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苏联 >

第11章

重生苏联-第11章

小说: 重生苏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先问你的,你先回答。”

  “你先!”

  曼图洛夫并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唯有先回答:“小时候,我是想过的。我4岁的时候,父亲加入了红军,参加了内战,结果战死了。

  后来,我母亲把我带到新西伯利亚这里,辛辛苦苦地把我抚养大。当时,苏联经济不好,物资贫乏,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苦,生活环境很差,有几次还差点饿死。我很想回到物资充裕现代,很想回到21世纪的共和国,过着温饱、无忧无虑的生活。”

  “然后呢?你是怎样成为书记的?为什么改变了主意,想留在苏联?”

  曼图洛夫托了下眼镜,继续说:“后来,我考上了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同时在学校的共青团组织里工作。19岁大学毕业,回到西伯利亚后,进入共青团州委。

  不久,被选为共青团州委第一书记。自此之后,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改变苏联,拯救苏联,要帮助这个伟大的、统一的国家逃过解体的历史厄运。”

  对于男友的目标,卡蒂娅觉得有点可笑。“怎么改变苏联?你既不是政治局委员,又不是党中央委员。你有足够的能力改变历史吗?”

  “没错,我现在不是,但不代表我未来不是。”

  卡蒂娅冷冷地抽了一下嘴角,说道:“沃罗佳,你不是一向谦虚、务实的吗?怎么变得这么有野心,又不切实际?”

  曼图洛夫再次推了眼镜框一下,沉着地说:“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我知道,政治局委员这个位置很难上得到,但还是有一定的几率。

  别忘了,我现在是州委第一书记,目前和苏斯洛夫同级。(历史上)人家能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书记,为什么我不能做到?”

  “苏斯洛夫?他是哪个州的?”

  “他现在是罗斯托夫州委第二书记。再过一年,按照我所认识的历史,他应该会被斯塔夫罗波尔边区,担任党委第一书记,任期5年。而我,目前已经是新西伯利亚州委第一书记,再升就要进党中央了。”

  卡蒂娅仔细地分析了曼图洛夫的话语,又觉得挺有道理。她点了点头,说:“对,你现在的职位不低,你人又年轻,前途无可限量。但你知道的,现在上面的情况不太稳定,斯大林还在搞大清洗。一搞不好,不但会被革职,甚至还会提前去见马克思。”

  “放心吧,我会小心的。只要像你父亲或者米高扬同志那样,远离政治斗争,应该不会有事的。目前,我要尽自己的能力,做好当下的工作,争取在一年后的苏共******里,当选中央委员。”

  “希望能吧,加油。”

  曼图洛夫暧昧地眨了眼,说:“亲爱的,我好久没有听过你说这样鼓励性的话了。”

  卡蒂娅用销魂的眼神望着对方,“是吗?那我以后多说一点。”这时,她忽然想起一件差点被遗忘的事情。“认真的,我们什么时候注册结婚?明天行不行?”

  “明天一早就注册吧,越快越好。我还等着和你同居,和你同床呢。你知道的,在现在主张婚姻生活和禁欲主义的社会风气下,只有结了婚的人才能一起生活,不结婚就同居/啪啪的会被骂成狗。”

  “那好吧,反正明天要注册了,不如我们先试试同居吧。吃完饭后,我回公寓收拾行李,搬进你的大公寓里。不用说,你肯定住在红色大道16号。”

  曼图洛夫点了点头,说:“没错,就是那里。我的公寓是够大的,两房一厅,还有一个特大阳台。那里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了个女住客。”

  “两房?太好了!这样,你一间房,我一间房,这样才能用尽所有空间。”

  曼图洛夫轻佻的笑道:“没错,是有两间房,但其中一间是书房,只有一间睡房。你搬进来的话,就一定要和我睡。除非你想睡地下。”

  “那我不来了。”

  “不……喀秋莎,其实书房里也有一张小床。”

  就这样,两人用暧昧的眼神四目交投,但嘴里时不时会调戏对方,不断地调情。结果原本半个小时就能吃完的一顿饭,被他们拖到两个小时。

  吃完晚饭后,这对未婚夫妻一起手牵手地离开了旅馆。正要上车的时候,一把男声从后面传来:“伏罗希洛娃同志,是你吗?”

  卡蒂娅转过身来,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这是他的同乡彼得。他在革命前和伏罗希洛夫一样,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但到了现在,他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内务部的高级军官。“彼得,你也来新西伯利亚了?”

  那个叫彼得的男人,个子不高,身形有点胖。他穿着一身黄中带绿的制服,头上戴着一顶蓝色的帽子,一看就知道是内务部的人。

  “伏罗希洛娃同志,很高兴能见到你。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说。”

  “哦,是吗?什么事情?”

  彼得望了曼图洛夫一眼,然后用特有的口音对卡蒂娅说:“卡蒂娅,请问这位是?”

  “这位是我的未婚夫,新西伯利亚州委第一书记——维拉迪摩·曼图洛夫同志。”

  彼得热情地伸出了右手,粗野地笑着,说:“这就对了,我也想跟您说同样的事情。”

  彼得说的,并不是新西伯利亚那里正统标准的俄语,而是一种特有、不很好听的顿巴斯方言。

  这种方言,夹杂着俄语、乌克兰土话和顿河哥萨克方言,从眼前这个粗野大汉的嘴里说出来,显得特别的土。

  曼图洛夫热情地握住彼得那只粗糙,肤色偏红的右手,说:“同志,很高兴能见到你。从你的判断,我想你应该是顿巴斯人。”

  彼得露出了热情而粗野的笑容,“呵呵,几乎每一个人第一次见到我都这么问。没办法,我是在顿巴斯人,在伏罗希洛夫格勒(今卢甘斯克)长大,说话带有很重的顿巴斯口音。

  但奇怪的是,卡蒂娅·克里缅娜明明是我同乡,但她自小操莫斯科中央口音,说得很标准。”

  曼图洛夫当然知道个中的原因,但为了避免暴露穿越者的身份,还是装作不懂。“是吗?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还以为她是莫斯科人呢。等我知道她父亲是红色元帅的时候,才知道是顿巴斯人。”

  “好吧,我们说正事吧。我这次来,是代表内务人民委员部,调查安娜·罗曼诺娃同志的身世。”

  

第十四章 适应

  “安娜……她怎么了?”作为安娜的挚友,卡蒂娅并不觉得安娜这个人有什么问题。当听到好友被内务部调查,她感到无比惊讶。

  彼得试图稳定住对方的情绪,说:“卡蒂娅,请你做好心理准备。”

  “安娜的身世有什么问题?就我所知,她1914年出生在莫斯科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她亲生父亲在内战中牺牲,母亲不知所踪。而她,就被一对好心夫妇收养,直到她大学毕业为止。”

  “你说得一点也没错。“但你没发现有疑点吗?那对夫妇为什么要收养她,把她抚养到大?”彼得反问道。

  “这还用说吗?他们心地善良,不忍看见安娜流落街头,于是就收养她呗。”

  彼得像审问犯人那样问道:“第二,她母亲去了哪?为什么会突然失踪?”

  “这我怎么知道?难道你们找到她母亲的下落?”

  “是。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线索,安娜的母亲目前身处巴黎,叫娜塔莉亚·布拉索娃。1919年,她被英国海军从敖德萨港口接走,来到了英国,辗转来到法国。”

  卡蒂娅并不知道有英国海军接人这件事情,安娜从来没有向她提过。好奇心挺重的她,迫不及待地追问下去,“英国海军?难道安娜的母亲是英国间谍?”

  “英国间谍?你猜对了一半。”

  卡蒂娅睁大了眼睛,追问道:“是法国间谍?”

  “不完全是。”

  这时,本来沉默的曼图洛夫终于说话了:“娜塔莉亚·布拉索瓦,1912年与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结婚。十月革命爆发后,她丈夫被苏维埃政府囚禁,1918年被送到彼尔姆枪决。而她本人则在1919年开始流亡国外,靠着丈夫留下来的遗产生活。”

  “沃罗佳,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安娜的父亲究竟犯了什么罪?要被苏维埃政府枪决?”卡蒂娅惊奇地问道。

  曼图洛夫托了下眼镜,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儿子,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把皇位传给了他,但他最终没有正式接受皇位。十月革命后,被苏维埃政府囚禁,后来被杀。”

  “什么?安娜是沙俄皇族?”卡蒂娅望着彼得,“所以,你们内务部才要来调查她的身世。万一她真的是沙俄皇族,你们会怎样处置她?”

  “我只是负责调查的,不是负责善后工作的。具体怎么样处理,是由贝利亚同志决定的(叶若夫已经被提前逮捕了)。不过,我可以先告诉你,以我对贝利亚同志的了解,我猜你的朋友很有可能会被送去古拉营,或者会被秘密枪决。”

  听到这里,卡蒂娅的心情变得更加激动。“就因为她是皇族?所以就要送她去死?难道你们不能放过她吗?”

  曼图洛夫也不忍心看到安娜受罪。“安娜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她的思想完全正确,完全符合我党的路线。她不应该受罪。”

  彼得拍了两人的肩膀,说道:“两位请稍安勿躁。刚才我说的那些都只是推断,并没有太多实质证据。罗曼诺夫是一个比较大的姓氏,也许安娜的父亲刚巧叫米哈伊尔,她父母失踪的时间和米哈伊尔大公处决的时间又吻合,所以才会引起这样的怀疑。

  其实,我和曼图洛夫同志一样,都不想看见安娜这样优秀的党员无辜受罪。我会尽一切的能力,搜集相关的证据,尽快查明真相。就算安娜她真的是米哈伊尔大公的女儿,我想上面也会酌情处理的。”

  卡蒂娅紧紧地握着彼得的手,说:“拜托了!千万不要让安娜有事。”

  “好,我会尽力的。”

  ……

  卡蒂娅回到了公寓,匆匆收拾了行李,然后来到曼图洛夫位于红色大道16号的高级公寓里。

  “沃罗佳,你的公寓真不错。两房一厅的大小适中,窗外是斯维尔广场和红色大道,景色开扬;旁边就是政府大楼,上班方便,真是一个好住处。”卡蒂娅放下了行李,对屋里的一切都感到好奇。

  “好吧,我先去洗澡,你慢慢参观。这里所有的物品,你都能随意使用,因为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同意吗?”

  “非常同意。共产主义要先从家庭层面做起。我们要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我会尽自己作为妻子的本分,但你也要保证我能从你身上获得所需的东西,你觉得怎么样?”

  “好,当然好。那我先去洗澡了,你自便吧。”

  作为“特急型人种”的一份子,曼图洛夫洗澡的时间也比较快,只用了十多分钟。这样既能节省宝贵时间,又能节省水资源,达到较高的时间、资源效益,何乐而不为?

  “沃罗佳,你洗完澡了吗?”曼图洛夫刚换上衣服,正要离开浴室的时候,外面传来卡蒂娅的声音。

  “给我一秒的时间。”曼图洛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