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70章

重生苏联-第170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不是。”卡蒂娅的脸开始发红了,这个时候她才发现父母的存在。

  伏罗希洛夫笑着说:“看来你们的关系是真的,你们的爱也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你觉得我会嫁给一个不爱我的人吗?”

  “很难说,”伏罗希洛夫调笑道:“沃罗佳喜欢你的样貌和政治背景,所以主动追求你,而你看中了他的政治潜力,希望通过他来成就自己,所以才愿意嫁给他。”

  “爸爸,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卡蒂娅解释道:“你这是侮辱爱情!对我的心灵造成很大的打击。”

  “侮辱爱情?有这么严重吗?”伏罗希洛夫继续说道:“好,我错了,那我要做什么来补偿你的心灵损失呢?”

  “下个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打猎怎样?”

  伏罗希洛夫想了一想,说:“这恐怕不行,最近德军可能会有大行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沃罗佳又接受了一项繁重的工作,恐怕我们不会有这个时间了。”

  “德军?他们会有什么行动?”卡蒂娅好奇地问道。

  “这是军事机密,我们不能透露。”

  就在这个时候,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开始为这项大行动做准备。

  “战友们,这是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制定的进攻方案。”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亨宁冯特雷斯科指着地图的相应位置,对中央集团军群的指挥官们说:“按照总参谋部的计划,我们将负责从白俄罗斯一带向东南方向进攻,进入乌克兰,向基辅一带进发。

  而南方集团军群则会在我们攻入乌克兰之后,突破曼图洛夫防线,然后向东推进,到基辅一带与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回合。”

  “那么,这个任务由那些部队负责进行?”第四集团军群司令路德维希库布勒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些任务将交给第二集团军,还有第四坦克集群。

  按照计划,第4坦克集群首先要集中兵力,向曼图洛夫防线的莫济里要塞区和克罗斯滕要塞区之间的地带突进,在两个要塞区之间,防守比较薄弱的地方寻找突破口,集中兵力再次突破,之后集中装甲主力,继续向东南推进,直逼基辅。

  第二集团军,则在第四坦克集群突破敌人防线之后,推进到克罗斯滕以东地带,然后联同南方集团军群的第六集团军夹击驻扎在克罗斯滕要塞区的敌军,协助南方集团军群突破敌军防线。

  在南方集团军群突破敌军防线之后,第二集团军将联同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向第聂伯河流域推进,从而达到威胁基辅,威胁罗马尼亚俄军补给线的目的,迫使俄国人从罗马尼亚撤退。

  如果俄军没有从罗马尼亚撤退的话,我军将会继续推进,占领第聂伯河以西地区,而南方集团军群则会向黑海沿岸推进,切断罗马尼亚俄军的补给线,将俄军主力包围在罗马尼亚,进而将其围歼。”

  在座的人,在听完这个作战方案之后,都皱起了眉头。

  自从古德里安的第二坦克集群被苏军围歼之后,中央集团军群的将领们就从中吸取了一些经验,作风趋向保守。

  在第二坦克集群被围歼之前,古德里安和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一直存在战术上的分歧。作风保守的博克元帅并不认同古德里安那种冒进投机的战术,而古德里安也不认同博克元帅所主张的那种“落伍的”,“保守的”战术,导致双方关系恶劣。

  古德里安为了达到目的,曾经多次违反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的命令,擅自突进,结果他的部队成功突进,但却被苏军切掉了后路,最后没有逃过被包围歼灭的下场。

  古德里安被俘之后,中央集团军群就少了一个敢和博克顶嘴的人。

  博克元帅还用第二集团军群被围歼的事情大做文章,用这件事情证明自己是对的,甚至还认为德军应该尽量撤退,结果中央集团军群的将领越来越倾向于保守战术,甚至还有人主张停止对苏联进攻,原地防守。

  然而,就在博克打算原地防守的时候,德军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居然下达了进攻的命令,而且进攻计划是如此的冒进,这让主张防守的博克感到不知所措。



279 荣耀与忠诚


  “同志们,根据可靠的情报显示,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已经在莫济里…克罗斯滕一带集结兵力,南方集团军群也开始在西乌克兰一带集结,估计是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势。 ”在最高统帅部的会议上,朱可夫将他所掌握的情况汇报出来。

  斯大林看了地图,然后把目光投到曼图洛夫身上,说:“曼图洛夫同志,这样看来,你的判断没错。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之所以要在莫济里要塞区和克罗斯滕要塞区这带集结,就是要向乌克兰发起攻势,联同南方集团军群一起,切断红军罗马尼亚方面军的补给线,迫使我们从罗马尼亚撤退。”

  “斯大林同志,”曼图洛夫提醒道,“在确定德军进攻方向之前,我们不宜过早下定论。他们的确是在莫济里和克罗斯滕以西地区集结,但他们是否会进攻乌克兰依然还是未知之数。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做好一切的准备,确保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应付敌人在任何方向发起的攻势。”

  “曼图洛夫同志,我认同你的想法。”斯大林继续说道:“在我们确定敌军进攻方向之前,我们的确有必要为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

  “斯大林同志,曼图洛夫同志,”身为苏联红军总参谋长的格奥尔基朱可夫大将补充道:“我们暂时的确没有掌握有关敌军进攻动向的情报,但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最有可能进攻的目标就是乌克兰。

  在之前的战事中,德军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一直没能够取得任何战略性的进展,他们多次尝试突破曼图洛夫防线,但部署在曼图洛夫防线上的苏联红军兵力比进攻的德军还要多,他们一直都没能取得任何优势,防线依然掌握在我们手上。

  但现在,我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都把大量部队调到了罗马尼亚,导致乌克兰方面的兵力出现空缺。

  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人极有可能会趁乌克兰兵力相对空虚,集合兵力对乌克兰发起进攻。

  目前,乌克兰一带,除了曼图洛夫防线那一带以外,包括基辅在内的第聂伯河以西地区仅部署了5个师的兵力。

  如果德军从莫济里…克罗斯滕一带突破了防线,然后迅速向基辅一带推进的话,按照目前的兵力部署情况来看,我们是很难挡得住他们的,基辅极有可能会失守,他们也能够从第聂伯河南下,切断罗马尼亚与我国本土之间的补给线,从而达到他们的战略目标。”

  斯大林仔细地看着乌克兰一带的军事部署图,顿时看出了隐患所在基辅到曼图洛夫防线之间的地带几乎都是空的!这5个师的兵力根本挡不住德军的大规模集群!

  如果德军突破防线,从北边插下来的话,恐怕真能在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长驱直入,直插基辅!

  斯大林指着基辅和曼图洛夫防线之间的地带,对朱可夫问道:“你觉得我们应该从那里抽调部队前往那里,填补这个兵力空缺?”

  “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预备队方面军调集部队到乌克兰,以填补这一个空缺。”

  “那应该调多少?”斯大林追问道。

  “至少20个师。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调30个师过来。”

  当时,因为西方面军主力并没有像历史那样被围歼,兵力现在仍然充足的缘故,苏联的预备队方面军并没有像历史那样编入了西方面军,因此得到了保留。

  此时,预备队方面军的兵力大约有70个师左右,可随时调往任何一个方面军,以补充前线部队的兵力。

  这70个师的兵力看起来好像很多,但这对于一支兵力达到1000万人的军队来说,其实并不算太多,至少这70个师的部队很难填补苏联西部地区的所有空缺。

  “去下命令吧。从预备队方面军抽调30个师的兵力过去,要求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赶到乌克兰,到达之后编入西南方面军。”

  “是!”

  “进攻进攻,就知道进攻!侵略侵略,就知道侵略!”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抱怨道:“再这样下去,他迟早会把这个国家带向灾难!”

  “亨宁,”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称呼他侄子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亨宁冯特雷斯科的名字,“你不能这样说我们的元首!”

  “我们的元首?他现在的所作所为,正正是要把我们的国家带向灾难。我们战死了多少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苏联兵力有多少你也不是不知道,苏联的坦克有多强你又不是不知道,美国参战了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还觉得我们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吗?”特雷斯科质问道。

  “无论战况如何,我们都必须效忠于元首,这是我们作为德意志军人的天责。我们为国家牺牲是光荣的,即使我们明知道这个国家会被敌人消灭,也要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战斗!”博克元帅和传统普鲁士传统军人一样,都是很重视荣耀与忠诚的人。

  在他们这些传统普鲁士军人看来,为国家牺牲就是他们的骄傲,对元首服从是他们作为德意志军人的义务,谁也动摇不了他们。

  然而,博克的侄子特雷斯科并不这么想。在他看来,阻止希特勒继续发动侵略战争才是对国家忠诚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德国被列强消灭,德意志这个国家才能得以保留下来。

  “费多尔,我们是德意志军人。”特雷斯科尝试说服道:“作为德意志军人,我们就应该为德意志的存亡奋斗,就应该避免希特勒把这个伟大的国家推向灾难,应该在灾难来临之前及时阻止。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作为德意志军人的身份!”

  “灾难?”博克质问道:“如果没有希特勒的话,我们能够击败法国吗?我们能够称霸欧洲吗?现在的德意志帝国,版图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大。

  这样的成果,是用德意志军人的鲜血换来的,我们绝对不能让这么多的军人白死!这场进攻,我们必须要参与,这是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的命令!我们必须要服从!”



280 遭到夹击

  1942年1月,漫长的冬季依然没有结束。从太空上看,苏联大部分地区依然被白雪所覆盖。

  莫斯科的气温依然寒冷,西伯利亚就更不用说了。即使是在较为温暖的白俄罗斯、乌克兰地区,气温也在零度以下。

  1月8日,图罗夫一带的温度忽然升了起来,这并不是因为天气回暖,而是因为德军坦克引擎所产生的热力,给这座小城市带来了一丝暖意。

  一辆辆簇新的德国坦克驶过图罗夫街头,后面紧跟着运载德军士兵的sdfz251半履带车和卡车。

  这个庞大的车队驶出了这座小城市,以最快的速度往东南面的战场奔去。

  在前线,德军的先头部队——第四坦克集群基本上已经集结完毕,随时都可以发起进攻。

  “轰炸机什么时候到?”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对自己的侄子——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特雷斯科问道。

  特雷斯科看了自己的手表,推算了轰炸机抵达的时间,然后说:“应该快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