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漫长的五年 >

第281章

最漫长的五年-第281章

小说: 最漫长的五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12月15日一天的战斗,作为主攻方向上的宣城西门攻防战,就打死打伤鬼子五、六百人,几乎使一千多人的利川少佐的大队丧失了进攻能力,不得不由滨本太郎少佐的滨本大队接替下来。
    国崎登少将幻想的攻防转换的妙计无法得逞,眼看着高大的宣城城墙到处是被飞机、重炮轰出来的大豁口,国崎登少将下达了全线进攻的命令。在十余架日军陆军航空兵轻型轰炸机的轰炸扫射掩护下,合围的日军之重藤支队一部、第114师团一部、第16师团一部、国崎支队一部,在数十门日军第六野战重炮兵旅团的远程重炮和各部队自己拥有的的上百门的山、野炮的密集弹雨配合下,集中了十余辆装甲战车向向宣城外围的四面川军**旅防御阵地同时发起全线猛烈攻势。
    尤以宣城以南的日军攻势最为凶猛,那里的宣城城墙有一段几十米长都被炸塌了,大大的豁口就像敞开了一扇大大的门,使日军看到了突破外围防御阵地,一举攻入宣城内的希望。
    周大少团长亲赴宣城以南的防御阵地上,指挥督战。反复激战至12月15日下午的五时左右,该方向上负责进攻的国琦支队之井上联队,趁着黄昏视线不佳的机会,用型橡皮舟作为了浮桥,渡过了宣城南线的川军**旅赖以防守的宽十几米的清河,并顺利占领了一处桥头阵地。该警戒阵地上的川军**旅第7战斗营的一个战斗分队的二十余名弟兄们全部阵亡井上联队企图乘机据此作为跳板一举抢占川军**旅南线防御主阵地,情况非常紧急。
    这个危机的时刻,南线防御阵地上的周大少团长的精锐的第7、8两个战斗营的弟兄们在负责前沿指挥的唐东团长的果断指挥下,先是集中了两个营所有的前沿迫击炮、掷弹筒的火力,连续发射了近百发炮弹将鬼子的橡皮舟浮桥炸断,切断了鬼子快速增援的通道,然后发动反冲击,将已经占领清河北岸的桥头阵地上的二百多鬼子兵全部消灭。整个战斗一直持续到天完全黑了下来。随着天色的黯淡、变黑,全线激烈的战斗也渐渐平息下来。
    令川军**旅数千浴血拼杀的弟兄们非常纳闷的是:几乎一天,以前大发神威的陈伯光的炮兵分队都没有发言。甚至在多处防御阵地出现危机的时刻也是一炮未发。龟儿子陈败光不会把咱团长的炮弹都败求光了吧搞得弟兄们这一天尽是挨鬼子的重炮、山野炮的轰击了。于是前沿的战斗营官兵们纷纷打电话询问。川军**旅旅团部的回复是:总指挥了,陈败光的炮兵分队届时会有更加重要的任务。
    与此同时,南京保卫战外围的复廓阵地防御战也在这一天(12月15日,比起历史上多坚守了两天),宣告结束了:战至中午12时,教导总队负责防守的紫金山的第一、第二峰先后失陷。另外两个复廓主防御阵地的雨花台、乌龙山炮台也随即被日军占领。
    教导总队的桂永清总队长、邱清泉参谋长,及87师师长王敬久中将、88师师长孙元良中将等部相继接到了南京卫戍区司令长官部唐生智上将的命令:逐次交替掩护撤离,沿乌龙山炮台至吉祥庵的长江边,向西经宣城西北地区向皖西,或经当涂向长江以北撤离。
    也就是,周大少团长率领的川军**旅只要再在宣城坚守三日,即12月18日,即可按唐生智的意思自行撤离了。因为除了发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刘兴、周娴率领的那一万余敢死队性质的南京警备军以外,南京保卫战剩余的数万部队也都已经按计划安全撤退了。
    (这是第一更,下午还有一更。谢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
264章 恶魔?
         就在成千上万的人们的惊讶的注视中,俩个衣着褴褛的乞丐端着自己唯一的财产讨饭碗也上了献金台。
    在大大的献金箱子前他们摸出了一大把铜子(相当于后世的分币币值),面带愧色地对工作人员道:
    “我们两兄弟讨了好几天,也没能凑够五毛钱,只有这四毛九分钱。请们收下吧要饭已经低人一等了,要是再当亡国奴,怕是得钻到地下去了。”
    把站在台子上的吴梅、林雪儿等人感动的泪水直流。林雪儿吩咐猫儿石工业园负责教育培训的人把这俩个兄弟乞丐管起来,全部免费学习生活,直到他们学有所成。
    在挤得水泄不通的献金大会的现场上,竟然还有整整齐齐的排成一排的二十几个擦鞋摊子。原来这二十几个擦鞋的女人、孩子想出了聪明的一招。他们支起擦鞋摊子,吆喝道:
    “先生,太太,哥哥,姐姐,请擦皮鞋哈!擦完鞋就把工钱放入献金箱子里,算是对抗战的川军弟兄们的支持”
    生意非常火爆,那是每一个擦鞋摊子前都排上了长长的队伍。可是二十几个擦鞋摊子都却分文未取,全天这些朴实的女人孩子们为抗战川军将士们献金达百元之巨这一幕深深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此次为抗战川军将士们大献金活动持续了一周,一周之内接受了上百万人次的捐赠。所获金额达三百余万元相当于当时重庆市五、六十万的人每人捐赠了两次,人均捐款五、六元之多。
    捐款者,从耄耋、die,指七八十岁的老人家)老人到稚嫩的幼儿,周大少团长的干女儿雨娃子把她在重庆市公共电车公司当ceo的年金一千元全部捐了。各种行业各个阶层无所不包,甚至于一些常驻重庆的外国友人也捐了款。
    周大少团长和林汤圆的重庆万家工商贸集团公司则是捐金大户,捐款达30万元(相当于后世的三千万元)。卢作孚的民生公司等重庆工商贸企业捐款也十万元、数万元不等。重庆南岸周大少团长的系统内的猫儿石工业园区的上百家企业的数千名员工则全体捐出了当月的薪金。叶州工业带的数千家西迁重庆的工商企业也纷纷捐款,为这些义无反顾远离自己家乡去保卫他们的家乡的川军将士们献出了一份真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遇到危急存亡的时刻,是最容易动员、唤起的重庆及随后遍布全川的为抗战川军将士们大献金活动,献金之踊跃,场面之感人,是中华民国建立以来所未曾有过的。
    其实,钱的多少都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它在唤醒一个沉睡了多年的民族,一头浑身已是伤痕的东方睡狮(写到这里的时候,想起5。12汶川大地震时,全国人民为四川地震灾区捧出的一颗颗滚烫的真心,仍是热血澎湃、激动不已。那就是咱伟大的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空前凝聚力在这一时刻光芒万丈)
    念着林大姐满含热泪发给周大少团长的洋洋千字的记述了为抗战川军将士们大献金活动中的种种感人的场面的电报。李航瑞政委最后竟然哭得念不下去了。在座的从周大少团长到下面的连排长全部是热泪盈眶。
    周大少团长激动地站了起来,临窗而立,远眺着远方西边的沉沉夜色,良久不语,任由泪水奔涌。半响,心情稍微平静下来的周大少团长转过身来,对电讯处处长道:
    “给林委员长(林雪儿就任此次为抗战川军将士大献金活动组织委员会委员长)回电,这笔钱一分一文不能乱用了。建议给出川江抗战之川军各部(主要指刘湘所部)的弹药粮秣补给采购所用。尚有余建议设立川军伤残抚恤基金,让每一个阵亡川军弟兄们的家人和家庭不至于陷于绝境,让每一个伤残川军弟兄们能够找到过好下半辈子生活的依靠。”
    罢,周大少团长长叹一口气,补充道:
    “宣城这一役,我川军**旅全体将士们无论如何要打出个样子出来。否则,我周晓舟无颜面对家乡父老,无颜面对众位阵亡伤残的弟兄们”
    数百名军官“唰”地全体起立,大吼道:“是”
    家乡人民、父老乡亲们的殷殷深情厚意很快传达到了每一个浴血奋战的川军**旅的弟兄们这里。就像一大丛早已枯干的柴火被一个爆裂的火星点燃,顿时燃烧起冲天的熊熊大火。每一个弟兄们充满了战斗的勇气和对鬼子的满腔仇恨。
    国崎登少将自15日发动对宣城的地面攻势以来,苦战恶战接连不断,短短三天兵员损失就达五千余人。像国琦支队、第114师团一部、第16师团一部及重藤千秋少将率领的重藤支队都遭受了打击,其损失甚至超过了这几支日军部队在上海战事中(中国称淞沪会战)的全部损失。
    当然,主要由伪满洲**人组成的日军第16师团那就更不用了:此前在吴福线的胃塘地区即被周大少团长打掉了一个九千多人的挺进支队。现在残存的两个旅中,也是损失不(看来也是日军中炮灰的角色。李青山旅参与围攻南京。于芷山旅配属给国崎登指挥的攻打宣城的日军南路支援部队)
    配属给国崎登的两个日军战车大队之一的第二战车大队森本正义大佐在其战场汇报兼遗书上形象地描述了这场攻城战的激烈和残酷,
    “凡攻入支那川军防御阵地之装甲战车,无不四面遭受打击,火力之炽烈、之凶猛自上海战事以来绝无仅有。许多次战车冲破敌阵,眼见到宣城的城墙就在眼前,却中弹燃烧爆炸。见此情景,使人不禁抱头痛哭
    ‘攻克宣城,就可以去看看支那首都南京了,最后一次突击,立功的时候到了’,‘干吧,最后一拼’。
    战友们临别前都是如此悲壮地告别。我第二战车大队,三天来,十二辆战车和二十余辆装甲车竟全部被支那守军击毁。
    我请求将军阁下允许我剖腹自杀,献给我已经阵亡的战车大队的英灵:我对们的英勇善战深表感谢。们深信我大日本皇军定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作为了突前的战士而奋勇战死。至今们的信念尚未有实现。我,森本正义将以一死向我的忠勇的部属的英灵和他们的家人表示歉意。天皇陛下万岁大日本帝国万岁”
    12月20日,宣城攻守战已经进行了整整五天五夜。依托完备的防御阵地的川军**旅七千多将士们(已有数百名伤亡)打得英勇顽强、有勇有谋。让国崎登少将的四万多大军死伤惨重,五天寸步未进
    12月21日,马上就要到中国农历的传统的冬至节了。
    宣城一带的皖西北地区处在了风雪交加的寒冽天气中。曾家大院的川军**旅指挥部的屋外一处角落中,那株此前枝干稀疏的红梅,仿佛感受到了宣城这几天的战火的炽烈,竟然静悄悄地绽放开了朵朵鲜红在一片雪白的背景映衬下,分外的娇艳欲滴,使寒冬中的人们依稀感到春意正在很远的地方姗姗而来,而冷酷的冬寒就要过去一样(其实还没有数九)
    经过数天与陈伯光和技术保障分队的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周大少团长的绝密大杀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就将进行最后的试验定型了。
    周大少团长心情也大好,乍一看到这株提前盛开的红梅,诗意大发,吟道:
    “点红梅,着春意,雪冷稀疏树。战火硝烟,独栖城深驻,自怜孤守西窗,往事重忆,可知在梦乡何处?
    絮云卷,斗转星移,昼夜又几度。士不卸甲,枕戈待敌虏有情花红无人属,凌寒绽放,竟留我霎时凝伫。”
    后来周大少团长的这首《祝英台近。战地红梅》的词被曾大哥找名家书写裱好引为了传家之宝,更是对其中的“点红梅,着春意”赞不绝口。
    那些一起去看周大少团长研制的最新大杀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