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48章

重生苏联-第148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7 渗透

  

  “沃罗佳,你说得没错,那些爱沙尼亚人果然勾结德国侵略军,给德国人提供情报,甚至还拿起武器,为德国人战斗。

  幸好我们早有准备,在爱沙尼亚反动组织里面安插了不少情报人员,掌握他们的具体动向,我们的部队才能安全地撤到那道以你命名的防线上。

  否则的话,我们的军队不但会遭受更多的损失,甚至连我们的后勤供给、通讯线路也会遭到敌人的破坏,后果不堪设想。”

  在历史上,爱沙尼亚民族主义游击队的确和德国人一起并肩作战,对付苏军。在德军和爱沙尼亚游击队联合攻下塔林之后,塔林市赫尔曼塔上的红旗被降下,换上了爱沙尼亚国旗!

  但过了不久,那面爱沙尼亚国旗又被德国帝国军旗所取代,随后,爱沙尼亚的武装部队也被德军解除了武装,爱沙尼亚人的独立梦想也就此破灭。

  “雅沙,”曼图洛夫翘着二郎腿,看着身穿内务部军服的国家安全总局副局长雅可夫,说:“那些爱沙尼亚人,将德国人当成了他们的解放者,把我们当成了他们的敌人。

  这样的话,我们反攻爱沙尼亚的时候,将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不但得不到当地群众的支持,甚至还会遭到当地人的袭击,造成无谓的损失和伤亡。”

  雅可夫站起身来,蹙着眉头道:“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那些爱沙尼亚人正在和德国人一起,策划下一步的行动。按照我们的估计,他们极有可能会联合进攻纳尔瓦要塞。”

  “纳尔瓦要塞?”曼图洛夫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张清晰的苏联地图,“那里是唯一一座仍然被苏联红军控制的爱沙尼亚城市,同时也是通往列宁格勒的门户。

  如果法西斯侵略军攻下了纳尔瓦的话,恐怕他们下一个目标就是列宁格勒。

  目前,乌克兰那边,因为兵力不足的缘故,暂时没有什么动静,基辅依然安全。而在白俄罗斯那边,虽然敌军一度突破了曼图洛夫防线,威胁明斯克的安全,但很快又被我们消灭,中央集团军群元气大伤,暂时应该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但德国的北方集团军群,却在最近的战事里,以较小的代价换取了胜利,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损失很少,兵力依然充足,在短时间内,依然具备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极有可能会对纳尔瓦一带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看来,德国人下个目标应该就是纳尔瓦了。”雅可夫提醒道:“你们红军那边,尽快做好战斗准备。我们内务人民委员部也在那边增派人手,监视纳尔瓦一带的爱沙尼亚人。一发现嫌疑人士,我们马上会通知当地的驻军,并且采取相应的行动。”

  “放心吧,北方面军早已经做好了作战的准备。内务部一发现可疑人士,就直接逮捕吧。我代表苏联红军,代表国防人民委员部,感谢内务人民委员部这些日子来的努力。”

  “沃罗佳,我们这么熟,就别跟我来这一套了。”雅可夫友善地笑着,说:“再说了,我们原来还以为,那些装备缺少的爱沙尼亚人并不能对我们构成什么威胁。

  要不是你及时提醒,我们根本就不会把注意力放在那边,派出这么多人手,对爱沙尼亚反动组织进行渗透,掌握进一步的情报。”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身穿国家安全三级政委的人走了进来。他身材并不算高大,外貌也不算很帅,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威严,脸上还挂着一副和蔼可亲的笑容。

  他走到曼图洛夫跟前,和气地说:“同志您好,我是国家安全总局局长弗谢沃洛德·梅尔库洛夫,请问您是?”

  其实,梅尔库洛夫一走进来的时候,就已经从对方的年龄和军衔中,猜到了的身份,但为了避免让曼图洛夫怀疑他有备而来,所以才明知故问。

  曼图洛夫对人一向和气,在大名鼎鼎的梅尔库洛夫面前当然也是如此。“梅尔库洛夫同志!我很高兴能够见到您。我叫弗拉基米尔,在国防人民委员部工作。”

  “弗拉基米尔?”梅尔库洛夫看着曼图洛夫那张年轻的面孔,再看看他的大将肩章,“您就是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兼副国防人民委员弗拉基米尔·曼图洛夫同志?”

  “没错,正是本人。”就在这个时候,曼图洛夫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希望能从梅尔库洛夫这里得到答案,“梅尔库洛夫同志,我之前收到了国家安全总局所得到的一张德国VK4501坦克的图纸,请问这张图纸你们是怎样得来的?”

  梅尔库洛夫是个出了名的“绅士”,他和气地笑着,就连坐姿也十分端正,完全不像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内务部高官。“曼图洛夫同志,您是不是想确定我们消息的来源是否可靠?”

  “算是的,”曼图洛夫回答道:“但我更想知道的是,你们的情报是怎么得来的?”

  “这是我们潜伏在德国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弄到的。在我们的努力经营下,我们的情报网已经渗透到保时捷、亨舍尔和梅塞施密特公司里,目前正在尝试往福克…沃尔夫飞机制造厂,还有德国国防军、党卫军里进行渗透。”

  本来,这些有关间谍渗透的事情是国家安全总局的机密,并不方便向外人透露,但曼图洛夫毕竟是国防部高层,还是最高统帅部的其中一员,让他知道了,其实也无妨。

  尽管梅尔库洛夫露出了底牌,坦然交代了苏联间谍在德国武器制造商渗透的消息,但这样一说,反而还激起了更多的疑问。

  在历史上,苏联确实在德国建立了情报网,进行了渗透。但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后,这些潜伏的情报人员失去了联络,尽管得到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也无法向苏联本土传达,白白浪费了这些情报方面的人才和资源。

  但是,在曼图洛夫所在的世界里,潜伏在德国的情报人员不但能够和苏联本土取得联络,甚至还潜入了保时捷和亨舍尔公司,取得了虎式坦克的图纸,内务部是怎么做到的?

238 战略忽悠

  “很好,看来国家安全总局的渗透工作进行得非常出色,希望内务人民委员部国家安全总局以后能够继续和国防人民委员部保持紧密的合作,一起对抗法西斯的入侵分子。”

  “谢谢您的夸奖,以后我们一定会努力进行渗透工作,并且和国防人民委员部保持紧密的联系和紧密的合作。”听到曼图洛夫的评价,身为国家安全总局局长的梅尔库洛夫怎么能不开心呢?他这么多月来的努力,获得了人家的肯定,顿时充满了工作的动力。

  “对了,潜伏在德国的同志们,是怎样把情报送回国内的?”这个问题,就是曼图洛夫最想知道的,因为在他的历史印象中,潜伏德国的间谍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后,应该和苏联本土失去了联络才对,但这张虎式坦克的图纸,又是怎么样毫发无损地,送到了莫斯科呢?

  “这个……是我们国家安全总局的机密,我只能说,我们在1941年3月起,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外联络机制。

  这套联络机制,是由雅可夫同志领导建立的,即使在苏德开战之后,苏联驻德使领馆无法运作,我们在德国的情报人员一样都能够从秘密的途径,将所搜集到的情报和资料运送回国。

  至于这套联络机制是怎么样的,雅可夫同志比我还要清楚。”

  这个时候,曼图洛夫把眼神转移到雅可夫的身上。他万万都没有想到,这个只顾着讨女人欢心的朋友,居然能够像自己这样,改变历史。

  雅可夫是穿越者?不!他根本就不是穿越者!但在半年前,他为什么能够提前意识得到,潜伏德国的情报人员将要面临和总部失联的危险?

  “沃罗……曼图洛夫同志,其实,这个联络机制并不复杂,”雅可夫看了梅尔库洛夫一眼,然后对曼图洛夫解释道:“我们只不过在瑞士、瑞典等中立国设立联络点,通过这些中立国联络点向苏联本土传递情报。

  除了瑞士和瑞典这些中立国以外,我们还在西班牙、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日本等法西斯国家设立了相关的联络点。那里盖世太保的追查并不频繁,我们的情报传递很少遭到法西斯的干扰,我们的情报人员也很少被人发现。

  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尽量会通过不同的情报站传递情报,尽量减少每一个联络站通讯的次数和行动的次数,减少被敌人发现的机会。只有最重要的情报会通过最安全和最快捷的渠道传送……”

  听到了雅可夫的做法,曼图洛夫终于明白了整件事的背后原因,他万万也没有想到,自己两年前和雅可夫吃饭的时候,随便说的几句话,居然能够影响苏德情报站的格局。

  雅可夫这番的部署,这番主意,根本就是曼图洛夫跟他说的。联络方法虽然简单,但由于纳粹德国的情报工作和反渗透工作实在是太坑爹,苏军的情报工作居然进行得十分顺利,从开战以来,打入德**工体系的苏联特工就陆续传来了各种有关德国新型武器的资料。

  但由于内务部人员在德**队里的渗透工作进行得并不理想,加上德**事文件和情报都有加密和特殊保护,所以内务部并没有得到太多有价值的军事情报。

  而军工企业的情况却很不同,他们最需要的,是有专业知识的工程师。不知怎么的,雅可夫的手下居然找到了几个反对纳粹政权,甚至是信仰**的德国工程师,于是就毫不犹疑地,把他们都安插进军工体系里面了。

  只要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安插在德意志第三帝**工体系里的苏联间谍就马上就会把最新的技术情报送回苏联。

  “梅尔库洛夫同志,雅可夫同志,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此时,一向不插手情报事务的曼图洛夫,突然从前世的记忆里,得到了灵感,想到了一个对付德国人的计策。

  在上司面前,识趣的雅可夫,当然不会抢了他的风头,于是向梅尔库洛夫打了下眼色,示意把“话语权”交给梅尔库洛夫。

  梅尔库洛夫看到雅可夫的眼神,然后和气地笑着,对曼图洛夫说道:“有什么想法,就尽管说出来吧。只要是对国家有益的,我们都会认真考虑。”

  “我觉得,除了搜集情报以外,我们还要大力伪造一些假的情报,来误导我们的敌人。”其实,曼图洛夫所说的这一招,苏联情报部门并没有少用。

  在历史上,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就曾经搞出了一个“御座”反苏维埃组织,并且以这个反苏维埃组织的名义,联络德国人,要求德国人的帮助。

  结果,缺乏反间谍经验的纳粹德国,居然上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当,陆陆续续地,给那个“御座”组织提供情报。

  而现在,既然内务部打入了德国,那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更多更深入的干扰,增强忽悠的效果,利用战略性的和战术性的忽悠,把敌军打个措手不及。

  “沃罗佳,我很早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伪造一份情报,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困难,但困难的是,怎样能够避免敌人找出破绽,让他们完全被这些情报所迷惑。

  在敌人发现自己上当之后,他们一定会大肆搜查、追捕伪造假情报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要保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