者。他们谁也不愿意面对诺门罕战役失败的局面,否则就要面对日军内部的处分。

  “小松原君,那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兵力?”辻政信问道。

  “我们现在还有三万八千人的兵力。”

  辻政信回想了进攻前的兵力数据,发现日军伤亡情况比想象中低:“还有三万八千人?和原来的相差不远。”

  “是,辻政君。我们昨天损失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五千人,损失的,主要来自参与突袭的第28联队,还有担任正面进攻的第一坦克师团。”

  的确,就人数上而言,日军的伤亡并不是很大,因为他们在7月3日出击的兵力人数本来就不多。

  渡河偷袭巴英查岗山的,只有八千人,损失两千余人,其余全都撤了回去。而正面进攻的第一坦克师团虽然被全歼,但由于他们的步兵主力在炮兵的掩护下及时退了回来,伤亡人数也不过三千。

  但就战力而言,日军这次的损失不算小了,在巴英查岗山损失的兵员都是日军第七师团的精锐,而日本唯一的,参与正面进攻的第一坦克师团也被全歼。

  此战之后,日苏两军之间,机械化部队的兵力差距被拉大,日本已经无法发动大规模的坦克攻击。

  少佐参谋辻政信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对辻政信指出了这个问题:“但是,在正面进攻的战斗中,我大日本帝国的国宝——第一坦克师团被重创,还损失了为数不少的反坦克炮,对我军的战斗力有一定的打击。

  未来,苏联军队的装甲优势就能发挥得更好,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对付他们的装甲部队。另外,还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炮兵力量。”

  小松原其实也没想到什么新的方法,只想到用老路子来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反坦克炮、反坦克步枪,以应对苏联坦克的进攻。”

  “那苏联的炮兵优势呢?小松原君你打算怎样应对?”

  “应对苏蒙联军的炮火威胁,玉田君昨晚已经借着雨势,率领所部偷袭苏联炮兵阵地,但由于天气恶劣,而且苏联方面有所准备,偷袭并没有成功。“小松原的作战理念就是以偷袭为主,除了偷袭以外,再也想不到其他方法。知道辻政信脾气的他,也没有敢把偷袭部队被全歼的消息说出来。

  身为关东军参谋的辻政信,忽然想起了几支部队可以使用,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兵力和装备的问题。我会向植田司令申请从满洲把独立野战重炮联队调过来,用那些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重炮,轰击敌军的阵地。

  另外,我会申请从奉天(今沈阳)、北安、齐齐哈尔等地调来反坦克速射炮中队,增强我们的反坦克力量,利用这些反坦克速射炮来摧毁苏联军队的钢铁洪流。”

  日军的重炮,射程达到18公里远,范围完全能覆盖苏军的前线阵地。而且重型火炮的口径大,威力大,如果操控得益,能对苏军造成不少伤亡。

  无论是辻政信还是植田谦吉,都已经做了动用关东军老本的准备。因为他们知道,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