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60章

重生苏联-第160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双方战机接近,进入航空机枪、机炮的射程时,双方的飞行员也都毫不犹疑地,按下了开火的按钮。

  顿时,平静的天空中出现了一堆火花,给蒂米什瓦拉的天际线点缀出一点明亮的光芒。

  毫无疑问的是,苏联战斗机群在飞机数量上占尽了绝对的优势,这一个整编的航空师共有6o架飞机,但对面的德国飞行机群也只不过有4o架飞机,但这是不是代表苏联人就一定会赢呢?那可未必。

  尽管苏联人的飞机比较多,但他们在火力上,却占了劣势。苏联战斗机群的拉…7、雅克…3战斗机,每架都搭载了3挺B…2o机炮,但德国人的F19o战斗机,每架却搭载了4挺2omm口径的mgFF机炮,还有2挺7。92毫米口径的mg17机枪。

  这样算来,德国战斗机大队的火力共有16o挺机炮和8o挺机枪,而苏联战斗机航空师的火力加起来也就只有18o挺机炮。

  在火力的总数上,共有24o挺机枪/机炮的德国F19o飞行大队无疑占了火力上的优势,而偏偏地,F19o的前装甲比较厚,苏联人又选择了和F19o对射这一个作死的路子,结果一轮对射下来,就有1o架拉…7战斗机被击落,但德国人这边也就损失了2架F19o。

  苏联人似乎意识到火力上的差距,现他们的拉…7、雅克…3战斗机跟F19o头对头并不是办法,只好采取策略,避免与F19o迎头对射。

  雅克…3战斗机凭着出色的低空性能,在空中左穿右插,不但多次摆脱了F19o的迎头追击,还成功击落了几架F19o。

  但拉…7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被对方凭着火力上的优势吊打。再加上拉…7的机身防护力不足,是用木材做的,一战下来就被击落了十几架。

  这场空战,最终以德军F19o大队的险胜而告终,剩下的苏联飞机仓皇撤退,损失过半,德军取得了那一带的制空权。

  虽然这场空战的规模较小,但对于苏联空军的展而言,却具有警示性的作用,参与过这场空战的飞行员也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让苏联军政高层意识到,他们的战斗机存在火力和防护力不足的问题。

  枪声停了,炮声也停了,刚才充满枪炮声的战场如今又安静了下来。蒂米什瓦拉——这座位于特兰西瓦尼亚西南部的城市又被法西斯分子重新占领。

  一辆sdkfz251半履带指挥车驶入了城内,一名身穿德意志国防军元帅军服的老人站在车上,扫视着这座刚被自己打下来的城市。

  只见街道上充满了罗马尼亚人的尸体,到处都充满着一阵血腥的气味。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没有一座是完整的,街道上到处都是瓦砾。

  一个小男孩站在母亲的尸体旁嚎啕大哭,也有一些罗马尼亚人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被炸毁的家里收拾东西。他们的眼神之中,充满了彷徨,以后的生活真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

  相反的是,站在装甲车上的那个元帅,也就是南方集团军群司令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却流露出喜悦的神情,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充满了自豪。

  他并没有辜负元的期望,他终于能罗马尼亚战场上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立下了功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本来,在反攻罗马尼亚之前,希特勒曾经有过罢免龙德施泰特的打算,但经过多位将领的劝说,考虑到龙德施泰特经验丰富,而且之前在西乌克兰的失败也只是因为兵力不足,最终才打消了这个念头,看看龙德施泰特未来的表现再做决定。

  龙德施泰特明白到元的用意,如果要保住这个位置的话,他就要靠战绩来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他的军队轻易地攻入了罗马尼亚境内,占领了蒂米什瓦拉、拉迪亚、萨马图雷、阿拉德等多座城市,控制了特兰西瓦尼亚西部地区。

  “报告元帅,这是元来的电报!”

  龙德斯泰特高兴地,从通讯员手。

  这封电报的确是从柏林总理府来的,内容大致上也就是表扬龙德施泰特没有辜负元的信任,叫龙德施泰特全力以赴,尽早取得普洛耶什蒂油田的控制权。如果拿下油田的话,就会给龙德施泰特授予一枚加有橡叶的骑士铁十字勋章。

  看到这里,龙德施泰特不禁想到了自己获授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时的情形。对于任何一个德**人来说,获得铁十字勋章就是一项神圣的荣誉,也是对这些帝**人奉献国家的认可。

  不过,当他继续看下去时,却感受到了无比的压力,在电文的最后部分里,清清楚楚地写到,如果南方集团军群无法在三个月以内拿下普洛耶什蒂油田,龙德施泰特所有的荣誉都将会被褫夺,而他本人则必须退伍,回家养老。8



260 美国参战


  1941年12月7日,这一天对任何一个美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极为耻辱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3oo架日军战斗机忽然出现在夏威夷群岛的欧胡岛上,直奔珍珠港而去。

  然而,看到这些飞机的美国人却不以为然,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那是我们的飞机!”。结果,当这些飞机飞抵珍珠港上空的时候,居然还没有遇到过任何的抵抗。

  当日军的中岛鱼雷轰炸机投下航空鱼雷,击中停泊在港内的战列舰时,美国人终于觉醒了!

  这些飞机不是他们的,而是日本人的!

  日本人的飞机来到了美国,对美国的海军基地实施了突袭!

  正在度假之中的美国士兵,这才慌慌忙忙得走到防空炮前,打打天上的日本飞机。美国空军仓皇起飞,但不少飞机还没飞起来就在跑道上被击毁。

  结果,美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被击沉或重创,188架战机被摧毁,2,4o2名美国大兵殉职、1,282人受伤。

  然而,日军这次的突袭并没有完全达到其“给予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致命的打击”的目的,夏威夷群岛上的电站、维修设备、燃料和美军太平洋舰队的指挥总部大楼均未被破坏。

  而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舰——当时一艘也不在港内。即使如此,和美国的损失比起来,日本海军损失甚微。

  就在第二天,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国会上表了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将前一天,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生的那一天,描述为“一个耻辱的日子”,并且向轴心国宣战。

  也就在这一天,斯大林把曼图洛夫召进了孔策沃别墅里,会见两位特别的人物。

  “瑟讷……泰斯库先生、波德……纳拉希同志,欢迎来到莫斯科。”斯大林脸上挂着慈父般的笑容,为波德纳拉希介绍在座的人:“这位是内务人民委员拉夫连季·贝利亚同志、这位是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同志。

  这位是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副国防人民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弗拉基米尔·曼图洛夫同志,这位是……”

  这个两个特别的人物就是第44任罗马尼亚总理康斯坦丁·瑟讷泰斯库,还有罗马尼亚**的代表,日后罗马尼亚**的领导——埃米尔·波德纳拉希。

  “斯大林同志,刚才我和瑟讷泰斯库先生都已经知道了美国对法西斯阵营宣战的消息,这对于我们反法西斯阵营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但现在,特兰西瓦尼亚一带的战况对我们十分不利,德国人现在已经控制了整个特兰西瓦尼亚的西部地区,正在向喀尔巴阡山脉挺近。

  万一德国人越过喀尔巴阡山的话,将会直接威胁都布加勒斯特,还有普洛耶什蒂油田的安全,所以我希望贵国能够向罗马尼亚一带增兵,并且向我军提供更多更好的武器,还有空中支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能够守住现有的国土,甚至能够对他们起反攻,收复整个特兰西瓦尼亚地区。”

  罗马尼亚政变的生,确实是一件挺偶然的事情,就连曼图洛夫也料不到罗马尼亚会生政变,这么快就推翻安东内斯库政权。

  但不知怎么的,罗马尼亚**居然说服了罗马尼亚国王,还有瑟讷泰斯库等人,让他们相信同盟国阵营具有必胜的把握,结果他们真的相信了罗马尼亚**的说法,动了罗马尼亚起义,把安东内斯库推了下台。

  然而,自从德国人反攻罗马尼亚以来,罗马尼亚军队一直就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无论是兵力还是战斗力均占劣势的罗马尼亚军队节节败退,三分之一个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沦入了德国人的手里。

  就在蒂米什瓦拉失守的那一天,罗马尼亚皇帝米哈伊一世、罗马尼亚总理瑟讷泰斯库将军就开始怀疑他们当初政变的决定。在他们看来,如果他们没有动政变,让安东内斯库政权继续存在的话,说不定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现在还不会受到战火的波及。

  然而,当他们萌生这个想法的时候,已经太晚了,既然动了政变,把安东内斯库政权推翻,和德国法西斯站到了对立的一面,那就得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

  就在他们开始后悔的时候,日军忽然偷袭了珍珠港,导致美国进入了对日战争的状态。随后,德国、意大利也向美国宣战,彻底把美国拉到了苏联、英国等同盟国的阵线上,为反法西斯阵营增添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当美国宣布加入同盟国的时候,米哈伊一世、瑟讷泰斯库等人也已经预料到了未来的战况——胜利必将属于同盟国的一方。

  一个苏联已经够强大了,这可是一个能够动员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参加战争,而且资源充足、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的国家,如果再加上美国这样一个级工业强国的话,恐怕轴心国的一方已经毫无胜算可言了。

  当然,如果轴心国得到了外星高端文明,或者是穿越者的帮助,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这是不可能生的,因为这个世界的穿越者只有2个,那就是曼图洛夫和卡蒂娅,至于外星人的支援,那只是天方夜谭。

  “放心吧,”斯大林笑着说道:“瑟讷泰斯库先生、波德纳拉希同志,我们已经抽调了大量兵力,前往罗马尼亚战场,支援罗马尼亚的战事。

  我们也会调派更多的飞机前往罗马尼亚,增强我们的制空权。至于武器……这个我们还可以慢慢商量。”

  显然,斯大林已经有了派兵增援罗马尼亚的的计划,但他并不太愿意给罗马尼亚人装备上的支援。即便如此,波德纳拉希还是充满感激地说道:“感谢斯大林先生对我国的支援,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合作,赢得这场反法西斯战争。”8



261 战斗机的火力问题


  斯大林接待了罗马尼亚代表之后,把曼图洛夫、贝利亚和莫洛托夫都留了下来。等马林科夫、伏罗希洛夫进来之后,随即召开了一场国防委员会的会议。

  苏联国防委员会是苏联武装力量和国防体系的最高决策机关,是伟大卫国战争时期拥有全权的特设最高国家机关。

  全权?没听错吧?没错,就是全权!这个由6个人组成的委员会在战争期间领导国家所有部门和机关,具有调动国家一切物质、精神和军事力量的能力。

  各级国家机关、军事、经济、工会机关都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国防委员会的一切决议和命令。就算是最高统帅部及整个苏联武装力量都得接受国防委员会的领导,无条件地执行国防委员会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