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奶瓶战斗机 >

第428章

奶瓶战斗机-第428章

小说: 奶瓶战斗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海边,更便于运输。
  “除了钨矿,还有钼矿,还有菱镁矿和萤石。”葛莱史东继续看着那份情报,“钼矿我们美国就有不少,不过要想冶炼出高质量的钢铁,没这个,可不容易。当初我们为了控制住美国大部分的钼矿,可是花了很大力气的。整个日本控制区里面也有朝鲜有钼矿,不过他们似乎还没找到。我们控制住它,至少几十年内,日本人需要用高级钢材的时候,都不得不从我们这里进口了……”


第五百四十章 惨胜如败
  日军在占据了203高地之后,就开始将从美国购入的280毫米炮转移到高地上来,这样这些巨炮就可以覆盖整个的旅顺市区和港口,俄军所有的目标就都直接暴露在日本人的炮口下了。
  在第一轮突袭中损坏了的几条战舰,俄国人费尽了力气总算勉强修好了,如果他们的动作能够快一些的话,比如修复的时间能够提前一两个月,那么这支舰队还有机会在炮台的掩护下,驶出港口,和日本舰队来个决一死战。虽然旅顺分舰队的实力不如联合舰队,这一战肯定凶多吉少。但是,联合舰队也不可能毫无损失。而这个时候,波罗的海舰队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史诗般的远征,如果联合舰队在和旅顺分舰队的战斗中损失过多,那他们在面对赶来的波罗的海舰队的时候,还有多少战斗力就会很成问题。然而,如今的情况完全不同了,就在俄国舰队努力的修复船只的时候,日本舰队发起了针对旅顺港的航道的堵塞行动。
  日军不断的派出装满了石头的老旧船只,将它们开到旅顺港出港的航道上沉没掉,以此来封锁旅顺港的航道。当然,俄军的炮台也不是吃素的,自然会开火拦截。而且相比舰炮,炮台上的大炮的射击精度要高得多(军舰会摇动,但炮台不会,而且炮台对于射界内的任何一个目标区域都进行过试射,所以一开火就可以直接是效力射,不需要试射调整。)所以,很多的执行这种任务的船只还没行驶到位置,就被炮台击沉了。不过日本海军发挥了不怕伤亡的猪突精神,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船队,顶着巨大的伤亡,最终还是在旅顺分舰队恢复航海能力之前,用沉船将航道堵了个严严实实。所以,如今的旅顺分舰队,已经是瓮中之鳖,无处可逃了。以至于俄国人只能将军舰上的大炮拆下来,搬上岸当做岸炮使用了。
  将280毫米巨炮拉上203高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炮实在是太重了,必须先铺上铁轨,然后利用蒸汽机、绞盘,才能慢慢的将这东西拖上去。这一来一去的竟然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等到日本人总算把手里的十多门280毫米炮都拖到203高地的炮位,才开了几炮,俄国人就派出了军使,提出要向日军投降。
  旅顺的俄国人一投降,那些化学武器是怎么来了的秘密当然立刻就让日本人知道了。他们自然也知道,自己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防毒面具什么的其实一点用都没有,因为俄国人根本就没有化学武器。这一切完全就是美国佬做好了的圈套。
  然而虽然吃了这样的亏,但是日本政府却发现,他们完全没有反击的办法。如今虽然旅顺港已经被攻占了,但是俄军还没有完全失败。如果这时候和美国人翻脸,只怕美国人立刻就会又和俄国人勾结起来,然后会发生什么事情,那就真的难说了。别的不说,就比方说防毒面具吧,如今订购的防毒面具还没有完全交货,但是日本政府虽然已经明知道俄国人没有化学武器了,却还是不敢提出终止合同或者退货。原因很简单,因为一旦提出这样的要求,恐怕俄国就会突然变戏法一样的有了化学武器。
  就这样,在战局的压迫下,虽然明知道被美国佬摆了一道,但是日本政府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暂时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据说山县有朋为此还狠狠的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给美国人一个报复。
  旅顺投降之后,第三军的兵力就得以被解放出来,并用于奉天方向的作战。在得到了新的兵力的增援,装备上了防毒面具,(普通的日军还不知道俄军上次使用的毒气是来自于美国的消息,事实上,除了高层有限的几个人之外,这件事情就没人知道了。原因很简单——这样的事情要是让士兵们知道了,会很伤士气的。)拥有了更多的火炮和机枪的日军士气大振,连续发动攻击,打得俄军节节败退。陆地战线上,俄军已经原来越支撑不住了。
  这时候,俄国后勤补给方面的弱点也暴露无遗。这个弱点甚至还不仅仅是绝对运力的不足,还包括后勤组织的混乱。前线极度的缺乏弹药,但是从后方通过修了一大半的西伯利亚铁路运过来的却往往是些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的东西,比如说,一整车皮的耶稣基督像,一整车厢的圣经什么的。当然,这还不是最坑的,最坑的还是太平洋第二舰队,也就是原本的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他们因为在路过北海的时候,将一条英国渔船不知怎么的就识别成了日本军舰,然后一顿炮火给打沉了。结果给了英国人借口,英国人不但不允许他们使用苏伊士运河,从而迫使他们不得不绕过好望角赶赴亚洲,还向沿途的各个中立国施加压力,要求它们不要向俄国舰队提供可用于修整的港口以及燃煤。
  俄罗斯地大物博,石油储量更是大得惊人,然而在当时,俄国的石油并没有完全的开发出来,同时缺乏大型耐压容器生产技术,也使得俄国即使生产了原油,也缺乏炼油能力。所以为了便于补给,他们的船还是在使用煤炭的。
  为了能有绕过整个非洲的航程,俄国人不得不在停靠法国港口的时候,尽可能的给自己的军舰装上更多的煤炭,结果不但煤仓里装满了煤炭,就连甲板上,甚至水兵们住宿的房间里都塞满了煤炭。
  波罗的海舰队从来没考虑过自己会在热带的海洋上航行,所以他们的军装,即使是夏装,相对于其他的国家,也都是加厚了的春秋装。而他们出发的时候,因为天气还冷,根本就没带上夏装,带的都是近乎冬装的春秋装。就这样,等舰队到了非洲附近的时候,所有的水兵都热得不行,只好玩起了天体营。士兵可以这样,但是军官们却还是要体面的,结果,随行的那条医院船上面每天都满是因为中暑而被送过来治疗的军官。
  舰队绕过了好望角,到达了现在海盗出没的索马里海域的时候,终于等到了穿过苏伊士运河给他们送衣服的运输船,然后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军官们满怀希望的打开了新军服的包装,然后惊讶的发现——后勤部门的傻瓜给他们不远万里的送来了加厚的冬装!
  老实说,俄军出现了这样的后勤问题,其实也很正常,这一来是因为俄国人本来就缺钱,缺钱的国家,军队后勤好的不多。其次就是因为俄军的腐败。在任何一个部门机构当中,后勤总是也个很有油水可以捞的地方。由于俄军的腐败,导致后勤部门都落入了那些有关系的,想捞油水的人手中。这些人捞钱的技术都还不错,但是做正事的能力就真的很成问题了。
  就这样,这支舰队绕过了大半个地球,走了好几个月,再将所有的水手都累垮了之后,终于开到了东方。然后像历史上一样,在对马海峡,被以逸待劳的联合舰队打了个全军覆没。
  ……
  “俄国和日本签订了停战协议。”葛莱史东对史高治说,“和您估计的一样,日本人胜利了。不过俄国人并没有赔偿哪怕一个卢布给日本。战争虽然是日本人赢了,但是他们的财政一点都没有好转。就目前的情况看,为了善后的工作,日本政府可能还需要再借一笔外债。至少在借债还债的循环还没有结束之前,日本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不履行和我们的协议的了。”
  “朝鲜半岛上的矿山开发得怎么样了?”史高治问道。
  “我们的精确勘探已经有结果了,发现了好几个不错的钨矿和钼矿。开采准备工作也在进行了,大约明年,我们就可以开始开采这些矿了。爸爸,我觉得这一仗真有意思。”葛莱史东回答说。
  “哦?你有什么想法?”史高治问道。
  “日本人冒着巨大的风险打了这一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获得了胜利,但是战争胜利的红利却没吃到什么。相反,倒是没有参战的吃到了最多的战争红利。虽然说,从长远上看,获得了对朝鲜的彻底的控制,以及旅顺军港何在整个满洲优势地位,从长远来看,肯定还是有得赚的,但至少从短期来说,这个胜利没为他们赚到什么东西。不过过几年日本人缓过劲来了,怕是不会就这样眼巴巴的看着我们占便宜。”
  “几年后?”史高治笑了,“几年后自然会有几年后的麻烦的。而且,如果他们真的要背信弃义的找我们的麻烦,那不是正好能借着机会让我们的政府强化海军吗?好了,日本这边只是小买卖而已,真正的大买卖就快要开始了。”


第五百四十一章 革命演习
  “嗨,德娜,在看什么呢?这么认真?你忘记我们今天还有重要的事情了吧?”李卜克内西朝着德娜笑了笑,然后毫无拘束的从桌子上拿起一个茶杯,给自己倒上了一杯水,昂起头,咕隆隆的就喝了下去。
  “嗯……”德娜随口应了一声,但是显然她一点都没听到李卜克内西在说什么。因为她的眼睛还一直盯着那本小册子,甚至还在不时地用铅笔在桌上的草稿纸上面画着些什么。
  “嗨,德娜小姐!”李卜克内西不得不提高了声音。
  “啊,有什么事情吗?”德娜总算注意到了李卜克内西。
  “德娜,我们的朋友,弗拉基米尔准备要回俄国去了。你忘了吗?俄国现在爆发了革命,他要回去了,我们得去和他谈谈。”李卜克内西微笑着回答说。
  “啊,谢谢你,你不说,我差一点就把它给忘记了。”德娜放下手里的小册子,站起身来。
  “这是本什么书,这样让你入迷?”李卜克内西显然起了好奇心,走了过来,想要看看那本书的内容。
  “啊,这是一本划时代的书,深刻的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德娜笑嘻嘻的回答说,“虽然我还没敢完全相信他的观点,但是很多地方的确能给人很大的启发。怎么,你也想研究一下?”
  “被你说得这么好,我当然要看看了。”李卜克内西回答道,“对你的眼光,我还是很相信的,你都觉得这么好,那一定很值得一看。”
  “嗯,给你看看吧。脑袋炸开了可不要怨我。”德娜微笑着把这本小册子递给了李卜克内西。
  “《论运动体的电动力学》?”看着手里的小册子,李卜克内西睁大了眼睛,“这是讲什么的?”
  “将物理运动的,很完美的解决了以太的问题。而且还粉碎了开普勒以来的固定的时空观,是一本能摧毁人的世界观,嗯,我指的是对自然世界的那部分认识的书。”德娜说。
  “那还是留给你吧。”李卜克内西很有自知之明的将这本小册子还给了德娜,“如果这东西你看起来都觉得头疼,那我就不要看好了。我觉得我还是更适合看凡尔纳的东西。好了,我们该出发了。”
  ……
  因为日俄战争的一系列惨败,以及为了维持战争的横征暴敛,俄国国内的各种不满情绪也越来越厉害。到了1904年底的时候,各种罢工就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