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曾经是兵 >

第355章

曾经是兵-第355章

小说: 曾经是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先生,基斯马尤、柏培拉、哈尔格萨等地的饥荒已经非常严重了,现在只有海德西能够勉强维持,不过看现在的情形也维持不了多久了。我们和艾哈默德大阿訇商量过了,准备在海德西的隘口上设立关卡,阻止人们再迁往海德西,如果不这样,不仅救不了那些人民,还会把海德西拖垮、、、、、、”哈桑惶急的说道。

“放屁~”李斌没有等哈桑说完就已经骂了起来:“现在在海德西的人是你的子民,那些投奔你过来的人就不是你的子民啦!告诉他们,无论有多少人过来都要接纳,自己有一碗饭吃,要留出半碗来给那些没有饭吃的人,我说的话你听得懂听不懂?”

“是是”,哈桑唯唯诺诺的应着,李斌从电话中听出他正在和旁边的人小声的传达着他的意思。

李斌看了看表,当时是清晨六点多,那么索马里应该就已经是后半夜了。这些人现在还在为了这些事情劳,李斌也不能就为了他们的一个错误决定就大动肝火,毕竟,在他们这么多年的经验里,每次遇到大饥荒的时候都是采取的这种办法,能保住多少人就保住多少人,如果真的分摊开来的话,也许大家就都过不去这一关了。

李斌调整了一下自己,把口气放缓了一些:“好了,哈桑,我理解你们现在的难处。艾哈默德大阿訇在不在你身边,我和他讲话。”

“在、在,史总您等会儿。”哈桑急忙应着,把电话递给了艾哈默德。

每次与李斌通电话他都是喜忧参半。有的时候李斌就是一团和风细雨,遇到自己做了什么特别好的决定时,李斌从不会吝啬表彰之词,而李斌的表彰往往会体现在实际的好处上。而万一自己做了什么不合他心意的事情,他马上就变成了狂风暴雨,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通臭骂,骂完了之后才会指出来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应该如何如何做。有的时候自己被骂的糊糊涂涂的,对于李斌的那些指示也不能领悟贯通,可是真正的实施下去之后,他才发现效果果然要比自己的决定好上无数倍。哈桑对李斌的钦佩已经不能用五体投地来形容了。崇拜,李斌在他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神般的存在。

“尊敬的史先生,我是艾哈默德,真主保佑你和你美丽的妻子。”艾哈默德诚挚的说道。从刚才哈桑传达过来的话中,他已经知道了李斌的意思。他也赞赏这种博爱,可是这种博爱并不能救得了更多的人。

“尊敬的艾哈默德大阿訇,谢谢您的祝福。刚才我已经听哈桑总书记告诉我了,关于粮食的问题您不用过于担心。我已经联系国际上的一家慈善机构为国际红十字会索马里专项粮食基金捐赠了一百二十万美元,专用于购买粮食。应该可以购买到四千吨粮食,这些粮食近期应该都会投放到索马里饥荒最严重的地区。我国政府还调集了五千吨粮食准备捐赠索马里,这批粮食正在天津港装船,我国政府将派员随船一同前往索马里,把粮食分发到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我个人还调集了一千五百吨,还有其他一些人捐赠的粮食,这些粮食是专供应给海德西的。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从我国出发的粮食三天之内将会运抵海德西市、、、、、、”

李斌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艾哈默德的惊呼和他大声的传达打断了:“我的同志们,仁慈的史先生已经调集了一万多吨粮食发往我们这里,这些粮食应该够我们挺很长时间了。”

李斌握着电话哑然失笑,在丁翔柱等人的潜移默化下,连艾哈默德都已经使用同志这个称谓来称呼那些同胞们了。

就算是李斌脸大,也不禁微微有些脸红。响尾蛇成了国际慈善机构,他们被迫捐赠的一百二十万美元划到他的名下他倒是勉强可以接受,可是中国政府捐赠的五千吨粮食也被划到了他的名下就让他不得不脸红了。

“真主保佑你,仁慈的史先生。”电话里响起了一通七八糟的祝福声。

李斌不用看也可以想象的到,那些族长们肯定拜伏了一地。

李斌笑了笑,开口阻止了艾哈默德的声音。

“大阿訇,这些粮食还不够所有人渡过这次危机的,我正在想办法多调集一些粮食。您现在应该和哈桑书记商量一下该怎么安抚那些难民,想办法自救。我又购买了一批渔船,也将在这一次运送粮食的时候一同开到海德西,到时司徒副总会妥善安排的。这批渔船也应该能够帮助一部分人渡过难关。”

艾哈默德再次开口道谢。

电话又一次被传递到哈桑的手中。李斌就一些如何安排安抚难民的事情做出了一些指示,特别是关于预计在索马里各地分发救灾粮食的事情。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团结党和中国政府一起向各地分发救灾粮,这对双方迅速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有莫大的好处。把团结党推上去,这也是中国政府极力想要促成的事情,通过这一次共同发放赈灾粮,两党的团结协作必定能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这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

现在李斌赶往三亚就是为了粮食的问题,他已经约好了那位为他调拨粮食的领导下午见个面。

面对着上百万人的生死,叶剑那点事连根都算不上,李斌自然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再牵扯过多的精力,所以匆匆忙忙的就把这件事情给了结了

第四六四章 再返鸟巢

新的一个月,求几张保底月票,还是那句老话,面子工程,别让老醉死得太难看,拜托大家了。】

从凤凰机场一出来,李斌和张锐两个人跟着同机的那些乘客一起,先跑到了更衣室把自己的衣服扒了下来,换上了清凉的夏装。二十来度的温差,直接从冰窟跳到了火盆。

还是**夫妇过来接的李斌。其实李斌没有想到要麻烦人家,只是让他们帮自己把车库里的那辆奥迪a4给开过来。来一次三亚,怎么也要看看这两口子,他们现在是给自己打工,负责看管史一飞在亚龙湾的那处别墅,看一看他们那是人情所致。

“少爷,您好。”**夫妇向李斌鞠躬为礼,还是那个不变的称呼。

李斌忍不住苦笑,听到他们跟自己称呼少爷,总有一些不伦不类的感觉。

夫妇热情的接过了张锐手中拎着的那个小包,那里面都是刚才换下来的衣服。虽然看上去张锐要比**强壮的多,可是终归远来是客,该客套的还是要客套的。

“张大哥,大嫂,你们现在过得还好吧。”李斌跟在**夫妇的身后开口问道。

急忙侧着头应道:“少爷,有劳您挂念,好着呢。”

李斌笑着点了点头,关心了一句:“你们家市的生意怎么样?”

“谢谢少爷关心。呵呵,我们两口子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又拿着您的工资,自己又做着生意。如果不是遇到老爷和少爷您,哪儿有这么好的事儿呀。”**媳妇笑着在一旁接过了话茬。在他们家,一般都是男主内女主外,有什么事情基本上都是**媳妇出头。

李斌呵呵的笑了起来:“张大嫂,让你们两口子背井离乡的来到这里,我还不好意思了呢。”

“少爷,您快别这么说。我们那圪垯哪儿比得上这儿呀,一年四季都跟天似的,我们感激您还来不及呢。再说,我们家**缺了一条胳膊,如果不是老爷和少爷您宽厚,谁还会想着照应我们呀。”

李斌呵呵笑着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再说下去就成了自己跟人家要奉承了。

凤凰机场停车场,李斌和张锐上了那辆奥迪,跟**夫妇挥手告别。如果李斌不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太紧的话,满可以不用**两口子大老远的跑过来了。

李斌约了海南省省委副书记兼三亚市市委书记柳洪涛下午见个面,柳洪涛就是具体为他筹备那一千五百吨粮食的人,而且柳洪涛自己还捐赠了五十吨大米,这份情谊,也当得李斌登门致谢了,更何况李斌还想再从他的手中搞到一点儿粮食。

现在索马里对于粮食的需求自然是多多益善。一千万人口,最少有二三百万人处于饥饿状态,如果想要让这些人挺过这两个月的难关,最少还需要十万吨的粮食。

十万吨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算那些国际慈善组织能够解决一部分,李斌也准备自己再筹划出两三万吨粮食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索马里的情况有所好转。

三亚市内的交通情况不是很好,走走停停的,将近五点李斌才赶到了三亚市委。

“柳书记您好,我是史俊,请问您现在在办公室吗?”在市委大院的外面,李斌给柳洪涛打去了电话。

“呵呵,史总你到了?你现在是不是在市委外面?”电话里传来了柳洪涛中性的声音。

“是,柳书记。”李斌恭敬地答道。

“那好,你就别上来了。咱们找个地方别吃别聊。”

“呵呵,我一直想请您呢,那好,我在门口等您。”李斌笑着说道。伸手推开了车门走了出去,恭恭敬敬的站在了大门一侧。

不大的工夫,三亚市的一号车从市委大院里开了出来,轻轻地滑到了站在路旁的李斌面前。车门开处,一个四十几岁瘦高的男人从车里钻了出来,笑着把手伸向了李斌:

“你一定就是史总吧,还真是年轻有为呀。”

李斌急忙小跑了两步,双手紧紧的握住了男人的右手,使劲的摇晃了起来:“柳书记您好,给您添麻烦了。”

柳洪涛哈哈的笑了起来,拉着李斌的手向车上走去:“来,我们上车边走边聊。”

在门口武警战士注视的目光中,李斌随在柳洪涛的身后低头钻进了市委一号车。无需吩咐,张锐自然开着那辆奥迪跟在了一号车的后面。

李斌远来是客,柳洪涛自然要把三亚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了。车子在路上一路奔驰,径直穿过了鹿回头广场、大东海景区,直接向亚龙湾开去。

“史总以前来过三亚没有?”柳洪涛笑着问道。

看李斌的面相也就二十二三岁,年轻人阅历应该没有那么丰富,三亚离着天津、北京千里迢迢,李斌就是回答没有来过他也不会感到意外。

“柳书记,我去年度蜜月的时候来过这里,在这里住过几天,印象非常好,三亚市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南国城市。”李斌笑着说道,也不忘了恭维几句。自然不会卖弄家里在亚龙湾购置了一处天价的别墅,那没有任何的意义。

柳洪涛哈哈的笑了起来,伸手拍着李斌的大腿说道:“最美丽的城市倒是不敢自夸,不过三亚市最宜居的城市倒是不会错。在整个三亚市区的辖境之内,没有一家有污染的企业。我走过这么多的城市,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蓝的天,这么清的海。本来以为这一切只能到梦中去追寻了,没想到老天爷还给子孙们留下了这么一块净土。”

“呵呵,柳书记,这还得全赖市委市政府政策得力呀。如果换成一套只要效益不要环境的班子,恐怕这边净土也不能保留到现在。”李斌适时的送上了一个小马屁。

马屁人人会怕,就看你拍的是不是地方了。

柳洪涛心里大悦,表面上谦虚了几句。三亚市建设成这样,这里面自然有他的一番功劳。

整个海南岛是国内绿化覆盖面积最大的省份,被成为国内的第一天然氧吧。国内众多的省份为了效益摧毁了大批的林地,海南省却反其道行之,退耕还林,努力营造环境,打造世上独一无二的国际旅游岛,这是一份造福千秋万代的事业,获得了岛内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

柳洪涛呵呵笑着为李斌指点着沿途上的景致。看惯了北方的魂天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