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奶瓶战斗机 >

第6章

奶瓶战斗机-第6章

小说: 奶瓶战斗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太普通了吧。”史高治想起了他上辈子求职的情况,那会儿,他印刷了厚得像一本书一样的推荐材料,里面密密麻麻的满是他所取得过的各种成绩,这里面既包括他在研究所里跟着老板(研究生们对导师的称呼)取得的各种成绩,自己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文章目录。(虽然没有一篇是在诸如《自然》或者《科学》之类的杂志上发表的,但是单看数量还是很可观的)也包括自己在读本科的时候获得的各种奖项,甚至就连读小学那会儿当过二道杠都有。除此之外,他还给自己建了个人网页什么的,那个广告宣传力度,比起洛克菲勒所设想的东西真是……
  “我可不想进行不实的宣传。”洛克菲勒误解了史高治的意思,他觉得像他父亲比尔那样完全靠欺骗是成不了大事业的,“你父亲是个很聪明的人,如果他再正直一点,他会比现在强得多。”这是约翰·洛克菲勒的母亲阿莱扎对他父亲的评价。约翰觉得自己母亲的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比尔要是有个正直的名声,那他肯定能挣到更多的钱。为了一点小钱,就去行骗,然后很快就在一个地方把名声完全搞臭,然后又到另一个地方去重复这个故事,虽然看起来,他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轻松地骗到了钱,但他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扎不下根,都无法持续发展。约翰·洛克菲勒可不想向比尔那样,他的志向要远大得多。“我知道,名声不是毫无价值的,事实上他非常值钱。我可不想像他那样,为了那么一点小钱就败坏了名声,就算要……那也一定是为了一笔大得多的钱。”
  “不,约翰,我不是让你去做虚假宣传,为了这么点事说谎,绝对是得不偿失的。但你难道没听说过,‘最能骗人的不是谎言,而是事实’吗?只要你会用最合适的方式说出那一部分事实。有些事情,不同的描述方式,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会记账’,你难道就不能说‘有多年的记账经验,精通各种记账技巧’吗?这难道不是事实吗?现有的各种记账的技巧还有你不会的吗?”
  “可是,‘有多年的记账经验’这个不对呀。”约翰·洛克菲勒说。
  “我听阿莱扎阿姨说,你从7岁起就开始为家里的支出记账了。所以,我的说法并没有什么不符合事实的地方吧。”史高治笑了,约翰·洛克菲勒也跟着笑了起来。
  ……
  “史高治,这些都是你想出来的新的皮鞋样式?”老约瑟夫指着几张图样问史高治。
  “是的,爸爸你觉得怎么样?”史高治问道。
  这些皮鞋的样式都是后代流行的,照一些人的想法,这些后世流行的东西拿到那个时代还不得炫花了十八世纪的那些土包子的眼睛。然而,土包子就是土包子,老约瑟夫对着这几张图样只是摇了摇头,说:“史高治,看来你真的不太适合当一个鞋匠。你怎么设计出这样不顶事的东西的。你看看,着你这样设计的鞋子,最多穿一个月就要变样子,半年就要完蛋——这怎么行?这样我们的名声可就完蛋了!”
  史高治知道,约瑟夫对于这些鞋子半年就得完蛋的评价绝对是正确的,因为在这个时代里,鞋子的使用强度是远远超过后代的。因为这个时代还是一个交通基本靠走的时代,比如正在求职的约翰·洛克菲勒,无论要去求职的公司在哪里,无论它有多远,他都是徒步走过去的。而且这个时代的道路条件也比后代要差很多,对鞋子的磨损也更大。所以,后代的那种以好看和舒服为第一追求的鞋子,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却是劣质产品也就很正常了。
  “哎,我只考虑到轻便和好看了。”史高治说。
  “其实也许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会喜欢这样的东西,但他们不会来我们的店子里来买鞋子的,而我们的主顾都是干力气活的。”卡罗尔想帮史高治说两句好话,但是说到后面,嗯,他也不看好史高治的设计。
  “哎,看来金手指不是那么好开的,还是老老实实的抱住金大腿吧。”史高治想,“不知道约翰的工作找得怎么样了。”
  ……
  约翰·洛克菲勒正在走向今天的第一个目标,直到现在他依然没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他对最近的情况却相当的满意。在以前,他一天可以跑十多家公司,但昨天他只跑了六家公司。这是因为有两家公司的负责人都和他有所交谈,这用了很多的时间。虽然最后,这两位负责人都表示他们还需要考虑考虑,并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而且约翰觉得他们考虑的最后结果多半不是她所期待的那个效果,但是这至少比前几天强了很多了不是?
  约翰今天要找的第一家公司叫做休伊特—塔特尔公司的企业。当他走进这家公司,向一个正在向外走的,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通员工的人提出,他希望能见见这家公司的老板的时候,那个看起来正准备去干什么的“员工”停住了脚步。
  “哦,你有什么事情吗,年轻人?我就是这家公司的老板塔特尔。”这个人停下脚步,很有礼貌的回答说。
  这样的遭遇完全出乎了约翰·洛克菲勒的预料,所以,他反而有点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那些用于自我推荐的言辞。
  “先生,我希望能在您的公司工作,我会记账,接受过福尔萨姆商业学校的培训,我还懂一点经济法,而且我能吃苦,很认真。希望您能个我一个机会。”
  “你在福尔萨姆都学了些什么?”塔特尔问道。
  “先生,我学了复式簿记、清晰书写、银行和外汇业务的商业法等课程,但最主要的还是记账。”约翰·洛克菲勒赶紧回答说,然后又补上了一句,“我毕业的成绩相当好的。”
  “我这里倒是正好需要一个会记账的人,”塔特尔说,“但是我有急事,要马上出去,你可以下午再来吗?”
  “好的,没问题。”约翰·洛克菲勒快乐的回答说。
  今天计划里的其他几家公司的距离都很远,如果去那里,下午恐怕就要很晚才能回来了,让未来的老板久等可不是个好主意。而且塔特尔先生似乎真的很需要这样的一个记账的人,他录用约翰的可能性很大,所以约翰决定,今天就不再去其他公司碰运气了,直接就在附近等着吧。
  约翰·洛克菲勒就在这家公司附近的街道上等着,一直从早上九点半等到了下午一点钟,才看见一辆公共马车停到了公司附近,一个人从马车上下来就走进了公司。“老板回来了?”约翰·洛克菲勒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赶紧走进这家公司,向一个真正的员工问道:“请问塔特尔先生回来了吗?”
  “还没有呢。不过休伊特先生在这里。”那个员工回答说。
  休伊特是这家公司的另一个合伙人。约翰·洛克菲勒顺利的见到了这位先生。
  “啊,塔特尔和我提起过,他说下午会有个人来这里求职,让我看看行不。你来的很早呀。”休伊特说,“替你说你会记账?”
  “是的,先生,从五岁起,我家里的一切经济收支都由我来记录了。”约翰·洛克菲勒说,“今年五月到八月,我又在福尔萨姆商业学校接受了三个月的记账培训。”
  “塔特尔先生有没有告诉你,我们公司的业务很复杂,包括粮食、矿石,以及电报和铁路?”休伊特看着约翰,问道。
  “塔特尔先生没来得及和我细谈,但是我来之前就了解到贵公司的业务非常广泛这一特色了。”约翰·洛克菲勒表现得很平静。
  “那么塔特尔有没有告诉你,除了记账之外,也许你还需要承担其他的一些工作,比如说收账之类的?你愿意干吗?”
  “我能干好的,先生,您可以信赖我。”约翰·洛克菲勒说。
  “那好,明天你就可以来我们这里上班了,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间没有工资。你能接受吗?”
  试用期没有任何工资,这在后代绝对是违法的,但在这个没有经历过无产阶级革命,因而也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法的时代确实是惯例。所以约翰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他赶紧对休伊特表示:
  “是的,我能,谢谢你,老板!您真是个仁慈的好人,上帝会保佑您的。”然后顺手给他送上了一张好人卡。


第八章 讨债的技术
  现在已经是晚上了,太阳已经落了下去,月亮却还没有升起来,只剩下漫天的繁星。白天喧嚣的街道已经沉寂了下去,街道上已经没有行人了,只有路边的煤气灯还在发射着昏黄的光线。
  在这个还没有电气革命的时代里,晚上的夜生活总是很单调的,有钱一点的人家也许会点起蜡烛来,一家人围在桌旁,一起聊聊天,或是让端庄的女主人,给大家读上一段书,有时是圣经,有时是小说。
  而没钱的人家,到了晚上,基本上也就只有一件事情可做了,那就是上床睡觉。史高治家正好处在这两者之间,他们家既没有富足到可以用银制的七支的烛台点上一大堆的蜡烛,将整个的大厅照得通明,也不至于像那些衣食无着的最穷的穷人那样,连一盏油灯都点不起。所以,天黑后,他们也会点上一盏油灯,老约瑟夫就着灯光继续做点事情,以前史高治会借着这灯光看书做作业,他的大哥也会趁着灯光看看书——有的时候是圣经(这东西几乎人人家里都有一套),有的时候是他从他过去的同学,塔尔先生的儿子彼得那里借来的一些小说。
  塔尔先生是史高治他们家的老主顾了,他是个和善的大块头,用史高治的话来说,塔尔先生就是一头好脾气的棕熊。他的妻子去世得很早,给他留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塔尔先生开着一家小公司,专门从事棉花买卖,虽然算不上大富豪,但也算中产人家,所以家里有不少的藏书。他的大儿子彼得是卡罗尔的同班同学,两人关系不错,所以卡罗尔经常能从他们家里借些书出来读。
  如今,家里最小的孩子也已经毕业了,按照道理,晚上完全可以不再点灯了,但是,这几年来形成的习惯却还是一时改变不了的。所以,现在,每到晚上,家里的活动就变成了由卡罗尔或是史高治给大家读一段小说,今天晚上正轮到卡罗尔给大家读小说。
  “最初,马吕斯以为这是同一男子的另一个女儿,大致是从前那一个的姐姐。但是,当那一贯的散步习惯第二次引他到那板凳近旁,他留意打量以后才认出她还是原来的那一个。六个月,小姑娘已经变成了少女,如是而已。这种现象是极常见的。有那么一种时刻,姑娘们好象是忽然吐放的蓓蕾,一眨眼便成了一朵朵玫瑰。昨天人们还把她们当作孩子没理睬,今天重相见,已感到她们乱人心意了……”
  这个故事史高治非常熟悉,这是《悲惨世界》中,马吕斯遇到珂赛特的那一段。在上辈子读大学的那会儿,史高治曾经很喜欢雨果的作品,也曾经梦想着在一个公园里幽僻的小路尽头遇到一位仙女般的姑娘。不过后来年纪渐渐增长,也渐渐知道世界其实并不是雨果笔下的样子,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善良而伟大的人,大多数的善良的人同时也非常软弱,就象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绘的那样。所以到了后来,巴尔扎克就成了他最喜欢的作家。不过显然,大哥非常喜欢雨果。
  今天听到卡罗尔的朗诵,史高治倒是突然想起了前两天和大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