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朝的那些事儿 >

第148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第148章

小说: 明朝的那些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情况总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天,大雾。
    王勋乐坏了,他借着这个机会,坚持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真理,溜进了应州城,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等到大雾散开,他才发现,负责跟踪任务的副总兵朱峦,竟然超越了蒙古军,也跑到了自己这边。
    小王子气得不行,明军非但没有被打垮,反而越打越多起来,他失去了耐心,开始集结部队,准备攻城。可还没等他准备好,麻烦又来了。
    城内的守军似乎比他们还不耐烦,竟然主动出城发动攻击,小王子急忙迎敌,而他很快就发现,城内军队的自信是有原因的。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终于率部赶到了,来得正是时候,王勋得知后立刻下令前后夹击鞑靼军,到了现在,他终于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不过很可惜,只不过是曙光而已,因为他的敌人是五万精锐蒙古骑兵,而统帅是卓越的军事将领小王子。
    小王子的名声不是白得的,他没有被这种气势吓倒,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已经做出了准确地判断:敌军兵力仍然不足。
    他冷静地发布命令,将军队分成两部,分别应敌,并保持相当距离,防止敌军再次合流。
    他的这几招获得了奇效,一贯投机取巧的王勋再也没能忽悠过去,反复冲击之,他们再次被分割包围。
    王勋终于无计可施了,想来想去再也没啥指望了。
    也就在此时,朱厚照叫来了江彬。
    “立刻集合军队,出征作战!”
    '653'
    然而江彬疑惑地看着他,没有说话,他的问题是很明显的:
    哪里还有军队呢?
    朱厚照知道他的疑问,直接说出了答案:
    “我之前已暗中命令张永、魏彬、张忠率军前来会战,他们已经按时到达。”
    江彬终于明白了,在那些日子里,朱厚照到底在等待些什么。
    朱厚照站了起来,他一改往日的调笑,满面杀气,大声对还在发呆的江彬说道:
    “该轮到我了,出兵吧!”
    谜团
    综合看来,朱厚照的策略是这样的,首先派出少量部队吸引敌军前来会战,之后采用添油战术不断增加兵力,拖住敌军,并集结大股部队,进行最后的决战。
    事实证明,他的计划成功了。
    丁未,朱厚照亲率大军,自阳和出发,向应州挺进。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包围圈内的王勋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可他这次也被折腾得够呛,从绝望到希望再到失望,一日三变,不厌其烦。事到如今,援军也到了,接应也到了,仍然无济于事,他扳着指头数,也没有发现还有那支部队能来救他。
    当然了,他是不敢指望朱厚照的,因为这位皇帝陛下是个不靠谱的人。
    天亮了,蒙古兵发动了总攻,王勋率部拼死抵抗,但仍然难以退敌,就在他即将支持不住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蒙古兵突然开始溃退!
    朱厚照终于赶到了,他实在很够意思,命令部队日夜不停地向应州发动奔袭,正好看到王勋被人围着打,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发起冲锋,蒙古军没有防备,又一次被打散,三路大军就此会合。
    朱厚照见好就收,没有发动追击,而是命令全军就地扎营,现在他手上已经有了五、六万人马,足以和对手好好较量一番,他相信,那个敌人是不会就此退走的。
    小王子算是被彻底打闷了,先打王勋,没打下来,还多打出了两支部队,现在又冒出了这么个大家伙,派头不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
    无论如何,不能就这么算数,就看看这个新来的有什么本事!
    从当时的史料分析,小王子确有可能并不知道与他对阵者的身份,但无论如何,他仍然集结了自己所有兵力,准备与这位神秘的对手决一雌雄。
    '654'
    第二天,仍然是大雾笼罩,小王子抓紧时间,布好阵型,准备发动最后的冲击。不久之后,雾渐渐散去,他这才惊奇地发现,明军列着整齐的队形,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等待着他。
    朱厚照十分紧张,虽然自小他就曾向往过金戈铁马的生活,也听过那些伟大祖先的传奇故事,但当彪悍的蒙古骑兵真正出现在他的面前,叫嚣声不绝于耳,闪亮的刀锋映成一片反光,晃花了他的眼睛时,他这才清晰地意识到,打仗实在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难道要缩着头退回去?
    这不就是我一直等待的时刻吗?他用力握紧了手。横扫天下,纵横无敌!先祖曾经做到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可以?
    尚武的精神在他的身体里复苏,勇气又回到了他的身上,在所有士兵的注视下,他拔出了佩剑,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冲锋!”
    战斗就此开始。
    看见明军出人意料地发动了进攻,小王子也拼了老命,他发起了总攻令,总计十万余人在应州城外反复厮杀,你来我往,据史料记载,双方来回交战百余合,相持不下。
    事实证明,朱厚照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在战乱之中,他保持了镇定,还在阵中来回纵马狂奔,鼓舞士气。他这一无畏的举动大大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士兵们英勇奋战,向蒙古军发动了无数次潮水般的攻击。
    战争就这样进行了一天,双方也不讲什么策略诡计了,就是拿刀互砍,谁更能玩命谁就能赢!就这么折腾到了下午,看着无数如狼似虎,浑似打了兴奋剂的明军,蒙古军队顶不住了,小王子也撑不住了,他本来只是想来抢点东西就算数,却碰上了这么个冤家,结果赔了大本钱,无奈之下,只能发出那道丢人的命令:
    “退兵!退兵!”
    朱厚照不读书,也不讲什么战争礼仪,看到蒙古兵退却,他便下令全军追击,可惜天公不作美,一路赶到了朔州,突然又起了雾,只能打道回府。
    这是一场没有详写的战争,并非我偷懒,实在是史料记载太少,因为朱厚照兄是偷偷出来的,身边没有史官,文人也很少,他自己是半文盲,江彬、张永、王勋都是比他还粗的粗人,总不能指望他们吧。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的战果,史书记载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然后还有朱厚照先生的口述历史——“我亲手杀了一个!”。仅此而已。
    我之前曾多次对史书上的记载提出过质疑,但这次我却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记载的的确确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是一个违背了常识的结论。
    '655'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换在今天,那就是十个师,别说打仗,就是搞个军事演习,也经常死那么十来个人,即使双方拿的都是板砖,互拍几下也不止这个数。
    事实上,双方是真刀真枪地互砍,而且是足足砍了一天,参战的双方既不是慈悲为怀的和尚,也不是练过气功的义和团,而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高级货,至少蒙古人那里肯定是没有普及的。
    再谈谈朱厚照讲的那句话——“我亲手杀了一个!”,这句话经常被后人拿来嘲笑他吹牛,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说的很有可能是实话。
    要知道,朱厚照先生在战场上是很显眼的,很多人无时无刻都在盯着他,众目睽睽之下,他又是贵为皇帝,当众扯谎是很掉价的,而且要吹牛也不用说只杀了一个,随口说说十几个,几十个不也就出来了吗?
    然而朱厚照坚持了他说法:“我亲手杀了一个!”
    只有一个。
    所以我相信,他说的是真话,而据记载,这场应州之战蒙古军总共才死了十六个人,这样看来,朱厚照运气很好,因为他手下的五万人一共才杀了十五个人。按照这个几率,他买彩票是肯定能够抽到一等奖的。
    所以结论是:朱厚照被抹黑了,应州之战也被人为抹黑了。
    抹黑他的人我们不好猜测,却也不难猜测。
    可笑的是,抹黑的证据是如此的确凿,甚至连史书的记载者也留下了破绽——“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入。”
    原来只是死了十六个人,赫赫有名的小王子就“不敢深入”,这样看来,他真是名不副实,虚有其表。
    在明代的所有战役中,被故意忽视的应州之战本就不显眼,但这场被忽视的战役,却是朱厚照勇猛无畏的唯一证明。
    谁曾忆;万军从中,纵横驰奔,所向披靡!
    只记下,豹房后宫,昏庸无道,荒淫无耻!
    残阳如血,大风卷起了黄色的帅旗,注视着敌人仓皇退走的方向,得意地调转马头,班师回朝。
    那一刻无上的光辉和荣耀,你知道,也只有你知道。
    '656'
    激化
    仗也打完了,瘾也过完了,朱厚照却还不打算回去,他还没有玩够,足足在外边晃荡了几个月才回去,到了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他又准备出去了,可这次出了点问题,他的祖母去世了,不得已回家呆了几天。
    可没过多久,他就强忍悲痛,擦干眼泪(如果有的话),再次出去旅游,就这样,从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到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一年之中,他出巡四次,行程上千里,最后回到京城。
    这中途,他还突发臆想,正式任命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本着娱乐到底的精神,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朱寿。
    当然了,这个名字刚出来的时候是引起过混乱的,慢慢地大家也习惯了,认定了朱寿就是朱厚照,反正名字就是个符号,你叫朱头三我们大家也认了,只要别再继续改来改去就行。
    大臣和皇帝之间的这场斗争就这么不断地维持着,双方你进我退,尽量不撕破脸,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可是到了这年二月二十五日,平衡被打破了。
    这一天,朱厚照突然下诏书,表示自己北方玩腻了,想去南方玩,可他没有想到,这道诏书竟然成了导火线。
    大臣们已经忍无可忍了,杨廷和率先发难,主动上书,要求他休息两天,不要再出去了。
    可是朱厚照的心已经玩野了,北方这片地方他不愿意呆了,想去江南一带转转,他对此置之不理。
    可是大臣们忍耐已久的愤怒开始井喷了,很快,北京六科言官、十三道御史,南京六科言官、十三道御史,六部高级官员,甚至地方驻京官吏也纷纷上书,要求不要出行。一天到晚,朱厚照的耳边不断响起的只有相同的两个字:
    “不行!不行!”
    还有很多官员也趁机会攻击他的其他行为,比如出外旅游,擅自出战等等,话说得十分难听,甚至连亡国灭种之类的话都说出了口。
    朱厚照真的生气了。
    竟然如此嚣张,你们要造反吗!?
    他的耐心到头了。
    三月二十日,雷霆之怒终于爆发。
    这一天,午门外密密麻麻地跪了一百零七个人,这些人都是上书劝诫的大臣,朱厚照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跪。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一百多人白天起来不用上班,就跪在这里,跪满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下班。起止日期:自即日起五天内有效。
    附注:成功跪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廷杖三十。
    '657'
    这是一次十分严重的政治事件,上书的大臣们被狠狠地打了一顿,后经统计被打死者有十余人,但他们却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因为当朱厚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