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奶瓶战斗机 >

第407章

奶瓶战斗机-第407章

小说: 奶瓶战斗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麦克唐纳先生。我随时可以出发。”埃德蒙多站起身来说,美利坚的传奇,老麦克唐纳先生在等着他,他怎么能耽搁哪怕一点点时间呢?要知道,老麦克唐纳先生的时间比他的时间可是值钱多了的。
  “那好,德班,最近的一趟前往克利夫兰的火车是几点钟?”葛莱史东将身子向后靠在椅子靠背上问道,显然他打算结束这场谈话了。
  “少爷,最近的一班火车在下午一点钟,如果立刻出发,还赶得上。”德班回答说。
  “啊,这样呀。可是埃德蒙多先生还没有吃饭吧?”葛莱史东说。
  “麦克唐纳先生,这不是问题。”埃德蒙多赶紧站起身来说,“干我们这行的,忙起来不吃饭是常事。”
  “那么很好。”葛莱史东看了看手表说,“德班,你去为他们安排一辆车,尽快赶到车站,哦,还要先送他们回去一趟,好拿上行李……嗯,另外也让厨房给薇拉小姐准备一点能吃的东西。”
  “好的,少爷。”德班回答道,然后他转向埃德蒙多和薇拉,对他们说:“二位请跟我来。”
  两个人跟着德班出了办公室,就又有一个仆人迎了上来。
  “克劳奇,你带他们到门房等一等。”德班对那个仆人说。
  “好的,德班先生。”那个仆人连忙回答说。
  “埃德蒙多先生,薇拉小姐。你们先到门房稍微等一下,很快就会有车送你们到火车站。”德班又转过头对埃德蒙多说道。
  “真是太谢谢您了,德班先生。”埃德蒙多也很感激地说。
  ……
  就这样,在鸭堡的门房里等了两个多小时,然后跟葛莱史东交谈了不到五分钟,然后就登上了去往克利夫兰的火车,一直跑到晚上太阳落山,才赶到克利夫兰。当然,这个时候肯定已经不可能去参观什么大实验室了。于是两人只好先找个地方住下来,等第二天。
  第二天一早,两个人就起来了,早早地吃了早饭就在酒店里眼巴巴的等着来接他们去克利夫兰大学实验室的人了。昨天晚上,麦克唐纳的人顺手就把他们丢在克利夫兰最豪华的酒店里了,却没有给他们付房钱。当然啦,这很正常,麦克唐纳家的客人还有付不起这点小钱钱的?而且埃德蒙多也的确付得起,只是这个价钱太贵了一点,以至于埃德蒙多心疼得一晚上都没睡着过。第二天一早,就顶上了一个大大的黑眼圈。倒是睡在另一间房的薇拉睡得像头小猪一样,早上埃德蒙多敲了半天门才把她叫醒过来。
  到了早上八点左右,一辆小汽车来到了酒店门前,接走了埃德蒙多和薇拉。此后的事情,在埃德蒙多的回忆录里是这样描述的。
  “汽车拖着我们,沿着柏油路跑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远远的离开了克利夫兰市,一直跑到了伊利湖边。然后一大片建筑出现在我们面前。我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克利夫兰大学了。它远远的避开了城市的喧嚣,遗世独立。
  汽车驶入大学区之后,转了几个弯,就在一栋不算太起眼的看起来像是一间厂房的房子旁边停了下来。我和薇拉下了车,陪我们一起来的谢尔顿先生告诉我们,这就是闻名美国的克利夫兰大学大实验室电气实验室。很多改变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发现和发明都出自这里。不过他并不在邀请之列,所以并没有获得和我们一起进去参观的资格。
  电气实验室中有很多的商业方面的秘密,所以,出于保密的考虑,进出的人员控制得相当的严格。据说整个实验室中依照保密等级,以及实验的危险程度分为绿区、黄区、橙区和红区。我们能够进入的区域当然也只限于绿区,在这个区域中,你能够接触到的都是基本上已经成熟了,并且获得了专利,即将投放市场的技术。而在后面的区域中有什么,这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事实上,虽然后来我还来过几次这里,但除了电影相关的东西外,什么奇怪的东西都没看到过。
  进了大门,一位叫做斯宾塞的年轻人接待了我们,他为我们做向导,带着我们进到了一个大房间中,在那里我见到了著名的天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先生。
  特斯拉先生对人很冷淡,话也很少。显然他已经知道了我的来意,还没等我说话,他就对我说:‘您就是那位准备前来拍摄有声电影的……’他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并且转过眼睛去看另一位看起来很要老一些的穿着研究员服装的人,显然,他不知道我的名字。
  倒是那位研究人员笑眯眯的提醒他说:‘是埃德蒙多先生和薇拉小姐。’
  可能是担心我误会特斯拉先生是个很傲慢的人,所以,这位老研究员又向我笑笑说:‘尼古拉的全部心思都放在那些科研难题上面了,他记不住别人的名字是一种常态。我和他合作了好多年了,然而有时候他也会突然忘了我的姓名的。’
  ‘麦克唐纳先生,你的姓名我只忘了一次,而且还是在被他们灌了一整瓶的酒之后。而且,不到五分钟我就重新想起来了,您却还是念念不忘的。’特斯拉先生对那位老人说。知道这个时候,我才反应过来,站在我面前的这位看起来像是特斯拉先生手下的一个研究员的老人居然就是美国最有钱的大富豪史高治·麦克唐纳先生。”


第五百一十二章 全新的艺术
  “停下来,停下来!薇拉!动作幅度不要这样夸张!”埃德蒙多恼怒的说,“和你说了多少遍了,这和在舞台上不一样,不一样!在舞台上,动作小了,观众看不清楚,但这是电影,我们这里给的是特写镜头,你眉毛抖一下观众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不需要夸张性的动作,那会使得表演显得不真实。你明白了吗?”
  薇拉停了下来,很委屈的低声回答说:“可是埃德蒙多先生,我已经演了好几年的舞台剧了,都形成习惯了。甚至于您还一直要求我就算不在舞台上的时候,也要依照舞台剧的方式说话,做动作,现在您又……”
  “活见鬼!真是活见鬼!”埃德蒙多猛地一挥手臂,像是要把心里的郁闷都甩出去,“该死的!薇拉你才十三岁,你还演了好几年的舞台剧呢?几年?是两年还是两年半?妮可都演了快十年的舞台剧了,可是她的表现就明显比你好!”
  “可是妮可姐姐她……”薇拉似乎还想要给自己辩解一下。
  “没有什么借口,我早说过了,在工作方面的问题,永远,永远,没有任何借口!你明白吗,薇拉?我们能做的只有努力、努力、不断的努力!”埃德蒙度胡乱的挥舞着双手,语调夸张的大声说。
  “埃德蒙多先生,您的语言和动作比薇拉还要舞台化呢。”这时候,另一位演员妮可笑嘻嘻的插上了一句。
  妮可是剧团的台柱子,她看到薇拉都快被埃德蒙多教训得哭出来了,赶忙出来打个岔。
  “见鬼!”埃德蒙多说。然后他就停了下来,在原地转了两圈,似乎是在调整自己的情绪,然后他又抬起头来,对薇拉说:
  “薇拉,你知道吗?麦克唐纳先生,我是说老麦克唐纳先生,他对我们的这部电影的期待很大,如果成功了,你就会成为全美国,甚至是整个世界都有名的大明星了,你知道吗?”埃德蒙多说。
  “而您,团长,您也会发大财,不是吗?”妮可微笑着说。
  “是的。这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难得的机会。妮可,这出戏里面你虽然不是主角,但是这出戏要是成功了,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有声电影,在那些戏里面,有的是你当主角的机会。”埃德蒙多说道。他又转过头,对薇拉说:“薇拉,你要知道,胶片的价格可不便宜,我们租下这块场地也是要花钱的,嗯,所以为了省钱,我们的镜头最好能够一次过。明白吗?”
  ……
  “爸爸,您在这样一部电影上面投入这么大的精力值得吗?而且,市场能有那么大吗?”葛莱史东很疑惑的问史高治。因为真正的电影艺术是什么样子的,除了史高治,就没人见识过。在哪个电影刚刚诞生的时代里,一切都还非常的原始。以至于为了能拍摄出史高治在心里简化又简化了的效果,史高治都不得不亲自出马。比如说吧,在那个时候的电影中,甚至连摄影机移动,镜头拉远拉近什么的技术都没有。一般都是直接将摄影机固定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就像是舞台剧演出中,坐在台下,一动都不能动的一位观众。当然什么视角的变化呀,什么镜头跟随呀什么的自然全都没有。
  要让摄影机移动起来还算简单,不过是发明相应的移动轨道就得了,但是要达到史高治要求的另一些效果,比如说镜头的拉近推远,人物的淡入淡出,这都需要一些更复杂的技术的支持,前者需要变焦距镜头,后者需要无级光圈,这都需要更多的技术手段。当然,这些问题,在此之前就得到了解决。史高治将构想提出来,然后丢给大实验室,然后,大实验室就拿出了符合史高治要求的东西——除了块头稍微大了一点之外:为了保证变焦的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失焦、忽然变明变暗、已经变焦镜头解析度下降等种种问题,大实验室的家伙们将一系列原本用在天文望远镜上面的技术用到了他们的新式摄影机上面,其结果自然是,史高治得到了一种解析度超高,性能在当时几乎逆天的,然而也大的像一台大号天文望远镜的摄影机。还好已经有使用方便的电动机了,要不然光移动这些摄影机都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当然,在研制的过程中,大实验室又获得了一系列的专利,这些专利肯定有能用上的时候。
  如果仅仅只是技术方面的问题那还罢了,无非就是史高治提出创意来,然后丢给大实验室的家伙们,让他们去伤脑筋罢了。但是后世的那些成功的电影除了技术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一系列的拍摄、剪辑技巧。这些东西,在这会儿也是一样的连个影子都没有。当然,对于这些,史高治所知也不多。但是他好歹也算是见过。所以为了让这部电影达到震撼性的效果,史高治也不得不经常性的往拍摄现场跑,去亲自指挥或者是和埃德蒙多等人讨论。这当然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啊,葛莱史东。你是觉得这个买卖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吧?”史高治笑道。
  的确,仅仅是为了解决那些相关的技术问题,在大实验室里烧掉的钱,就已经不是靠这部电影能够赚得回来的了。要不是说服了布尔人流亡政府在这上面花钱,这部电影几乎注定是要亏本的了。
  “爸爸,的确是这样。”葛莱史东回答说。
  “的确,单单将目光放在这一部电影上,那绝对是亏本的。”史高治笑笑说,“即使将技术研究方面的投资全部不算也是如此。但是你要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在未来,电影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尤其是当经济环境糟糕的时候。”
  来自后世的史高治当然知道,在后世,电影及其相关的市场有多大,有多么赚钱,那简直就是一种印钞机。而且,电影市场还有一个奇怪的特质,那就是当萧条到来后,各行各业都一片哀鸿的时候,电影市场却往往表现良好,这大约是因为时世越是艰难,人们就越需要电影的安慰吧。比如在原本的历史上,当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萧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的大萧条到来的时候,美国的GDP在几年之内狂降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