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14章

重生苏联-第114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希望苏联方面,可以允许德国公民经过伊朗撤离苏联。”

  “为什么你们一定要经伊朗撤离苏联?”

  “在西部撤离是不可能的,因为罗马尼亚和芬兰也会同我国一起动进攻。希望贵国政府能够以合理的态度对待在苏德国公民的撤离。”舒伦堡解释道。

  “那么?我国在德国使馆和机构工作的人员会不会得到合理的对待?”莫洛托夫同样也担心苏联驻德外交人员的安危。

  “放心吧,莫洛托夫先生,我能够保证,在德国的苏联公民也会得到最合理的对待。”

  “很好,既然苏联驻德国使馆和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能得到最合理的对待,那我相信,在苏联的德国公民也将会得到同样的对待。”莫洛托夫忽然转换了话题,“既然德国政府能够这么轻易就撕毁了互不侵犯条约,那它为何要缔结这样的条约呢?”

  “对于刚才所告诉您的一切,我无法进行任何的补充。”在最后,舒伦堡强调了自己为苏德关系所做的努力,“在这六年里,我极力展苏德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但这场厄运却使我不能再做任何的事情,对此我只能表示遗憾。”

  “谢谢你,舒伦堡先生。您对两国关系所做的努力,我是十分清楚的。希望你以后能够再次为苏德两国之间的关系做出更多的努力。如果没有其他事的话,那这场会谈就到此为止吧。”8



177 打破沉默


  在莫洛托夫离开的时候,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室里的气氛依然没有丝毫的变化。??

  斯大林、伏罗希洛夫、朱可夫和曼图洛夫,都在争取这点时间,研究前线的战况,以及对抗敌人的方法,国防部长铁木辛哥则去了隔壁的房间打电话,了解前线战况的最新进展。

  在场的其他人,也就是安德烈耶夫、加里宁和卡冈诺维奇虽然都没有趴下来,眼睛都还是睁着的,但他们的心其实已经睡了,一句话都没有说过,一句话都没有听进耳里。

  “朱可夫同志,你估计德军调集了多少的兵力,用来入侵我国?”在做出相应的决策之前,斯大林先要搞清楚德国人的兵力。

  “具体有多少我并不敢说,因为我们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情报。但据我的经验估计,他们投入的兵力应该不会少于11o个师。”朱可夫的估计并不准确,和历史上的数字还有不少出入。

  “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斯大林虽然心中有底,估计的兵力也和他差不多。

  “根据以往的经验,希特勒德国的军队,都会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战争。

  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先就要集结足够数量的兵力,还有大量的飞机、火炮、坦克,以快的闪击战术,以装甲部队为主力,飞机、火炮为辅助,快地入侵他们的敌国,迅合围并且歼灭他们的敌人。

  “但他们并没有料想到,我们在西线已经部署了167个师,29o万人的兵力,应该足够消灭11o个师的德军了。”

  “我觉得,德军部署的兵力应该不会低于17o个师,”曼图洛夫也参与了讨论,“刚才格奥尔基都说了,德军一般会采取比较进攻性的战术,争取在短时间内包围、歼灭他们的敌人,尽早地结束战争。

  要合围、歼灭敌人,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相等或者兵力比对方少的情况下,这是很难做到的,肯定需要大量的兵力。

  为了达到围歼苏联红军的目的,德国人应该会部署至少18o个师,32o万人以上的兵力,达到人数上的优势,这样才能达到战决的目的。”曼图洛夫向斯大林分析了德军的作风。

  “如果我是希特勒的话,我也会部署至少18o个师的兵力,达到迅合围歼灭我军的目的。”斯大林抽了一口烟,说道:“但是,我并不认为法西斯德国有能力组建这么多的部队。他们还没结束与英国之间的战争,也需要不少时间训练这么多的新兵。

  除此之外,他们的工业区离苏德边境比较远,后勤供给也未必能够符合18o个师的庞大需求。”

  “现在的德国,是一个高度军事化的国家。德国法西斯政府,为了达到武力扩张的目的,什么都做得出来,甚至可以把全德国的男人女人都变成士兵。集中19o个师对他们来说,并不会是问题。

  另外,德国人控制的西里西亚工业区离前线的距离其实并不是很远,他们达的交通网可以迅地,把大量的物资运往前线。别忘了,德国还是个盛产汽车的国家,他们庞大的汽车数量绝对能够应付19o个师的需求。

  相反,我国的基础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还是没有达到德国的水平。而我们的汽车数量虽然也得到了不少的提升,但也未必能够比得上法西斯德国的水平。

  所以,在后勤供应的问题上,我们还需要多做点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铁木辛哥回到了会议室。

  “报告总书记同志,根据投诚德军的情报,敌军已经在苏德边境集结了114个师的兵力,分为北方、中央、南方集团军群,向我军起进攻。

  除此之外,德军还有76个师的预备队,将会6续赶往前线,投入战斗,总兵力过38o万人。”

  正如铁木辛哥所说,德军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分别向波罗的海、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个方向展开攻势。北方集团军群由由威廉·里特尔·冯·里布元帅指挥,下属3个集团军,总兵力有8个军29个师,负责攻打波罗的海三国,并且进入俄罗斯北部,目标是列宁格勒。

  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他们的目标是进攻斯摩棱斯克,穿越白俄罗斯地区,最终攻占莫斯科。

  这是三个集团军里,兵力最多的一个,下辖4个集团军共计16个军、5o个师,总兵力达到1oo万人。

  至于南方集团军群,则由由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这个集团军群下辖4个集团军共计9个军、35个师,目标是攻下基辅,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

  听到铁木辛哥的报告,斯大林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看来法西斯真的下了决心要和我们打一场大战了。”

  “法西斯政权会不惜一切的代价,达到他们征服世界,奴役斯拉夫民族的目的。我们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否则,受害的不单只是苏联1。8亿人民,还有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一直沉默的安德烈耶夫终于开口说话。

  就在这个时候,莫洛托夫匆匆地走了进来,气喘喘地说:“德国政府已经向我国宣战!”

  听到莫洛托夫的消息,斯大林默默地坐在椅子上,沉思了起来,其余几个政治局委员没有一个敢出声。

  过了不到半分钟,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很快就打破了沉默,“我们应该用各个边区的所有兵力猛烈还击突入的敌军,制止他们前进!”

  铁木辛哥似乎并不满足朱可夫所提出的,“制止前进”的目标,“不是制止,应该是歼灭!我们一定要歼灭所有越境入侵的德军!”

  斯大林托着额头,沉思了半秒,然后站起身来,坚定的说:“下命令吧!”

  “不行!”不知是哪个傻子,居然在命令就要下达的时候反对铁木辛哥的提议,“在搞清楚情况之前,我们不能贸然进攻敌军!这样的话,我们不但不能制止敌人的进攻,还会付出很多不必要的伤亡,后果会很严重。

  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积极防守,设立防线,等时机成熟了,再起反攻。”8



苏共第18届政治局名单


  (作者手打资料,在翻译上或者职位上可能会有差误)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安德烈耶夫(绰号:安德烈的三次方)(在任年份:1939…1952)——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席,后任农业人民委员

  克利缅特·伏罗希洛夫(在任年份:1939…1952)——苏联元帅,先后任国防人民委员,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安德烈·日丹诺夫(1939…1948)——列宁格勒州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分管共青团和意识形态事务),1948年在任期间因病去世

  拉扎尔·卡冈诺维奇(1939…1952)——中央…书记处书记,交通运输人民委员

  米哈伊尔·加里宁(1939…1946)——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46年在任期间逝世(随后东普鲁士城市柯尼斯堡以他的名字被命名为“加里宁格勒”)

  安纳斯塔斯·米高扬(1939…1952)——贸易人民委员

  维雅切斯拉夫·莫洛托夫(1939…1952)——外交人民委员,1930…1941任人民委员会主席(苏联总理),1942年任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第一副总理)

  约瑟夫·斯大林(1939…1952)——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尼基塔·赫鲁晓夫(1939…1952)——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

  格奥尔基·马林科夫(1946…1952)——中央…书记处书记

  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1947…1949)——经济学家,国家计委主席,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尼古拉·布哈林(1948…1952)——国家银行行长

  阿列谢·柯西金(1948…1952)——纺织工业人民委员,人民委员会副主席


178 下命令吧!


  铁木辛哥略带不屑地望着那个反对他提议的年轻人,“曼图洛夫同志,我认为,在这个时候采取防守的态势是消极的。应该抓紧时间,在敌人还没有取得进展的时候,将他们消灭,让他们放弃入侵苏联的打算!”

  “国防人民委员同志,我并不认为我们有消灭入侵德军的能力。”曼图洛夫的态度十分坚决,他并不认为在这个时候对敌军发起反攻是一个适当的决策,“他们肯定有备而来,对我军的部署和兵力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的兵力肯定会比我们的多,他们的攻势肯定会比大家想象中的猛烈,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集中。现在,苏联红军被敌方突袭,作战主动权在他们那里。如果我们贸然发起进攻,恐怕将会造成更多的不必要的伤亡,削弱各个部队的战斗力。”

  “曼图洛夫同志,为什么您会觉得我军不能击退敌人?”铁木辛哥质问道。“苏联红军无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装备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只要我们能够有效地发起反攻,就能够歼灭敌军。”

  “铁木辛哥元帅,我军在装备上,的确是有一点优势,这点我非常清楚。但是我军的指挥员和士兵都缺乏作战经验,更缺乏足够的训练,战斗力不会比德国人好。

  另外,我军在兵力上并不占有优势。据我估计,德军中央集群总共有50个师,100万人的兵力,但西部特别军区总共才有45个师,前线只有26个师,约50万人的兵力,在军力上明显处于劣势。

  而且,据我所知,德军还有数十个师的预备队,将会陆续赶到战场投入作战。到时,我们要面对的,不会是114个德国师这么简单,再算上罗马尼亚、匈牙利、意大利的军队,我们到时可能要面对190个师,甚至更多的敌人。”

  “您怎么知道德军有190个师的兵力?”

  斯大林放下装满烟草的烟斗,对曼图洛夫这个不知所谓的年轻人训斥道:“弗拉基米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