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漫长的五年 >

第299章

最漫长的五年-第299章

小说: 最漫长的五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主持新年国民党军事统帅部的最高军事会议的最高领袖,那是被这些告状气得脖子上的青筋鼓起老高,鼻子直出粗气:
    想当初,刘湘是数次请缨抗战,要求出川抗日。还又是赌咒发誓,又是向委员长保证的。可是如今,川军出得纰漏还少吗:
    第二战区的川军部队就是一群土匪。而自己当过司令长官的第三战区也不省事,那个只有十八岁的自己先前极为看好的川军**旅的中将旅长周家欣更是打鬼子厉害却也是个惹事的包包,名字赫然位于自己公布的43名被处罚的将领前列还是因为截抢军需物资,娘希匹四川都是棒老2嘛?
    老蒋真想好好收拾这支匪气十足的地方杂牌,可眼下的情形,正值用人之际,川军这几大坨子加起来有十几、二十几万人。这么大的一股力量不用确实不妥。
    再好不容易才把这些座山雕一般的川军主力调出来,再放回去四川称王称霸的,那更不能容忍了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的老蒋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咽下这口气,喊自己的侍从室主任林蔚中将道:
    “阎百川的第二战区不要这些川军,那问问程长官的第一战区,把这些在晋南的川军调到第一战区好了”
    第一战区的程颂云司令长官(程潜的字,又是一个湖南人,但不是像唐生智一样是个莽子,是一个文武全才。自身是清末的秀才,还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的高材生),起初被林蔚要调部队补充第一战区的电话连感谢,可随后一听是川军这种烂杆子部队,就像遇到了洪水猛兽一样,不待林中将电话完,就在电话那端嚷了起来:
    “哎不要,不要连死老抠的阎老西都不要,个蔚文兄(林蔚的字,林蔚是最高领袖的浙江同乡)却朝我这里推,我是绝不会要这种烂部队的”
    在一旁的本就没有好气的最高领袖蹭地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不禁勃然大怒,不是气程颂云哈,而是被臭名远扬的川军给气到了,在屋子里疾走了几步,挥手叫道:
    “娘希匹调回去,让他们统统滚回四川去娘希匹的,让他们这些川耗子在四川称王称霸算了,这些误国误民的军阀部队”
    坐在一旁的白崇禧,关键时刻急人所难,想起了自家的桂系兄弟李宗仁。反正手底下全是各个地方杂牌军,也不在乎再多一个川军这种烂杆子部队,便自告奋勇地向老蒋道:
    “委员长,算了。我打个电话给第五战区的李长官吧,问第五战区要不要?”
    就这样,这些在第二战区的晋南的川军才终于到了北方的第五战区。邓锡侯(外号玻璃猴子)、孙震、庞炳勋、王铭章等川军第22集团军的川军中高级将领们事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末,对大度的李宗仁心存感激:
    从内心深处来,他们这些人也不愿意就这样子灰溜溜的被军委会赶回四川,那好丢个人的脸子哟,也是臊四川人的皮啥
    世间无不可用之兵,只有不可为之将。只要长官遇事公正,体贴部下。将士们自然效命杀敌。李宗仁还是深谙此道的。越发对川军这个众人嫌弃的“孤儿”非常尽心:
    不仅为川军补充军需枪械、弹药粮秣,并不对川军编制做任何撤并处理,使川军依然**成军。诸如此类的举措使这支出川北抗战的饱受外界歧视的川军第22集团军的十余万川军将士们感激涕零,而李宗仁将军也得到了一个统帅最为期盼的一句话:
    “川军将士们保证听从李长官指挥,奋勇杀敌,以报答知遇之恩”
   )
282章 飞翔的夜鹰
         282章飞翔的夜鹰
    军事上有句很直白的话,那就是无粮不守。这无论在冷兵器时代的过去,还是飞机大炮的近现代,甚至是可预见的将来都是真理、铁律
    作为快固守了皖西城宣城近一月的周大少团长的川军**旅同样是逃不出这个规律的,即使周大少团长被人们称为神仙也罢。川军**旅的数千部队加上宣城老百姓近两万余人。就按一人一天七两粮食的定量,那也要一万多斤的粮食。一个月就是庞大的数目字了
    而的宣城,战前也就有十余家大粮商。其中最大的一家老板叫孙得旺的大粮商,基本上是垄断了宣城一带的粮食市场,常年囤积粮食在二、三十万斤左右,是广宣一带有名的大粮贩子。
    没跑得赢,其实更多的舍不得自己囤积的二、三十万斤粮食的孙得旺,也被日军围在了宣城城内。开始还有点中国人血性的孙得旺还捐助了周大少团长的川军**旅两万斤大米。
    但随着战局的发展,时间的拖延,鬼子长期围困造成的粮食短缺日趋严重。宣城城内的粮食价格那是打着滚头往上翻,一天一个价。从38年开年以后,那更是扶摇直上九万里,鬼子围困宣城前,每斤大米卖价是一角二分。元月十日,围城一月,粮价已经暴涨到每斤大米一元三角左右,那是足足涨了十倍多
    周大少团长的川军**旅因为在广德前线时,补充过一次,还有些粮秣的储备。而早已经吃得米缸空米坛子净的很多宣城老百姓,已经搜罗了一切可以在刺骨的严寒中填肚充饥的可以吃的东西:有鸡的宰鸡,有狗的杀狗,宣城城内除了人,他的耗儿都遭人逮光吃了
    实在无法的人们只好一天聚集在川军**旅的各个部队的驻防地倒向这些老总乞讨一口吃的活命,其悲惨境遇令人万分同情。周大少团长最看不得这些,弟兄们只好从自己的口粮中节省点匀给宣城老百姓们,头痛的周大少团长一天光给已经断炊的宣城老百姓熬活命的米粥都要分发出上千斤粮食出去。
    更令周大少团长的川军**旅的将士们气愤的是:宣传城内的以孙得旺为首的大粮商,在这个需要军民彼此同舟共济的时刻更是落井下石,每日限量卖粮,粮价那是一日三变。家中没有两钱的宣城普通老百姓早就买不起粮食了。就算是财大气粗的不缺买粮钱的周大少团长都花的心痛:格老子的,跟买金豆豆差球不了好多了
    为什么不实行军管?川军**旅的众人一致强烈要求周大少团长采取果断的严厉措施:把这些缺了人味的昧心粮商全部抓起来毙了学李闯王把粮食都分了
    周大少团长却对哥子弟兄们大谈起战争其实就是打各自的后勤保障能力的话题,最后才道:
    “我们川军**旅擅自从广德撤守宣城,给宣城老百姓增加了不该有的负担,而且截取陈诚的军需军备,已经背负了骂名。如果再采取激烈的军管措施,不妥。经济的问题我们不妨采取经济的办法,多则贱少则贵,孙得旺些宣城无良粮商只顾自己谋取暴利,几个跳梁丑罢了。看老子怎么打整孙得旺这些黑心烂肺的杂碎”
    周大少团长的打整其实很简单,用自己的那架改成了运输机的枭龙从武汉把大批粮食运到宣城即可。
    起来简单,但是在当时白天、晚上(由于中国空军虽然弱在白天还有一定能力,而夜间完全就没有丁点办法了,位于台湾新竹的日军木更津日本海军重型轰炸机航空团会不时在晚上进行夜间空袭)日机肆虐的情况下,只有晚上才可能有机会进行运输空投,还要冒着很大的危险。
    周大少团长干脆给飞鹰、枭龙的飞行员们配备了红外夜视仪,投机取巧的把当时只能昼间使用的飞机改成了可以在良好的夜间气候条件下简略使用的“全天候”飞机---世界上第一种奇怪的可以在气象条件有限的一定条件下使用的夜间飞机。
    从元月份开始试验,那些周大少团长重金聘用的美籍飞行员们花费了十余天时间渐渐掌握了这种“奇特的”夜间飞机的操纵及熟悉汉口到宣城一带航线的夜间地标等事项,得心应手起来。
    元月十日开始,在武汉汉口军用机场的陈司令的关照下,周大少团长的川军**旅空中分队的那架由鬼子的川崎生产的“九五式”战斗机改名的飞鹰战斗机,从汉口军用机场一入夜就顺着熟悉的长江航线飞到宣城上空,进行夜间战斗巡逻。为即将开始的枭龙夜间运输空投做准备。
    而欺负宣城的中国守军没有防空能力的日军陆、海军航空兵轰炸机群,不仅在白天肆虐,夜间也经常夜袭宣城。终于是遇到了他们没有料到的前所未有的支那恶魔将军的空中分队的强力挑战(鬼子自始至终都没搞清中国这种能在夜间战斗的战斗机有好多)
    元月11日夜,驾驶飞鹰战斗机的执行宣城上空战斗巡逻的是美籍飞行员查理。奥尔森,飞行时间在千时以上的,战斗经验极为丰富的一个年轻的老飞行员。
    因为美国牛仔的性格(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者),这些美籍战斗机飞行员们都对周大少团长提出的这种夜间单枪匹马的游侠式战斗非常接受(就是想以多欺少,也得喊周大少团长搞得出飞机来啥)。当然美国牛仔们也没有自大到在白天单机勇斗鬼子群狼的程度,但是周大少团长给他们配备上了这种能在漆黑的夜间也能清楚看到数公里外的温度高的飞机等目标的神奇天眼(大功率的红外夜视仪),还是使奥尔森等美国牛仔们勇气大增:
    单向透明我看得到日机,鬼子飞行员看不到我,凭着这我就敢挑战十架鬼子飞机自然是在夜间条件下啰。
    其实飞鹰战斗机改装的不止如此。周大少团长提出的创意,由技术研究院SKY研究所研制的世界上首个可抛弃的副油箱(比起日军的0战首次装备还早两年),顿时使飞鹰战斗机的航程从1100公里左右,暴涨到近2000公里。使从汉口军用机场起飞飞到宣城空域的飞鹰战斗机的滞空时间长达两个时
    而SKY研究所的另一个也是由周大少团长创意的高空密封飞行座舱(技术研究院材料所研制的新型特殊玻璃钢使其成为了可能),也使飞行员高空缺氧保温的问题得到根本上解决:使飞鹰战斗机能够长时间在5000以上的高空滞留,极大地提高了飞鹰战斗机的制空优势。高空飞行员氧气供应是由一个氧气罐简单的解决的,毕竟在高空的时间还少,简略版够用了。
    这些极富创意的飞机设计思想使SKY研究所的众人大受裨益、收获匪浅,而对于像查理。奥尔森等美国飞行员们来,则是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自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若干个首创的全天候战斗机的第一批试飞者
    奥尔森等美籍飞行员们以从未有过的热情试飞着这架叫飞鹰的战斗机。现在这些美籍飞行员们甚至有些喜欢上了通常飞行员们恐惧的那黑黑的夜空了。那广袤的黑夜里,闪烁着无数群星的天空成了他们的最爱。成了他们这一段时间里,生活的全部内容。他们心中有着一种压抑不住的激情,一种面对猖狂的日本人的强大的空中力量无能为力带来的壮志未酬的痛苦的积淀。
    奥尔森等人拼命苦练着自己,他们相信,这一次他们一定会在暗黑的夜空之中,用燃烧的火力和满腔的热血,照亮自己已经深爱上的中国的夜空,也照亮自己心中那份替受苦受难的善良的中国人民复仇的情感。
    有心人天不负,查理。奥尔森在元月十一日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1938年元月11日,美籍飞行员查理。奥尔森,在汉口军用机场的起飞的铃声尖利刺耳的鸣响中,打破了夜间的宁静,给沉寂下来的汉口军用机场添了一份的喧闹。
    奥尔森滑出跑道,驾机冲上了夜空,很快就在人们的视线中变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