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诡案追凶 >

第50章

诡案追凶-第50章

小说: 诡案追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是影视剧,你还真是剧迷啊。看来,你是不打算交代最后的计划了。”
  “你说呢。”藤井森咬牙切齿的瞪着我,“既然都免不了牢狱之灾了,何不痛痛快快的发泄一次。”
  “发泄?你的发泄是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钱小爱是恶作剧下毒,算是可以挽回,可是白一萍是杀人,不管是唐天里还是白一萍本人都无法挽回了。按照一般犯罪者案件程度递增型,后面的一起犯罪,绝对不会比杀人轻!”
  “又是杀人。”唐吉水听到我这么说,连忙道,“马上对他进行审问。我们必须阻止下一个受害者出现,同时让所有人都动起来,加强村里的戒备,并且让村里宣传人员号召大家不要躁动,我们马上将案情详情公布。”
  “可能已经晚了!”我真的有些紧张,“从我们这两天得到的外部反馈来看,村民的情绪因为吉星的传闻彻底被调动了,在加上财产分配这种敏感的话题,很多人的神经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这恰恰就是藤井森引导和希望出现的局面。就算我们现在将案情详情公布,跟大家解释这一切都和吉星回魂无关,可是因为部分人的诉求点已经是财产分配,和吉星无关。又或者,部分人的情绪得到鼓噪,将内心压抑的情感迸发出来,他们也需要宣泄,所以,你此刻就算去解释案情,也不可能让那些彻底丧失理智的人冷静。我们现在需要知道的是,藤井森引导这些村民中,那些人最容易彻底丧失理智,而他们丧失理智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间不能等,可能那个人,已经在行动了。”
  “那现在怎么办?”许嘉琪焦急的挥舞拳头,“藤井森你个混蛋,你还不说。”
  “他不可能说的,这是他脑海中所谓自我实现价值的终极表现,他不可能让自己在这个方面受阻。把他直接关了吧。”我知道,现在在藤井森身上浪费时间,只能顺了藤井森的意思。
  “你说的不错,都到这一步了,我就算死,也不会说的!”
  “赶紧让他滚!”我烦躁的转过身去!
  此时此刻,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唐吉水将所有警察全部喊出去做事,只留下他和唐敏云在所里配合我们分析接下来的行动。而按照我和唐森的计划,我们无法从藤井森口中知道最后的目标,可是还可以从张小雨这里得到突破。所以,唐森和唐琳将重点攻克张小雨,希望在最短时间,知道行动目标是谁。
  而我和许嘉琪,将和唐敏云配合,重新梳理整个案件的思路。
  藤井森是一个极度聪明,并且有完整计划的人,他的计划都是层层推进,最终要达到他现实自我价值的目的。所以,最后这个计划,一定不可能是小事,要比杀人更轰动,他要达到一个巨大的新闻效应!
  村民受到吉星回魂的传闻,因为吉星的过往,造成一些人对财产分配的不公,最可能出现的冲动便是集体抢夺财产的行为。这个事情一旦发生,也的确够轰动,可是这一点,可以让警方协助控制,毕竟,谁敢在光天化日,在警察眼皮底下抢夺集体财产!
  “那不是抢夺财产,那是什么?”唐敏云翻看所有村民信息,她已经彻底抓狂了。
  许嘉琪继续汇总各种信息,用电脑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所长已经派出警察,加上村里的协助,抢劫的可能性已经极低。我分析了各种概率情况,现在,杀人的可能性依旧最大。而目前来看,如果藤井森没有收集到其他**信息,从而影响他人行为,那么,他只能用吉星事件作为杀人诱因,从而影响非理智者行动!”
  “吉星事件杀人诱因?”唐吉水已经将手上的两根烟掐断,从头到尾却没有抽上一口,“吉星本人在唐家村没有亲戚,而朋友也少,因她直接诱因杀人可能性也应该极低。会不会是间接诱因!”
  “所长就是所长!间接一定是间接。那,到底是何种间接?”这一次,我们将目光全部投向了唐吉水,因为,我们不可能了解村里更多信息。
  而对于村里了解最多的,无疑就是唐吉水,只有他才能发现这个间接诱因。
  “所长,现在全靠你了,赶紧想啊!”许嘉琪和唐敏云两个妹纸的眼神彻底把我抛弃,齐齐看向这里真正的老大!


第73章 自杀维特效应
  间接,间接的诱因在哪。吉星是因为外嫁女财产分配不公导致的后续冲突,而在吉星事件中,其实除了吉星本人,还牵扯到其他外嫁女,她们在那次事件中,虽然没有收到吉星一样的直接冲击,可是,却也带来了影响。
  “我记得当时有几个家庭,因为吉星事件,导致离婚的。”唐吉水努力思索当年发生的事情。
  我警觉道:“离婚?这的确是重大诱因,一般情况下,被动离婚会带来很多心理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农村方面,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农村女方主动申请离婚后,对百分之七十的男方家庭会造成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影响,这种影响,特别是是针对一些有情绪躁动的男方时,表现的更加明显。”
  “不错。”唐吉水补充道,“我记得村里有两对都是吉星事件离婚后的男方,因为之后长时间没有再婚,所以导致一些不好的行为举动。”
  “所长说的应该是唐佳和唐胜吧,这两人从客观上来说,自身条件都比较差,所以再婚压力会更大。在女方因为外嫁女纠纷而主动离婚,这两人就一直未婚。而唐佳曾今因为性~骚扰村里其他女性,而被警方逮捕过。唐胜因为离婚后,没有媳妇的约束,更是过的自由散漫,游手好闲,整天在外面赌钱,欠了一屁股债。那会不会是这两人?”
  唐敏云补充完毕的之后就盯着我,而我的思维,的确现在锁定在这两人上面了。唐吉水没有补充其他疑点,就是说这两人的确在吉星事件后续引导离婚潮后,所带来的影响很大。但是,这两人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却又有些不靠谱。
  首先,根据唐敏云的说辞中,唐佳在离婚后,因为没办法再婚,所以无法有性~生活,这对正处壮年的唐佳的确存在重大心理影响。而他直接表现的方式,便是性~骚扰她人。
  “我想知道,他性~骚扰的程度是怎么样的?”
  “一般情况下就是偷看女人洗澡,或者是在一些场合偷偷摸蹭一些女性。”
  “那他在家中是否有看一些色~情电影,比如在电脑中存储一些变态限制级别的视频?”
  “他家条件比较差,而且他本人文化程度有限,不用电脑。”
  “那就绝对不是他。从案件发展递增,后续案件发展绝对至少会是杀人,但是这个唐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指明他只是一个怯弱,并且只会占一些小便宜的人。同时,他无法接触他过多的视觉刺激,会对他的行为指导有限制影响。在很多宅男系犯案中,其中一个要点便是他们家中会存有一些变态限制级别的影片,这些影片会对他们形成视觉冲击,并且造成感官影响,从而引导重大犯罪,比如,在美国针对少年性~侵的犯罪者中,大部分家中都会存有对少年性描写详细的影视资料。而同时,在一些变态杀手的家中,也会存在一些另类恶心的视频。这些都是唐佳所不具备的,所以,他的上限行为,是被限制的。同时,因为藤井森所用的方式是媒介传播引导,而以唐佳的文化程度,他在媒介接触上会存在一些理解障碍,同时他怯弱的性格会让他不容易接触到外围人群,所以,综上所述,藤井森要想引导他实施重大犯罪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许嘉琪着急问道:“那唐胜呢?”
  “唐胜除了好赌,欠了很多钱,还有没有其他恶习,比如酗酒等等。”
  唐敏云摇摇头:“从我们已知的情况来看,唐胜唯一的爱好就是赌钱。以前结婚那阵子,还可以和他媳妇一起挣钱养家,后来离婚了,媳妇走后,他就彻底没了约束,整天什么事情不错,就是赌钱。把家里的积蓄输光了,还在外面欠了很多钱。我们看见好几次他被人追着要债,还有一次有人威胁他还钱,否则要他的一只手,他当时吓得主动报警。”
  “赌徒心理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可以孤注一掷,但是他孤注一掷的前提是,这次的孤注一掷,至少能给他带来百分之一的希望!而这个希望,便是彻底翻盘的百分之一概率。唐胜从头到尾都是针对赌,他所要的希望就是钱。而要钱最好的选择便是得到财产分配的好处。他需要钱,他需要权衡利弊,如果他杀了人,他不仅得不到钱,而且完全没有办法翻盘,这是赌徒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他最大的可能只能是趁着现在村里舆论混乱,抢夺财产!”
  叮叮叮,在我说话的同时,唐吉水和唐敏云的电话同时响起。我们期待着有什么新的进展,而这两人在接完电话之后,马上,他们告诉我一个重要信息:“你分析的没错,唐胜刚刚在村里行窃,并且趁乱抢夺他人财物被抓。而且部分村民因为吉星传闻,的确存在一些骚乱,不过已经被控制住!”
  “果然!他不可能杀人,他只能做到抢夺!他也不是关键点!”
  “唐佳和唐胜都不是,那会是谁呢?”许嘉琪咬着嘴唇,“时间可是不等人了,而且,那个人在暗处,我们不知道他到底要针对谁,要干什么。”
  到底是什么呢?藤井森的最后计划会是什么呢?
  唐森和唐琳对张小雨的审问还是没有进展,张小雨已经知晓了藤井森要被刑事指控,所以,对于她来说,此刻,她倒是有着为情而能做一切的准备,便是,和藤井森一起硬抗。这时候,这种心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要命的。
  离婚的确是间接引诱,可是,这种诱因目前分析起来危害的确有限,而更严重的危害是什么?比离婚更具有危害后续影响的?死亡,那必然还是死亡!
  “我想知道,在吉星自杀后,有没有因为吉星事件,造成其他死亡的案例?”
  我这话一问,唐吉水抓抓脑袋道:“吉星投河后,村里的人起了一些争执,的确发生过一些小冲突,只是,这些小冲突都没造成死亡案例啊!”
  “我说的不是冲突死亡,而是模仿自杀!”
  在心理学中,有个重要的名词叫做自杀维特效应,即自杀消防现象——自杀会造成自杀效仿。
  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发表了一部小说,名叫《少年维特之烦恼》;该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小说发表后,造成极大的轰动,不但使歌德名声在欧洲大噪,而且在整个欧洲引发了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维特效应因此得名。
  针对这种情况,研究者菲利普斯在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别人自杀身亡消息后,就启发了自杀念头,效仿了自杀者。因为这里贯穿著一个社会认同原理,内心痛苦的人看到其他内心痛苦的人采取了自杀的形式,他也就认同了这种消除痛苦的手段。菲利普斯是通过对一九四七年到一九六八年之间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得到维特效应证据的。他发现每次轰动性自杀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自杀的平均人数比平时多了五十八个。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次对自杀事件的报道,都杀死了五十八个本来可以继续活下去的人。菲利普斯同时发现,自杀诱发自杀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对自杀事件广为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