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最漫长的五年 >

第273章

最漫长的五年-第273章

小说: 最漫长的五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吭声,为了数千弟兄们),人数很多,不知道他怎么部队越打越多,这次据守宣城不下万人吧。
    重藤千秋少将拿着最新的情报通报对国崎登少将道:
    “很奇怪,不知道为什么这支周家欣将军率领的装备精良、战绩过人的川军**旅被中**队宣布为叛军了?现在,正在组织第15集团军的陈诚将军的数万人攻击他们。”
    “这一切我都知道了,周将军已派了一个叫汤立勇夫的人前来联系,是因为他们这支部队是来自中国遥远的大西南的重庆的杂牌军,中**事当局竟连弹药粮秣也不予补给,可怜的数千部下连稀饭都吃不上了,就放弃了广德防御阵地,跑到百里之外的宣城就食去了。又顺便截取了友军的补给,所以才被中**队宣布为叛军予以围剿。
    现在,周将军及所部走投无路,这次派心腹前来告知我皇军,只要派遣一支挺进队和战车大队,迅速前出宣城,威胁这些前来讨伐的中**队。只要陈诚将军的第15集团军退却了,周将军即率部献出宣城,全军愿意为天皇陛下效力。重藤君,相信周将军的话吗?”
    重藤千秋少将暗骂:国崎登跟这个周将军打交道多时,还不了解这个在日军中也渐起声名的中国少年将军,反而来问我。
    国崎登少将拿出来汤立勇带给日军广德前线司令官的信,自然是周大少团长的投诚书,上面写道:
    “几十万日军席卷江南,南京城亦处于贵军合围之中。由大局观之,识时务者为俊杰。
    今我川军**旅,来自中国偏远大西南,凭一腔热血苦守广德防线半月有余。上峰只求我部死守,却无一人一弹补给。暂借友军许许,反被蔑为叛军,调动大军讨伐。我部既不能战亦不能退,唯自寻出路耳(周大少团长这里打死都不敢学李广写个降字。否则到时纵有千张巧嘴也是不清的了)
    中日,唇齿之国,理应协力合作,共有共荣我东亚,这半月与国崎将军、上野勘一郎将军(早被他娃炸滴稀巴烂了)可谓之不打不相识……”
    重藤千秋少将看罢,道:
    “语多诚恳,事属实情。中**队中那些杂牌军正如周将军所。
    我们在中路,甚至还遇到过穿着夏季单衣拿着毛瑟老套筒的中**队的杂牌军,境遇是相当的凄惨。我听闻此前被俘的这些中国各地方军队的官兵们也常常自称是炮灰部队。
    他们与蒋的中央军等反差甚大:装备奇差,也不予补给,常常被迫承担艰苦作战任务。完全是任其自生自灭。怪不得周将军逼不得已做出此大逆之事。
    由此可见,中**队的内部矛盾极深,这也是我皇军所乘良机。如果不费一枪一弹,得一支中**队整体成编制来降,也是中国华中战场上我大日本皇军迄今为止的绝无仅有的事情,宣城这个交通要冲也唾手可得。国崎君,功劳可是大大的,凭此直升中将可以想见。对于松井阁下制定的兵出芜湖,攻占南京浦口,完成对于南京城的战略大包围计划也是极为有利地。
    我觉得可以一试,今夜,即由114师团之义田一男联队派出一个大队,伴随一战车大队,日夜兼程直奔宣城。如果中**队已经发生内讧,就由他们打好了,我们坐山观虎斗,最后时刻解这个周将军之倒悬,是为大日本皇军对之的莫大恩德,他必然感而降之
    还没有打起来,我自摆出对第15集团军包围攻击态势,做出威胁的样子就行了。狡猾的家伙,还想我们大日本皇军为他火中取粟……”
    国崎登少将也认为不错。于是这个被松井石根大将临时任命为南路广德、宣城、芜湖线日军前线司令官的国崎登少将下达了作战命令。一支1500人的114师团义田联队之村口大队,伴随战车大队二十余辆装甲战车,坐着七十余辆大卡车连夜奔袭距离广德百里之外的宣城。却是为一支中国叛军急急忙忙去威胁前去讨伐的中**队的,这倒成为了这场后来持续时间不短的宣城防御战前的一个滑稽搞笑的开场。
    结果就成了这么一个局面:周大少团长坐在宣城西城门楼子上看风景。前来的第15集团军的几支部队刚刚展开进攻部署,一个令他们魂飞魄散的意外情况出现了,一支装备了大量装甲战车的鬼子精锐部队在周大少团长的队伍眼皮子地下大摇大摆地从南边饶过宣城,反而向他们直逼上来。
    日他大爷的,川军**旅拉来了鬼子作后盾怪不得气焰如此嚣张。这些才从锡澄线上撤退休整的中央军大爷们是再也顾不得讨伐叛军的任务了,各部拔腿就往皖西山区方向上跑。这些败军之将士们慌不择路的狼狈样子,把周大少团长气得直骂。
    日军村口大队以及二十余辆装甲战车还没有从逼退围攻宣城的大批中**队的喜悦中回过味来,一靠近宣城没想到却迎来了周大少团长的队伍的一顿胖揍。虽然有所防备,村口大队及鬼子的装甲战车还是没用一个时,就被早有准备阴险毒辣的周大少团长指挥的川军**旅全部消灭
    这一幕,把躲得远远看着刚才还相安无事的两军却突然又打起来的第15集团军的众将士们看得是目瞪口呆: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活报剧
    (谢谢各位书友大大支持)
257章 战场回放现场研讨会
         一七一提供最新章节12月9日,几乎就在周大少团长的宣城防御战打响的同时,南京保卫战的数十里长的南京城外围的复廓阵地也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了!
    复廓阵地守卫正面的紫金山防御阵地一线的是桂永清的教导总队这支部队是根据德国顾问法根豪森的建议,完全依照德国步兵团的编制而成的。装备更是一水的德国装备当然只能是德国轻步兵团的装备,不是德国的装甲步兵团或者机械化步兵团都算不。
    教导总队的前身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教导总队原黄埔军校改成,也就是大家所的原德式步兵团营连级战术示范队。桂永清总队长,和参谋长邱清泉,是由德国步兵学校毕业,人称“德国”将军。不仅如此,该总队还真聘请了十余名德军顾问,分别担任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兵等专科的指导,基本按照德国陆军的训练方式进行,其驻地一直设在南京中山门外的明孝陵卫。
    这支部队为什么被称为最高领袖的铁卫队呢?因为其不仅装备精良、训练抓得紧,战斗力强悍。而且对于官兵们的思想控制方面那屈一指的:成为忠于党、忠于领袖、无条件拥护领袖的最忠实的铁卫队队员的思想灌输那是时时抓、日日抓、月月抓!从教导总队建立伊始的两个团9000余人开始就常抓不懈,到现在已经是三旅九团的约43000余人的庞大编制了仍然是教导总队的全军第一要务。估计这个桂永清很有可能是现在的传销头目穿越回去的,太精于洗脑这个事情了!
    这支最高领袖的铁卫队,桂永清是总队长,同样留学德国的邱清泉人称邱疯子,是个打鬼子的悍将,后来死在淮海战场那个任参谋长。周振强原来是最高领袖的侍卫长任副总队长兼任第一旅旅长,胡启儒任第二旅旅长,马威龙任第三旅旅长。
    早在11月份,确定南京卫戍区的参加南京保卫战的部队的时候,当时很多部队知道南京守不住,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唐生智指名点姓找老蒋要教导总队。
    老蒋也在为这支铁卫部队的去留犹豫,于是找来桂永清询问。桂永清不愧于老蒋的亲信心腹的铁卫队总队长。他是摸透了老蒋的“以守求和、以战促谈”的心思,断定自己守南京那是一个不会亏大本却能名利双收的好机会,不在这个危急时刻在“校长”面前表现一下子更待何时?
    于是,桂永清信心十足地提出教导总队愿意留守南京,愿为南京保卫战的中坚力量,也给各个部队做一回表率,并信誓旦旦地豪言:“学生愿与南京共存亡,虽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老蒋最喜欢听这种话,当即大喜过望,重奖桂永清二十万元桂永清既落了笔横财,又在校长面前留下来好印象,那是一个美。直到被南京卫戍区司令长官唐生智劈头一盆冷水:“教导总队既然要给南京保卫战十余万部队做个样子,那好嘛,教导总队就防守紫金山一线抵挡正面的敌人!”
    南京城外的复廓阵地防御作战打响后,自然是像一道闸门抵挡着南京正面的似如潮水般涌来的日军进攻的教导总队防御的紫金山防御阵地一线,战况最为激烈。
    从撤回南京以后,这是教导总队再次与日军华中方面军的第九师团、第六师团等鬼子碰面,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双方直杀了个天昏地暗的。
    与南京城外复廓阵地的中国守军的被动防御坐等日军进攻不一样,同样守卫宣城的周大少团长的队伍却是主动进攻,首战告捷:一个时不到,就全部消灭了本来是来“帮助”他娃,威胁前来讨伐他的队的第15集团军,南路广德、宣城一线的日军派出的特别挺进队和装甲战车。把梦想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的国崎登少将和重藤千秋少将是狠狠损了一把。
    闻风三十里、枪响六十里的陈诚将的讨伐叛军的第15集团军的几支部队在闻听到宣城西门外的激烈的枪炮声以后,停住了溃逃的脚步:叛军竟然在与刚才还相安无事的似乎挺有默契地鬼子机械化装甲部队激烈地交火!?
    等到王师长、权参谋长等人看到不到一个时的时间,那支鬼子的精锐的机械化装甲部队就被周大少团长骨头渣渣都不吐的全部吃掉,都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暗自庆幸:幸好,没有立功心切,部队还没有急于向叛军川军**旅发动进攻。否则打鬼子的精锐的机械化装甲部队都是砍瓜切菜一般的川军**旅消灭自己这支连整训补充都尚未完成的完全称得是散兵游勇的部队还不是菜一碟,手到擒来
    回去!陈诚的讨伐大军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向皖西山区的集结整训地掉头而去。不怕陈辞修怪罪?那理由是现成的啥:日军精锐的机械化装甲部队正在攻打宣城的川军**旅,何必我们再。那不是帮鬼子杀咱中国人嘛?想必爱国将陈辞修也是不会这么干得。
    取得全歼一千多鬼子,缴获了七十余辆日本产的大卡车和二十余辆装甲战车的不错战绩,一来就是一个开门红周大少团长的队伍里弟兄们是喜笑颜开,嘴巴都合不拢了:发了大财了!
    唯独周大少团长坐在宣城西城门着弟兄们欢天喜地地打扫战场,若有所思,一言不发。
    沉默所思半响,周大少团长对身边笑得像一朵花似的郭勋祺郭大个子问道:
    “郭大个子,这场算是打了鬼子一个冷不防的伏击战怎么样?”
    “怎么样?好啥!不是一般的好,是大好!我们仅仅伤亡二、三百人,就干掉了一支近两千人的鬼子的机械化装甲部队,基20比1的伤亡比例,真是好得不能再好啦!”
    郭勋祺以为这个老弟总指挥想听几句溢美之辞,但这个战绩他几句好倒也不算是吹捧哈,
    “周老弟,真是够阴险的,先假借敌人之手,吓退陈诚的讨伐大军,再顺手收拾猝不及防的鬼子。我周总指挥,把好事情都占完了哟。”
    周大少团长成了总指挥了?是的,川军**旅和川军第144师两军占据宣城后,由周大少团长提议,两军合为一处,打川军**旅牌子,要臭就臭一个算了。
    第144师宣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